动物学阶段测试题(无脊椎动物部分)

合集下载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学)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学)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部分)1.下列哪种动物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A.箭虫B.蚯蚓C.鲎D.乌贼2.人类的疟疾是由引发的疾病()A.原生动物B.细菌C.真菌D.病毒3.在原生动物中,以下哪个纲的所有种类其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营寄生生活?()A.孢子虫纲B.变形虫纲C.鞭毛虫纲D.纤毛虫纲4.下列哪种人类疾病与蚊子有关系()A.昏睡病B.血吸虫病C.痢疾D.疟疾5、(多选)黑热病和昏睡病分别由下列哪2 种动物引起?()A.日本血吸虫B.披发虫C.利什曼原虫D.锥虫6.如果一种原生动物的周身具有许多能摆动的细丝,体内有数量较多的同型核,则这种原生动物属于()A.鞭毛纲B.肉足纲C.孢子虫纲D.纤毛纲7.(多选)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中出现的繁殖方式有()A . 二分裂B .孢子生殖C .有性生殖D .裂体生殖8.绿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其中能感受光线的结构是()A.眼点B.储蓄泡C.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的膨大D副淀粉粒9.下列哪项不是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A.具有特殊的水沟系B.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现象C.具两胚层D.为两囊幼虫或实胚幼虫10.多孔动物具有()A.中央腔B.消化腔 C.体腔D.围心腔11、浮浪幼虫是哪类动物的幼虫?()A .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 .环节动物 D .线形动物12、腔肠动物的神经网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有些腔肠动物仅仅在外胚层有1个神经网,有的种类有2个神经网,有的种类有3个神经网。

水螅神经网的情况是()A.在外胚层和中胶层各有1个神经网B.在内外胚层各有1个神经网C.在外胚层有1个神经网D.在内、外胚层和中胶层各有1个神经网13.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和胚层的分化,以下各组结构中,水螅所具有的一组结构是()A.皮肌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骨针B.皮肌细胞、神经细胞、间细胞、刺细胞C.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骨针D.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刺细胞14.扁形动物的下述哪一种主要特征的形成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A. 两侧对称 B. 无体腔C.原肾管 D. 发达生殖系统15.日本血吸虫是人的重要寄生虫,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有①钉螺②猪,寄生虫的侵入方式有③食入④皮肤钻入。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一、选择题(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A、营养B、运动C、防御D、生殖(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A、外胚层B、内胚层C、中胶层D、触手(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卵式生殖D、分裂生殖(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A、海绵B、海蜇C、珊瑚D、海葵(A )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A、水螅B、涡虫C、海星D、文昌鱼(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A、外胚层B、中胚层C、内胚层D、中胶层(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系统发达(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A、传导速度快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A、钉螺B、猪C、昆虫D、没有(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A、腔肠动物B、线形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A、沙蚕B、蝗虫C、蚂蝗D、河蚌(不分节)(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A、纤毛B、鞭毛C、刚毛D、疣足(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A 体壁B 前肠C 中肠D 后肠(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线形动物(C)19、下列生物中属于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是A、蛔虫B、猪肉绦虫B、蚯蚓D、蝗虫(C )20、蚯蚓暴露于干燥空气中,见到阳光,很快就会死亡,其原因是A、体内失水过多B、蚯蚓是厌氧型的,接触到氧气后,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死亡C、体表失水、干燥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D、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A)21、在蚯蚓的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背血管→心脏→腹血管B、腹血管→心脏→背血管C、心脏→背血管→腹血管D、背血管→腹血管→心脏(B )22、无齿蚌的育儿囊指的是:A、外套腔B、外鳃瓣的鳃腔C、围心腔D、内鳃瓣的鳃腔(A )23、河蚌的运动器官是A、斧足B、腹足C、足D、腕足(C)24、蜗牛的眼有一对,着生在A、头部B、头部的前一对触角上C、头部的后一对触角上D、外套膜顶端(B)25、蜗牛爬过的地方总是留有一条粘液的痕迹,是A、由外套膜分泌的粘液B、腹足中的足腺分泌的粘液C、口腔中的唾液D、尾腺分泌的粘液(B)26、乌贼的循环系统属于A、开管式循环B、闭管式循环C、开管式和闭管式的混合形式D、没有(D)27、蜗牛的呼吸器官是A、鳃B、肺C、皮鳃D、由密布血管的外套膜当作肺进行呼吸(C )28、从蝗虫的发育过程来看,体腔属于A、原体腔B、次生体腔C、混合体腔D、真体腔(D )29、下列昆虫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的是A、苍蝇和蚊子B、蜜蜂和蝗虫C、蝗虫和蝉D、菜粉蝶的幼虫和油葫芦(D )30、在蜜蜂的工蜂身上,用于攻击“敌人”的武器主要是A、触角B、花粉刷C、口器D、腹部末端的螫针(C )31、同种昆虫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释放信息激素来实现的,那么,在昆虫身上感受信息激素的化学感受器位于A、头部B、鼻孔C、触角D、单眼(C)32、蝗虫的听器位于A、头部两侧B、复眼后侧C、第一腹节的两侧D、尾部(C)33、消灭蝇和蚊的最有效办法是A、喷农药B、点蚊香C、控制和清除孳生的场所D、消灭幼虫(D )34、我们在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由于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过快,影响观察,所以在观察时要限制其运动速度,采取的办法不可取的是A、在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培养液滴上放少量棉花纤维B、用吸水纸从载玻片的边缘吸取一些水C、用新鲜的蛋清加等量的水混合均匀后滴入载玻片的草履虫培养液D、在培养液中放少许冰块(C)35、蝗虫的气门分布在何处A、头部和胸部,共8对B、腹部,共10对C、胸部和腹部,共10对其中胸部2对,腹部8对D、头部1对(B )36、节肢动物血液的颜色是无色、或淡兰色,为什么A、血液中无血细胞B、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中无血红蛋白,血清只有血清蛋白,能携带O2C、血细胞中有血红蛋白,但不是红色的D、节肢动物没有血液,只有体腔液(B )37、蝗虫和对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鳃、鳃B、气管、鳃C、气管、气管D、鳃、气管(C )38、下列不属于昆虫纲动物特点的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C、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D、胸部有三对步足,一般有翅2对(D)39、下列不被用来制作毒瓶的物质是A、桃仁B、乙醚C、醋酸乙烷D、樟脑丸(A )40、在制作昆虫标本时,针插的部位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鳞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针应插在A、中胸正中央B、中胸中央偏右一些C、右面鞘翅的左上角D、前胸基部上方的右侧(C)41、下列属于后口动物的是A、昆虫B、蚯蚓C、棘皮动物D、软体动物(A )42、具芒状触角的鞭节为A 一节B 二节C 若干小节D 呈丝状( B )43、蟋蟀、蚜虫、菜粉蝶、蝇、蜜蜂的口器依次是A 刺吸式、刺吸式、虹吸式、虹吸式、嚼吸式B 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C 咀嚼式、虹吸式、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D 吸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虹吸式(B )44、血吸虫患者往往要通过检查虫卵来确诊,检查虫卵的材料是A 患者痰液B 患者的大便C 穿刺患者肝脏而得到的肝组织D 以上三者(C)45、下列动物属于雌雄异体的一组是A 涡虫、蛔虫、钩虫B 猪肉绦虫、血吸虫、钩虫C 血吸虫、蛔虫、钩虫D 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D)46、许多动物的个体发育中要经历特殊的幼虫期,下列组合哪组正确Ⅰ.腔肠动物a.担轮幼虫Ⅱ.扇形动物b.牟勒氏幼虫Ⅲ.环节动物c.面盘幼虫Ⅳ.软体动物d.浮浪细虫A Ⅰa、Ⅱb、Ⅲc、ⅣdB Ⅰb、Ⅱc、Ⅲd、ⅣaC Ⅰd、Ⅱb、Ⅲa、ⅣcD Ⅰd、Ⅱa、Ⅲc、Ⅳb(D)47、某农业技术员在棉田中检查发现,棉叶向叶背面卷曲,这可能是由哪种害虫所致:A 天牛B 螟虫C 棉蝗D 蚜虫( B )48、餐桌上所食海蛰皮是哪一部分:A、口腕B、外伞部C、体前端D、胃丝( A )49、建成埃及著名金字塔的是:A、有孔虫的外壳B、太阳虫的外壳C、沙壳虫的外壳D、表壳虫的外壳( B )50、与偕老同穴共栖的是:A、寄居蟹B、俪虾C、海葵D、绿藻(C)51、下列哪一种是真水母:A、桃花水母B、僧帽水母C、海月水母D、霞水母( B )52、昆虫在整个动物界所占的比例大约为:A、20%B、80%C、94%D、50%( A )53、凯伯尔氏器是指:A、河蚌的围心腔B、河蚌的肾C、河蚌胃与肠交界处的晶杆D、河蚌的肝脏( A )54、下列昆虫的成虫中,寿命最短的是:A、蜉蝣B、豆娘C、红娘华D、草蜻蛉( B )55、水螅在消化腔中进行的消化方式是:A、体外消化B、细胞外消化C、细胞内消化D、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 C )56、涡虫的结构有:①耳突②口③眼点④咽。

(完整版)无脊椎动物练习题

(完整版)无脊椎动物练习题

3无脊椎动物练习无脊椎动物练习、选择题 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 、都有两片贝壳 B 、都有外套膜)C 、都用腕足运动D 、都用鳃呼吸1、 水螅的体壁是由( )组成的。

A 、两层细胞 B 、三层细胞 C 、单层细胞 D 、刺细胞2、 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肌肉 B 、有无脊椎 C 、有无骨骼 D 、有无脊柱3、 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

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 方式是( )A 、由口排出 B 、有肛门排出 C 、有胞肛排出 D 、由体表细胞排出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 、体壁B 、触手C 、口D 、身体所有细胞 5、 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 、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B 、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C 、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D 、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6、 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 、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 、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 、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 、贝壳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16、 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 、肺和鳃 B 、气管和皮肤 C 、气管和鳃 B 、外套膜C 、珍珠层 D 、纤毛、皮肤和肺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A 、外骨骼 B 、皮肤 C 、角质鳞 18、 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19、 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交换之处 B 、气体进入的门户 、蜘蛛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 A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B 、有一对翅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细胞壁B 、蝎子 C)和听觉有关 D其中错误的是( C 、有三对足、马陆 D 、蝴蝶、和嗅觉有关) D 、具有外骨骼)D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A、体表有角质层 B 、分泌毒素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管结构简单&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 、后翅、后足 C 、前翅 D 、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B 、体表有外骨骼C、足和触角分节D 、都有翅, 能飞行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抵御敌害B 、协助运动C 、有利于捕食 A 、身体呈圆柱形 B 、体表有角质层 9、 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 、消化器官发达 B 、运动器官发达 10、 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 、观察蠕动方向 B C 、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C 、有口有肛门D 、有许多体节组成 ) C 、感觉器官发达 D 、生殖器官发达 ) 、环带在身体前端 D 、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A 、 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 、 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C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D 、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A 、适应水中生活B 、进行生殖C 、适应穴居D 、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

动物学无脊椎动物部分

动物学无脊椎动物部分

第一章解释名词:1.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中,物种呈为统一的繁殖群体。

由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群体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存在生殖隔离。

2.变态:在有些生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以及生活方式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形成成体的过程。

3.生物发展律:1866年德国赫克尔提出的,其内容为“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重演律。

4.自然分类法:以形态结构的相似性为基础,以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特征为依据,能反映动物之间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简答1.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经历了什么?答:经历了6个阶段:受精和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胚层分化与器官的形成2.简述赫克尔的生物发生律(重演律)并举例说明其基本原理答:发生律的主要内容为: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重演律。

例如:蛙的成长经历的受精卵、囊胚、原肠胚、三层胚、无腿蝌蚪、有退蝌蚪类似于生物的一般进化历程,即从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级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的基本过程。

3.原肠胚形成的主要形式?答:原肠胚主要有5种形成方式:即内陷、分层、内移、内转、外包。

4.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答:共有2种形成方式: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包囊:大多数原生动物在遇到缺食、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时,体表的鞭毛、纤毛、伪足等胞器缩入体内或消失,同时分泌物质形成原壳,以抵挡不良环境,保证个体存活,有利于传播和进行包囊内生殖。

2.寄生:即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叫寄生。

3.变形运动:凝胶与溶胶相互转换使变形虫不断向伸出伪足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其原理与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

4.伪足:变形运动在运动时,由体表的任一部位形成的临时性胞质突起,是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5.滋养体:指寄生原虫能运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的寄生阶段。

无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2 赤潮 3 4 5 6 7生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表膜就是质膜。

( ) 2 ( ) 3面的突起物,与一基体相连,不受核的控制。

( ) 45156虫又可重新变绿。

( ) 78 ( )91011 (121314 )15 )16核偏在虫体的一边,较致密,疟色素较粗大。

( 17三、选择填空1( ABCD2( A B C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B C D4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 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B 共栖 C D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BCD6( )。

ABCD7( )。

A B C D8( )所特有。

ABCD9ABC呼吸D10ABCD11( )。

A B养C营养D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BCD13是.ABCD14A B C D15( )。

A B C D16是( )。

A孢子生殖BCD和分裂生殖17( )。

ABCD18( )。

ABCD19( )。

ABCD20A痢疾内变形虫D虫?第二章原生动物答案1污染程度的生物,称指示生物。

如绿眼虫可作为重度污染的指标。

2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可引起较大面积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

赤潮造成水中严重缺氧而引起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

3 吞噬作用:变形虫等动物没有胞口,当临时的前端接触到食物时,就伸出伪足,从各方面进行包围,将固体食物颗粒裹进细胞内部,这种取食方式称作吞噬作用4 胞饮作用: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靠身体临时的前端,象饮水一样摄食液体食物的现象称胞饮作用。

5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摄食时,随着食物也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和溶酶体融合,由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消化食物,整个消化过程在细胞内完成,此为细胞内消化。

某些6的结肠内变形虫。

7种体内的利益(彼此受益),如生活于白蚁肠中的超鞭毛虫。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试题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试题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20空,满分10分)孔德飞1、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和两个宿主。

2、原生动物的呼吸与排泄主要通过进行。

3、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一般有分裂生殖,裂体生殖,出芽生殖。

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

4、环节动物具备较为健全的循环系统,由,及其共同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形成内联管式循环。

5、乌贼属于纲,它的足演化为和两部分,乌贼遇到敌害时可以放出墨汁,是因为其体内有。

6、河蚌的外套膜由内至外依次由,和三层共同组成,它的功能就是。

7、节肢动物不仅分节,而且身体分部,多足纲的身体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则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蛛形纲的蜱螨目的头胸部和腹部相互愈合,昆虫纲身体分为,,三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后,10个小题,满分10分后)汪赛娇1、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c)a钉螺b沼螺c按蚊d伊蚊2、以下属后口动物的就是动物,以构成中胚层(d)a扁形,端的细胞法b原腔,肠体腔法c半索,端的细胞法d棘皮,肠体腔法3、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d)a球虫病b钩虫病c吸虫病d绦虫病4、水螅纲、珊瑚纲、钵水母纲的生殖腺分别源自(b)a外胚层、外胚层、内胚层b外胚层、内胚层、内胚层c内胚层、外胚层、外胚层d内胚层、内胚层、外胚层5、中胚层最早发生在动物,原体腔最早发生在动物,真体腔最早发生在动物,蛔虫的排泄系统为。

(a)a:扁形,原腔,环节,原肾管b:原腔,扁形,环节,原肾管c:扁形,原腔,环节,后肾管d:原腔,扁形,环节,后肾管6、海绵动物就是动物系统演化中的侧枝,以下哪一特点不属于海绵动物。

(d)a:具领细胞b:具水沟系c:有两囊幼虫d:具两个胚层7、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海绵动物以及扁形动物的幼虫分别就是(c)a:浮浪幼虫、两囊幼虫、牟勒氏幼虫、担轮幼虫b: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两囊幼虫、担轮幼虫c:浮浪幼虫、担轮幼虫、两囊幼虫、牟勒氏幼虫d:两囊幼虫、担轮幼虫、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8、乌贼有对腕,根据第对腕可鉴别雌雄。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学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学

动物学练习题:无脊椎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没有脊椎骨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了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多个门类。

现在,我们来解答一些动物学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题目一: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脊椎骨: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和脊椎骨,身体结构较为柔软。

2. 独特的身体结构:无脊椎动物形态各异,身体结构不尽相同,但均无脊椎骨作为支撑,因而相对较为柔软。

3. 外骨骼或外壳:部分无脊椎动物具有坚硬的外骨骼或外壳,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和支撑。

4. 小型身体:无脊椎动物中绝大部分物种都较小,体型较小巧。

题目二:请简要介绍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包括了海星、海胆、海参等物种,它们的体表覆盖着坚硬而有刺的皮肤,呈现出棘状的外观。

棘皮动物的体内结构复杂,具有水管系统,通过海绵状的水管来实现运动和呼吸。

棘皮动物通常生活在海洋中,其中一些物种可以自行再生失去的身体部分。

节肢动物门则包括了昆虫、蜘蛛、甲壳动物等广泛的物种。

它们的身体表面由硬壳覆盖,皮肤外露成为特点。

节肢动物的身体被分割成许多个节段,每个节段上都有一对附肢,用于行走、捕食、感知环境等。

在进化过程中,节肢动物发展出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附肢,为其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便利。

题目三: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是如何进行的?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涉及多个门类和大量的物种,其分类主要依据于动物的形态、生理学、生态学等特征进行划分。

根据生物学分类学的原则,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门类:1. 海绵动物门:这是最简单的无脊椎动物门类,体内无真组织和器官,通常以过滤水中的有机物为生。

2. 刺胞动物门:刺胞动物体内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体表覆盖有刺细胞,可以用于捕捉猎物。

3. 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体型扁平,体内器官的形态也较扁平,主要以附着在其他生物体表面或污泥中为生。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一、原生动物门1、痢疾内变形虫完成生活史:A.需螺类为中间宿主B.需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C.需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D.不需要中间宿主2、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A.排除代谢废物B.排除多余水分C.交换气体D.吸收营养3、在生活过程中缺乏运动细胞器的原生动物是:A.纤毛纲B.鞭毛纲C.肉足纲D.孢子纲4、草履虫度过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方式是:A.形成休眠体B.形成卵囊C.形成包囊D.形成芽球5、疟原虫等孢子虫的营养方式是:A.光合营养B.吞噬营养C.渗透营养D.混合性营养6、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A.光合营养B.吞噬营养C.渗透营养D.腐生性营养7、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生殖,在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8、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构成。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有、和几种。

9、间日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进行生殖,在雌按蚊胃腔内进行生殖。

10、草履虫一般在食物缺乏、温度降低、水质改变等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多出现生殖。

11、草履虫在环境条件不利时能形成而度过不良环境。

12、草履虫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进行接合生殖。

(是/否)13、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二、腔肠动物门1、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的腔肠动物是:A.水螅B.薮枝螅C.桃花水母D.海月水母2、生活史中不出现浮浪幼虫的腔肠动物是:A.海月水母B.薮枝螅C.水螅D.海葵3、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A.领细胞B.刺细胞C.变形细胞D.腺细胞4、海产腔肠动物个体发育史过程中,具有哪一幼虫阶段:A.两囊幼虫B.浮浪幼虫C.帽状幼虫D.牟勒氏幼虫5、腔肠动物为对称型体制。

适应生活的为型;适应生活的为型。

6、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层和层,及其间的层构成。

7、腔肠动物中具有世代交替的种类,其型为无性世代,型为有性世代。

8、腔肠动物可分为和两种基本体制。

9、腔肠动物具有神经系统。

10、水螅体壁由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三层组成。

(是/否)11、腔肠动物生殖腺均来自于外胚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部分)一、填空题1、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等多种。

2、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人和按蚊两个宿主。

3、原生动物的呼吸与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

4、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一般有分裂生殖、裂体生殖、出芽生殖。

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分裂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接合生殖。

5、海胆卵属于均黄卵,卵裂的方式为等全卵裂,鸡卵属于端黄卵,卵裂的方式为盘状卵裂。

6、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是扁卷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锥实螺。

7、涡虫的消化道包括口、咽、肠三部分。

8、大多数线虫的咽外都有单细胞咽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9、人体寄生线虫如蛔虫、钩虫、丝虫等感染人体的途径分别是口感染,皮肤感染、蚊吸血感染。

10、环节动物具有较为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构成了闭管式循环。

11、乌贼属于头足纲,它的足演化为腕和漏斗两部分,乌贼遇到敌害时可以放出墨汁,是因为其体内有墨囊。

12、河蚌的外套膜由内到外依次由外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和内上皮细胞三层组成,它的功能是保护内脏,分泌贝壳和呼吸。

13、节肢动物不仅分节,而且身体分部,多足纲的身体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虾、蟹则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蛛形纲的蜱螨目的头胸部和腹部相互愈合,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4、节肢动物能从将要排除的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并将其输送到血体腔内的结构称为直肠垫。

15、棘皮动物有内骨骼,它起源于中胚层。

二、判断题1、若用高温、抗菌素、紫外光等处理绿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只要再放回阳光下,绿眼虫可重新变绿。

(F)2、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对漂浮生活能很好的适应。

(F)3、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在两层细胞之间的是中胶层。

(T)4、海葵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或是出芽生殖。

(T)5、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中不具有雷蚴和尾蚴。

(F)6、布氏姜片虫是经口感染人的。

(T)7、蛲虫感染人的主要方式为直接经口感染。

(T)8、所有线虫都可以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

(F)9、蚯蚓的呼吸方式为疣足呼吸。

(F)10、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有完全的消化道,而且消化管壁有三肌肉层,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F)11、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的间质。

(F)12、平滑肌细胞中的肌纤维一般不见横纹,其超微结构与横纹肌也不相同。

(F)13、河蚌的肾口开孔于围心腔,肾口开口于外套腔。

(F)14、鹦鹉螺体外具有一平面卷曲的贝壳,故属于腹足纲。

(F)15、瓣鳃类是软体动物门中口内唯一不是颚片和齿舌的种类。

(T)16、节肢动物具有中胚层发育来的平滑肌。

(F)17、日本沼虾的鳃是丝鳃,克氏原螯虾的鳃是叶鳃。

(F)18、海星的发育为变态发育。

(T)19、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里。

(T)20、上皮组织只覆盖在体表。

(F)三、单项选择题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C )。

A 浮浪幼虫B 牟勒氏幼虫C 担轮幼虫D 钩介幼虫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B )。

A 海绵动物门B 原生动物门C 腔肠动物门D 扁形动物门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D )。

A 多足纲B 甲壳纲C 昆虫纲D 蛛形纲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C )。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 体壁突起B 口器C 生殖器D 听器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 辐射对称B 两侧对称C 两侧辐射对称D 无对称8、蝼蛄的前足是( C )。

A 步行足B 跳跃足C 开掘足D 捕捉足9、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B 身体腹面C 内鳃瓣的鳃上腔D 口附近10、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D )。

A 球虫病B 钩虫病C 吸虫病D 绦虫病11、家蝇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 A )。

A 双翅目B 膜翅目C 半翅目D 鳞翅目12、蝗虫的变态类型属于( A )。

A 渐变态B 半变态C 无变态D 完全变态13、动物界的第二大门是( B )。

A 节肢动物门B 软体动物门C 原生动物门D 环节动物门14、无脊椎动物的前肠和后肠来源于( B )。

A 内胚层B 外胚层C 中胚层D 体腔膜15、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 D )。

A 棘皮动物B 腔肠动物C 软体动物D 海绵动物16、下列哪种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 )。

A 鹦鹉螺B 有孔虫C 扇贝D 乌贼17、下列哪种运动器官的功能最有效( A )。

A 节肢B 疣足C 伪足D 刚毛18、节肢动物中最原始的口器是( B )。

A 虹吸式B 咀嚼式C 嚼吸式D 刺吸式19、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B 身体腹面C 内鳃瓣的鳃上腔D 口附近20、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D )。

A 球虫病B 钩虫病C 吸虫病D 绦虫病四、名词解释1、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2、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3、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

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4、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5、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五、简答题1、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坚厚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护作用(2)身体分节和附肢分节:实现运动和支持作用(3)强健的横纹肌:加强运动的机能(4)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作出反应(5)高效的气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6)高效的马氏管排泄:及时有效地排除废物2、动物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1)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之分。

基底面以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其功能主要为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和感觉。

(2)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多,数量少,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细胞分散在间质中。

其功能主要为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等。

(3)肌肉组织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

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

其功能为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从而产生运动。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具多个突起,轴突很长,又称神经纤维。

其功能为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协调机体生命活动。

3、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腔肠动物出现了一些海绵动物还没有发生,而为其他多细胞动物所共有的基本特征:(1)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的分化;(2)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的分化;(3)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消化腔,即循环消化腔;(4)腔肠动物身体都有偶了固定的对称体制,即辐射对称。

因此,可以说腔肠动物是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是其他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一个起点。

4、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1)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

(2)次生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为动物体结构的复杂化、机能的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础。

(3)具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为动物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其他机能的完善提供了条件。

(4)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提高了营养和氧气的运输能力。

(5)索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集中,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

(6)后肾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机体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