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砂仁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其学名为Amomum xanthioides,属于姜科植物。
砂仁在中国、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和使用,被用作调味料和草药,它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药中,砂仁被用作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开胃、活血止痛等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腹痛等症状。
此外,砂仁还被用于治疗妇科病、冷痢、腹泻等疾病。
以下将详细介绍砂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砂仁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温中散寒砂仁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焦寒凝、胃脘冷痛、腹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寒邪入侵人体后会导致机体阳气受阻,出现寒凝症状。
砂仁可通过温中散寒的作用,驱散体内的寒邪,促进阳气的运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2. 理气开胃砂仁可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中医认为,砂仁味辛、气温,有理气开胃的作用,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消化不良、胃口不佳等问题。
3. 活血止痛砂仁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中医认为,砂仁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此外,砂仁还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胀痛、疖肿等疾病。
4. 心脏保护作用砂仁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砂仁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抗菌消炎砂仁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发现,砂仁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包括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在中医药中,砂仁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1. 消化系统疾病砂仁可用于治疗胃寒腹痛、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
可以将砂仁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如陈皮、白术等,共同发挥温中散寒、理气开胃的作用,加快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不适。
砂仁的作用与功效

砂仁的作用与功效
砂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
以下是关于砂仁的详细介绍:
1. 调理肠胃:砂仁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2. 缓解胸闷:砂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胸闷、气逆、痰喘等症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有益。
3. 镇静助眠:砂仁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紧张引起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抗菌消炎:砂仁中的挥发油含有丰富的抗菌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痛、喉咙疼痛等炎症问题。
5. 改善血液循环:砂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6. 抗氧化:砂仁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提高免疫力。
7. 调理女性生理问题:砂仁有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
虽然砂仁有许多的作用与功效,但出于安全考虑,不宜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一些特定病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砂仁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砂仁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砂仁(scientific name: Amomum withesi Siebold et Zucc.)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方中。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用功效,在中医药理论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调理脾胃和消化系统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砂仁是一个复杂的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共同发挥了砂仁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砂仁的作用与功效。
一、砂仁的基本信息砂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姜科植物。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砂仁的根茎呈卵形,茎高约50-60厘米。
叶子呈狭长的椭圆形,花为蓝白色,具有芳香味。
它的根茎、果实和种子都可以入药。
二、砂仁的化学成分砂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萜烯类物质和鞣质等。
其中,挥发油是砂仁的主要活性成分,占总量的60-80%。
挥发油的成分主要包括豆蔻酮、萜烯烯醇、茴香醛等。
豆蔻酮是砂仁的主要香气成分,也是最具药理活性的成分。
它具有镇静、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砂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物质。
三、砂仁的主要功效砂仁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调理脾胃、促进消化、抗菌和镇静等。
1.调理脾胃:砂仁具有温中理气的功效,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它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蠕动,改善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此外,砂仁还具有止呕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胃痛、恶心、反酸和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促进消化:砂仁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食物在消化道的通畅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砂仁还具有增加胃液产生量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对于胃纳不佳、消化不良、肠胃气滞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抗菌:砂仁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砂仁中的挥发油成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砂仁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4.镇静:砂仁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对于焦虑、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神经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砂仁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砂仁有什么作用与功效砂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砂仁不仅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味道,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砂仁的作用与功效。
一、砂仁的基本信息砂仁,又名石仁、藿仁,为楼梯草科的植物砂仁的成熟种子。
砂仁味辛,气香,功能行气燥湿。
砂仁可以入药,常用于中医药材中,并且是一味常见的调理草药之一。
二、砂仁的药理作用1.行气止痛:砂仁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的胀气与腹痛,对治疗胃痛、脘腹胀满、严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都有很好的效果;2.祛湿利尿:砂仁具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对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3.消食健胃:砂仁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对于消化不良、脘痞呕吐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4.解郁安神:砂仁可以安定情绪,平缓情绪波动,对于焦虑、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5.抗菌消炎:砂仁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口腔溃疡、外伤口炎、口腔感染等;6.抗氧化:砂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酚类化合物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的产生,对预防衰老和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7.降脂减肥:砂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有助于减少脂肪的积累,对降低血脂、减肥瘦身有一定的效果;8.降血糖:砂仁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使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砂仁的具体功效与作用1.行气燥湿:砂仁能够行气燥湿,对胃肠道的胀气、消化不良、脘痞胀闷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对于食积、胃脘胀满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安神助眠:砂仁具有温中助阳、开胃除湿的作用,可以安定情绪,改善失眠、多梦的症状,对于情绪不稳、易怒、焦虑等有很好的调节作用;3.解郁开胃:砂仁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胃口不佳、脘腹胀闷、嗳气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4.消食导滞:砂仁具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对于胃肠道功能不良、脘腹胀痛、泛酸恶心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脂肪肝、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5.抗氧化养颜:砂仁富含维生素C和E,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等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于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6.降脂减肥:砂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减少脂肪的积累,对于降低血脂、减肥瘦身有一定的效果;7.降血糖:砂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8.抗菌消炎:砂仁中的某些成分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口腔溃疡、外伤口炎、口腔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砂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和药膳中。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如舒缓胃肠不适、促进消化、驱寒暖胃、祛风湿等。
同时,它还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可以用于烹饪、冲泡茶饮,甚至可以直接食用。
下文将详细介绍砂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多种食用方法。
1.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1.1 舒缓胃肠不适:砂仁具有舒缓胃肠不适的作用,可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食管反流病、胃炎等症状。
砂仁中的挥发油成分能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保护胃黏膜,使胃肠得到舒缓和缓解。
1.2 促进消化:砂仁中富含挥发油和姜黄素等成分,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肠蠕动和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它能帮助消化肉类、油腻食物等重口味食物,减少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的情况。
1.3 驱寒暖胃:砂仁具有暖胃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驱寒暖胃。
特别适用于寒冷季节、寒凉体质或素食者的日常生活中。
砂仁中的姜黄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寒冷天气引起的关节和肌肉疼痛。
1.4 祛风湿:砂仁中富含挥发油和姜黄素等成分,可以驱散寒湿,减轻风湿疼痛。
经常食用砂仁可以帮助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
砂仁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舒缓身体疼痛和炎症。
2. 砂仁的食用方法2.1 烹饪用途:砂仁可以用于烹饪各种中国菜肴,并且其特殊的香气会使菜品更加美味。
常见的砂仁烹饪食谱包括砂仁炒虾、砂仁牛腩煲等。
在烹饪中,可以将砂仁用刀背敲碎,放入油锅中爆香后再进行烹饪,能够使其香味更加突出。
2.2 茶饮用途:砂仁也可以用于冲泡茶饮,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化湿、驱散寒气等作用。
制作砂仁茶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用开水冲泡即可。
可以将砂仁研磨成粉末或者直接使用整粒砂仁,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
2.3 直接食用:砂仁还可以直接作为零食食用。
将砂仁用筷子夹起,放入嘴中咀嚼,慢慢享受砂仁的香味和口感。
砂仁的香气独特,可以改善口气,舒缓口腔不适。
此外,砂仁还可以与其他坚果、干果混合食用,增加营养和口感。
砂仁的作用功能主治

砂仁的作用功能主治1. 砂仁的简介砂仁,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茎被称为砂仁。
砂仁在亚洲地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烹饪和传统药用中,已有数千年历史。
2. 砂仁的化学成分砂仁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姜油。
姜油的主要成分包括芳香烃、萜烯、酮类等。
此外,砂仁还含有姜黄素、姜酚等多种活性成分。
3. 砂仁的作用功能主治砂仁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并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药用中。
以下是砂仁的一些主要作用功能和主治:3.1 胃肠道功能调节•缓解消化不良:砂仁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酸,有助于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的缓解。
•护胃:砂仁具有一定的抗胃溃疡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损害。
3.2 抗炎镇痛•消炎作用:砂仁中的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缓解疼痛:砂仁可以抑制疼痛传导,减轻头痛、关节疼痛等不适。
3.3 抗菌作用•抗菌消炎:砂仁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4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砂仁中的姜油能够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3.5 改善呼吸道问题•缓解咳嗽:砂仁具有祛痰、咳嗽止咳的作用,对感冒引起的咳嗽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 注意事项虽然砂仁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量使用:砂仁在一定剂量内是安全无毒的,但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等不适。
•对姜过敏者慎用:砂仁属姜科植物,对姜过敏的人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慎重使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砂仁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建议。
5. 使用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砂仁的作用功能:•食用:把砂仁研磨成粉末,加入烹饪中,增添食物的味道和药用功效。
•泡水饮用:将砂仁切片或撕成小块,加入开水中,冲泡成砂仁水饮用。
砂仁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砂仁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简介砂仁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中药材,属于姜科植物。
其外形呈长椭圆形,颜色呈淡黄色,质地坚硬。
砂仁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
2. 作用与功能2.1 收敛作用砂仁具有收敛作用,能够收敛伤口、止血。
在中医方剂中,常常用砂仁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加强药物的收敛作用,促进伤口的愈合。
2.2 平肝理气砂仁有平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肝气郁结所致的症状。
常见的肝气郁结的症状包括烦躁易怒、胸闷不适、头痛眩晕等,服用砂仁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2.3 缓解胃痛砂仁还具有缓解胃痛的效果。
它可以舒缓胃部疼痛感,改善胃部不适,常被用于治疗胃部疼痛、胃酸过多等胃病。
2.4 祛风止痒砂仁还可以祛风止痒。
对于一些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症状,外用砂仁制剂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祛风止痒的作用。
2.5 养胃健脾砂仁对于胃肠道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情况。
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服用砂仁可以减轻这些症状,改善脾胃功能。
2.6 温经散寒砂仁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舒缓寒邪所致的症状。
常见的寒邪症状包括寒痛、寒湿、寒冷等,服用砂仁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3. 功能主治根据砂仁的作用与功能,它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
以下是砂仁常见的功能主治:1.缓解脾胃虚弱,促进消化;2.改善肝气郁结,缓解烦躁易怒等症状;3.减轻胃部疼痛,缓解胃酸过多;4.舒缓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5.缓解寒邪所致的寒痛、寒湿等症状;6.促进伤口愈合,止血收敛等。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内服:一般可将砂仁用水煎煮后服用,也可以加入其他中药配方中使用;•外用:可以将砂仁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水混合后涂抹在患处。
4.2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砂仁具有一定的活血功能,孕妇应慎用或避免使用;•过量慎用:砂仁虽然具有一定的药效,但过量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应注意用量;•配伍禁忌:砂仁与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如不宜与白芍搭配使用。
中药砂仁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吃砂仁的好处

中药砂仁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吃砂仁的好处砂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许多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砂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几种常见的食用方法和吃砂仁的好处。
1、砂仁的功效与作用1.1 消化和健胃作用砂仁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姜黄素等物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它还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以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
因此,经常食用砂仁可以有效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改善胃肠健康。
1.2 去除口臭砂仁含有较高的芳香成分,可以有效祛除口腔异味。
口臭主要是由于口腔细菌的繁殖导致,而砂仁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从而达到去除口臭的效果。
1.3 镇静和安神作用砂仁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良好的镇静和安神作用,对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砂仁还可以调节脑内的化学物质,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
1.4 抗炎和消肿作用砂仁有很好的抗炎和消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跌打损伤等炎症性疾病。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对于缓解身体疲劳和恢复健康有一定作用。
2、砂仁的食用方法2.1 直接嚼食砂仁可以直接嚼食,每次嚼食3-5粒为宜。
嚼食砂仁可以有效缓解口腔异味,提神醒脑,促进消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砂仁的味道较辛辣,嚼食过多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因此嚼食量不宜过大。
2.2 泡水饮用将适量的砂仁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浸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这种方法能使砂仁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更易被人体吸收。
饮用时可以适量加入蜂蜜或红糖调味,使口感更加宜人。
2.3 煮粥或煮汤将砂仁与大米或其他食材一同煮粥或煮汤,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和口感。
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砂仁的营养成分,还可以使其味道更加温和,更适合大众食用。
3、吃砂仁的好处3.1 促进健康消化砂仁具有良好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常吃砂仁可以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感,减少胃酸的分泌,改善胃肠功能,促进健康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砂仁(Fructus Amomi),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目前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其中,春砂(果实)入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
中医认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
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工具/原料
∙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效及作用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3~6克,入煎剂宜后下。
食用方法
一、春砂仁焖排骨:温暖脾胃,补气养血。
春砂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据宋代的《开源通宝》和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春砂仁有性味辛温、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的作用。
用其制成的菜式,享誉四方。
春砂仁焖排骨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排骨500克;辅料:春砂仁(干)15克;调料:大蒜(白皮)10克,盐6克,白砂糖3克,酱油15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10克,花生油25克,料酒15克
春砂仁焖排骨的做法:
1. 将排骨斩成小块,用腌料(盐、糖、酱油、麻油、生粉、生油、酒)腌2个小时至入味;
2. 烧红油锅,爆香蒜头,放排骨一起爆炒;
3. 等排骨炒到5分熟,加入春砂仁(干)15克,继续爆炒;
4. 最后炒好排骨加适量水放入传统砂锅来焖煮15-20分钟,直至排骨酥软,即可上碟。
二、春砂仁鲫鱼汤
原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500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
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1628千焦耳(389千卡)。
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
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
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特点:本汤味极鲜美,芳香诱人。
三、春砂仁蒸鲫鱼
原料:鲜鲫鱼一条,春砂仁末3克,油,盐,豆粉。
制法:先将鲜鲫鱼去鳞和肠,洗净,用油,盐同砂仁末一起放入鱼腹内,再用豆粉封住刀口,放在碟上,用碗盖紧;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之功效。
四、春砂仁蒸鸡: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润肾安胎。
五、砂仁蒸猪腰:
砂仁蒸猪腰,有益气和中、和肾醒脾的功效,是民间传统的保健食品,用以治疗小儿脾虚久泻引起的脱肛。
[做法]每次用砂仁3克,研末,猪肾一个洗净切片,以砂仁拌匀,加油、盐少许调味,上笼蒸熟食用。
[特色]清香可口。
砂仁,性味辛、温、入脾、胃经。
猪腰,性味咸、平、入肾经。
六、春砂仁猪扇骨汤
进食后顿有益气暖胃的感觉。
它具有温胃散寒,调中益气的功效,常服用对健胃、补中、理气十分有效,同时也能辅助治疗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材料〕春砂仁6克、猪扇骨750克、生姜2~3片。
〔烹制〕用清水把猪扇骨洗净,并用刀背敲打至稍裂开;春砂仁敲开见籽。
把猪扇骨和生姜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10碗水),先用武火煲沸腾,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春砂仁稍沸腾片刻即可,调入适量食盐。
此量可供2~3人用。
七、春砂仁粥
原料:春砂仁末2~3克,大米50~75克。
制作: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
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宜忌春砂仁放入粥内后,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掉。
春砂仁:善安胎
阳春砂仁又名春砂仁、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广东省阳春地区和海南省,故又名为阳春砂,奉为地道药材,以个大饱满、气味浓厚的质量最佳。
该药材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行气、理气解郁、温脾消长、安胎止呕等功效,用来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注意事项
∙1.阴虚有热者忌服。
∙2.《海药本草》:“得诃子、鳖甲、豆蔻。
白芜荑等良。
”
∙3.《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
∙4.《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
∙5.《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
∙6.口服,偶有过敏反应。
砂仁的禁忌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脾、胃经。
【中药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配伍与应用】
1. 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
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均佳,故湿阻或气滞所致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寒湿气滞者多宜。
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
若脾虚气滞,多配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如香砂六君子汤。
2. 用于脾胃虚寒吐泻。
其能化湿行气而调中止呕,温脾止泻,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3. 用于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以其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
若妊娠呕逆不能食,单用本品炒熟研末服,如《证治准绳》缩砂散。
若胎动不安者,可配人参、黄芪、白术等,如泰山磐石散。
【用法与用量】
煎服,5-10g。
宜后下。
【注意禁忌】
阴虚有热者禁服。
1.《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於血热,咽痛由於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於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2.《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3.《本草从新》:血虚火焚者勿用。
胎妇多服耗气,必致难产。
4.《得配本草》:孕妇气虚,血热胎动,肺热咳嗽。
气虚肿满,四者禁用。
5.《药性考》:有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