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思考题

合集下载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求 n 和 K 并写出 Hollomon 方程。 从屈服点到颈缩之间的形变强化规律,可以用 Hollomon 公式描述,即
S=Kn 因为颈缩往往形成于抗拉强度点之后,因此可以使用屈服之后到抗拉强度之间的数 据,计算出相应的 S 和 n。本例中可以使用 3、4 点或者 4、5 点的数据,通过求解联 立方程,得到 K 和 n 值。
*
1.8 2.7 3.8 7.1
a)
绘制出相应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831.6 16.5
927.5 29.9
990.1 1112.9 1193.6 39.5 59.9 77.7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由数据表和图可以判断如下力学参量: s=553.9MPa, b=705.4MPa, b=16.5,b*=1193.6MPa, k=548.8MPa, k=117.5, b=1‐(db/d0)2=1‐(9.21/10)2=15.2%, k=1‐(dk/d0)2=1‐(6.78/10)2=54%
3、 脆性材料与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区别?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哪两个指 标表征? 答: 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只有弹性线性部分,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除了弹性 变形外,还可以看到塑性变形部分。 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与断裂强度(弹性极限、抗拉强度)。
4、 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拉伸性能? 答: 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可以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部分确定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由曲线的最高点确定 抗拉强度,由断裂点确定断裂强度。由伸长量可以确定延伸率和收缩率等。

旅游规划与开发思考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简要分析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

2.说明旅游规划成果的构成内容。

3.简要说明,旅游规划包括那些步骤?4.试举例说明旅游规划权威等级的相对性。

5.结合实际谈谈旅游规划有哪些相关利益者,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章思考题1.试简要说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及其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结构?3.什么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分析竞争力水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你如何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与虚假性?5.试查阅相关资料,谈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手段的更新情况。

第三章思考题1.简述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新时期旅游规划与开发显示了哪些趋势和特点?3.何谓文化古迹旅游?在文化古迹旅游的规划中应关注哪些内容?4.何谓PPT,如何理解它的概念与内涵?5.试阐述会展旅游的规划体系。

第四章思考题1.简述旅游资源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类?2.旅游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试分析比较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4.简要说明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5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某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第五章思考题1.简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旅游市场调研的步骤和方法。

3.简要说明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战略?4.试分析新兴技术对旅游市场营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5.试设计一个针对旅游消费行为和决策模式的问卷调查表。

第六章思考题1.简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的概念与涵义?2.简要概括旅游主题形象的特征?3.旅游功能分区需要遵循哪些原则?4.简要分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几种主要空间布局模式。

5.试分析在旅游线路规划与开发中如何实现旅游者满足的最大化。

第七章思考题1.简述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2.试比较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等概念的异同点。

3.简述旅游项目创意设计时应遵循的总原则。

4.简要说明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

当代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思考题答案(书后参考)

当代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思考题答案(书后参考)

当代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第一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

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顾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会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3.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

西藏和平解放17条协议的签订,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西藏的梦想,维护了祖国统一,巩固了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第一篇思考题

第一篇思考题
三、简答题
1.汽车专用万用表由哪些部分组成?
2.简述汽车专用万用表的功能。
第2章解码器
一、判断题
1.解码器上可以同时插两个测试卡,以便对不同车系的车辆进行检测。( )
2.根据解码器提示的故障信息可以直接判定传感器的性能。( )
3.解码器只有读取和清除电控发动机故障码的功能。( )
4.利用解码器可以对车载电脑进行基本设定。( )
A.高度调整功能B.帮助功能C.温度调整功能
2.根据解码器读取的故障码,可以直接判定故障在( )。
A.传感器或执行器B. ECU C.传感器或执行器ECU或控制线路
3.利用OBD-1诊断插座读取故障信息时,解码器的电源支持方式为( )
A.通过点烟器插座提供B.通过电缆由蓄电池提供C.无需再添加电源连接线
5.专用型解码器的性能比通用型解码器的性能更加强大。( )
6.动、静态数据流的分析,更利于电控发动机疑难故障的分析)
8.按故障码提示完成维修作业后,发动机ECU即可自动删除所存储的故障信息记忆。( )
二、选择题
1.解码器开机后,显示屏上“H”字符的提示含义是( )。
A.喷油器的信号线B.蓄电池的正极C.蓄电池的负极
3.利用汽车专用万用表测量发动机转速时,不需要选择( )。
A.发动机气缸数B.发动机冲程数C.点火系的高压线
4.汽车专用万用表测量的氧传感器信号电压是( )。
A.直流电压B.交流电压C.交直流成分均存在
5.汽车专用万用表上表笔插孔一般有( )。
A.2个B.4个C.6个
2.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可直接输入到发动机性能分析仪的计算机中。( )
3.废气分析和解码器功能均属发动机性能分析仪的标准配置。( )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A型选择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A.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职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E.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由于“石末伤肺”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孔平仲D.李时珍E.宋应星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一氧化碳B.噪声C.矽尘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E.低气压4.非电离辐射不包括()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射频辐射E.激光5.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B.病因多可识别C.一般有剂量-反应关系D.控制病因可控制发病E.都有特效治疗方法6.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A.8种98项B.10种115项C.10种99项D.11种115项E.9种98项7.哪项不是与工作有关疾病特点()A.职业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B.职业因素不是唯一因素C.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D.改善条件可使疾病缓解E.一般预后较差8.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在于()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C.是否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D.都是职业性疾患E.是否群体发病9.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水平D.接触时间E.接触强度10.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A.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条件恶劣B.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C.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D.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E.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11.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A.就业前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病损的人群C.控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作劳动能力鉴定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分支学科C.子学科D.部分学科E.学派14.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学科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1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A.3个世纪B.4个世纪C.5个世纪D.6个世纪E.7个世纪17.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机器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水中的高氟D.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E.厂房布局不合理1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19.职业病属于()A.工伤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健康效应E.职业中毒20.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2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二)X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A.石棉所致间皮瘤B.苯所致白血病C.二甲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致膀胱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矿工的关节炎C.建筑工的腰背痛D.焦炉工人的肺癌E.教师的神经衰弱3.职业病的职业史包括()()()()()A.所在什么车间B.从事什么工种和工龄C.接触什么有害因素D.受教育程度E.接触有害物质时间4.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不合理工具的使用B.视力紧张C.射频辐射D.蹲式劳动姿势E.长时间手持风钻5.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A.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B.职业卫生服务C.职业卫生监督D.职业健康监护E.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6.下列哪几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射频辐射D.铅烟E.工作时视力紧张7.下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A.长期在紧张的职业生活中的人B.具有遗传缺陷的人C.未成年人和老年人D.长期营养缺乏或吸烟、饮酒者E.从事过大劳动强度的人(三)名词解释1.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2.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4.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5.职业性病损6.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7.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8.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四)问答题1.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的商品。

2.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3.各国都是以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的。

4.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分为:、、、、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5.是金本位制中比较完美的一种形式,政府赋予它四大自由“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储藏、自由输出入国境”。

6.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行人民币。

7.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

8.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

9.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二、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 A和C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5.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6.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8.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9.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思考题全 (1)

思考题全  (1)

第一章第一节1.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2.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1)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

2) 碳链越长的烃分子越容易断链。

3) 烷烃的脱氢能力与分子结构有关。

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又次之。

4) 有支链的烃容易断链或脱氢。

3.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答:一次反应有:1) 烃热裂解:脱氢反应、断链反应2) 环烷烃热裂解:开环反应3) 芳香烃热裂解:脱氢缩合反应、断侧链反应4) 烯烃热裂解:断链反应、脱氢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有:1) 烯烃的裂解(即二次反应—断链)2) 烯烃的聚合、环化、缩合与生焦反应3) 烯烃的脱氢和加氢反应4) 烃分解生碳4.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答:有机物在惰性介质中经高温裂解,释放出氢或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生成碳,并非独个碳原子,而是以若干碳原子稠合形式的碳,称为生碳。

若产物中尚含有少量氢,碳含量约为95%以上,称为结焦。

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5.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答:热裂解的自由基反应机理:C2H6→C2H4+H26.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答: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r=-dc/dt=kc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β/(1-α)]=ktβ—体积增大率,它随转化深度而β=裂解气体积(标准态)/原料气体积(标准态)第一章第二节1.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答:1) 高温(反应温度高,一般为800℃以上,最高快可达900℃以上)2) 强吸热反应3) 短停留时间4) 低烃分压2.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答: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思考题(工程热力学)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和“均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值的是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意即热力、系与外界没有能、质交换,但不排除有恒定的外场如重力场作用)的情况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即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时的时间特征-与时间无关。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如对气-液两相平衡的状态,尽管气-液两相的温度,压力都相同,但两者的密度差别很大,是非均匀系。

反之,均匀系也不一定处于平衡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衡”与“均匀”又可能是统一的。

如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单相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如果忽略重力的影响,又没有其他外场(电、磁场等)作用,那么内部各处的各种性质都是均匀一致的。

4、“平衡”和“过程”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答:“平衡”意味着宏观静止,无变化,而“过程”意味着变化运动,意味着平衡被破坏,所以二者是有矛盾的。

对一个热力系来说,或是平衡,静止不动,或是运动,变化,二者必居其一。

但是二者也有结合点,内部平衡过程恰恰将这两个矛盾的东西有条件地统一在一起了。

这个条件就是:在内部平衡过程中,当外界对热力系的作用缓慢得足以使热力系内部能量及时恢复不断被破坏的平衡。

5、“过程量”和“状态量”有什么不同?答:状态量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其数学特性是点函数,状态量的微分可以改成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恒为零;而过程量不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即使在初、终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过程量的大小与其中间经历的具体路径有关,过程量的微分不能写成全微分。

因此它的循环积分不是零而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6、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思考题
1.什么是内燃机的循环热效率ηt?如何利用温一熵(T—S)图上的循环曲线来计算循环热效率?
2.三种内燃机的基本理论循环本身有何差别?
3.相同压缩比ε、比热比k 和循环加热量Q1 时,三种基本理论循环的热效率ηt 哪个大?哪个小?利用T—S 图加以证明。

这种差别说明了什么?
4.利用T—S 图证明在Q1 及最高压力相同时,柴油机的热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5.一台压燃式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5。

计算具有相同压缩比的Otto 理论循环和Diesel 理论循环的热效率。

假设Diesel 理论循环压缩始点温度18ºC,空气的加热量等于燃料提供的能量,空燃比28,燃料热值44MJ/kg,空气定压比热为1.01kJ/kg.K(与温度无关)。

6.简述理论循环分析对改善内燃机动力、经济性能的指导意义。

7.什么是示功图?有什么作用?画出混合加热实际循环的两种示功图。

8.若将真实工质特性替代理论循环的理想工质特性,将在哪几个方面对热效率产生影响?影响趋势如何?考虑真实工质特性之后,高、低负荷条件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热效率的差距是加大了还是减小了?为什么?
9根据定压增压柴油机循环和脉冲增压柴油机循环的P-V图画出T-S图。

10 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实际循环各特殊点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11.实际循环比理想循环多增加了哪些损失项目?这些损失是怎样产生的?
12.实际循环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为什么是多变过程?多变指数为什么是变化的?与什么有关?
13.为什么会出现燃烧的时间损失?实际燃烧着火点的早晚对这一损失有何影响?有什么规律性?
14.机械损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损失的特点及其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5.简述各种机械损失测定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16.内燃机的转速(活塞平均速度)和负荷大小对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和机械效率的影
响如何?
17.在目前内燃机循环条件下,采用何种措施可得到较高的ηte 值?
18.某汽油机在3000r/min时测得其转矩为55N.m,在该工况下燃烧50mL的汽油需要的时间是25.7s,试计算有效功率Pe(kW)、每小时耗油量B(kg/h)和比油耗be(g/kW.h)。

汽油的密度为0.73g/mL(17.3kw,5.1kg/h,294.8g/kw.h)
19.一台高性能四冲程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排量是875cm3,压缩比为10:1,指示热效率是Otto 理论循环效率的55%。

在8000r/min 时,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85%,充量系数0.9,空燃比13:1,燃料低热值44MJ/kg。

空气在20ºC 和0.1MPa 环境下吸入气缸。

计算发动机的:a)
有效热效率和比油耗;b)空气流量、功率和平均有效压力。

答案:a) 0.28, 292.2g/kw.h, b)225.6kg/h, 59.5kw,1.02Mpa
20.某一柴油机的工作循环热力参数及相关参数如下:
压缩开始时的气缸压力p1 = o.1 MPa
最大允许的气缸压力p max = 9.5 MPa
压缩开始时的温度T1 = 296 K
在燃烧期加入的总热量q1 = 2120 kJ/kg
压缩比= 17
工作介质的摩尔质量M = 28.97 kg/kmol
比热比 = 1,4
a) 确定该理论工作循环的类型;b) 在p-v图和T-s图上画出该过程;c) 计算循环的峰值温度
和热效率。

(答案:Tmax=3240K,63.8%)
21.什么是发动机的强化指标?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强化指标一般哪个高些?为什么?
22.哪些措施可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3.什么是内燃机的热平衡?画出内燃机的一般热平衡图。

2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实际有效热效率,有效比油耗,升功率,转速,压缩比这些参数一般在什么范围?
25.名词解释:
(1)平均有效压力(2)机械效率(3)升功率(4)机械损失(5)理论循环(6)压缩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