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

《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第一章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1、三个概念:(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什么是比较文学3、比较文学的起源是什么4、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寻求的是他种文化的应和。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哪些内容6、什么是总体文学7、什么是世界文学答:1、(1)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的个别特征,同时又具有作为艺术作品的共同之点,正如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个性,同时又有同民族、同职业的共同特征以至人类的通性一样。
一件文学作品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
任何“特殊”和“个别”,只要是文学的,就包含着文学的共同原则,就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解释,这种原则就是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指的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
(3)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和心态的制约。
2、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
就会产生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愿望。
如果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
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
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
4、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
举例来说,人们在文学方面遭遇的共同问题首先碰到的就是“什么是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的主体最早是抒情诗,中国文论对文学的界定首先是强调人类内在的“志”和“情”,“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5、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中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
传热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用铝制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安然无恙。
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被烧坏。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2、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
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
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第二章:1、扩展表面中的导热问题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的条件是什么?有人认为,只要扩展表面细长,就可按一维问题处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答:条件:(1)材料的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以及沿肋高方向的横截面积均各自为常数(2)肋片温度在垂直纸面方向(即长度方向)不发生变化,因此可取一个截面(即单位长度)来分析(3)表面上的换热热阻远远大于肋片中的导热热阻,因而在任一截面上肋片温度可认为是均匀的(4)肋片顶端可视为绝热。
并不是扩展表面细长就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必须满足上述四个假设才可视为一维问题。
2、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及散热表面积增加。
因而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导热热流量会下降,试分析该观点的正确性。
答:的确肋片高度增加会导致肋效率下降及散热表面积增加,但是总的导热量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部分的效率有所减低,所以我们要选择经济的肋片高度。
第三章:1、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章习题答案第⼀章思考题答案1.基于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哪5个部分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主要作⽤。
解答:1.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或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具有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操作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
2.总线总线是把计算机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的导线,是各个部分之间进⾏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输⼊输出(I/O)接⼝外部设备与CPU之间通过输⼊输出接⼝连接。
5.输⼊输出(I/O)设备输⼊设备是变换输⼊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变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是变换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进制信息转换成⼈们或其他设备能接收和识别的形式,如字符、⽂字、图形等。
2.试举例说明计算机进⾏加法运算的⼯作过程。
解答:⽰例如下:inta,b,c;c=a+b;⼯作过程简述:a,b,c都为内存中的数据,CPU⾸先需要从内存中分别将a,b的值读⼊寄存器中,然后再执⾏加法运算指令,加法运算的结果暂存在寄存器中,因此还需要执⾏数据存储指令,将运算结果保存到内存中,因此像上例中的C语⾔语句,实际上需要经过两条数据读取指令,⼀条加法运算指令,⼀条数据存储指令才能完成。
3.“冯·诺依曼型结构”计算机与哈佛结构计算机的差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解答: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具有以下⼏个特点:①有⼀个存储器;②有⼀个控制器;③有⼀个运算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④有输⼊和输出设备,⽤于进⾏⼈机通信;⑤处理器使⽤同⼀个存储器存储指令和数据,经由同⼀个总线传输。
哈佛结构计算机:①使⽤两个独⽴的存储器模块,分别存储指令和数据,每个存储模块都不允许指令和数据并存;②具有⼀条独⽴的地址总线和⼀条独⽴的数据总线,利⽤公⽤地址总线访问两个存储模块(程序存储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公⽤数据总线则被⽤来完成程序存储模块或数据存储模块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输;③两条总线由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时共⽤。
热工基础 张学学主编 第三版思考题及习题答案详解

5
习题
2-1 解:W Q ΔU 50 80 30kJ ,所以是压缩过程
2-2 解:W膨 Q吸 W压 Q放 2000 650 1200 1450kJ
2-3 解: ΔU Q 2 103 3600 7.2 106 J / h
2-4 解:状态 b 和状态 a 之间的内能之差为:
1-7 解:由于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所以可设 p cD ,式中 c 为常数,D 为气球
的直径,由题中给定的初始条件,可以得到:
c p p1 150000 500000 D D1 0.3
该过程空气对外所作的功为
W
V2 pdV
V1
D2 D1
cDd ( 1 D3 ) 6
1 c 2
p pb p水柱 756 7.35 748.65mmHg
1-3 解:
p1 pb pa 0.97 1.10 2.07bar p2 p1 pb 2.07 1.05 0.32bar pC pb p2 0.97 0.32 0.65bar
1-4 解:
p真空室=pb p汞柱=760-745=15mmHg=2kPa
1
1-1 解:
1. 2. 3. 4.
习题
pb 755 133.3 105 1.006bar 100.6kPa p pb pg 100.6 13600 13700.6kPa
pg p pb 2.5 1.006 1.494bar 149.4kPa p pb pv 755 700 55mmHg 7.3315kPa
1-11 解:确定为了将气球充到 2m3 的体积,贮气罐内原有压力至少应为(此时贮气罐的压
力等于气球中的压力,同时等于外界大气压 pb )
p1
p2 (V1 2) V1
电力系统分析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填空题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进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特殊的。
二、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三、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8、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四、问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2、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完整版)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第1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解答

第1章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习题与思考题1. 何谓电磁式电器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不同的电磁机构,有不同的吸力特性。
电磁机构动作时,其气隙δ是变化的,22F B Φ∝∝。
对于直流电磁机构:其励磁电流的大小与气隙无关,衔铁动作过程中为恒磁动势工作,根据磁路定律/1/m m IN R R Φ=∝,式中R m 为气隙磁阻,则222m 1/1/F R Φδ∝∝∝,电磁吸力随气隙的减少而增加,所以吸力特性比较陡峭。
对于交流电磁机构:设线圈外加电压U 不变,交流电磁线圈的阻抗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电抗,若电阻忽略不计,则 4.44U E f N Φ≈=,/(4.44)U fN Φ=,当电压频率f 、线圈匝数N 、外加电压U 为常数时,气隙磁通Φ也为常数,即励磁电流与气隙成正比,衔铁动作过程中为恒磁通工作,但考虑到漏磁通的影响,其电磁吸力随气隙的减少略有增加,所以吸力特性比较平坦。
为了保证衔铁能牢固吸合,反作用力特性必须与吸力特性配合好。
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作用力,即吸力特性高于反力特性,但不能过大或过小,吸力过大时,动、静触头接触时以及衔铁与铁心接触时的冲击力也大,会使触头和衔铁发生弹跳,导致触头的熔焊或烧毁,影响电器的机械寿命;吸力过小时,会使衔铁运动速度降低,难以满足高操作频率的1-直流电磁铁吸力特性;2-交流电磁铁吸力特性;3-反力特性 答案图1F/Iδ0 123要求。
因此,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必须配合得当,才有助于电器性能的改善。
在实际应用中,可调整反力弹簧或触头初压力以改变反力特性,使之与吸力特性有良好配合,参见答案图1所示。
2.单相交流电磁机构为什么要设置短路环?它的作用是什么?三相交流电磁铁要否装设短路环?答:由于单相交流接触器铁心的磁通是交变的,故当磁通过零时,电磁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将被拉开,磁通过零后电磁吸力又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推荐)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O 11)溶液B. 葡萄糖(C 6H 12O 6)溶液C. 丙三醇(C 3H 8O 3)溶液D. 尿素( (NH 2)2 CO )溶液解:选D 。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 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 -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 溶液B. C 12H 22O 11溶液C. HAc 溶液D. H 2SO 4溶液解:选D 。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
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
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
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
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
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
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
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
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
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一般步骤:
1)仅三支杆(不全平行,不交一点)可化为内部可变性分析;有二元体,从体系中减去;从基本刚片加二元体找大刚片化简体系。
2)对化简后的体系看适合用什么规则分析并具体分析。
3)结论。
7.连接n根杆(或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多少单铰?
答:n根互不相连的杆有3n个自由度,用复铰联系后,确定一根杆有3个自由度,每增加一杆只增加一个转动自由度,因此复铰所连接的体系有3+(n-1)个自由度,可见复铰剥夺的自由度为2n-2=2(n-1)个。
因为单铰有两个联系,所以连n根杆的复铰相当于n-1个单铰。
8.连接n根杆(或刚片)的复刚结点相当于多少个单刚结点?
答:自由的n杆自由度3n,复刚结点只有3个自由度,故共剥夺3(n-1)个自由度。
一个单刚结点有3个联系,所以连n根杆的复刚结点相当于n-1个单刚结点。
9.接n根杆(或刚片)的复链杆相当于多少单链杆?
答:要连n根杆需有n个铰结点,完全自由时有2n个自由度。
用复链杆连接后只3个自由度,可见复链杆剥夺了2n-3个自由度。
单链杆只一个联系,所以此复链杆相当于2n-3个单链杆。
10.若三刚片三铰体系中的一个虚铰在无穷远处,何种情况下体系几何不变?何种情况下
体系常变?何种情况下体系瞬变?
答:如右图所示,不在无穷远处的两铰
(图中A、B,可以是实铰,也可以是虚
铰)连线与构成无穷远虚铰的两链杆不
平行,则将I刚片用杆代替后,II、III
两刚片间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
因此体系几何不变。
而如图所示,当构
成无穷远虚铰的两链杆与A、B连线平行时,若构成无穷远虚铰的两链杆与AB等长(也即三杆平行且等长),此时体系常变。
否则,体系瞬变。
11.若三刚片三铰体系中的两个虚铰在无穷远处,何种情况下体系是
几何不变的?何种情况下体系是常变的?何种情况下体系是瞬变的?
答:如果构成两个无穷远虚铰的四根链杆不平行,则两个在无穷远处
的虚铰与在有限远的虚铰或实铰不共线,体系几何不变。
而当构成两
个无穷远虚铰的四根链杆平行、等长且都在一刚片的同侧(如图所示),
则体系几何常变。
否则,体系瞬变。
12.若三刚片三铰体系中的三个虚铰均在无穷远处,体系一定是几何
可变吗?
答:一定是可变的。
因为三个无穷远虚铰在无穷远处共线。
但究竟是
常变还是瞬变要具体分析,如图所示体系是瞬变的。
而如果链杆都平
行等长,则将是常变的。
13.构成二元体的链杆可以是复链杆吗?
答:可以。
但必须与其相连的链杆除一根外都是可减去的二元体,当减去这些二元体后,此复链杆和保留的链杆满足二元体的定义。
否则就不可以。
14.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是从何角度被看成是“多余”的?
答:是从能否减少自由度的运动分析角度被看成“多余”的(也可称为从几何意义上是多余的)。
15.一个有3个多余约束的体系,其计算自由度为-2,该体系是否不变? 答:因为体系的自由度为231
=+=−+=,因此体系不可能是不变的。
n W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