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eborah Delmer: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安全

合集下载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

《生物工程进展》1997,V o l.17,N o.6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贾士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摘要 本文就国际上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作了评述,描述了已积累的科学数据和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安全性评估和监控的总趋势作了讨论。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安全性评估 环境 食品 国际上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1995年生物技术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约10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可达340亿美元,年增长约12%。

在1995年的销售额中,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75%,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只占3%。

但据预测,生物技术的第一个浪潮是医药,第二个浪潮将是农业、环境和海洋生物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

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1986年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据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 PH IS)的数据,截止1997年1月31日,美国已批准的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达2584例。

Calgene公司研制的延熟蕃茄FLAV R SAV R TM于1994年首例被批准商业化,此后被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植物迅速增加,截止1997年1月31日,美国批准了17例(表1),加拿大18例(表2),澳大利亚4例,日本7例。

我国也于今年上半年批准了转基因延熟番茄的商业化。

表1 美国APH IS,US DA批准的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1997.1.31前)序号名称研制者批准时间1延熟番茄Calgene19942延熟番茄 Zeneca P lant Sci.&Peto seed Co,Inc.1995.63改熟番茄 M onsanto1995.94改熟番茄 A gritope Inc.1996.35抗虫玉米 C iba Seeds1995.56抗虫玉米 M onsanto1995.87抗虫玉米 N o rth rup K ing Co.1996.18抗虫棉 M onsanto1995.69抗甲虫马铃薯M onsanto1996.510抗除草剂玉米A grEvo1995.611抗除草剂玉米D eKalb Genetics Coop.1995,1212抗除草剂玉米P lant Genetics System s Inc.1996.213抗除草剂棉花M onsanto1995.714抗除草剂棉花D uPont A gr.P roducts1996.115抗除草剂大豆A grEvo1996.716抗病毒西葫芦A sgrow Seeds1996.617抗病毒番木瓜Co rnell U&U.H aw aii1996.9 ——根据A PEC A gricultural B i o techno logy W o rk shop资料,Canberra,A ustralia,M arch327,199773表2 加拿大批准转基因植物的非监控释放(截止1996.7.1)序号名称研制者来源批准用途1N CN92,抗除草剂油菜(B.nap us)A grEvo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2HCN28,抗除草剂油菜(B.nap us)A grEvo r DNA环境3GT73,抗除草剂油菜(B.nap us)M onsanto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4GT200,抗除草剂油菜(B.nap us)M onsanto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5N S738 1471 1473,抗除草剂油菜(B.nap us)P i oneer H i2B red突变 体细胞变异环境 食品 饲料6M S1 R F1,油菜(B.nap us)新杂种体系PGS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7M S2 R F2,油菜(B.nap us)新杂种体系PGS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8高月桂酸油菜(B.nap us)Calgene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9GT2402322,抗除草剂大豆M onsanto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10抗除草剂玉米P i onerr H i2B red突变 体细胞变异环境 食品 饲料11抗除草剂玉米BA SF体细胞变异环境12抗除草剂玉米A grEvo r DNA环境13抗除草剂玉米Zeneca Seeds突变环境14抗除草剂玉米D eKalb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15CDC T riffid,抗除草剂亚麻U.Saskatchew an r NDA环境 饲料16176,B t抗虫玉米C iba Seeds M ycogen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17B t抗虫玉米N o rth rup K ing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18B t抗甲虫马铃薯M onsanto r DNA环境 食品 饲料 ——根据A PEC A gricultural B i o techno logy W o rk shop资料,Canberra,A ustralia,M arch327,1997 从本质上讲,转基因植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对其部分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来的不利性状。

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应用与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1953年Crick和Watson揭示了遗传物质()结构,极大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答案:DNA2.截止2019年,全球四大转基因作物是()答案:玉米大豆棉花油菜3.()中,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基因资源既得利益的平等分享,并将生物安全列为重点内容。

答案:《生物多样性公约》4.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会议是()答案:Asilomar会议5.Gordon会议提出的建议有()答案:呼吁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建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重组DNA的风险评价,建立准则来指导重组DNA研究;对将动物DNA和质粒或噬菌体DNA 相连的实验要慎重考虑;在1975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对待重组DNA分子可能带来的危害;暂时禁止两类实验的进行:一是关于制造新的、能自我复制的有潜在危险的质粒实验;二是将癌基因或其他动物病毒基因与质粒或其他病毒基因进行连接的实验6.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答案: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风险监管;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7.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包括()答案:遗传安全性;环境安全性;食用安全性8.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主要包括()答案:风险管理信息的交流;风险评估科学信息的交流;风险评估和管理进程信息的交流9.生物安全,通常是指防范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问题。

答案:对10.农业与环境社区提出的“生物安全”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作物和牲畜病虫害、检疫性生物、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活体传播或传染的危害风险。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基因是指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分子片段,由()种碱基组成。

答案:脱氧核糖核苷酸,42.下面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根据实质等同原则,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其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就可以进入市场3.有关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答案:打破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4.菠萝中有一种能把红色的番茄红素转化成黄色的β-胡萝卜素的酶,所以让果肉呈现黄色。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专题四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专题四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 2、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
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其 新性状,必须有一定的水、
他生物的生存
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
3、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 技术。
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 杂交,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 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3、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 因农作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 交。
4、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 4、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
世界五大转基因安全争论事件
2、美国斑蝶事件 1999年5月20日的《自然》(Nature)刊登了
康乃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题为“转基因花粉对大斑蝶 幼虫有害”的文章,指出用带有Bt玉米花粉的马利筋 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这种珍稀濒危动物的幼 虫取食量减小、生长延缓且死亡率更高(Losey, Rayor,Carter1999)。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思,提高科学家的研 究道德水平。
世界五大转基因安全争论事件
1、转基因土豆事件 1998年8月10日,苏格兰罗伊特(Rowett)研究所
的普斯陶(Arpad Pusztai)博士,在接受电视台 World in Action节目采访时声称他的老鼠喂养试验表 明,转基因土豆迟滞了鼠的生长,降低了其免疫力; 他建议不要食用转基因土豆,认为转基因食品需要更 多的安全性测试。
籽粕 • 棉花种子 • 番茄: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争论
一方面,可能引起生物体内一系列未知的结构与功 能的变化;
另一方面,转基因操作对生物体的影响会通过遗传 传递。
争论焦点: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

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安全(世纪大讲堂 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安全(世纪大讲堂 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安全(世纪大讲堂薛达元)薛达元简历薛达元,1955年生于江苏姜堰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毕业后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

1984至198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在这期间,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进修;1994至1997年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底至2000年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在是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起草与谈判,并作为首席专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履约的研究项目,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基因生物安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吃的玉米,那个玉米大概有一拃长。

但是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吃的玉米只有一指长了,特别小。

到了21世纪初,我们再吃这个西红柿,西红柿也从拳头大,变成了只有鸽子蛋那么大了。

后来我问了一个不大明白的人,他跟我说,那就是转基因的一种食物。

但是昨天我问了一位非常明白的人。

他告诉我那不是转基因,那只是一种品种。

由此,我们就谈了什么叫转基因的食物和转基因食物的安全。

那今天我们就把这位明白人请到了现场,由他给我们上一课。

主持人:欢迎薛博士,咱们握一下手吧。

欢迎您,通过这个小片子,大家了解了您。

但是我还有一些疑问想问您,您是大龄青年,二十七岁才毕业,那是上学很晚?薛达元:是。

主持人:上学很晚的人一般都有个特点,他们一般都下乡务过农,您有这样的经历吗?薛达元:是的。

我们这一代的人,当时因为文化大革命,所以没有大学上。

我高中是1972年底毕业的,一直到1978年才能上大学,所以有五、六年时间,我是做过农民,也做过工人,做过好多。

主持人:做过农民多长时间呢?薛达元:我做农民有两年时间吧。

第4章 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知识手册】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沪科2020版选择性必修3)_1

第4章 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知识手册】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沪科2020版选择性必修3)_1

第4章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转基因生物即基因修饰型生物体(GMO),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营养与消费品质等方面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型食品(GMF),是指从转基因生物获得的食品,目前主要为植物和植物制品。

最早的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诞生于美国。

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获批上市。

1.转基因作物具有众多优势:延熟作物可提高农产品耐贮性,转基因大豆可提高榨油的出油率,抗虫作物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抗除草剂作物可在喷洒了除草剂的农田中生长,抗逆境作物可降低农作物对种植环境的要求等。

抗虫、抗逆境、抗感染等改造都可增加作物产量,减少杀虫剂、化肥等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保护土壤,对缓解资源限制、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2.转基因产品仍有诸多安全隐患转基因食品隐患:从生物学原理角度看,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产物同普通食品中所含有的基因及蛋白质一样,都会被人体消化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并不会因食用转基因食品而改变人的遗传特性。

但是,鉴于我们人类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社会公众及业内人士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存在不同见解。

因此,目前转基因作物的构建倾向于采取相同或相似植物物种的天然基因与调控元件相组合,以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的潜在风险:人们仍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会成为自然界的“外来品种”,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一些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反而增加了除草剂的消耗,对环境造成更大污染。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方面问题:素食主义者也许不愿意食用和接受含有动物基因的产品;将人类基因转入食用动物或动物饲料中,以及将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也存在伦理学上的异议。

部分公司有意在转基因植物种子中设计了阻止传代的基因装置,使种子不能传代,转基因植物不能留种。

虽然这种做法从保护专利角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粮,很可能在某时刻产生无粮可种的被动局面,威胁国家和人类的生存。

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性评价考核试卷

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性评价考核试卷
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性评价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生物技术被称为农业转基因技术?()
A.组织培养
C.土壤生态改变
D.所有以上
9.以下哪些是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担忧?()
A.过敏反应
B.抗药性
C.营养价值改变
D.所有以上
10.以下哪些是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法规要求?()
A.食品安全评价
B.环境安全评价
C.生物安全评价
D.所有以上
11.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B.减少农药使用
C.增加抗药性害虫
D.降低土壤肥力
5.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主要关注哪方面?()
A.营养价值
B.毒性
C.过敏性
D.抗药性
6.以下哪个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性?()
A.转基因大豆
B.转基因玉米
C.转基因水稻
D.转基因番茄
7.转基因作物对农药抗性的传播可能导致以下哪种现象?()
A.农药效果增强
D.所有以上
6.以下哪些作物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虫性的?()
A.转基因棉花
B.转基因玉米
C.转基因番茄
D.转基因小麦
7.以下哪些转基因作物被广泛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A.转基因玉米
B.转基因大豆
C.转基因油菜
D.转基因甘蔗
8.以下哪些是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A.增加抗药性害虫

中考英语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练习题40题

中考英语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练习题40题

中考英语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练习题40题1.Bio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bioengineering is _____.A.genomeB.proteinC.vaccineD.enzyme答案解析:C。

genome 是基因组;protein 是蛋白质;vaccine 是疫苗;enzyme 是酶。

题干中提到生物工程的重要成就,疫苗是生物工程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而基因组、蛋白质和酶虽然也是生物工程涉及的内容,但不是题干中所说的重要成就之一。

2.The development of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produc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elated to bioengineering frontier technology?A.chemical reagentB.biological sensorC.mechanical partD.electronic component答案解析:B。

chemical reagent 是化学试剂;biological sensor 是生物传感器;mechanical part 是机械部件;electronic component 是电子元件。

生物传感器是生物工程前沿技术的产物,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

而化学试剂、机械部件和电子元件与生物工程的关系相对较小。

3.In bioengineering, _____ is often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s.A.microscopeB.telescopeC.calculatorputer答案解析:A。

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争议考核试卷

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争议考核试卷
A.化学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D.综合防治
17.转基因作物在哪些方面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A.增加农药使用
B.降低生物多样性
C.产生抗药性
D.所有上述方面
18.以下哪种基因被用于转基因作物以提高抗旱性?()
A. DREB基因
B. P5CS基因
C. DRO1基因
D.所有上述基因
19.以下哪个组织负责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和监管协调?()
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争议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转基因技术主要指的是将哪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种生物中?()
D.增加农药使用
4.以下哪些方法属于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A.灯光诱杀
B.防虫网
C.温度控制
D.生物防治
5.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在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中?()
A.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B.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C.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D.转基因作物的经济效益
6.下列哪些基因被用于转基因作物以提高抗逆境能力?()
A.使用杀虫剂
B.使用杀菌剂
C.使用除草剂
D.使用生物制剂
11.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A.提高产量
B.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农药使用
D.所有上述好处
12.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borah Delmer: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安全2014-10-23 10:05 | 作者:Deborah Delmer | 标签:DeborahDelmerDeborah Delme: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 年荣获印第安纳大学细菌学专业的学士学位,1968年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荣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她曾任教于密西根州立大学、希伯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并且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过植物生物学会主席。

如果到2050年全球人口高达90亿的时候,为了养活每一个人,那么就需要用到每一项能使粮食增产的技术。

无需多说,转基因仅仅是这些技术中之一,但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今针对转基因的虚假言论很多,但我们可以明确的表示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是安全的。

目前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即抗除草剂品种和抗虫品种,只要在正确的环境中培育,对小型或大型的农业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也是安全的。

如果将优质基因,比如抗旱基因,氮高效利用基因,抗病基因以及改良营养成分基因,在作物早期的原生质体中表达后再进行育种,将转基因技术与育种策略相结合,将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放眼未来,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监管制度来推动有益的转基因作物,而不是停留在无休止的田间试验阶段。

基因组编辑等新技术能使我们对基因组特定区域进行精准、安全的改造,因此这类技术应获得比转基因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

如果到2050年全球人口高达90亿的时候,为了养活每一个人,那么就需要用到每一项能使粮食增产的技术。

当被问起转基因作物在实现全球食品安全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时,我想说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每当谈起转基因,大部分的话题表达出的观点从“转基因作物对于实现食品安全是必须的”到“转基因作物是有害的,应该禁止”差异很大。

通常在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中没有严谨的求证和论据式的对话。

因此我强烈推荐几篇有深度的文章,以科学为依据来讨论转基因作物[1-4]。

一、关于转基因的一些虚假言论妄言1.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作物不安全任何以事实为依托的讨论必须首先澄清一个观点:如今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对于人类和动物是安全的。

在转基因产品历经的30年中,没有人能给出合理的说法证明农作物中的转基因性状对人甚至动物造成了危害。

并且,只要农业政策方面出台合理的监管制度,未来就可以再不用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了。

目前,反对转基因的激进分子已经花了上百万美元向百万民众反复宣传转基因作物有危害不可食用,不幸的是,百万的民众相信了他们。

科学团体和政府机构有责任去反对这样的言论,并且应该依据科学观点证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Ottoline Leyser近来写到[5]:“转基因作为一种遗传改良技术和其他的作物改良技术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跳出这样的思维,不应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特殊的,其实从作物改良的角度来说它和传统的育种是一样的。

”就像Leyser说的,我一直认为,当我们评判一个新品种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新性状的价值和安全性,而不是它被引入的方法。

例如,如果抗除草剂的作物是由辐射引发突变的大规模群体中筛选而来,即使这个种子有其他未被鉴定的突变表型,我们也无需特别的规范来批准它的使用。

相反的,我们却需要用全套的规范流程来批准用转基因方法获得的同样抗除草剂的作物的使用,并且插入的是我们鉴定过的基因。

这样做合理吗?在美洲,人们担心帝王蝶的严重减少。

虽然草甘膦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对帝王蝶并没有害,但是草甘膦的确能杀死milkweed。

它是帝王蝶主要的食物之一,常生长在喷施草甘膦的田地中[6]。

因此我对反转人士的建议是,可以培育抗草甘膦的milkweed,并让农民们将其种植在田边。

当然到最后,这很可能是一个坏点子。

但是,与其担心抗除草剂性状如何产生,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抗除草剂性状的利弊分析上,比如说某块地域的某种作物(或杂草)是否需要抗除草剂的性状。

妄言2.转基因作物可能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小农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食品安全是这样定义的:当世界上所有的人有充足、安全、营养的食物来维持健康有活力的生命时,才达到了食品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1.食品可供应性:有维持生存足量的食物;2.食品多样性:有满足各种营养需求的各类食物;3.食品可利用性:在维持基本营养的基础上对食物合理的使用,就好像使用水那样。

显而易见,针对转基因作物能否改善食品安全任何讨论都必须集中在第一点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上——食品供应,也就是要发展高产的作物。

但另两个点同样重要,正如必须考虑作物的营养价值,因为许多人们不仅缺少食物,而且还缺乏微量元素的摄入,最典型的有铁缺乏、锌缺乏和VA缺乏。

同样,在发展中国家还要重视农业生产者的盈利与否。

BT棉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虽然未直接增加食物的供应量,但是能间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食物。

Qaim和Kouser近期的研究[7]证实印度种植BT棉花的小农相比种植其他品种的收入增加,他们能获得更多的食物,从侧面提高了食品安全。

许多人很可能吃惊,在2013年已有1800万个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90%是贫穷的小农户,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和印度种植BT棉花的[8]。

然而,对于在偏远地区种植不到一公顷田地的贫穷的农民(他们得不到化肥和一些好的种子)来说,转基因作物很可能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本来就无法得到转基因种子或者许多其他种子。

他们最可能做的是,自己留一些种子或者将种子交易给邻居,然后祈祷好的天气和少一些害虫。

但是,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小农户们却可以轻易获得种子。

在非洲许多国家种子的质量正在提高,杂交玉米的种植也正在增加[9]。

这说明种子可以买到,也说明农民收入超过了成本,还说明不管种植面积多少农民们愿意选择更好地种子,也愿意选择转基因种子。

最后一点,全球食品安全并非仅与贫穷的小农户们有关。

历史告诉我们,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的是农场的集中化和规模化。

当劳动力紧缺时,统一规模化生产的大型农场较零散的小农场的优势就会明显体现。

正如下文将讨论的,虽然转基因作物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或多或少,但无法忽视的是它对全球食品安全的贡献。

妄言3.转基因作物是食品安全的唯一出路当然不是。

还有许多其他手段,比如:使用分子育种技术,不断发展杂交育种,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灌溉管理、农艺措施,加强基础建设(如更多、更好的公路),拉大市场需求,控制人口增长,建立更好的政策环境,消除贪污腐败。

二、增强哪些性状能显著提高食品安全性?1. 全球转基因作物中最主要的两个性状:抗除草剂性状和抗虫性状。

在全球范围内,这两个性状——抗除草剂和抗虫(多是Bt基因)在转基因作物中应用最为广泛。

比如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已经种植非常大比例的抗除草剂且抗虫的转基因玉米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它们主要用于动物饲料。

我心想,如果政府命令一部分玉米和豆类必须针对人类食用设计,且仅根据人们的需求量种植,而不是用于喂养其它动物,那么这将有利于食品安全的实现。

但是,不知是好是坏,自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肉类需求的急剧增长[12],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高效高产的优势转换成了全球价格的下降,因此也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

在中国,水稻是人们的主粮,而玉米则是主要的动物饲料。

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颁发了转Bt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是至今这两者都没有被允许商业化生产,而且中国乃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进口国(用于动物饲料)。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转基因水稻和小麦的许多田间性状有利于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但是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处批准这两者的种植。

而水稻和小麦却是世界范围最重要的两类主粮。

目前世界粮食中20%的卡路里来源于水稻,差不多比例的卡路里来源于小麦。

因此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对于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粮的上百万人民来说,转基因作物对食品安全尚没有作出一丝贡献。

2. 抗除草剂性状(HT)。

“免耕农业”的流行(适用于大型农场的种植方式)绝大部分依赖于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13]。

近来一篇报告[14]分析了11种技术对水稻、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提高氮的利用率,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和免耕技术这3个技术最具应用前景。

免耕技术可以减少劳力和肥料使用、保障土壤湿度、增强土壤肥力。

但是,对杂草的控制同样关键,在美国抗除草剂作物(特别是抗草甘膦作物)的推广明显增强了免耕技术在玉米、棉花和大豆中的应用[13]。

孟山都公司在多年前已研制出抗除草剂小麦,但迟迟未见推广。

现在据称它们已重新开始考虑转基因小麦的市场化。

毫无疑问,抗除草剂品种可以给越来越多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种植者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劳动力成本增加和水资源紧缺导致直播水稻越来越受欢迎。

水稻的生长一直伴随着杂草的危害,但是我从许多水稻种植者处了解到的是,除非能有抗除草剂的水稻,否则直播水稻的方法还是会继续使用的。

具有杂草性的野生稻对多数除草剂有着和栽培稻相似的反应[15]。

比如说,目前已有一种通过突变育种筛选到的耐咪唑啉酮的抗除草剂水稻,然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野生稻是否也会对其产生抗性。

目前也已研发出多种抗除草剂水稻(如抗草甘膦水稻),但是没有一个开始商业化。

对抗除草剂性状的担心主要是抗除草剂杂草的出现。

特别担心产生抗草甘膦杂草,因为草甘膦已经广泛使用且常常被滥用。

实际上,抗草甘膦基因的靶标是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必需关键酶的活性位点。

该抗性基因突变的概率远低于抗其它除草剂的基因[16]。

但,草甘膦抗性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正如抗性会出现在暴露在BT蛋白作用下的害虫中,还会出现在任何通过常规育种获得的抗除草剂或抗虫或抗病作物中。

那么关键问题不是选择转基因作物或者非转基因,而是尽可能采用最佳的田间管理方案来尽可能的延误抗性的产生。

再次强调,我们应该关注性状本身,而不是产生性状的方法。

3. 抗虫性状。

正如前文所述,Bt棉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从而带来了产量和经济上的收获。

因此,即便Bt棉并不是人类的食物,但在像印度[7],中国[17],布基纳法索[18]和巴基斯坦[19]这样的国家,Bt棉对食品安全起到了贡献。

当然还有Bt玉米,由于其被广泛接受,所以它对全球粮食生产进而对全球食品安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我已花了大的篇幅讨论转基因作物发展的相关问题,但仅关注了棉花、玉米和大豆。

所以,我准备将重点放在豆科植物抗虫(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十分重要)的问题上。

人们常说,如果大家少吃肉食,杜绝浪费,那么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可能迎刃而解。

通过调控我们已知的基因来调控作物生长,转基因技术在解决食物浪费问题上可能起到一定作用[20]。

中国人擅长从豆类中提取植物蛋白,比如说早在2000年以前中国人已发明了豆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