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白灵菇墙式覆土栽培技术

白灵菇墙式覆土栽培技术
单 位 子实 体 重 量 , 高子 实 体 均 匀度 , 加 标 准 菇 比例 , 提 增
可以显著增加单位 面积产 量 , 高生物转 化率 , 提 产量高 , 菇形好 。根据 试验 比常规栽 培单位 土地 面积平 均增产
4. , 68 标准菇率可达 8 .7 , 14 比常规栽培平 均增加近
3 1 催 菇管理 . 催菇管理就是 人为创 造适合 白灵菇 形成 原基 的条

2 白灵菇菌 袋 中间环 割单 排墙 式 覆土 双 向 出菇 栽培 的方法
这种 出菇方式 白灵菇选料 、 各种 原料配方 、 装袋 、 消
毒灭菌和发菌管理及后熟期 管理基本上 同常规 , 其改进
件, 使其 出菇整齐 , 出菇率高 。催菇 时间 1 ~1 , 到 o 5d 看 菌袋两端形成圆柱状的 白灵菇原 基时催 菇阶段结束 。据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栽培季节 , 催菇管理要点如下。
3 11 温度 白灵 菇催菇温度调控的原则是 : .. ①昼夜温
差在 1℃以上。② 晚上 日光温室 内必须 有低于 1 ℃的 O 0
1 89

食 用 菌 ・
北 方 园 艺 2o11~9 o ( )8 1 l 1 :9 0
3 23 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生产优 质 白灵菇的重要条 .. 件之一 。无柄 或短 柄 , 掌 状是 优 质 白灵 菇 的市 场标 手
由于白灵菇具有独特 的食 用及药用 价值 , 年来在 近
我 国北 方 地 区利用 日光 温 室栽 培 面 积 不 断 扩 大 , 谓 产 可
要 点 见 图 1 。
销两旺。近年来针 对本地 区 白灵菇栽 培过程 中污染 率 高。 出菇率低 , 出菇晚 , 产量低 , 菇型差 等 问题 , 进行 了 日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
矿 石 质 、 肪 、 纤维 以及 多种 有益 健 康 的矿 物 质 , 脂 粗 是 粉 。 质元 素为 石灰 、 膏及磷 肥 。白灵菇 菌丝 营 5 4 ",生殖 阶段 碳 氮 比 种 食 药兼用 的高 档食 用 菌 . 近几 年 市 场价 格持 养 生长 阶段碳 氮 比为 2 — 01

将优 质无 霉变 的棉籽 壳 20g和去 皮切 块 的 0 马铃薯 2 0 , 20 l 0 加 0 水煮沸 ,0 i 后将浸煮 g m 3 n m 液用 双层 纱布 过滤 . 取滤 液 1 0 l趁 热分 装 提 0m , 0 于 10m l m 硬 质试 管 . 只试 管 装 8 9m 8 mx 8m 每 - l 溶 液 . 好 棉 塞 . 硬 牛 皮 纸 或 塑 料 薄 膜 封 好 试 塞 用 管 口 .用 高 压 灭 菌 锅 在 1 1 ~ . 大 气 压 下 灭 菌 2个 2 ~0mn 0 3 i。灭 菌后 取 出试管 , 轻转 动或 震 荡试 轻
有 天 山 2号 和 58 9等 。 16
{收稿 日期 :0 7 l2 2 0 一I一 O 基金项 目: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示范 区项 目( 国标委农轻[ 0 ] 号 ) 2 30 0 7 主要作 者简介 : (9 4 ) 女 , 8 隋华 16 一 , 1 6年毕业 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 系 , 士 , 9 硕 现在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 高级农艺师 。
中图分 类号 :6 6 ¥4 :
~培 一术 欺 栽 ~ 高 产 一 灵 摸
文献标 识码 : B
白灵菇又称 阿魏菇 、 翅鲍菇 . 属于低温型腐 2 营养 要求 . 2 阔叶 树 的木 屑 、 籽 壳 、 米 芯 等 均 可 作 为 棉 玉 生 菌 .9 3年 从 新 疆 野 生 的 阿 魏 侧 耳 上 采 集 驯 18 氮 化 。其 菇体 洁 白 , 地 细嫩 , 质 味如 鲍鱼 , 富含 蛋 白 白灵 菇 的 培养料 , 源 主要 为麦 麸 和新 鲜 的玉 米

白灵菇栽培管理技术

白灵菇栽培管理技术

白灵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菇类。

种植白灵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在种植白灵菇的时候,如果想要提高其产量以及品质的话,那么其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白灵菇栽培该怎么去管理呢?1、成菇期管理在白灵菇的菌盖直径大约在4cm左右时便逐渐进入到了白灵菇的成菇期。

这个时候我们要根据白灵菇的形状差异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

如果是律状的话,那么白灵菇的生长温度应控制在10度左右。

做好通风工作,提高控制质量,空气相对湿度则要保持在85%左右。

如果湿度低的话,那么产量也会随着下降,不过白灵菇的耐贮运性以及保鲜期可有所延长。

相反,湿度越高的,那么其产量也会越高。

而其贮运能力以及货架寿命都会受到影响而下降。

如果是伞形白灵菇的话,那么其温度则应控制在15度左右。

同时要注意加强光照,促进白灵菇的生长。

并且也要注意通风,保持菇房内的空气新鲜。

空气湿度相对于律状白灵菇来说要提高5%左右。

可有效提高白灵菇的品质,保证片大质量好。

2、幼菇期管理在白灵菇的原基膨大到直径大约为2cm左右的时候。

将栽培袋多出的塑料制品剪除,然后从下降其挽起,让原基充分暴露在空气当中。

要仔细观察栽培袋的情况,如果栽培袋生出了边壁菇的话,那么我们便要及时在其周围的塑料上划出一个十字形的开口,将菇体露出来。

在白灵菇幼菇期的时候,温度不可过高,保持在13-14度左右即可,然后空气湿度则不可低于90%。

这个时候与成菇期不一样的是,我们要尽量减少通风量,就算要通风的话,那么在通风时也不可进行对流通风,避免出现死菇现象。

然后还要注意控制好光照,光照对于白灵菇子实体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光照越强的话,那么子实体的生长就会越好,生长更为健壮。

相反,如果光照变暗的话,那么对子实体便会越长越细长,影响生长。

在正常光照环境下,大约4天左右后便会进入到成菇期。

白灵菇生产技术要点

白灵菇生产技术要点

I 湿度刺激。白灵菇催菇期要求空气相对 常沉积在 棚 内下部 ,所 以生产上 要求后 距离地 面 I湿度应保持在8%~ 5 5 9%。对于菇棚栽培 墙通 风 口的位置 应尽量 低些 ( 0 I白灵菇而言 ,达到这一湿度比较容易。 3 厘 米为宜 ) ,同时 应将 拱棚 两边 的塑
转换思路 蘑菇种植天地宽
个简易菇棚 ,其 中两个正在 出菇 , 农 的抱怨 :棉 子壳 原料货 紧价俏 ,不少 现有 8 时 候竟 然超过 2 0 元 /吨 ,加 之人 工费 其 余的 多在发菌 期或正在 消毒杀 菌 。主 00
的上 涨等 ,种蘑菇再 也难 现过去 的风光 人 张女 士 , 曾经 是 市 属 造 纸 厂 的 技术 了。趁着周 末 ,我 们约上 山东省 农业科 员 ,因所 在企业 不符合 国家发展 规划 而 学 院的食用菌专家 ,一 同 “ 到 了德 关门 ,无 奈下 岗。在苦恼 与烦躁 、打工 沉” 州市 禹城 的一 个种 菇点 。通 过到处 转着 与经营之 后 ,断 然选择 了食用菌 行业 。 看 、进大棚学 着操 作 、不 时的提 问 ,加 于 是 ,拜 山东省 农业科学 院食用 菌专 家 料薄 膜掀起3 厘米 左右 ,从而能在 棚 内 0 龟 裂 :可 发 生 在 菌 盖 和 菌 柄 上 ,
l 在发菌进行到半月至2天时,进行一次 0 l 菌袋倒堆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下部菌袋 I 移至其上部 ,在这一过程中可增加菌袋 I内的氧气含量。而不建议采用 “ L 打孑增 I 氧”的办法 ,因该法易增加 白灵菇感染
I杂菌的机会 。
l 三、后 熟
方法 一 :地 面灌水 。方法二 :空 间喷雾
温 度 在2 ℃以下 ,温度 越 低 生理 成 熟 的 时 量 较 少 昼 夜 温 差 ,保 持 恒 温 。 温 度 过 低 0

北方冬暖大棚白灵侧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北方冬暖大棚白灵侧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能 生长n 。 ]
广 大消 费者 喜 爱 。 白灵 菇 的商 品价 值极 高 , 标 其 准 化产 业化 开发前 景 非常广 阔 。
自20 0 2年 以来 , 我们进 行 了 以作 物秸秆 为 主
料 、 用 冬 暖 大 棚 栽 培 白灵 菇 的试 验 研 究 , 用 利 采
2 2 水分 与湿 度 .
白灵菇 菌丝 生长 不 需 要 光线 , 在黑 暗 条 件 下
发 菌 良好 。子 实 体 生 长 发 育 则 需 要 一 定 的散 射
光 , 2 0 8 0 I 照 强度 下 分 化 、 育 正 常 ; 在 0 ~ 0 x光 发
黑 暗不利 于子实 体正 常形成 和生 长 , 线过 弱 , 光 菌
白灵菇 为好 氧 菌 , 丝生 长 和 子 实体 发 育 均 菌 需 要新鲜 空气 。尤其 在子 实体形 成 时 , 代谢 旺盛 , 呼吸 强烈 , 棚需 要 通 风 良好 , 封 闭太 严 , 利 菇 若 不
于调控 棚温 和空气 湿度 , 二氧 化碳浓 度过 大 , 易 容
产 生 畸形 菇 。
高 产 技 术 规 范 。应 用 此 项 配 套 技 术 , 使 白灵 菇 生 物 转 化 率 达 到 10 , 品 质 优 良 , 品率 高 , 能 规 范 白 可 1% 且 商 并 灵菇的大棚栽培管理 。 关键词 : 白灵 菇 ; 暖 大 棚 ; 秆 ; 术 规 范 冬 秸 技 中 图分 类号 : 6 6 1 ; 6 6 4 ¥ 4 . 4 ¥ 2 . 文献标识号 : B 文 章 编 号 :0 1 9 2 2 0 )4 08 O 1 0 —4 4 ( 06 O —0 7 一 4
白灵菇 抗干旱 能力 较强 。菌丝 生长 基料含 水
量 以 6 ~ 6 % 为 佳 , 实 体 在 空 气 相 对 湿 度 O 5 子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白灵菇的栽培技巧
栽培原料及菇房的处理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两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进料前还要用药剂处理1次。

栽培料的配制及灭菌1.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100公斤、玉米粉5公斤、麸皮5公斤、石灰3公斤、石膏2公斤。

2.堆制发酵堆制发酵的用料最好在300公斤左右,堆高1.2~1.4米,宽1.1~1.5米,长度不限。

堆太小不易升温,发酵不透;堆太大中间缺氧,而且不便翻堆。

发酵料拌水60%~65%,并加石灰2%,使pH值为8~8.5。

建好堆后打孔通气,孔距为30厘米,堆上方打1排,侧面打2~3排。

发酵时间视室温而定,温度高时时间可短一些,以7~8天为宜;温度低时可适当增加天数,并加盖塑料薄膜。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翻堆,每隔1天翻1次,发酵透的料应呈棕褐色,无酸臭味。

3.装袋灭菌发酵好的料需重新测水分,并将含水量调至55%~60%,pH值调至8~8.5。

塑料袋选用17x33厘米规格的折角聚乙烯袋,装0.75~1公斤湿料。

手工装料时,边装边用手压紧,机装时可根据机器动力情况掌握紧实度。

将装好的料在高压下灭菌2~3小时,或在常压下灭菌14~16小时,注意灭菌要彻底。

接种培养等灭好菌的菌袋冷却到30℃时,移入接种室内接种,接种量以能覆盖菌袋表面为宜。

接种过程中注意人员及器具的消毒,不要造成人为的杂菌污染,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室内培养。

接种后前3天不要动菌袋,1周后翻垛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将有杂菌的清理出去,晾干灭菌。

白灵菇出菇管理三关键

白灵菇出菇管理三关键

食 药 用 菌
房棚 保持 空气 新鲜 ,光照 度 5 0勒 克 0 斯 均 可 , 8 0勒 克 斯 较 理 想 , 果 达 以 0 如 到上 述要求 , 可得 肥厚 、 柄短 小 的优质 菇体 。 2 于 宴 体 成 熟 期 从 接 种 到 呆 、 收, 般需 9 一 0—10天 。 短 龄 的 6 2 o一 7 天 。 熟期 菇房 温度控 制 在 1℃ 0 成 0 上 .2 ℃ 以下其 品质 最优 。子 实体成 0 熟期 . 间相对 温度 保持 8 % 左右 即 空 5 可, 不宜 过湿 ; 同时加 强通 风 透气 . 保 持 散光 照 . 进菇 体 肥厚 , 促 色泽 洁 白。 3 于 实体 采 收期 白灵 菇 成 熟 、 时 . 盖 平 展 , 问平 肿 或 下 凹 不 等 。 菇 中 盖 边 外 卷 , 盖 边 有 光 泽 . 菌 褶 清 晰 舒 展 . 可采 收 。 白灵 菇 一般 一 次接种 、 即 长 一次 菇 , 物转 化率 8 % 一10 . 生 o 2% 生产周 期 1 0 15天 。 可 以将采 收 O 3 也 后 的短袋 的翻一 端 , 掉 薄膜 , 菌 、 去 搔 注 水 长袋 的脱 袋埋 筒覆 土 , 管理 得 法 也 可 再 长 一 次 菇
维普资讯
食 药 用 菌
白 毫 j l j 霉 幕 精 出 藕 莺 零 景
3 2 0 福 建 省 古 田县 过 河路 5 20 丁 湖 广
_ 簿 蕊 鹱瓣
பைடு நூலகம்
这 是 白灵菇诱 发原基催 营与 其他 菇类 不 同 的 个 性 。 此 时 菇 房 内 要 求 温 度 3 口” 一关键 技 术 。具 体方 法是 : 袋 0~l 之 间最 为 理 想 。 空 气相 对 湿 这 菌 在发 菌室 内经 4 O~5 0天 的 培养 . 菌丝 度 保持 在 8 % 咀下。低 温蹲菌 8—1 0 2 天, 然后 转入 变温催 蕾 。 县体 做法 : 房 走到 袋底 后 ,即可搬 人 出菇 房棚 内上 棚栽 的罩 紧畦床薄 膜 . 架 . 摆 菌袋 1— 疏 2天后进 行 敲 口培 栽 的关 闭 门窗 , C 8 晚上 开门或 养 。操 作方 法 : 短袋 栽 培的解 开 袋 口 , 使房棚 温度 达 I  ̄ 上 . 让 这 松开 袋膜 }长 袋栽 培 的把穴 口上的 胶 揭膜 . 辟空气 袭击房 棚 内 , 拌 日夜 布撕 掉 ,让 袋 内 的菌 丝体 更好 地 接触 温差 1 ℃ 咀上 ,连 续进 行 l O O一1 5天 空气 . 造一 工序 简称 “ 口” 敞 。 的温差 刺激 。并加 大通 风量 .降低 空 逼使菌 丝倒 状 , 原基 即可 敞 口后 继续 培 养 1 O一2 O天 。 短袋 间相对湿 度 , 出现 诱 基催 蕾朝 ,能 达到 上述环境 的 采拜 小耙 伸进 袋 内 将 原菌 种块 及 l 周 围 3 5厘米 范 围的 菌皮 耙 掉 .有 的 条件 的要求 时 , 一般 1 O一1 5天 , 即可 产 区 把这 - I 序称 为 菌 ” 搔 。但 须 注 出现米 粒 大小 的原基 并逐 渐发 育膨大 意 的 是其 他部 位不 要搔 动 。然 后用 旧 分化成 菇营 。 ( ) 三 把握 “ 科学 管理 ” 关 报 纸 覆 盖 袋 口上 面 ,并 喷 水 纸 面 保 白灵菇 由原基 出现到 子实 体发 育 湿 。 长 袋 的可把 原穴 口上 的菌种 姥挖 掉 , 不 仅增 加 菌丝 透气 , 且也 是定 成 熟 ,在 适 温 环 境 条 件 下 需 1 这 而 1—1 5 天 。这 I段 称 为子 实体 生长期 ,在管 开 位 出菇 的措 施 。 同样 袋 面 覆 盖 报纸 喷 水 纸 面 保 湿 。 此 种 做 法 .菇 农 称 为 理 上 要 做 到 : “ 菌 ” 此 阶段 室 内温 度 1 2 ℃ 为 练 ; 5~ O 1子 实体 发 育期 为了 确保养 分 、 适 , 温 培 养 ;空 间 相 对 湿 度 7 % 一 恒 5 集 中长好 优质 菇 , 必须 疏营控 株 , 丛 对 生 的采 用选 优去 劣 ,短 袋栽 培一 袋 留 s . 间掌 握 5 7天 , 菌丝 体继 帆 时 让 朵: 选蕾控 株的 同时 剪掉 袋 口薄膜 . 续在 适 温环 境 中 蓄辅 葬锐 出菇养 为 让 菇体 更好 接触 空 间 长 袋栽 培的按 壮母 体 。 每 多余 的 ( ) 二 把握 “ 温蹲 茸变 温 催 蕾” 低 关 原 接种 穴定位 . 穴 保 留一 朵 . 白 灵 菇 菌 袋 经 过 敞 口 增 氧 培 养 采 掉 。疏 营 后进 人 出菇管理 ,此时不 3~1 ℃ 最 为 理 8 后 . 须 紧紧把 握 “ 温蹲 菌 , 温催 盖 报 纸 ,菇 柳 保 持 I 必 低 变 蕾 一关 键技 术 。 这 此期需 要 0~l ℃ 3 想。 空气 相对 湿度 保持在 8 % ~ 0 0 9 % 一般 不直 接喷 水菇 博上 , 候干 气 的低 温蹲 蓖 和昼夜 温 差 1 ℃ 上 。 O 及 之间 , 3 0~8 0勒克 斯 散 射光 照 的刺激 . 0 0 才 燥 时 可 喷 雾 空 间 .或 在 地 上 泼 水 增 能迫 使 菌 丝 营养 生长 转 入 生 殖生 长 , 湿。

白灵菇如何种植管理

白灵菇如何种植管理

白灵菇如何种植管理春节期间正是白灵菇出菇的关键阶段,也是决定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生产出个大、洁白的优质白灵菇是菇农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改两头出菇为一头出菇以前种植白灵菇时,菇农大多采用两头出菇的方式,但这样容易造成营养分散,菇体较小,不利于白灵菇商品性的提高。

建议菇农将两头出菇改为一头出菇。

目前,菇农在种植白灵菇时都是立体式栽培,在改用一头出菇时要注意,不能让所有的白灵菇都从菌袋的同一侧出菇,这样容易导致摞在一起的菌袋因为两侧的重量不同而发生侧翻。

因此,在采取一头出菇时,菇农应分层将菌袋开口朝向不同方向,保持菌袋的平衡。

通过一头出菇,菌袋内的营养集中供应一个子实体的生长,从而使得子实体柄短盖大肉厚,商品性提高。

当白灵菇出完第一潮菇时,菇农应向料袋内注射营养,然后将料袋的另一侧打开,催蕾出菇,已经出菇的一侧不再让其出菇。

当白灵菇原基长至花生仁大小时,要将多余的菇蕾疏去,使菌袋一头保留一个个大、菇型圆整、无斑点、健壮的原基。

二、调控棚室环境白灵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温度应保持在8-16℃。

温度过低,子实体发育缓慢,个头小,产量低,品质差;温度过高,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盖薄,商品价值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白灵菇对温度较敏感,如果袋温超过25℃,原基可能死亡,此后再想出菇就难了。

良好的通风是生产优质白灵菇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风的目的就是降低菇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菌盖的正常发育。

生产上要求后墙或前脸的通风口位置要尽量低些,使菇棚前后形成空气对流。

遇到大风天气,要及时关闭通风口及放下大棚前边已掀开的薄膜。

另外,与生产平菇一样,生产优质白灵菇也需有足够的散射光,切忌阳光直射。

如果光线过强,菌盖颜色会变成土黄色,严重影响白灵菇的商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品种 选择
菌接 种 , 种前 3 n用 消毒 大王喷 雾 或气 雾 消毒 接 0mi 剂熏 蒸接 种室 。每瓶 麦粒 种接种 2 -2 袋 , 头接 0 5 两
种 。接种后 扎 口宜松 不宜 紧 。
6 发 菌期 的管 理 6 1 发 菌阶段 .
将接过 种 的菌袋搬 至养菌 室 , 温度 的高低 , 视 增 减摆垛 层数 , 把袋 温 控 制 在 2 ~2 5 8℃ , 空气 湿 度 把 控制 在 7 % 以下 。 第 1周 视 温 度 高 低 , 以 不 放 0 可 风 , 温度 高 , 以夜 间通 风 时 间长 短 来 调 节 ; 2 若 可 第 周后 每天放 风次 数不 少 于 2次 , 放 风 时 间不 少 于 总 2h 。一般 情 况下 , 菌种 2 h萌发 ,8 4 4 h开始吃 料 , 7d 封 面 ,0 d上肩 。1 1 0d后 , 丝生 长速 度 明显 减慢 , 菌 菌袋 内开始 缺 氧 。从第 1 0天开 始进 行 翻堆 、 口, 松
文章 编号 :10 —3 6 ( 0 6 0 —0 9 0 4 2 8 2 0 ) 7 0 5—0 2 0 1k , . g 含水 量 6 %。配方 3 棉 壳 5 g 硬 木 屑 5 5 : 0k , 0 k , 皮 1 g 玉米 粉 4k , 豆粉 2 , 磷酸 钙 g麸 0k , g 黄 过
1 季节 安排
握 , 缝 间有 明显 的水滴 , 不 滴 下 为宜 。不 发 酵 , 指 但
直接装 袋 灭 菌 , 料 袋 规格 1 m×3 m, 求 装 塑 7c 6c 要 袋 紧 实 均匀 , 口紧 , 拿轻 放 , 少 刺孔 。装 好 的 扎 轻 减 料 袋及 时灭 菌 , 般每 锅 40 0~50 0袋 。常压 灭 一 0 0 菌 ,0 10℃ 保持 1 火 , 1 热 出锅 , 至消 2h停 焖 2h趁 搬 过 毒 的凉袋 室凉 袋 。
值较 高而 享誉海 内外 , 一 种 名 贵 、 是 高档 食 用 菌 , 东 南沿 海有 “ 素鲍 鱼 ” 称 。近 几 年 , 之 白灵 菇 生产 发 展 迅速 , 由于其 栽 培 时 间短 , 培 技 术还 不够 成 熟 , 但 栽 因而 出菇 率低 、 出菇 不整 齐 、 产量 低 。经过 几年来 的
1k , 灰 1k , g石 g 石膏 1k ,0 g 5 %多 菌灵 0 1k , 水 . g 含
量 6 %。 5
白灵菇 是近 几 年 驯 化成 功 , 商 业 性 栽 培 的珍 并 稀 菇种 。原产 于新疆 , 新疆 民间称之 为“ 山神 菇” 天 。 因其色泽 洁 白 , 形似 灵芝 , 风味 独特 , 且营养 、 用价 药
米 芯 3 g 麸 皮 8k , 0k , g 玉米粉 4 , 黄豆 粉 1k , g 石 灰 2 , 膏 1 k , 磷 酸 钙 1 k , 0 多 菌 灵 石 g过 g5%
要 控 制刺 口数 量 , 氧后 严 禁 袋 温 超 过 3 增 0℃ 。第
收稿 日期 :0 6 3 9 20 —0 —0
配 方 1 棉壳 10 k , : 0 g 麸皮 6k , g 玉米 粉 4 , 石 灰 1k , g 石膏 粉或碳 酸钙 1k , 磷 酸钙 1k ,0 g过 g 5 % 多菌灵 0 1k , 水量 6 %。配 方 2 棉 壳 7 g 玉 . g 含 5 : 0k ,
栽 培实践 , 我们 总结 出一 套 白灵 菇定 位 出菇 、 质高 优
4 拌 料 、 袋与 灭菌 装
常规 拌 料 , 屑 过 筛 。要 求 拌 料 均 匀 , 分 吸 木 水 透 ,H 值 在 9 0 含 水量 6 %。拌 好 的料 用 手 紧 p ~1 , 5
产 栽培技 术 , 广 大菇农 和 同仁 参 考。 供
维普资讯
河 南农业科 学
白灵 菇 定 位 出菇 优 质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甄军 亮 , 义 卿 ,胡秀 荣 乔
( 郑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南 新 郑 4 10 ) 新 河 5 1 0
中图分类号 :¥ 4 66
文献 标识码 : B
袋温 降至 2 -3 8 0℃ 时 , 在接 种 室和接 种箱 内无
菌种 2 -2 5 7℃ 培养 , 母种 1 ~1 2 5d满管 , 种 2 原 0d 左 右满 瓶 , 培种 1 栽 7d左右 满瓶 。 1 2 2 培养基 类 型 母 种采用 P A培养 基或 麦粒 .. D 培 养基 , 原种 和栽 培种采 用麦粒 培养 基 。
5 消毒与 接种
1 1 栽 培 季节 . 以河 南 中部 郑 州 为例 , 安排 在 8月 2 日~9 应 0 月2 0日接种 ,1月下 旬菌袋 成熟 , 1 进棚 出菇 。
12 菌种 生产 . 12 1 三级 菌 种 的 生 产 时 间 母 种 接 种 时 间 在 6 .. 月1 5日~7月 1日, 种 接 种 时 间在 7月 5 日~7 原 月1 5日, 栽培 种接 种时 间在 8月 1日~8月 1 5日。
作者简介 : 甄军亮( 9 4 , , 16 一)男 河南新郑人 , 农艺师 , 主要从 事农业科研 和技术推广工作 。讯
20 0 6年 第 7期
1 ~2 8 0天 , 丝 长 满一 半 , 内菌 丝 生 长 速 度 又 开 菌 袋 始减慢 , 仍然 需要 依上 法增 氧 , 氧后严 防烧 菌 。2 增 5
检 查 发菌情 况 , 及时挑 出病袋 处 理 。通 过 翻堆 、 口 松 增 加 给氧量 , 促进 菌丝 生长 。若 采取 刺 口增 氧 , 一定
根 据市场 需求 , 型品种 受 市场 欢 迎 , 白玉 1 掌 以 号 、 山 2号 、 天 白灵 菇 2 等 品种较 好 。 号
3 栽培 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