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史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课本与读本阅读1.(2分)语文学习小组计划梳理必修上课本中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初稿中需要修正的一条是()A.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一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其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B.韩愈字退之,中唐政治家、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

他自称“郡望昌黎”,作品集名为《韩昌黎集》。

C.苏轼字子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精通诗、词、文,词集名为《稼轩长短句》。

D.姚鼐字姬传,清代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有《惜抱轩诗文集》传世。

2.(2分)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含义不同以及古代常用而现代不常用的词。

下列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劝客饮酒D.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阳:山的南面3.(2分)成语从历史中走来,带有许多古汉语的印记。

将熟悉的成语与正在学习的文言名篇结合起来,是一件饶有趣味之事。

下面是小李在课本旁批注的成语()A.小学而.大遗(华而.不实)B.耳得之而.为声(侃侃而.谈)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犯而.不校)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背道而.驰)4.(2分)小李对家乡的文化现象很感兴趣,他细致梳理南京地名,从中归纳出若干条命名规则,按照他的思路将这些地名按命名规则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幕府山:传晋元帝过江,王导设幕府(参谋部)于此②栖霞山:此山每到秋天,“丹枫似火,漫山凝霞”③迈皋桥:传桥南原有卖奶糕的小店,桥以店名。

④彩霞街:原为集市,每天上街做买卖的大多是穿草鞋的农民,故名。

⑤乌衣巷:三国孙吴曾在此驻军,穿黑色军衣,称乌衣营⑥珍珠泉:泉出于巨石间,似串串珍珠,故名。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④/②⑤/③⑥D.①⑤/②⑥/③④5.(2分)阅读写景抒情散文,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A.《故都的秋》善于从寻常景物中发现诗意。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

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让我先把欲望和需要这两个概念区别一下。

②人类行为有动机的。

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是上面所说要这样要那样的“要”。

这个“要”是先于行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满足了,我们会因之觉得愉快;欲望不满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

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③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

自觉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欲望一层上说这是不错的,可是这却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类依着欲望而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否必然有利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和有利于社会间各个人的融洽配合,社会的完整和持续?这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并不是想考虑性善性恶,而是从人类生存的事实上发生的。

④爱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

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

这些欲望所引导出来的行为是不是总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合的呢?这问题曾引起过很多学者的讨究。

我们如果从上面这段话看去,不免觉得人类的欲望确乎有点微妙,他们尽管要这个要那个,结果却常常正合于他们生存的条件。

欲望是什么呢? “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

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

因之,在19世纪发生了一种理论说,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洽的秩序。

2017年1月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解析

2017年1月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解析

2017年1月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一、东城区、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其.从庄公战,以我之盈,乘齐之竭;以我之整,逐齐之乱。

机权韬略,与孙武、吴起并驱争先。

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

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

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于法制耳。

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涣然解散矣。

法制既散,真情乃.出……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

”子羔入,追者罢。

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乃.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

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之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

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

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

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

”当时之论兵者,每如此。

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

”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

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

乌足以知之?(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殆.必有说也殆:恐怕B.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肆:放纵,放开C.劫.于法制耳劫:约束D.礼乐慈爱,战所蓄.也蓄:蓄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A.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君之.治臣也B人之.思报真情乃.出C.此乃.子报怨之时也观其.从庄公战D.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为什么他不合时宜而且离事实真情很远啊B.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先后(都是)依法来(处置)我,希望我(能)免于法律的(制裁)C.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那么攻陷坚强的防卫打退敌人,只不过是小事罢了D.乌足以知之怎么能够明白这事呢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江苏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阶段考试

江苏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阶段考试
船俯身过了桥洞,唢呐第二次响起,不管有无上下的客人,照例得停一下的。他收起盘子里零散的钱,掖了盘子,向客人们道一声珍重,上了岸了,踏上了迢迢的归路……他走着,如走在一段平凡的日子里。
他的生涯的另一方面是被围在小孩子们短短的手臂里,教他们唱歌,跟他们说故事,在他们澄澈的眼里得到一点安慰,点缀在他如霜的两鬓间。记得我小时候,曾经跟他学唱:
唐朝诗人究竟有多爱酒?流传至今的《全唐诗》900卷中,诗歌达四万三千多首,而与酒有关的诗歌就有六千多首,约占15%,这在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饮酒本来是件俗事,但因历代名人尤其是诗人饮酒赋诗,才使酒渐具雅趣。诗使酒化俗为雅,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有了诗的唱和,饮酒便不仅是一般的生活现象,一跃成为与作诗齐名的文化活动。饮酒与作诗一样,成了文人的风流韵事,这种转变则起源于魏晋名士。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刘伶、嵇康等人的饮酒赋诗、弹琴抚瑟后,诗酒唱和自然成为后世诗人展示生活情趣和抒发情感的重要传统。
C.宋代茶叶商品的生产和贸易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扩大,这使得宋代饮茶风气比唐朝更兴盛,全国开始盛行饮茶之习。
D.茶的特性契合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心理,宋代文人首开以茶为意象入诗词的先河,在作品中展现自身的精神风貌和情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唐诗》中与酒有关的诗歌占比不足五分之一,但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任何朝代。
饮茶的普及,从中唐时期开始。到了宋代,整体生活富足,城市的商品经济、货币流通、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宋代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内涵都得到全面提升。这样繁荣的社会经济,自然也刺激了茶叶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宋代饮茶之风比唐朝时期更为兴盛,饮茶之习开始全国盛行。饮茶作为宋代文人乃至宋代社会各个阶层的休闲娱乐方式,其饮茶环境和场所的选择促使了宋代茶坊、茶肆的迅猛发展。

《序》阅读答案及译文

《序》阅读答案及译文

《序》阅读答案及译文《序》阅读答案及译文1送姚姬传①南归序(清)刘大櫆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

不待壮而其道已成。

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堂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

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

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

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

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

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

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丈成②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

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

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

诸贵人乃皆大惭。

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__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

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注】①姚姬传:姚鼐,字姬传。

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②王文成: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死后谥号文成。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甚畏之畏:畏惧B.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乡:乡试C.谓之漫天漫:欺骗D.遂书之以为臣传赠书:写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世父则南青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归与姬传相见孰与君少长C.其父携至京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诸贵人乃皆大惭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A.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B.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C.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D.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赠序写于姚鼐离京准备南归之际,作者在文中热情赞扬了姚鼐的诗文才华,并借用孟子的话表达对姚鼐的厚望。

2021一模详解|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解析版(含译文)

2021一模详解|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解析版(含译文)

2021一模详解|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解析版(含译文)郑重声明:一模卷讲评是胖胖老师原创的试卷分析,试卷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讲评版资料为公益分享。

如需word版本请关注转发本文,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2021奉贤”,自动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于近期有小伙伴反馈有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并加价销售,本word稿件仅提供查看权限,不提供编辑权限。

文言文翻译文字版:(四)(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吕公弼字宝臣。

赐进士出身,积【多次】迁直史馆、河北转运使。

自宝元、庆历以来,宿师【长年驻扎】备边。

既西北撤警,而将屯如故,民疲馈饷。

公弼始通御河漕粟实塞下冶铁以助经费移近边屯兵就食京东。

增城卒,给板筑,蠲【因娟,免除】冗赋及民逋数百万。

①公弼,字宝臣。

赐进士出身,多次升迁任直史馆、河北转运使。

从宝元、庆历年间以来,一直驻扎军队防备边患的发生。

西北方向的军情解除以后,却仍然一如既往地把军队屯扎在那儿,百姓因供给粮饷很困乏。

吕公弼先是疏通了御河,漕运大批军粮到边塞,然后又通过冶铁收益来补充军饷;并把接近边塞驻扎的(部分)屯兵移撤到京东生活;又增加建城的士兵,供给他们建城的工具让他们修建城池(减少了百姓的徭役);又免除了多余的赋税并减免了百姓拖欠的数百万债务。

②改同群牧使,以枢密直学士知渭、延二州,徙成都府。

其治尚宽,人疑少威断。

营卒犯法当杖,捍不受,曰:“宁以剑死。

”公弼曰:“杖者国法,剑汝自请。

”杖而后斩之,军府肃然。

英宗罢三司使蔡襄,召公弼代之。

初,公弼在群牧时,帝居藩,得赐马颇劣,欲易不可。

至是,帝谓曰:“卿曩不与朕马,是时固已知卿矣。

蔡襄主②改任同群牧使,凭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掌管渭、延二州,后又改任成都府。

他治理州郡崇尚宽厚,有些人怀疑他缺乏威严、不够果断。

有一个营卒犯了法,判处杖刑,这个营卒强横地不愿接受,说:“我宁愿被剑杀死(也不受杖刑)。

”吕公弼说:“杖刑是按国法(你该受的),剑杀是你自己要求的。

江苏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体乾,宇子元。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帝以财用绌,诏廷臣集议。

多请追宿逋,增赋额。

体乾独上奏曰:“苏轼有言:‘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

’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吏、冗费是也。

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巳逾八万。

合文职,盖十万余。

多一官,则多一官之费。

请严敕诸曹,清革冗滥,减俸将不赀。

又闻光录库金,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亿日增。

内监干没狼籍,辄转鬻市人。

其他诸曹,侵盗尤多。

宜著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清冗费。

二冗既革,国计自裕。

”于是部议请汰各监局人匠。

从之。

诏取太仓银三十万两。

体乾言:“太仓银所存三百七十万耳,而九边年例二百七十六万有奇,在京军粮商价百有余万。

蓟州、大同诸镇例外奏乞不与焉。

若复取以上供,经费安办?”帝不听。

体乾复奏:“今国计绌乏,大小臣工所共知。

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如国计何?”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交章乞如体乾言,阁臣李春芳等皆上疏请,乃命止进十万两。

诏市绵二万五千斤,体乾请俟湖州贡。

帝不从,趣之急。

给事中李已言:“三月非用绵时,不宜重扰商户。

”体乾亦复争,乃命止进万斤。

逾年,体乾乞承运库减税额二十万,为中官崔敏所格,不得请。

是时内供已多,数下部取太仓银。

体乾清劲有执,每孩争,积许帝意,竟夺官。

赞日:明之中叶,边防堕,经费乏。

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者鲜矣。

若刘体乾之属,庶几负经济之略者。

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白,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时而已,况言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节选自《明史刘体乾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B.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C.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绝心平/其党李庆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D.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军/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况,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曹,即各官署,也指各官署的官贝。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8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1.(2022•无锡)阅读回答问题。

ㅤㅤ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ㅤㅤ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ㅤㅤ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一军尽覆。

ㅤㅤ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刃及鞍勿顾.(顾念、考虑)B.恨.不得死所(遗憾)C.次.顺义(编次)D.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使……听到)(2)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何陋之.有C.已而之.细柳军D.益慕圣贤之.道(3)翻译下列句子。

①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二、文言实词(共1小题)2.(2022•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史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理解
园史序阅读答案及翻译园史序阅读答案及翻译园史序(明)陈继儒余尝谓园有四难曰佳山水难,老树难,位置难,安名难。

复有三易曰豪易夺,久易荒,主人不文易俗。

今江南多名园,余每过辄寓目焉。

已复再游,或花明草暗而园主无暇至;
或园不及新而其人骨且腐矣;
或转眼而售他姓;
或斫木作臼,仆石为础,摧栋败垣,如水旱逃亡屋矣。

即使榱桷①维新,松菊如故,而拥是园者为酒肉伧父,使见者欲呕,掩鼻蒙面而不能须臾留也。

夫有之以为恨,讵若亡之以为快乎吾友费无学,天下才子也。

其先文宪公有晁采园,太仆公有甲秀园,君复自辟日涉园。

君出入三园中,饶有湖山竹木之胜。

而又性不耐苛碎,体不工献酬,摆簪裾,遁名誉,先别妻子,次辞亲友,尝为文以见志。

其中畜建康朱琴、黄鲁直风字砚、苍玉斗各一,而三教之书聚焉。

居恒著述甚富,前无古人。

间以其暇,为韵人韵事,歌咏品题,漫兴而续书之,遂成一家园史。

大抵言志类萧大圜,诫子类徐勉。

逍遥磅礴,文采隽逸,能写其意中之味与方外之乐,即陆天随之幽居,罗景纶之鹤林,皆未始有也。

吾昔与王元美游弇州园,公执酒四顾,咏灵运诗云“中有天地物,今为鄙夫有。

”余戏问曰“辋川何在盖园不难,难于园主人;
主人不难,难于此园中有四部稿耳”公乐甚。

今吾于园史亦云。

虽然,以无学之才品,当置之翰林一席地,而乃使如椽之笔,退而修园史以寄傲,亦足悲已。

知我者稀,无学且秘之。

苟非文士,宁许窥园,不得许轻窥园史。

注释①榱桷( cuju)屋檐屋角的总称。

23.园有“四难”“三易”,本文最强调其中的一点是( 2 分) 24.“夫有之以为恨,讵若亡之以为快乎”的含义是。

( 2 分) 25.对园史这本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园史记叙不同园林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B.园史一书中记载了不少韵人韵事以及歌咏品题等。

C.园史作者希望通过写作此书抒发情志,教育子女。

D.园史风格逍遥磅礴,文采隽逸,别有情趣和意味。

26.“今吾于园史亦云”的具体意思是( 3 分) 27.结合原文,简析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 3 分)参考答案 23.( 2 分)主人不文易俗。

24.( 2 分)如果拥有园的人是酒肉伧父这样的粗鄙之人,是很遗憾的。

还不如让这些园荒芜败亡,这样反而痛快一些,表现作者非常注重园主人的品行要求。

25.( 2 分) A 26.( 3 分)能写出像园史这样的书。

27.( 3 分)文章以散句为主,整散结合,句式富有变化,有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等不同句式,写出了园林的情趣情调;语言清新流畅,注重遣词造句,用词典雅,如“斫木作臼,仆石为础,
摧栋败垣”中的词语比较古朴,与园林的历史协调一致;
引用谢灵运的诗和有关王维的典故等,显示一定的文化底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