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土壤

合集下载

内蒙古草原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

内蒙古草原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

工作研究2020.13 畜牧业环境37摘 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13~2016年内蒙古11个盟(市)、52个旗(县)草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土壤全氮含量中等、全磷含量缺乏、全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缺乏。

各盟(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由东北向西南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综合评价内蒙古草原土壤养分含量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最高,阿拉善盟的孪井滩最低,其余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1 前言土壤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农牧业生产的基础。

土壤养分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植物个体和植物种间对土壤有限资源的竞争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动态的关键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往往制约着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表征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

2 资料与方法2.1 研究区概况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在分布上东部与西部之间差异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向西南向排列,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2.2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化验中心2013~2016年测定的土壤养分,化验土样每年10月上旬在内蒙古草原的52个旗(县)市采取。

2.3 分析方法2.3.1 土壤养分含量的分级标准。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表1)。

表1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g/kg)级别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1很丰富>2>1>40>252丰富 1.5~20.85~130~4020~253中等1~1.50.6~0.820~3015~204缺乏0.75~10.4~0.610~2010~155很缺乏0.5~0.750.2~0.46~105~106极缺乏<0.5<0.2<6<52.3.2 主成分分析法。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焦 点 。
目前 放牧 对草地 土壤 呼吸 的影 响主要有 以下 3种结 论 : 放牧 可 降低 土壤 呼 吸作 用_ c s J ; 放牧 可促 进 土壤 呼 吸 作 用 。 ; 放牧后 , 土壤 呼 吸作 用 没有显 著差 异口 ; 以及 不 同的放 牧 方 式对 土 壤 呼 吸影 响较 小 , 而 围封 和 自
摘要: 于 2 0 1 0年 6 —9 月期 间, 采用 L L 6 4 0 0 — 0 9 S o i l C h a mb e r 对 呼 伦 贝 尔 草 甸 草 原 6个 不 同放 牧强 度 处 理 下 的 土 壤
呼 吸速 率 及 其 影 响 因子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1 ) 除R 外 , 土壤含水量 、 根系生物量 、 地 上 生 物 量 和枯 落 物 等 影 响 因 子 随 着 放牧 强度 增 大 而 下 降 , 而 土壤 温 度 却 无 统 一 的 变 化 规 律 。 2 ) 试验期 内, 不 同放 牧 强 度 下 土 壤 呼 吸 速 率 的 动 态变化呈双峰型; 土 壤 呼 吸 速率 均值 变 化 为 : R >R >R 。 > > RI >R , R 和 R 问 的 差 异 不 显 著 ( P> 0 . 0 5 ) ; 除 9月 3 0日外 , 其 余 测试 日下 R 。 和R 的 土 壤 呼 吸 速 率 均显 著 ( P <O . 0 5 ) 高于 R 。土 壤 呼 吸 速 率 随 着放 牧强 度 的 增
营养 物 质 的降低 , 对 土壤 的践踏 所引起 的土壤 地表 的紧实 和 裸露 , 以及粪便 对 土壤 养分 的添加 等 影 响 ; 进 而影 响 草 原土 壤呼 吸 ] 。因此 , 进 行不 同放牧 强度下 草地 生态 系统 的土壤 呼 吸及其 影 响 因子 研究 已成 众 多 学者 关 注 的

呼伦贝尔草原的有利自然条件

呼伦贝尔草原的有利自然条件

呼伦贝尔草原的有利自然条件1. 呼伦贝尔草原那广阔的面积呀,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你想想,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是不是超级震撼?就好比你站在海边,那种辽阔感让人心情都无比舒畅。

2. 那里的气候,哎呀妈呀,太宜人啦!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多难得呀!不像有的地方,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冷得要死。

呼伦贝尔草原简直就是气候的宠儿!3. 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肥沃得很呢!就像一块肥沃的宝藏地,滋养着无数的生命。

草儿在上面长得那叫一个茂盛,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有的呀,你说呢?4. 丰富的降水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大优势呀!那雨水就像甘露一样,不停地滋润着这片大地。

没有足够的雨水,哪来这么美的草原呢,你说是不是?5. 呼伦贝尔草原的阳光充足极了!阳光洒在草原上,让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这就好像给草原注入了活力源泉,让它一直充满魅力。

6. 它的地形也很独特呀!有起伏的小山丘,有平坦的大片草地,多有层次感呀!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无尽的视觉享受。

7. 呼伦贝尔草原的空气,那真叫一个清新!吸一口,哇,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可比在城市里吸那些污浊的空气强太多了,对吧?8. 这里的生态环境多稳定呀!各种动植物和谐共生,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没有乱七八糟的破坏,多让人安心呀!9. 呼伦贝尔草原的宁静,真的是太让人着迷啦!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微风和草儿的沙沙声。

在这里,你能真正地放松自己,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吗?10. 呼伦贝尔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呀!那是多少代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想想看,在这样一片充满故事的草原上,该是多么有意思呀!总之,呼伦贝尔草原的自然条件太棒啦,绝对值得你去好好体验一番!。

呼伦贝尔概况

呼伦贝尔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19,111 14万021100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0,500 32万162850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口截止2004年底。
编辑本段民族人口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13′—126°04′;北纬47°05′—53°。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25.30万平方公里,东西约639公里,南北约700公里。呼伦贝尔市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接壤;西部、西南部与蒙古国交界;北部、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相望。呼伦贝尔市辖6市7旗,73个镇,47个乡,37个苏木。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呼伦贝尔行政公署驻地海拉尔。呼伦贝尔为高原地貌,大兴安岭呈南北向纵贯,形成三大地形:山岭、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大兴安岭东部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貌,海拔高度为200米~650米,土壤以黑土为主,耕地面积占呼伦贝尔市的三分之二;中部为大兴安岭沙地林区,海拔高度为800米—1700米;西部为大草原,海拔高度600米—800米。呼伦贝尔由额尔古纳河、嫩江两大水系形成的水资源总量为272亿立方米,共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地下水资源14.6亿立方米;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呼伦贝尔的气候特点:呼伦贝尔是我国最高纬度地区之一,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气候特点显著。呼伦贝尔盟年平均气温为-5℃~2℃。大兴安岭东南麓盛产大豆、玉米、水稻、薯类;大兴安岭林区林木繁盛,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柞树、樟子松及各种菌类、野果类、蕨菜、黄花等山野菜,野生着鹿科、狐科、貂科、犬科、猫科、熊科、鼬科及品种繁多的禽类;大兴安岭西为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牲畜为牛、羊、马、骆驼。呼伦贝尔市地下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铝、金、银、铼、钷、铟、镉、硫铁、芒硝、莹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天然碱、熔剂用白云岩和玛瑙等21种。

呼伦贝尔半干旱草原土壤水分及干旱特征分析

呼伦贝尔半干旱草原土壤水分及干旱特征分析

1 8 9 01 9 9 41 9 9 8 0 02 0 0 42 0 0 82 1 9 8 1 9 9 2 1 9 9 6 1 9 2 0 0 22 0 0 62 0 0 0
年 份
1 为 秋 季 。 由于 本 区域 气 候 寒 冷 , 0月 冬季 土壤
子变异最敏感 的响应指标[ , 1 在大气 一 _ 植被一 土壤 系统 中, 土壤 水 分对 农 牧业 生产 有 很 大 的影 响 。 目
前 , 国 内外 有 关 气 候 变 化 对 土 壤 水 分 影 响 的研 究 较 少 。事 实上 , 候 变 化对 半 干 旱 地 区 土壤 水 分状 气
收 稿 日期 :0 2 0 —1 修 订 日 期 :0 2 0 — 0 2 1 — 9 3: 2 1— 9 2
11 资 料 来 源 .
土壤水 分资料来 源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牧业 气象试验站最近 2 年 的土壤水分常规观测资料 , 3
作 者 简 介 : 彦 平 (9 4 ) 女 , 蒙 古 锡 盟 人 ,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农 牧 业 气 象 研 究 。 王 17 一 , 内 工 硕 主
为 了全 面 反 映 天然 草 场不 同 时期 土 壤 水 分 变
化 规 律 及 干 旱 特 征 , 4 5月 ( 季)6 8月 ( 分 — 春 ,— 夏
W ANG n-p n , IXue o g SONG e -s i Ya ig L -h n , W i h
( ahrB ra f ln ee, i u b i Hal r n e noi 0 10 ,hn) Hu r a I a
( 内蒙 古 呼伦 贝尔市 气象局 , 内蒙古 海 拉尔 0 10 ) 20 8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牧、 中度 放牧 、 度放 牧三 个 退化 梯 度 。在样 地 分 重 别 挖制 3 m 深 土壤 剖 面 , 记 录表 层 土 壤 形 态 5c 并
和 领域 。土 壤酶对 环 境等外 界 因素 引起 的 变化 较
敏感 ,因此 土壤 酶 活性 可 以作 为衡 量 生态 系统 土 壤 质量 变化 的预警 和 敏感 指标 J 。对 呼 伦 贝尔 草
文 章 编 号 :09—3 5 2 1 ) 5— 5 8— 2 10 1X(0 1 0 0 2 0
呼伦 贝尔 典 型 草 原 不 同放 牧 梯 度 上 土 壤 酶 活 性 的变 化
李宸然 , 李姗姗 , 李 晓 , 雒文 涛 , 翟 辉
( 大连 民族 学 院 环境 与资源 学院 学 生, 宁 大连 160 ) 辽 16 5
3 结

[ ]熊浩仲 , 开运 , 2 王 杨万勤 .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 和 白桦林
土壤 酶 活性 季 节 动 态 [ ] 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 J.
22 30℃ , 续 日数 15d左右 , 带性 土壤类 型主 持 2 地
表 1 不 同放牧梯 度上土壤表层形态特征变化
收 稿 日期 :0 1— 3— 4 最 后 修 回 日期 :0 1 0 O 21 0 2 ; 2 1 — 7一 1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 4 3 ; 3 8 02 ) 大连民族学院太阳鸟计划资助项 目(0 14 7 。 2 1 1 1 ) 指导教师 : 乌云娜 (9 8一) 女 , 16 , 蒙古族 , 内蒙古人 , 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 事环境生态学研究 。
第 5 期
李宸然 , : 等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 同放牧梯度上 土壤 酶活性的变化

呼伦贝尔沙地的资料及防治

呼伦贝尔沙地的资料及防治

草格子
沙地景色
呼伦贝尔沙地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主要集中在海 拉尔河南部,从海拉尔至满洲里铁路线的沙带 呼伦贝尔沙地长150公里,宽4--40公里;另一处沙地位 于新巴尔虎左旗的阿木古郎镇,并向东和东南延伸,经辉河至 伊敏河,沙带长约140公里,宽15--70公里,最宽90公里,大部 分为平缓沙地。此外,在达赉湖东岸还有南北延伸的湖滨沙带, 伊敏河及其支流锡尼河等沿岸也有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分布。 呼伦贝尔沙地境内较平坦开阔,微有波状起伏。地势由东向西 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以达赉湖最低,海拔545米。
பைடு நூலகம்
年降水量280---400毫米,多集中于夏秋季, 年降水量280---400毫米,多集中于夏秋季,年 280---400毫米 蒸发量1400--1900毫米,干燥度1 1400--1900毫米 --1 蒸发量1400--1900毫米,干燥度1.2--1.5,相 对温度60% 70%之间 盛夏季节水分、热量充足、 60%一 之间, 对温度60%一70%之间,盛夏季节水分、热量充足、 雨热同步、空气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 雨热同步、空气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年大风 日数20---40 20---40天 年平均风速3--4 日数20---40天,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较大,一般多为中、细沙。 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较大,一般多为中、细沙。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沙带及其外围的沙质平原上,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沙带及其外围的沙质平原上, 在固定的风沙土中,发育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 在固定的风沙土中, 沙土。 沙土。
呼伦贝尔沙地的概况及防治
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 (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段西麓、呼伦 贝尔湖以西 ,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东部为大兴安 岭西麓丘陵漫岗, 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 南与 蒙古相连, 北达海拉尔河北岸, 地势由东向西逐 渐降低, 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东西长 270km , 南北宽约 170km 。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 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使得呼伦贝尔陈巴尔 虎旗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

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它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城市地区概述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

这里的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

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

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自然气候气候条件呼伦贝尔市气候分布特点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1、从气候类型为:岭东区为季风气候区,岭西区为大陆气候区。

2、从年降水量类型为:岭东区位半湿润性气候,年降水量在500—800mm;岭西区为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为300-500mm。

3、年气候总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

自然资源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700米;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1000米;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发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米。

土地资源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有8大类,二级分类共42种类型,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hulunbuir Grazing land soil1. summarizeThe hulunbuir grazing lan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edge of Mongolian plateau hulun buir plateau plain, elevation between 500 ~ 800 m, more potential relatively smooth.In this belongs to temperate zone continental semi-arid climate, belongs to the monsoon region. Dry long, cold winter, the spring wind, summer is short and warmer.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蒙古高原东北缘的呼伦贝尔高平原上,海拔多在500~800m 之间,地势比较平坦。

该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属于非季风区。

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春季多大风,夏季短暂且比较温暖。

The area of soil types including chernozem, chestnut soil, meadow soil and wind sand, salt and alkali soil, swamp soil, etc.此区土壤类型包括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沼泽土和风沙土等。

Vegetation in the area mainly include gramineae and legume forages, by the baikal s. grandis, chinensis, line Ye Ju, s. grandis, gram s. grandis, rough implicit grass, artemisia frigida, etc, in the southeast, hailaer riv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in south of the tributaries.Animals in the area of cattle, camels, antelope, Wolf, etc., but with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are moved, now relatively rare wild animals.该区植被主要包括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由贝加尔针茅、羊草、线叶菊、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冷蒿等组成,在东南部、海拉尔河中下游及其南面各支流沿岸地区分布有樟子松林。

该区动物由牲畜、骆驼、黄羊、狼等,不过随着人类的大量迁入,野生动物现在较稀少。

2.Soil erosionSoil erosion is soil and its parent material in the hydro, wind, freezing and thawing or battalion forc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thereof, are destroyed, eros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Water ersionThe hulunbuir prairie water erosion mainly includes surface and the erosion of the trench.Planar is very common, where the rainfall, and can produce runoff, to generate planar erosion.呼伦贝尔草原的水蚀主要包括面状和沟状侵蚀。

发生面状是非常普通,凡是降雨、并且能够产生径流的地方,就是产生面状侵蚀。

Wind ersionThe hulunbuir prairie is classified to potential wind erosion and desertification areas, wind erosion is the main erosion types in this area.呼伦贝尔草原被划分地潜在风蚀沙漠化地区,风蚀是本区最主要的侵蚀类型。

Including the corrosion and abrasion包括吹蚀和磨蚀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soil particles, the greater the wind speed, the greater the ability to make particles move土壤颗粒的平均粒径越大,风速越大才能使颗粒移动颗粒起动和吹扬风速(m s-1)wind velocity of grains beginning to move and being lifted up(m s-1)颗粒粒径(mm)风速0.01 0.1 0.25 1.0 1.5 2.0起动风速 3.65 3.83 4.57 6.62 7.65 8.57吹扬风速 3.72 5.41 6.6 10.71 13.41 16.25呼伦贝尔草原黑钙土表层的机械组成(%)top soil mechanical composition of Chernozen in grassland of Hu Lun Bei Er 亚类土种2-0.2 0.2-0.02 0.02-0.002 <0.2 <0.02 <0.002 黑钙土薄黑灰土 5.07 23.08 42.66 94.93 71.85 29.19黑钙土厚黑黄土 4.72 35.25 40.17 95.26 60.01 19.84黑钙土薄黑黄土0.56 41.56 37.44 99.34 57.78 20.34石灰性黑钙土火黑黄土20 3.2 66.1 80 76.8 10.7草甸黑钙土中锈黑黄土 6.75 41.72 37.79 93.25 51.53 13.743.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1) the basic conditions, climate dry little rainPoor drought climate, surface water, river low-development water effect is weak, the physical weathering and wind effect significantly, thus forming vast gobi and desert.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2) material conditions - loose on the ground, as sandysedimentBecause of drought due to climate, sparse vegetation, soil development is poor, the ground more loose sandy sediment;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3) dynamic conditions of wind days and more concentrated Strong wind days, and concentrated in the winter and spring in the severe season of drought, would have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and.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 the climate anomaly can be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balances, is causing desertification drought Hume.Belong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 in this area,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is the change rate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The change of rainfall,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esertific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Rainy year to reduce sandstorm activities;Little rain, intensified desertification process.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

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有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过程。

Artificial reason1.Population explosion pressur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resources, inappropriate, excessive use and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Adaptation1.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1) in the farming area is mainly to improve farming and irrig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prevent soil salinization;(2) in the grassland,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Wells, in order to avoid a large number of cattle disorderly growth;(3) in the arid inland areas to reasonable assigned, downstream of the river, the water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downstrea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