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考察报告
海外市场调研报告

海外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调研背景本次调研的背景是XXX公司正计划进军海外市场,为了找出适合投资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家,组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通过对居住在国外的中国籍大学生和专业人士进行调研,来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市场营销策略,发掘高回报的海外投资机会。
二、市场调研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用了调研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以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和推广策略,发现投资机会。
1、问卷调研利用网络及社交媒体,在相关海外大学和专业人士群体中发布问卷,客观收集可靠的海外市场调研数据和信息,获取投资者和消费者对XXX公司产品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国外市场投资的认识和期望,为制定海外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有效参考。
2、实地考察针对通过问卷调研的数据,组织实地考察,深入观察各国的市场形势和消费习惯,以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背景,以此判断海外投资的可行性。
三、市场调研结果根据本次市场调研,XXX公司海外市场发展开拓的最佳选择是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在欧洲、非洲等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
在美国,由于经济发展稳定、科技进步快、政治稳定、法律完善、高教育水平等优势,及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投资此国,从而使美国成为XXX公司最有投资可能性的目的地。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具有自由贸易政策、商业环境完善、外商投资领域政策灵活等优势,因此受到众多海外机构的追捧,也为XXX 公司在海外投资开拓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加拿大为例,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拥有完善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且加拿大是美国的一个盟友,可以让XXX公司利用美国影响力,进行进一步的海外市场投资。
四、市场调研总结总的来说,本次市场调研过程中,经过对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市场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了XXX公司在海外投资发展的一系列有利机会,充分证明了XXX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策略是正确的。
从而为XXX公司海外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为海外市场的营销策略确立发展方向。
赴美考察报告

赴美考察报告篇一:赴美考察报告赴美考察报告王文郁2011年1月31日美国基础教育考察报告济宁学院附小王文郁2011年初,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了“山东省齐鲁名师培训团”赴美考察。
全团共25人,徐曙光同志任团长,王景华、吴建华同志任副团长,负责全团赴美考察工作。
培训团全体成员在济南经过行前培训后,于1月5日赴美国开展了为期21天的考察工作,途径了纽约、华盛顿等地,在康州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重点考察培训。
培训团圆满地完成了考察培训任务后,于1月25日返回国内。
我参观考察的三所学校分别是Eastlyme school、Salemschool、Lyme school,并主要在Salem school参观学习。
这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乡镇小学。
下面所描述的现象只是我在这三所学校的所见所闻,不能代表美国的整个教育现状,但从中可以感受美国教育的一面。
一、美国的基础教育情况(一)、美国的教育体制1、管理权利分散,不统一。
地方、州政府、联邦政府三级机构各有权利范围。
地方权利即学校董事会,是由地方热爱、关心教育的公民选出来的。
学区总监选聘校长,校长选聘老师,所有聘任人员都由学校董事会通过。
2、管理权利集中在底层而非上层。
教育经费来源地方和州政府。
3、每个孩子不管智商和体质有多大差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4、美国强调发展个性。
(中国强调集体。
)(二)、美国的教育方法1、美国强调有助于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2、教师在教室里做哪些事对学生成长有帮助,作为校长评价老师看以下三点:①教育指导是否有有效措施。
②看老师怎样布置教室。
是否能调动所有积极性促进学生。
③老师如何设计课程。
美国对到毕业达到什么水平有规定,但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课程,有的地方或老师自己设定课程。
老师更多考虑: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已知什么?怎样把学生已有知识和要学知识联系起来。
美国老师侧重:1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知识与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学生总结和记录。
赴美考察报告

赴美考察报告1. 引言本次赴美考察旨在深入了解美国的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访问了美国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并参观了相关实验室和科研设施。
本文将对考察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和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
2. 美国科技创新概况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生态环境。
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2.1 科研机构与实验室美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这些机构和实验室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我们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对其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感到震撼。
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有重要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2.2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美国拥有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创新企业和初创公司的数量庞大,创新投资也十分活跃。
硅谷地区是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公司和创业者。
我们参观了一家初创公司,并与创始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分享了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创业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发。
3. 美国高等教育概况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而闻名于世。
我们访问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了解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3.1 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高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优秀的师资力量美国高校拥有众多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们与一位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教授进行了交流,他分享了他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理念。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优秀的师资力量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赴美国、加拿大专业考察报告

电子技术公司的合作单位主要有 :B 、i en A B Ae l 、 hi
B MW、 o y o e B s h R  ̄oh D i eC rs r E tr 、 B d e t、 oc e t 、 a mlr h y l 、 l ma e e F G、 i 、 od P i p 、 a e A F a F r 、 hl s S u r—Da fs 、 e o Wa w c 、 t i no s S e / r ik
理 。 下面是 团 员在 NT E IR X公 司前合 影。
用机械 法回收, 电化 学法氧化掉, 少废水处理, 减 原 材料 必须 对人 体 无 害 , 开始 用动 、 物 油 , 在 向绿 植 现 色化 学方 向发展 。该公 司 12 发表 的“ 93年 实用金 相 学” 受 广 大 工程 师 的 欢 迎 。下 图 为 团 员在 公 司进 深
公 司 、 rt nSno e 公 司 、s 公 司 和 H uh n Maa o esr I . h sn SI o gt o 公 司。
加拿 大的 NT E 1R X公 司是 世 界 上 知 名 的渗 氮 热 处理先进技术公司, 是渗氮、 渗碳控制技术和一体化 总体承 包和安 装 的首要供 应 商 。与 欧 洲先 进 的具 有
过 程仪 表 、 自动及 一 体 化 设备 的 电子 工 艺公 司达 成 合作 关 系。其 产 品 发展 经 历 了不 同 的 时期 : 氧探 头 和碳控 技 术 开始 于 t7 94年 , 分散 控 制技 术 开始 于 碳 18 9 2年 , 自动设备 技术 开始 于 18 年 ,P 全 9 6 S C一体 化 开始 于 19 年 , E 9 2 O M组 态控制技 术 开始 于 20 年 。 01
美国资本市场及其监管考察报告

国 务 院 国 资 委 资 本 市 场 运 营 及 本市 场 的 发展 过程 、市 场 运 营 以及市 社会 公 众都 可 以参 与这 两个 市场 进 行 监 管 赴美培 训I 的培训I 作 主要 由纽 场 监管 的现状 ,对 美 国不 同层 次的 资 股 票和 债券 交 易。地 区性市 场 包括 波 团 工
场 之外 的 股票 交 易。场 外 交易 市场 的 特 点就 是 其 交 易方式 是 分散 的、个 别
美 国 的证 券 交 易 所 可 以 划 分 为 全 定 价 的交 易 ,而不 像证 券 交 易所市 场
流 ,实地参 观考察 了纽 约证券 交易所 、
国性 市场 和地 区性 市场 ,前 者 包括 纽 那 样连 续 竞价 交 易。一 个 或几 个做 市
由于美 国企业 的资产证 券化 比率较 高 , 易 ,并 且在 股 票期 权 等衍 生物 交 易 方
证 券交 易 的法 规介 绍、 资 本市 场 的风 证 券 市场 自然就 成 为 美国 资本 市场 的 面 可 以 有所创 新 。在证 券 交 易所 市场
险 防范 、上 市 公司 的质 量 控 制、 美国 主体 , 因此 提到 美 国 的 资本 市场 ,首 完 成 的 交 易 也 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场 内交
同样是在资本市场 立 了可 交 易 非 注 册 证 券 的 场 外 交 易 平
维普资讯
美 国资本 市场 及 其 监 管 考 察 报 告
一/ 邓志雄 李 晓梁
2 车7 ∞7 0厚 2 6日至 } 厚 } } 5日 国务 臻国资委 产投局 组织韶 分中央 企监 .地方国 资委帮 产毛交易 税 构的 纯 表兴 2 老 美国 菱隶围缝 荑国诲本 寿场考 萏 4 蕾进行 寺 2 天的考察 瑶 , 期 }
美国养猪和保健行业考察报告

文章编" : 0 — 9 72 0 )5 0 5 — 2  ̄ 1 2 15 (0 70 — 0 3 0 -0
工厂需要生产标准化 的瘦 肉制 品,使得 屠宰场 需要 均匀一致 的毛猪才 能满足食 品工业 的要求 ,大养殖 公司刚好可 以满足这些条件 。2 规模经营管理的赢 ) 利模式 经过实 践的检验证 明,可 以降低成本 , 生 产 规模效益 。行业外资金投入到养猪行业 , 他们通过 1 养猪 业 概 况 新建 、 收购或租赁猪场 得 以迅速扩大 。3 19 年前 )98 美 国年 出栏商 品 肉猪 约 1亿头 , 存栏母猪大 约 后 ,养猪业大萧 条 , 每千 克猪 肉最低 只卖 到 1 . 5元 是 60万头 。最大 的 4 个养猪 公司 占有 6 %的母 人 民币, 多中小猪场的养猪信心大受打 击 , 0 0 0 很 他们 猪, 其中最大 的 S tf l mi i d公司拥有 10万头母猪 , 把猪场卖掉 ,再也 不进入 养猪业 了。4 年轻一代不 he 2 ) 最小 的也有 2 . 5万头母猪 。 即使是中小猪场 , 母猪 愿意从事养殖行业 , 他们 的父母辈把猪场卖掉或租 规模也大多在 1 0 0头左右 。 0 赁给大公司。 美 国的养猪主要分 布在美国 中部 f 阿华、 依 密 2 猪 病 明 显 比 以前 复 杂 . 2 由于蓝耳病 、 圆环病毒 、 支原体和细菌等综合感 苏里 、伊利诺斯 、 堪萨斯和俄亥俄等州1 ,因为这里 是美 国的农业大区 , 盛产玉 米和大豆 , 而且人 口密 染 , 使得呼吸疾病综合征成 为头号疾病 ,为此 农场 度很低 。在东南 部的北卡罗来纳』1 、 1 ' 也有 很多猪 场 , 主付 出大量 的精 力和财力 去对 付它 。1 )蓝耳 病控 制: 购进种猪 时, 需要隔离饲养 6 0天 , 使猪群对 蓝 其 中 S ifl mt id公司的总部就在那里 。 he 耳病病毒产生 抗体,也可 以注射 感染猪 的血清 。部 美 国的五大 肉食 品公 司控制 了全 美 国 7 %的 5 生 猪 屠 宰 量 , i e 、 yo/ P S i o A r 、 分农场对 母猪进 行免疫 f S t l T sn B 、wff n ga mh d i f I tC ) 活苗 和死 苗都有1但商 品 , C ri E cl H r e 公司 2 0 ag l xe 和 om l l / 0 5年 全 国市场 份额 猪很少免疫 。接种 过蓝耳病疫苗 的母猪 生产蓝耳病 分别为 3%、7 1%、%和 8 1 1%、 1 8 %。它们都是一条龙 阴性 的仔猪 , 1 断奶后 转到肥育舍饲养 。但是 目 2天 企 业, 拥有食 品加工厂、 屠宰场 、 自己的生猪养殖基 前蓝耳病的控制方法还并不令人满意。2 圆环病毒 ) 地 f 或和养 殖公司签 订收购协 议1 确 保生猪 的供 病 的控制 :主要应用 圆环 病毒疫苗 。3 呼吸疾病综 , ) 应 。 价格可 以随行就市 ,也可 以是“ 口’ 窗 , 厶同 ( 窗 合 征 的控制 :控制 好支 原 体 ,同时控 制好 继发 感 口上框是最 高价 ,下框是最 低价) ,以此 减小 双方 染 。 ) 4 回肠 炎很普遍 , 用抗生素控制效果 良好 。 ) 5 猪 的风 险 。 瘟、 血痢 、 狂犬病 和 口蹄疫 已在美国净化 ,从而可 伪 大农场 自己拥有 或租赁饲料厂 生产饲 料,也有 明显减少免疫次数 。 的委托饲料厂 生产饲料 ;中小猪 场是让 饲料厂代加 23 饲料配方技 术及 育种技 术得 到广泛应 用 . 工饲料 , 配方是双方都 同意 的;也有猪场 是买商 品 以前农 场可 自己想 办法 生产 饲 料 ,以节约 成 饲料 。不过他们用饲料专用 车整车送饲 料到猪场 , 本 。 目前 是和 大饲料 公 司合作 生产 饲料 ,确 保 品 没有小包装饲料 。 质 ,同时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成本下降。养殖 大公 最近 5 年是养猪业最长 的“ 牛市 ” 平均每头 商 司和育种公司合作 , , 选择 需要 的品种和 品系来提高 品肉猪 的利润可在 1~ 5美元 ,相当于人 民币 7 ~ 养猪生产效益 。 01 6 15元。 以往 是 3 1 年盈利 , 2年亏损 。 3 养 猪 业 的 保健 品 市场 2 过 去 1 一0年 养 猪 业 的 大 演变 o2 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几大 国际公司。保健 品市场 21 养猪业集 中度越 来越 高 . 在 20 0 6年抗生 素的销售额 是 1 2 美元 ,相当于 . 亿 8 前 花 1 0 5 4元人 民币。 其中呼吸道病用药 占 2: 0 0原理 。 2 世纪 8 8 0 0年代初 ,尚有养猪场 6 5万 4 %, 4 肠道 疾病主要是 回肠 炎 占 2 %, 2 促生 长剂是 个 , 2 0 年只剩下 700个左右 。 到 06 0 1 %。通过饲料用 药 占 5 %,针剂 占 3 %,水剂是 2 5 0 导致养猪业如此集 中的主要原 因有 :) 品加 1%。分成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 , 1食 5 处方 药必须 经兽医 签字 才能使用 。 收 稿 日期 :0 7 0 — 6 2 0 — 8 1 疫苗的销售额 是 1 . 美元 。主要 的疫 苗是支 3亿 作者简介 : 郑卓夫(94 )男, 16- , 浙江上虞人 , 硕士, 主攻动物生理生化
关于美国农作物种业的考察报告

在 1 世纪末期 , 8 北美第一家经营蔬菜种子的公 司在费 城 成 立 , 15 到 80年 全 美 有 种 子 公 司 4 0多 家 , 要 经 主
营 蔬 菜 、 卉 和 牧 草 种 子 。 18 美 国种 子 贸 易协 会 花 83年 ( S A) 立 , 种 子 企 业 和 经 销 商联 系起 来 , 始 关 AT 成 将 开
寸 种业 田
种 论 考 报 业 坛- 察 告
关 于美 国农 作物种业 的考察 报告
中国种子协会 赴美 考察 团
2 1 年 9月 2 日至 3 01 0 0日, 国种 子 协 会 考 察 团 中 值 , 营种 子 公 司育 种 投人 持续 增 加 , 超过 公 共科 研 私 并 机 构 研 发 投 入 。特 别 是 一 些 农 化 、 药跨 国企 业 涉 足 制 种 业 , 开 了新 一轮 整 合 并 购 , 后 形 成 了杜 邦 先 锋 、 展 先 孟 山都 、 正 达 等一 批 跨 国种 业 集 团 , 先 在运 作 资本 、 经 营 规 模 、 发 能 力 、 场 营 销 等 方 面 积 累 了雄 厚 的 实 研 市
1 美国农 作物种业基本情 况
美 国农 业 自然 资 源 丰 富 , 产 条 件优 越 , 植业 规 生 种
模化 、 区域化 、 专业化 、 现代化水平 高, 有著名 的玉米 、
小 麦 、 豆 、 花 等 作 物 生 产 带 , 业 集 中度 , 势 明 大 棉 产 优 显 , 产 品 出 口贸易 量长 期 位 居世 界 第一 , 世 界 农业 农 在 及 国 际农 产 品市 场 的地 位 举 足 轻 重 , 与其 拥 有 发达 这 的现代 化种 业 密不 可分 。
也 占有 2 % 市场 份额 。 5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当代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和文献综述,我们试图揭示非营利组织在这些发达国家中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首先概述了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为后续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后,我们详细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环境、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来源,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接着,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深入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环保、文化、公益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和成效,以及它们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们总结了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机遇。
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涵盖了教育、科研、环保、公益慈善、社区发展等各个领域。
这些组织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为美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例如,美国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美国非营利组织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
它们大多由志愿者组成,实行民主管理,决策透明公开。
同时,非营利组织之间竞争激烈,这促使它们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再次,美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它们经常与政府合作,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提供社会福利;同时,也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出国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我公司董事长 xx 先生,市场总监xx 女士,于2012年8月7日至8月赴18进行了为期10天的市场考察。
现针对北美新材料市场,结合对美国拉斯维加斯品牌展和纽约市场的考察,做市场考察报告如下:行程安排:8月8日到美国洛杉矶。
8月13日前往拉斯维加斯参见品牌展考察。
8月14日应客户邀请,前往纽约参观考察。
8月17日,回到华盛顿,并于18日结束考察搭乘国际航班返回大连。
市场现状:聚脲是国外近20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聚脲是聚氨酯的升级产品,被誉为20世纪末期涂料,是现代涂装领域重要的创新技术。
喷涂聚脲弹性体性能优越,能充分满足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各类材料的防水、防腐以及装饰的要求。
聚脲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适用性能给机械设备、石油化工、矿山开采、防水工程、道具制作、车间地坪、体育设施等工程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是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涂装技术,是21世纪的一项科学创举,其发展经历了聚氨酯、聚氨酯脲和聚脲三个阶段。
德国、美国是喷涂弹性体技术的发源地,这项技术最先由美国在1986年研发成功,1991年开始在北美地区进入商业化应用,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用户欢迎。
并于2000年成立美国聚脲发展协会。
据该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聚脲产品消费量达到3.5万吨,其中美国占46%,亚洲占23%,欧洲占19%,澳大利亚、南非、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占11%。
因此,开拓印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巨大。
为此我们对北美市场进行了考察。
现场考察:2012年8月13日,我们前往拉斯维加斯品牌展览中心考察品牌展的现场。
2012年“中国品牌商品美国展”展览面积近54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300个,主要由来自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的241家企业参展,参展商品为礼品工艺品、轻工消费品、家电电子和家庭用品四大类。
“中国品牌商品美国展”是美国消费品博览会的展中展,美国消费品博览会展出面积达7万平方米,到会客商达5万余人,是北美地区最大的综合类展会。
2012年8月16日应美国swd urethane 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帕金斯先生的邀请,我们去了客人在洛杉矶的办公室,同时对周边新材料市场做了相应的了解和考察。
美国swd聚氨酯公司始创于1969年,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美莎市。
公司拥有多个特种聚醚多元醇及聚氨酯、聚脲组合料制造部和两个施工分公司,分别座落于凤凰城美莎市和加州洛杉矶地区。
公司经过30多年的实践,研发了30种以上的聚醚多元醇原料并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产权。
生产聚氨酯、聚脲等原料80余种,共有160多个产品,其中聚氨酯隔热防水硬泡沫及其配套的特种弹性体抗老化涂层,具有特优的综合性能。
自70年代以来连续获得美国国家标准ul790ul723等多项认证。
多次获得国际建筑协会icbo的各项质量认证和美国海军部工程实验室ncel的建筑防火质量认证,并获得了美国国家环保部epa授予的“节能之星”energystar 产品称号。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swd公司与美国各大化学公司如亨斯迈公司、罗门哈斯公司、中国烟台万华聚氨酯公司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
公司2000年开始开发中国市场,辐射亚洲市场,利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在上海投资创建了自己的子公司“上海顺缔聚氨酯有限公司”。
美国swd聚氨酯公司相信,在中国市场的新发展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
当天客人用十分丰盛的晚餐招待我们,我们的交流十分坦诚,愉快!品牌认知度:和客人交谈中了解,美国新材料市场三大主要领域是防腐、防水、耐磨等几大领域,并且每年都将保持25%到30%的增长速度。
来自美国聚脲协会的报告显示,北美聚脲市场规模在2007年里增长了20%,今年来增长的速度更快已经达到50%。
聚脲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
这是因为聚脲产品的价格和品质保障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市场渠道能延伸到更多的领域。
技术含量较高的聚脲市场,使原始的防腐等材料就更难有作为了。
考察心得:结合我公司实际,总结和思考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
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
大家必须坚决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继续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变,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研究政策,灵活运作,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就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
二是在自身经营模式上实现新突破。
不要墨守成规,只局限于现阶段的市场,要走出去,多像成功企业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拓宽业务范围,尽快打开国际市场。
三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
实践表明,招商引资是企业快速发展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放在首要地位来认识,全力以赴跑资金、引项目。
抓好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及时掌握,及时与政府和相关企业沟通,努力寻找商机,不放过任何可发展的机会。
四是在自身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技术是一个企业生产发展的核心所在,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企业自身技术的突破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加快突破现有技术难点,争取早日实现技术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快速打开国际商场的大门。
五是在狠抓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好的构思建议没有落实到实践上也是空想,所以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住每一天时间,凝聚每一份智慧,抓住每一个机遇,办好每一件事情。
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抓落实,始终保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创业激情,以寝食难安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率先发展的责任感,时刻把发展大计放在心上,把每项工作抓在手上,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以创新的方法抓落实,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惯例”,善于把上级政策与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要以实干的作风抓落实,搞好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公司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xxxxxxxxxxxx公司xx年xx月xx日篇二:美国中药市场考察报告美国中药提取物市场考察报告为推动我公司中药提取物发展进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真正把我国中药提取物材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11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我公司选派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行两人,赴美国考察中药提取物市场及三家企业。
我们结识了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中药提取物生产、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提高我公司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管理水平、中药提取物质量、扩大出口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1、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美国每年自产中药提取物材不多,85%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东南亚国家)。
近年来由于中药提取物生产发展迅速,使中药提取物提取物消耗上成数十倍的增长,并有继续上升之趋势。
如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荚肉、牡丹皮、泽泻等中药提取物材年需求量均超过200多吨。
因此,中药提取物提取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开拓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市场,促进我省与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贸易。
2、成药生产目前,列入美国医疗保险药价目录的制剂已达233种。
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制剂品种有149种,因厂家剂型不同,计903个品种。
其中产值最高用量最大的药品称为特列药品。
在特列制剂中,又以“七汤二散一丸”(小柴胡汤、柴朴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柴胡桂、麦门冬汤和当归芍药汤)共10种制剂的产值最高。
目前,美国有3万多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植物提取物研究。
美国目前有植物提取物厂家200多家,并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美国中药提取物制剂生产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美国将西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制剂的生产中,加之重视中药提取物科研及生产工艺研究,其中药提取物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外观,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在制定制剂质量标准和规范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把低温提取、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和真空沸腾造粒等现代制药的最新技术,都移植到中药提取物制药工艺上,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3、保健品据介绍目前美国中草药保健品爱好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妇女对此类产品的爱好越来越浓,美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
在美国专业商店里中草药保健食品、中草药茶、化妆品、香波、蜡烛、驱蝇驱蚊品几乎随处可见。
中国的乌龙茶、杜仲茶等都已进入自动售货机阶段,101毛发再生精、海藻减肥皂等产品深受欢迎。
最近美国钟纺公司又将中草药、植物香料等加入纯棉和纯毛衣料中,“健康纤维”的消费观念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享受。
因此,开拓美国中药提取物材特别是草药市场大有可为。
4、贸易2010年,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美国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我国当年中药提取物出口总额的24.2%,居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市场之首。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可见的由我国直接生产、输入或经美方重新包装销售的产品有近100多种,大致分为:补益性药物如三鞭丸、人参鹿茸丸、海马补肾丸、十全大补丸、首乌延寿片等;治疗常见病药物如华伦膏、天津感冒片、鼻渊丸、槐角丸、麻杏止咳片等;特色强、无同类商品的如冠元颗粒,舒筋丸等。
但缺少对疑难病症有效的中成药。
美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痛风、衰老、肥胖、癌症、艾滋并骨质疏松症等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非常需要能治疗这些病症的中成药。
但目前美国政府对中成药规定很严,加上中成药需自费,因此中成药进入美国市场非常困难。
美国现有药店约6万家,经营我国中成药的药店则不过千余家。
此外,以民间贸易方式输入及合资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大大小小约有50来家,其中从我国进口中成药品约40 种,在中成药贸易方面首屈一指。
5、对进口中药提取物有关规定多年来,美国要求按照西医的概念将有药用价值的产品划分为药品、食品和兼具二者功能的两用品。
有些在中国本属于保健食品的产品,却被美方认定为药品,不得不受美国关于药品进口和销售管理制度的限制。
对于获得认可的药品,美国《药事法》又将其分为“一般用药品”和“医疗用药品”两类。
“一般用药品”只能在普通药店销售,不得进入医院销售。
消费者可以自由购买,但购药费用不在医疗保险承担范围内。
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中成药中没有一种被列入“医疗用药品”,患者只能自费购买,因而大大影响了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在美国的市场。
同时,中药提取物多由动植物产品加工而成,因而还受到美国一些不合理的检验检疫措施的影响。
另外,中国出口美国的中药提取物还需经过美国耗时很长且成本高昂的临床试验,阻碍了中药提取物对美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