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跌倒相关药物知识须知

合集下载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晌
神经兴奋与抑制
部分药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过度兴奋或抑制,影响身体 协调和反应能力。
认知和思维障碍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认知和思维障碍,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或 判断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变化
一些药物会引起心率变化,影响心脏正常搏动,导致血液循环异常。
血压波动
05
实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病例分析
病例一
老年患者降压药使用不当导致 跌倒
病例二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药物治疗中 的跌倒风险
病例三
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引起的跌倒 及应对措施
病例讨论与经验分享
01
02
03
针对病例一提出
应全面了解患者病史、用 药情况,定期监测血压, 注意降压药的合理使用
针对病例二强调
关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注 意患儿情绪管理
跌倒风险与药物类型和剂量有关
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增加跌倒风险,而剂量过 大也可能导致跌倒。
药物治疗与跌倒风险管理的平衡策略
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在药物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的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使用过高的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跌倒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药物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及评估
药物的平衡功能影响
01
02
03
损害前庭功能
有些药物会损害前庭功能 ,影响人体平衡,增加跌 倒风险。
减弱本体感觉
部分药物会减弱本体感觉 ,使得身体感知不到自身 的位置和动作,导致平衡 能力下降。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PPT课件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PPT课件
降糖药物
如磺脲类、双胍类等,这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提高 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方式降低血糖。但它们可能导致低血 糖反应,如头晕、乏力等,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其他类别药物
抗抑郁药物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 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 ,这类药物可能导致头晕、嗜睡 等不良反应,增加跌倒风险。
指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患者因药 物作用或不良反应导致身体失去 平衡而跌倒的情况。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 高,多药并用现象日益普遍,药 物相关性跌倒成为影响患者安全 的重要问题。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高发人群
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 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 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
发生时间
多发生在服药后1-4小时 内,尤其是首次服药或剂 量调整时。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药物副作用的评估
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评估药物可能导致的 副作用,特别是与跌倒相关的副作用,如眩晕、乏力等。
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
医生、药师、护士等多学科团队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 执行个性化的药物治疗计划,以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
强化患者教育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物使用教育,让患者了解所用 药物可能导致的跌倒风险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 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患者用药教育及指导
用药前教育
在患者开始用药前,应对其进行详细 的用药教育,包括药物的名称、作用 、用法、用量、副作用等,确保患者 充分理解并遵守医嘱。
用药后指导
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 对其进行随访和指导,了解患者的用 药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减少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发生。
06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预防与药物相关之跌倒

预防与药物相关之跌倒
•介入措施-發展適合個人的跌倒的防範措 施
檢視確認病患是否為跌倒高危險群
評估時機
剛入院時 轉病房時 病患的身體狀況改變時 跌倒發生後 固定時間點,如每月或每週
高危險群病人
產婦 四個月~十二歲、大於六十五歲 過去一年有跌倒經驗 病人特殊性格:逞強、不願意麻煩他人、不遵
從疾病角色限制 意識混亂 主訴頭暈、眩、虛弱感;姿勢性低血壓;貧血 視覺障礙、聽覺障礙
姿勢性低血壓
Sedation 鎮靜
Delayed reaction time
Arrhythmia 心律不整 延緩反應時間
Hypovolemia
Diminished cognitive function 認知功能減損
Change in gait and balance 步伐不穩
利尿劑 (Diuretics)和緩瀉劑(Laxotives)
與病患自身相關(內在因素)
與病患疾病相關 與病患健康相關 與病患心理相關 其他:無人陪伴、特殊性格
與環境設備相關(外在因素) 與藥物相關
與病患自身相關的危險因子
年齡
年老或嬰幼兒
肌力下降 血壓變化 認知受損 曾經發生跌倒
其他潛在疾病
心血管疾病 阿茲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骨關節炎
高危險群病人
活動需他人、需輔助器協助、步態不穩 如廁需協助、頻尿、腹瀉 照顧者能力不足、無跌倒危機意識 藥物:手術麻醉劑 、抗組織胺劑 、降壓劑 、
散瞳劑 、輕瀉劑 、抗癲癇/抗痙攣劑 、鎮靜安 眠劑 、止痛麻醉劑 、利尿劑 、肌肉鬆弛劑 、 藥癮或酒癮戒斷期 、降血糖劑 、其他
評定辨識導致跌倒的危險因子
solution®) NaCl, KCl, NaHCO3, Na2SO4 (Niflec powder®) Sterculia, frangula (Normacol®) Sennoside A+B (Sennoside®)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2023-11-15•药物相关性跌倒概述•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策略•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监测与评估•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干预措施目•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研究展望录01药物相关性跌倒概述定义分类定义及分类跌倒的危害030201跌倒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等身体变化可能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年龄性别疾病药物使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跌倒,可能与女性骨密度较低、肌肉力量较弱等因素有关。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跌倒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02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心血管药物药物使用者的特点环境因素地面湿滑光线不足或存在眩光可能影响视觉和判断能力,增加跌倒风险。

光线不足楼梯或台阶03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策略合理用药及调整治疗方案合理选用药物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提供防范建议医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防范建议,如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避免在服药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

加强健康教育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医生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强调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并注意家中环境的安全性。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04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监测与评估收集全面的跌倒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跌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身体状况等,评估其跌倒风险。

预测跌倒风险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及时预测跌倒风险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跌倒风险的评估与预测03缺乏长期评估监测与评估的局限性01监测范围的局限性02信息准确性的局限性05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干预措施常规干预措施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可能导致的跌倒风险。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ppt课件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ppt课件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跌倒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开展多学科交叉 研究能够为预防跌倒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和方法。
03
加强临床实践和研究
针对不同药物类型、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开展临床实践
和研究,为制定更加科学、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对患者的建议
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
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平衡 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等。
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的步态、姿势等,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跌 倒等跌倒风险,应及时与 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05
CATALOGUE
药物相关性跌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止痛药引起的跌倒
01
02
03
04
患者年龄:65岁
用药情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和布洛芬止痛药
跌倒情况:患者在起身取物时 不慎跌倒,导致股骨骨折
在给患者开药前,应评估其是否 存在跌倒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在开药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 用药,特别是对于容易引发跌倒 的药物,如镇静剂、抗癫痫药等

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已经出现跌倒的患者,应根 据其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避
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定期检查
监测患者身体状况
跌倒的危害
跌倒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如骨折、软组织损 伤等,还会增加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等,严重影响生 活质量。
预防跌倒的重要性
预防跌倒能够降低患者受伤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 医疗费用支出和社会负担。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02
深入研究药物与跌倒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影响,以及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等因素,为寻找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理 论支持。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

研究数量
近年来,药物相关性跌倒 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调 查、临床试验、回顾性分 析等。
研究重点
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找出 导致跌倒的药物及副作用 ,并探讨预防措施。
02
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风险因素
药物种类与风险
抗高血压药
这类药物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眩晕等不良反应,增加跌倒风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跌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 护意识。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以确保及时发现新出现的跌倒风 险因素。
调整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随访观察
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及预防措施 的有效性。
感谢观看
THANKS
分类
根据跌倒的原因,可分为抗高血 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 抗抑郁药等导致的跌倒。
跌倒的危害与后果
01
02
03
身体伤害
跌倒可能导致骨折、软组 织损伤等身体伤害。
心理压力
跌倒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 、不安等心理压力。
经济负担
跌倒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 增加,给家庭带来经济负 担。
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研究现状
加强患者教育与监护
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在给患者开具药物时,医生应告知其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可能引 起跌倒的药物,以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注意。
定期检查与随访
医生应对服用可能引起跌倒药物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并解 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改善生活环境
1 2
增加室内光照
对于一些可能引起眩晕、步态不稳的药物,增加 室内光照可以减轻症状,从而降低跌倒的风险。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药物相关性跌倒及预防课件
者及家属采取预防措施,如穿合
适的鞋子、保持地面干燥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评估跌倒风险 ,及时调整预防措施,确保患者
安全。
培训医护人员识别风险并采取措施
识别风险
医护人员应具备识别跌倒风险的能力,如患者年 龄、病史、用药情况等。
采取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药物 、提供辅助器具、加强陪护等。
风险因素
高龄、已有平衡障碍、视力或听力减退、服用多种药物等都 是跌倒的高危因素。
03
跌倒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患者评估与风险分层
跌倒史
过去是否有过跌倒 经历,以及跌倒的 原因和后果。
步态与姿势
观察患者的步态和 姿势,判断是否存 在异常。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疾病 类型、用药情况等 。
平衡能力
通过简单的平衡测 试了解患者的平衡 能力。
其他因素
如视力、听力、认 知功能等。
预防策略制定与实施
调整药物
对于使用增加跌倒风险药物的 患者,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种 类。
提供辅助器具
根据需要,为患者提供合适的 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
制定个体化预防策略
根据患者的风险分层,制定针 对性的预防策略。
改善环境
确保患者的生活环境安全,如 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等。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以降低跌倒风险。
加强患者教育
应向患者充分介绍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预防跌倒的措施,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05
教育与培训在预防中的作用
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水平
跌倒风险评估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跌倒的风险因 素,提高其对跌倒的认知水平。

预防跌倒相关药物知识须知

预防跌倒相关药物知识须知

预防药物相关性跌倒须知跌倒是住院病人最常发生的意外。

医药专家们研究认为,一大部分跌倒与所服的某些化学药物有关,因此预防跌倒应从认识药物开始。

一、为何药物会增加跌倒风险?因为许多化学药物,对脑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影响,从而影响行走和站立时的稳定,也就易于发生跌倒。

一般认为凡是能引起眩晕、忧郁、镇静、心律不齐、延缓反应时间、体位性低血压、认知功能受损、步态不稳等反应的药物,都会增加病人跌倒的机率。

据报道,54% 跌倒与药物使用相关。

二、哪些药物易致跌倒?(一)利尿剂和缓泻剂1、易造成跌倒原因(1)增加病患如厕的频率。

(2)低血压。

(3)水、电解质紊乱。

2、易造成跌倒时机:由病床至厕所的整个过程。

3、常用药物(1)利尿剂: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酯。

(2)缓泻剂:果导、甘露醇、福松、杜秘克。

(二)鸦片类止痛剂1、易造成跌倒原因(1)降低警觉性。

(2)影响认知功能。

(3)镇静作用。

(4)肌肉松弛。

(5)眩晕。

2、易产生跌倒时机:第一次使用或剂量改变时。

3、常用药物: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吗啡(美施)、曲马多、多瑞吉。

(三)降压药1、易造成跌倒原因:(1 )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a受体阻断剂:哌唑嗪。

)(2 )减少脑部血流灌注。

(3 )肌肉无力。

(4 )眩晕(钙拮抗药)。

2、易产生跌倒时机:血压波动大时。

(1 )最近开始使用。

(2)改变药物、剂量。

(3)并用多种降血压剂。

(4 )其他因素造成血压不稳定时。

3、常用降压药(1 )利尿降压药: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酯。

(2 )B受体阻断药: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康忻等。

( 3)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异博定、络活喜、拜新同、波依定、可力洛等。

(4)血管紧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洛丁新、蒙诺、雅施达等。

(5)管紧素H受体阻断药:如科素亚、代文、海捷亚等。

(四)降血糖剂1 、易造成跌倒原因:低血糖症狀及暈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药物相关性跌倒须知
跌倒是住院病人最常发生的意外。

医药专家们研究认为,一大部分跌倒与所服的某些化学药物有关,因此预防跌倒应从认识药物开始。

一、为何药物会增加跌倒风险?
因为许多化学药物,对脑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影响,从而影响行走和站立时的稳定,也就易于发生跌倒。

一般认为凡是能引起眩晕、忧郁、镇静、心律不齐、延缓反应时间、体位性低血压、认知功能受损、步态不稳等反应的药物,都会增加病人跌倒的机率。

据报道,54%跌倒与药物使用相关。

二、哪些药物易致跌倒?
(一)利尿剂和缓泻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增加病患如厕的频率。

(2)低血压。

(3)水、电解质紊乱。

2、易造成跌倒时机:由病床至厕所的整个过程。

3、常用药物
(1)利尿剂: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内酯。

(2)缓泻剂:果导、甘露醇、福松、杜秘克。

(二)鸦片类止痛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降低警觉性。

(2)影响认知功能。

(3)镇静作用。

(4)肌肉松弛。

(5)眩晕。

2、易产生跌倒时机:第一次使用或剂量改变时。

3、常用药物: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吗啡(美施康定)、曲马多、多瑞吉。

(三)降压药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α受体阻断剂:哌唑嗪。


(2)减少脑部血流灌注。

(3)肌肉无力。

(4)眩晕(钙拮抗药)。

2、易产生跌倒时机:血压波动大时。

(1)最近开始使用。

(2)改变药物、剂量。

(3)并用多种降血压剂。

(4)其他因素造成血压不稳定时。

3、常用降压药
(1)利尿降压药:呋塞米、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螺内酯。

(2)β受体阻断药: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康忻等。

(3)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异博定、络活喜、拜新同、波依定、可力洛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洛丁新、蒙诺、雅施达等。

(5)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科素亚、代文、海捷亚等。

(四)降血糖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低血糖症狀及暈眩。

2、易产生跌倒时机:最近开始使用或改变药物、剂量时。

3、常用降血糖剂:
(1)胰岛素类:诺和灵、诺和锐、优泌林、来得时
(2)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美脲、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3)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

(4)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糖平)。

(五)镇静安眠药
1、易造成跌倒原因
嗜睡。

暈眩。

精神混乱。

运动失调。

延缓反应时间。

增加跌倒风险:长效 > 短效,高剂量 > 低剂量。

2、易产生跌倒时机
(1)最近开始使用(15~50天內)。

(2)更换药物。

(3)改变剂量。

(4)夜晚如厕。

(5)早晨下床。

3、常用镇静安眠药: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安定)、氯硝西泮、唑吡坦(思诺思)。

(六)抗精神病药物与抗抑郁药物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锥体外系反应(EPS):急性肌张力障碍:最早出现。

静坐不能:治疗1~2周出现。

帕金森病:治疗的1~2月出现。

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持续应用几年后。

(2)姿势性低血压。

(3)镇静。

(4)延缓反应时间。

(5)抗胆碱作用。

2、常用药物:
(1)抗精神病: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

(2)抗抑郁药物:百优解、多塞平、美抒玉、塞乐特。

(七)抗癫痫药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镇静作用。

(2)嗜睡。

(3)暈眩。

(4)可能影响病患的肌肉张力及平衡感-运动失调(共济失调)。

2、常用抗癫痫: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苯巴比妥、托吡酯、奥卡西平。

(八)抗胆碱类物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低血压、姿势性低血压。

(2)视觉模糊(散瞳)。

(3)镇静。

(4)嗜睡。

(5)神智不清。

(6)精神混乱、幻觉。

2、常用抗胆碱类物:阿托品、东莨菪碱。

(九)麻醉药品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镇静作用。

(2)肌肉松弛。

(3)血压降低。

(4)可逆性的意识丧失。

2、易产生跌倒时机:手术后1-3天。

仍需预防术后虚弱、伤口疼痛,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跌倒。

3、常用麻醉药品:依托咪酯、氟烷、丙泊酚、氯胺酮、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阿曲库铵、利多卡因。

(十)抗组织胺剂
1、易造成跌倒原因
(1)可能影响情绪、速度、注意力、警觉、活动力等。

(2)嗜睡。

(3)意识障碍(老年人)。

(4)药物性能:若在傍晚服药,这些作用可能持续到隔天。

2、常用抗组织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羟嗪。

(十一)其它药物
1、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等,可因出现眩晕和低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2、抗痉挛药、皮质类固醇:能引起近端肌力衰弱,使之从座椅起立和上楼梯出现困难。

3、免疫抑制剂:使患者体能下降。

三、如何预防药物相关性跌倒?
(一)评估病人服药情况:
是否服用易导致跌倒药品及使用情况。

特别注意是否刚开始使用、目前改变剂量或更换药物。

(二)尽量避免联合使用易致跌倒的药品。

尽量避免联合使用易致跌倒的药品,如因治疗需要必须联合使用上述药品时,应密切注意药品副作用及配伍作用的发生。

(三)跌倒风险告知
告知患者/陪护人员目前所服用的药物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

(四)教会病人/陪护人员如何防范跌倒
1、使用药物前先如厕:因如厕下床容易发生跌倒,所以使用药物前要先上厕所,以避免跌倒风险。

2、不逞强:服药一小时內须特別注意药物副作用与作用,如有头暈,应躺卧休息,必要时由专人陪护,如必須如厕,切记请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扶持。

3、备床旁便器:药物使用后如感到肢体无力,最好使用床旁便器。

4、起身剎那最危险:照顾者一般会扶持体弱患者上厕所,但往往忽略患者起身时的扶持而在门外等候,却不知病人已起身跌倒在厕所內。

起身时因突然的姿势改变或用药,造成低血压、暈眩很常见。

因此,应重视患者起身时的扶持。

5、做好沟通不马虎:须24小时无缝隙陪护者,照顾者须离开病患前,应将床栏拉起,并把患者需使用的尿壶、红灯线或随身用物等,
置于病人随手可及处,且离开时应主动告知护理人员,以便加強安全照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