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我一见你就笑”……像歌曲唱的那样,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带来天气变化。

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呢?2017课标2003课标教学内容建议Ⅰ-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说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天气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出低压、高压系统空气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3。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天气现象。

锋与天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1~P42“锋与天气”,完成下列问题。

1.重要概念(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可判定,上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2。

分类(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过境时降水强度小、持续性降水的天气[合作探究]第①步:案例探究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3.等压线图的判读。

4.气象灾害。

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的变化特点。

2.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掌握天气系统对不同地区天气产生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一、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主要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2.锋:冷、暖气团的分界。

(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面类型(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压高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型实例台风的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剧烈,往往产生阴雨天气,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常见地区: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辨析冷、暖气团的温度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点拨锋面过境并不一定会带来降水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讲义)解析版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讲义)解析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历年考情: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1.受热均匀假设地表均一且受热均匀,则大气得到同等的热量,气温、气压相等,形成与地面平行的等温线和等压面。

但地面是受热不均的。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热胀冷缩]——(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引发)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热力环流3.等压面的判断运用:(1)海拔与气压结合的等压线(面)图判读:第一类:高程剖面图由于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等压线不再保持水平状态,产生弯曲。

规律: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区,凸向近地面为低压区。

简记: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等值线,注意第一个高低指的是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第二个高低指才是其自身的相对高低。

因此A、D(凸高)为低压区;B、C(凸低)为高压区。

第二类:等压面高程图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在第二类图中,没有剖面图直观,但根据数值也可以知道海拔的相对高低,中心海拔数值高的说明等值线向高空凸(凸低压),说明其为高气压区;中心海拔数值低的说明等值线向近地面凸(凸高压),说明其为低气压区。

因此图中N为(高空,因为海拔高)高压区,M为(高空)低压区。

近地面则相反。

注意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的区别: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1000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

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把握原则:温高(气压低)凸高(气压变高的方向);温低(气压高)凸低(气压变高的方向)。

a. 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b. 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 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高三文科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共四节)

高三文科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共四节)

高三文科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共四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考纲要求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用实例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图上判断风力及风向二、背默写内容1、_____________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保温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_________后增温_________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_________,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____________,他将大部分热量还给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把热量还给地面3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5、画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风6、画出白天和夜晚的山谷风7、画出因城市的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力环流5、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三个,如下:(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________的直接原因思考:水平气压梯度力能否改变风向和风力(2)、地转偏向力:与________垂直,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偏思考:地转偏向力能否改变风向和风力(3)、摩擦力:与_________相反思考:摩擦力能否改变风向和风力6、画出北半球近地面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82、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3、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并能在等压线上准确判读4、学会分析气压场图,结合实际分析天气变化二、背默写内容冷锋暖锋定义过境前天气(气压、气温)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气压、气温)降水区域及降水特征画出剖面图符号实例上区分江南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3、画出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示意图,参照(必修1)44页的图,并举出受其影响的实例4、参照资料导与练37页如何绘制天气系统图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一、考纲要求1、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与步骤,并能根据各种气候图及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判断气候类型二、背默写内容1、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_____。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

第8讲天气系统基础全面梳理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气团:图中A为错误!暖气团;B为错误!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错误!云、错误!大风、错误!降水等天气。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成因天气实例错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江淮梅雨受地形阻挡阴雨连绵错误!昆明准静止锋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近地面水平气流垂直气流天气状况气旋(甲图)从错误!四周向错误!中心辐合错误!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乙图)从错误!中心向错误!四周辐下沉多错误!晴朗天散气1.“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

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请指出“秋老虎”的成因。

提示:“秋老虎"主要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的。

立秋过后,副热带高压波动式南退,南退的副热带高压重新控制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其控制下,连日晴朗、日照强烈,再次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2.“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主要指我国哪个地区,形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什么?提示:华北地区。

春季受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形成“春雨贵如油”;夏季受锋面控制,降水丰富,形成“夏雨遍地流”。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 锋面系统与天气1.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力相当续表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续表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准静止锋(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17时 B.17~18时C.18~19时 D.19~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思维探究][答案](1)C (2)B考向1 冷锋与天气(2019·四川成都二诊)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下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苏版高一地理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

苏版高一地理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

苏版高一地理1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白得热力环流的原理,把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把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阻碍。

3.把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点。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把握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阻碍及治理措施。

5.把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和判定。

【教学重难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阻碍。

3.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点。

4.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阻碍及治理措施。

5.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和判定。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备学生利用课外时刻自主复习本章基础知识,了解本节差不多内容,将自己把握不行的记下来,留在上课解决。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第二章我们学习完了,今天我们进行第二章的章末复习。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把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伙儿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大伙儿请看大屏幕:1.把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白得热力环流的原理,把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把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阻碍。

3.把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点。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把握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阻碍及治理措施。

5.把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和判定。

三、推进新课师:现在我们先练习一下,看看大伙儿对本章知识的把握程度。

下面大屏幕上的13道题目,大伙儿用10分钟完成,看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好又快!开始!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老师严格限定时刻。

师:同学们,时刻到!完成的同学举手,没完成的先临时停下来,因为我们是定时训练。

现在我们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较多的,老师讲解。

板书: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要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21版地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文档:必修1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地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文档:必修1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凹凸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中纬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把握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都受中纬西风带把握 终年温存潮湿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把握终年酷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 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冬季受西风带把握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把握,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把握,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把握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深度思考1.分析下面图示,总结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答案 (1)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即2个气压带之间为1个风带;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也是相间分布的。

(2)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2.有同学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简洁记忆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对不对?为什么?答案 不完全对。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假如就南半球而言则相反。

专题3 常见的天气系统-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3 常见的天气系统-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天气 概念:大气短时间的变化状态,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 天气特征:阴晴、气压、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






基础梳理:考点一
锋面天气系统
基础梳理:考点一
锋面天气系统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 (2)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相差很大。 (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小试牛刀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
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1~2
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
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
成A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2气.状在况图为示天B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
7、8月 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9月
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
基础梳理:考点二
气旋天气系统 气旋的气流状况


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基础梳理:考点二
气旋天气系统 气旋的气流状况
中心气流上升
以阴雨天气为主
基础梳理:考点二
气旋天气系统 反气旋的气流状况


北半球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东南沿海
南——顺时针
风南
台风天气
反 气高 旋
很 大
中心流向四周
北——顺时针 南——逆时针
南偏
中心气流 风
偏晴
下降
北朗

夏季长江 流域伏旱
天气;
冬季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2017·高考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B.乙
C.丙D.丁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东北部地区受强烈的锋面气旋系统影响,甲地处于冷锋锋后,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最可能形成暴雪天气;乙、丙两地位于锋面气旋南部,受暖气团控制,降暴雪的可能性不大;丁地处于锋面气旋东部,暖锋锋面附近,受暖气团缓慢北移影响,可能有降雪,但强度不大。

第2题,戊地此时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此时戊地吹东南风。

答案:1.A 2.C
(2019·临汾模拟)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

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 km/日,据此回答3~4题。

3.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
A.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
B.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大
C.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不变
D.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
4.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 )
A.空气下沉受到抑制
B.空气上升受到抑制
C.空气辐散,静风
D.空气辐合,静风
解析:第3题,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7日水库位于锋前而气温较高,天气晴朗;8日冷锋向东移动,水库位于锋后而多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

故D正确。

第4题,由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可判断,6日该地还没有受到冷锋影响,气温较高而空气对流较强;7日受冷锋影响,出现了逆温层,阻碍了近地面污染物扩散,故大气污染严重。

答案:3.D 4.B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下图中a、b、c三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某锋面气旋内,且三地均位于锋线附近。

据此完成5~6题。

5.若b地此时吹西风,a、c两地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差异较大,则下列关于a、c 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较c地的低
B.a地风力较c地的大
C.a地气压较c地的低
D.a地晴朗,c地阴雨
6.若a、b、c三地气压不同,且此时风向均为东南风,则下列关于a、b、c三地气压高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c>a>b D.c>b>a
解析:第5题,因为a、c两地风向、气温等天气现象差异较大,所以a、c之间应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锋线在a、c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根据北半球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和b地此时吹西风,判断该锋为冷锋,a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c 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a地气温比c地气温低;a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地可能天气晴朗。

第6题,风从气压高处吹向气压低处,a、b、c三地气压不同,且此时风向均为东南风,故气压c>b>a。

答案:5.A 6.D
下图示意某地近地面与3 000 m高空的垂直气压差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若P、Q两处位于同一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P地为陆地,Q处为海洋
②冬季:P地为陆地,Q处为海洋
③P处为城市,Q处为郊区
④P处为郊区,Q处为城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若P、Q两处位于南半球同一条经线上,且P处纬度较高,则P、Q两处之间吹( ) A.南风 B.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9.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控制P处近地面的天气系统及气流状况是( )
A.气旋,顺时针辐合
B.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C.反气旋,逆时针辐散
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解析:第7题,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气压差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因此近地面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

夏季,同一纬度P、Q两处,近地面气压低的P处为陆地、
近地面气压高的Q处为海洋;冬季相反,即P处为海洋、Q处为陆地,①对、②错;受热岛效应影响,近地面城市为低压,对应P处,郊区为高压,对应Q处,③对、④错。

故A正确。

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

若P、Q两处位于南半球同一条经线上,且P处纬度较高,则P处位于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Q处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则P、Q两处之间为南半球西风带,吹西北风。

第9题,根据第7题分析,近地面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

北半球近地面高压系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低压系统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故D正确。

答案:7.A 8.C 9.D
(2019·陕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夏季旱涝指数是指7、8月份降水与5、6月份的相对差值数,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旱涝交替出现的情况。

下图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夏季旱涝指数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夏季降水变率最大的城市是( )
A.南宁B.广州
C.河池D.灌阳
11.推测该年份( )
A.潮州周边地区出现严重的伏旱
B.灌阳附近有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气
C.珠江口沿岸出现涝渍
D.南宁5月受台风影响大于7月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读出,四地的夏季旱涝指数分别是南宁0~0.1、广州0~0.1、河池-0.2~-0.1、灌阳-0.3~-0.2,灌阳的夏季旱涝指数与0差值最大,为夏季降水变率最大的城市。

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潮州夏季旱涝指数为0.3~0.4,说明7、8月份降水较多,不会出现严重的伏旱;灌阳夏季旱涝指数为-0.3~-0.2,说明7、8月份降水较少,不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梅雨天气;珠江口沿岸夏季旱涝指数为0.1~0.2,说明7、8月份降水较多,可能会出现涝渍;南宁夏季旱涝指数为0~0.1,说明7、8月份降水多,5月受台风影响小于7月。

答案:10.D 11.C
二、综合题
12.(2019·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2017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解析:(1)图中等压差是5 hPa,A处有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 010~1 015 hPa。

(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

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

(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答案:(1)1 010~1 015 hPa。

(2)气旋(或低压)。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

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

13.(2019·上海一模)下图示意2017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

(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的一般移动方向以及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

(4)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解析:(1)AB天气系统位于气旋西部低压槽,为冷锋。

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将经历一个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

(2)风力大小主要受气压梯度力影响,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

(3)台风多向西北方向移动,由于激烈旋转上升,给沿途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4)台风为气流逆时针强烈辐合上升的强气旋天气系统。

答案:(1)冷锋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

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

(4)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