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孵化技术

合集下载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任务。

在孵化过程中,最后三天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以下是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孵化箱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7.5°C左右。

这样可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的热量或寒冷的影响。

2.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孵化箱内,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70%之间。

这有助于保持小鸡蛋内的水分和气体浓度适当。

3. 翻蛋: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将蛋翻转。

这有助于孵化箱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同时,也可以避免小鸡因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导致畸形。

4. 增加通风: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增加孵化箱的通风量。

这有助于提高孵化箱内的氧气含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孵化箱内温度和湿度过高。

5. 监测孵化进度: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随时监测孵化进度。

特别是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发现小鸡蛋内的小鸟没有往外破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

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对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

- 1 -。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养鸡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可持续性养殖项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饲养小鸡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孵小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一、电褥子孵鸡法1、准备在火炕上用12根木条,根据需要做成一个立方体,用塑料布将立方体的六面全部包蒙好,除留一面不固定让人进出外其余全都寄存定在框架上。

在室内70厘米高处用木板或秫秸搭个架子、铺上碎干草并铺上草帘。

用木板做成长110厘米、宽65厘米的木框。

在贴炕处放3厘米厚的谷糖、铺两层订袋后放上固蛋框,框内再铺好塑料布、电褥子、棉褥子和床单。

2、孵化种蛋常规消毒后预热10小时、温度达26℃—27℃。

再将种蛋大头朝上摆好、放好温度计盖上床单、棉被再盖好塑料布包严。

并通过给电和停电使蛋温保持在37.8℃—38℃。

开始,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温度上下波动半度就应及时通过开关电源来调节。

湿度通过放水盘和喷洒热水的方法保持在60%—70%、每2—3小时翻蛋一次。

开孵第14天上摊。

先将蛋温提高到39℃、室温30℃,随上蛋随盖棉被。

孵化至19天开始破壳出鸡、此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使之保持平衡、大部分鸡可自行破壳而出。

二、温水袋孵鸡法1、孵化用具长方形木框(长1.7米、宽0.8米、高0.17米)、棉被、温度计、塑料薄膜水袋等。

封口的水袋大小与木框相同,两头不封口的水袋尺寸略大于木框,以便袋内灌水后两头有向上折迭起来的余头。

2、操作方法把木框放在炕上、框底铺垫两层软纸,将水袋平放入框后框内四周与水袋之间塞上棉花或软布保温、然后往水袋中注入40℃的温水、使水袋鼓起4寸高。

把种蛋平放在水袋上,每个蛋盘装400—500个种蛋。

把温度计分别放在蛋面上和种蛋之间,用棉被将蛋盖严。

蛋温靠调节水袋中的水温。

第一周蛋温要保持38.5℃—39℃、第二周为38℃—38.5℃、18天后应降至37.5℃,蛋温超过39℃时则要向袋内加冷水,每次加水之前要先用一根胶管吸出等量的水、然后再加水。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有以下两种方法:
1.母鸡孵小鸡:母鸡在产蛋一段时间后,会找个有各种干草或者有稻草的地方抱窝。

这时需要找个纸箱垫些干草或稻草,然后放入鸡蛋,再把抱窝的母鸡放到里面。

2.机器孵小鸡:首先挑选种蛋,要选择新鲜、受精、个头均匀的作为种蛋。

然后给孵化器消毒,把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

最后,在温度为35-40℃的环境下进行孵化,孵化期间要定时翻蛋,每天翻大约5-6次。

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孵小鸡的方法。

孵小鸡的其他注意事项:
孵化前需要进行消毒,可以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或者用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孵化期间需要控制湿度,前期湿度大约为60%,后期湿度大约为70%。

如果孵化期间湿度不足,可以在孵化室内洒水或者使用加湿器进行加湿。

孵化期间需要注意翻蛋,防止出现死胚或者形成高低不平的鸡胚。

翻蛋的角度可以以90度为宜。

孵化期间还需要控制通风,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同时保持温度稳定。

孵化完成后,需要及时移走种蛋,清理消毒孵化室,为下一次孵化做好准备。

1。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是将鸡蛋放入适宜的环境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下面是常见的鸡蛋孵化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法:购买或制作一个专门的孵化箱,箱内设有恒
温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

将鸡蛋放入孵化箱内,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孵化。

2. 温暖环境孵化法:将鸡蛋放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如温室、
温暖的房间等。

保持环境温度在37-38摄氏度,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使用湿毛巾或喷雾器增加湿度。

3. 媒质孵化法:将鸡蛋放在适宜的孵化媒质中,如稻草、刨花板、沙子等。

孵化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孵化器孵化法:使用专业的孵化器进行孵化。

孵化器具有恒
温和湿度控制功能,只需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适宜的参数,孵化器会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

无论使用哪种孵化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鸡蛋的质量要好,无破损和污染。

- 孵化箱或孵化器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为鸡蛋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

- 鸡蛋孵化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鸡蛋,以保证胚胎均匀受热和供氧。

- 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光照,不要让鸡蛋暴露在强光下。

- 孵化期通常为21天,孵化后的小鸡要及时转移到合适的育雏
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的孵化过程需要经验和技巧,初次孵化者建议先学习相关知识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民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的孵化过程直接关系到后期的鸡群数量和质量。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孵化小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需要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需要在50%-60%之间。

在选择孵化器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其能够稳定地保持这样的温湿度条件,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孵化。

其次,我们需要在孵化器中放置好鸡蛋。

在放置鸡蛋的时候,需要注意鸡蛋的放置方向和位置。

一般来说,鸡蛋的尖端应该朝下,这样有利于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正确地扭动身体,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此外,鸡蛋之间的间距也需要适当,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

接着,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

在孵化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温湿度偏离了设定值,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孵化器,以确保小鸡的正常孵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孵化过程中的通风和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持孵化器内的空气新鲜,并有利于小鸡的正常生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地翻动鸡蛋,以确保鸡胚在孵化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受热,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最后,当小鸡孵化出来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地将它们转移到育雏舍。

在育雏舍中,我们需要为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需要技术和方法的过程。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注意鸡蛋的放置和孵化环境的控制,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小鸡孵化技术

小鸡孵化技术

小鸡孵化技术目录鸡孵化期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

编辑本段应注意的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编辑本段鸡的孵化技术在养鸡过程中那是离不开孵化这一项技术的.但是有些人要说了.我没有学过这一些我也会孵化.但你不要忘记了.你的成活率高吗.你做的每一步都那么精吗.我想没有人会好敢说这一句话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吗.我下面就以这一话题谈一下我的看法(1)在孵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种蛋的选择问题了.那么如何选择种蛋呢首先要选择的是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为好)(2)在孵化之前吗要做一些消毒工作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它们的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_)另一种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我想做好以上几点最基本的要领那么你就可以孵化出放心的鸡苗了但是千万别忘记了种蛋的来源要好哟.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村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和产量。

正确的孵化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小鸡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养殖业的效益。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孵化小鸡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择应该根据孵化的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小规模的孵化可以选择家用孵化器,而大规模的孵化则需要专业的孵化设备。

无论是哪种孵化器,都需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其次,要选择健康的种鸡蛋。

只有健康的种鸡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种鸡蛋时,要注意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裂纹,是否有异味等,这些都是选择种鸡蛋的重要指标。

接着,对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

种鸡蛋在储存前需要进行清洁消毒,然后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储存,以确保种鸡蛋的质量。

在孵化前,还需要对种鸡蛋进行预处理,包括转卵、浸蛋、喷雾等,这些预处理可以帮助孵化的成功率。

然后,控制好孵化的环境。

孵化小鸡需要一个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环境。

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监测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保持孵化环境的稳定。

最后,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

孵化成功后,要及时将小鸡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

同时,要对小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确保小鸡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选择健康的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控制好孵化的环境,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这些都是孵化小鸡的关键。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生长,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孵化后期凉蛋可以提高鸭、鹅孵化率鸭、鹅蛋体积大,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又小,本身散热能力比鸡差,因此,孵化后半个期必须凉蛋。

具体方法如下:用1 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每天应打开机门两次,把孵化18~24 天的蛋盘从架子上抽出2/3 ,从25 天后移盘到出雏,每天定时凉蛋2 次,间隔的抽出蛋盘。

如果蛋温过高,则将蛋盘抽出机外放冷,在放入机内。

一般凉蛋时间是每次30~40 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使用2 个孵化器进行孵化时,第1~15 天在甲机孵化,温度37、7 摄氏度,湿度65%,不用凉蛋;第16~26天在乙机孵化,温度37、5~37、7 摄氏度,湿度50%,每天定时抽出蛋盘在机外凉蛋,喷水两次,26天以后在将蛋移到甲机出雏盘内出雏。

为了减少凉蛋时的劳动,在孵化16~17 天以后,采取加强通风的方法,即可以排出蛋内多余的热量,又能满足胚胎通气的需要。

(黑龙江省王华安)《农村百事通》2003、24,第46 页。

家禽孵化期的温湿度条件、温度条件温度是家禽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

家禽胚胎发育在不同的时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

鸡:孵化期为21天。

1〜6天为38.5 C;7〜14天为38C;15天为37.9 C;16〜21 天为37.3 〜37.5 C。

鸭:孵化期为28天。

1〜7天为38C;8〜16天为37.8 C;17天为37.5 C;18〜28 天为37.3 C。

鹅:孵化期为30天。

1〜8天为37.9 C;9〜18天为37.8 C;19 天为37.8 C;20〜30 天为37.0 C〜37.3 C。

二、湿度条件湿度条件是家禽维持胚胎发育的基础保证。

家禽在不同的孵化期间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同。

孵化初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中后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通风- 影响孵化的重要因素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 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 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中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经测定每个胚蛋整个孵化期的耗氧量为4-4.5L, 排出二氧化碳3-3.5L 。

试验证明孵化器内含氧量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围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 二氧化碳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

一般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

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有关。

比较影响孵化率的诸因素,温度是首位的,其次就应算是通风换气了。

为什么不少书中按温度、湿度、通风................ 排序,而非温度、通风、湿度呢?原因很简单,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于母禽抱蛋。

母禽抱蛋选在干燥的地方,鸟类多在树上,一次孵化的个数不多、故通风一事不必顾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现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数千数万个以上,如此,通风就显得重要要了,况且,前几年许多试验都证明无水孵化不影响或不太影响孵化率。

老式孵化器大都存在风扇数量少、转速低、分布不合理等弊病,不仅换气不彻底,存有死角,而且也不能将热源热量尽快而均匀地送至各处,使孵化器内温差偏大。

为此,应进行改造或更换新的孵化摘自- 《中国家禽》入孵过程中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根据落盘时的啄壳情况,总结并合理制定上蛋时间。

在孵化技术掌握正常的前提下,由于种鸡产蛋周龄和种蛋贮存期之不同也会影响到出壳的整齐度。

为了提高出壳的整齐度,一般情况下,产蛋初期及后期的种蛋、贮存期超过7天的种蛋、应提前6小时入孵。

上蛋后待孵化温度升到设定值时。

以28mL/m3甲醛和14mL/m3的高锰酸钾熏蒸20min (或开消毒灯30秒)。

(避开已孵化24 - 96小时胚龄的胚蛋。

)整批入孵的,照蛋后在孵化机内(带种蛋)甩28mL/m3的甲醛和14mL /m3的高锰酸钾熏蒸20min。

落盘:孵化到第19 天落盘,挑出死胎。

把胚蛋在孵化机内的上下前后位置,调到出雏机的下上后前位置上。

落盘后,及时把孵化机内打扫干净,以46mL/ n3的甲酸熏蒸20min.熏鸡:观察出雏机,当开始出鸡时,用25mL/min 的甲醛置于出雏机中让其自然蒸发,消毒。

捡鸡:待大部分鸡出壳,有5%的颈后绒毛未干时开始捡鸡,清点好只数。

详细记录,捡鸡后及时挑选鸡苗。

分清健雏、弱雏。

存放:选雏结束后,把雏鸡放在通风良好,温度25C,温度50%适宜的环境下,并根据停放时间,脱水情况进行带鸡喷水。

扫摊:待出雏结束后,捡出毛蛋,清点好个数并详细记录,然后把出雏机彻底打扫干净待用。

以上的几个操作要点中,动作都应做到轻、稳、快。

电孵机工作时,遇到暂时停电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根据停电季节,停电时间长短,是规律性的停电还是偶尔停电,孵化机内鸡蛋的胚龄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早春,气温低,室内也没有加取暖设备,室温化较仅(5 一10C), 这时孵化机的进、出气孔一般全是闭着的。

如果停电时间在4 小时之内,可以不必采取什么措施。

如停电时间较长,就应在室内增加取暖设备,迅速将室温提高到32C。

如果也有临出壳的胚蛋,但数量不多,处理办法与上述同。

如果出雏箱内蛋数多,则要注意防止中心部位和顶上几层胚蛋超温,发觉蛋温烫眼时,可以调一调盘。

(2)气温超过25C,电孵机内的鸡蛋胚龄在10天以内的,停电时可不必采取什么措施,胚龄超过13 天时,应先打开门,将机内温度降低一些,估计将顶上几层蛋温下降2-3C (视胚龄大小而定)后,再将门关上,每经2 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几层蛋温,保持不超温就行了,如果是出雏箱内开门降温时间要延长,待其下降 3 C以上后再将门关上,每经一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儿层蛋温,发现有超温趋向时,调一下盘,特别注意防止中心部位的蛋温超高。

(3)气温超过30C停电时,机内如果是早期的蛋,可以不采取措施,若是中、后期的蛋,一定要打开门(出、进气孔原先就已敞开),将机内温度降到35C以下,然后酌情将门关起来(中期的蛋)或者门不关紧,尚留一条缝后期的蛋),每小时检查一次顶上几层的蛋温。

若停电时间较长,或者是停电时间不长,但几乎每天都有规律地暂短停电(如2一3 小时),就得酌情每天或每2天调盘一次。

为了弥补由于每天停电所造成的温度偏低(特别是停电较多的地区),平时的孵化温度应比正常所用的温度标准高0. 28C)左右。

这样,尽管每天短期停电,也能保证鸡胚在第二十一天出雏。

孵化过程中的臭蛋在孵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臭蛋。

臭蛋的危害很大,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孵化效益。

下边就臭蛋的危害、形成、处理及预防四个方面作一简述,供参考。

一、臭蛋的危害。

臭蛋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孵化率,而且危害雏鸡健康。

其危害机理主要是:臭蛋内容物含大量绿脓杆菌,臭蛋一旦爆裂,其内侵入正常种蛋内部繁殖,引起这些正常发育种蛋胚胎死亡、发臭,变成另一臭蛋污染源,再污染其它种蛋,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臭蛋内高含有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散发在孵化室内,影响胚胎的呼吸代谢。

如果室内硫化氢达到较高浓度,将造成胚胎窒息死亡,从而影响出雏率。

二、臭蛋的形成。

臭蛋的形成是细菌感染种蛋的结果。

这些细菌多属假单孢菌属,主要是绿脓杆菌。

臭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母鸡羽毛、脚、粪便、垫料及鸡舍设备污染了蛋壳,随着蛋产出后的迅速冷却,内容物收缩,附着在蛋壳上的细菌随之侵入蛋内繁殖。

2. 破蛋、裂纹蛋及薄壳蛋,细菌很容易侵入蛋内。

3. 由于臭蛋的爆炸,污染同机孵化的种蛋。

4. 孵化用具消毒不严,污染孵化的种蛋。

三、臭蛋的处理。

孵化过程中,若发现臭蛋,及被污染的种蛋应轻轻移出该孵化盘,取下没被污染的种蛋,码入另一消毒过的清洁盘中,插入孵化器内。

臭蛋及被污染的种蛋装入密封容器内,清出孵化室;孵化盘用5% 次氯酸的浸泡24 小时,彻底清洗后再用。

四、臭蛋的预防。

1. 为防止种蛋被污染,应做到及时捡蛋,最好每半到一小时捡蛋一次。

2. 严格挑选种蛋。

脏蛋、破蛋、裂纹蛋、薄壳蛋不能入孵,禁止用湿抹布擦拭种蛋。

3. 搞好种蛋消毒。

种蛋从鸡舍内捡出后,立即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20 分钟后送入蛋库,上蛋后在孵化室内再熏蒸20 分钟。

4. 照蛋,落盘时应及时发现并除去臭蛋、裂纹蛋。

5. 搞好孵化用具及孵化室的清洗消毒。

孵化用具如蛋盘,出雏盘要用药液浸泡,冲掉蛋皮、蛋液和胎粪、粘液等污垢。

出雏机出雏完要彻底消毒一次。

孵化室地面每两天坚持用5% 次氯酸钠或10%来苏尔消毒一次。

--- 摘自- 《中国禽业信息网》雏鸡雌雄鉴别方法之一-- 翻肛(一)鉴别时间雏鸡出壳后12 小时左右是鉴别的最佳时间。

因为这时公母雏生殖突起形态相差最为显著,雏鸡也容易抓握,雏鸡腹部充实,容易开张肛门;过晚实行翻肛鉴别,生殖突起常起变化,区别有一定难度,并且肛门也不易开张。

鉴别时间最迟不要超过出壳后24 小时。

(二)鉴别依据鸡的交配器官已退化,在雏鸡泄殖腔开口部下端中央有1 个很小的突起,称为生殖突起;在生殖突起的两旁各有 1 个皱襞,斜向内呈八字形,称为八字皱襞;生殖突起和八字皱襞构成生殖隆起。

公雏泄殖腔开口部见生殖突起,生殖突起充实,表面紧张,有弹性,有光泽,轮廓鲜明,手指压迫不易变形;母雏泄殖腔开口部一般无生殖突起,有残留生殖突起者,多呈萎缩状,突起柔软,无弹性,无光泽,手指压迫易变形。

(三)操作方法用左手握雏,以中指和无名指挟住雏鸡颈部,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雏鸡两脚,注意用力要轻,以牢靠又不损伤雏鸡为度。

将左手拇指靠近腹侧,轻压腹部排粪,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肛门两侧,左手拇指配合,轻轻一挤,即可将肛门翻开。

然后在强灯光下观察。

(阳光摘编)浅蛋湿度与孵化的关系温度与孵化率的高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一些科技工作者在新生科学“仿生学”的启示下,提出了电孵机不加水,不控湿孵禽法。

他们认为,如果温度适当,不加水孵化的孵率变化不大,对于这个学说,人们一直有所争议,那么,在孵化生产中,究竟是否有加水的必要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从实用角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种蛋的失重种蛋是由蛋壳和内容物两大部分组成的,其水分约占65%左右。

这说明,种蛋在孵化中,与水分有着密切关系。

无论是加水孵化,不加水孵化及天然孵化,蛋的失重是确实存在的,而所丧失的原因是:(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水分以新陈代谢的产物由蛋壳上的气孔排出。

(2)蛋壳内外压力差的存在将蛋内大量水分扩散到蛋壳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