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题型大全
中考议论文常考的十大题型共204页文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议论文中考练习和答案

议论文中考练习绥化(一)自尊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
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
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
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
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
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
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
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
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
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23.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2分)25.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与“成”肖凌之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
“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
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
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
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
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
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
“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
“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⑥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
“成”,是每个奋发进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
重点02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重点02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一)议论文知识点、常见题型及应答技巧(二)考试热点题型答题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2.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逻辑性,可以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中关于说明顺序的分析。
3.语段的作用完成这类题目,我们应在掌握特殊段落作用的基础上,就具体文段作具体分析。
开头段的作用:(1)引用名人趣事(典故、传说、诗歌、寓言)提出论点(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通过写……事例(引用名言),引(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3)把……事例(名言)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4)引出下文……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了上文关于……的内容,引出下文对……的议论。
结尾段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4.论据考点(1)概括事实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论据的作用用在开头:①引出中心论点(题);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用在中间:主要证明本段的分论点。
(运用……事实(或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3)判断下面一段文字可以放在哪个段落?为什么?本段讲述了……的事例,证明了某段的分论点:……,因此放在这一段。
(4)文中的②③④段落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不能互换(一般情况下),因为②③④段符合……的逻辑关系,与上文(下文)的某句话相呼应,因此不能互换。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知足①“知足常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当今纷繁杂乱、诱惑多多的世界里,我看应是我们立身处世、自制自律的金玉良言。
②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有许多金子。
一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直奔柜台,揣起金器就跑。
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
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敢去抢别人的金子!”那人这才清醒过来,答道:“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
”③明代的刘元卿曾撰写《王婆酿酒》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
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以后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写完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④这些故事、寓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五色之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古人总结教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人贪酒色,如双斧伐孤树,未有不仆者!”一个人,尤其是执掌权力的人,一旦对自己的地位、待遇不知足,欲壑难填,迟早会出事。
那么,如何识高低、知满足?这道问题确实考验着每个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⑤现实生活中,知足之乐是以忍痒换来的。
权力、地位、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和杀伤力极大,见之“心痒”可以理解,关键是对非分之利要忍痛煞痒。
有位县官死后留下一只小木箱,后人打开一看,是满箱血迹斑斑的草纸,以及一封信件。
原来这位县官生前面对贿银,内心也曾一次次发痒。
为戒贪拒贿、煞住心痒,他以锥刺股,以纸拭血,久而久之,集满木箱。
信末,他以苏轼名言告诫儿孙:“忍痛易,忍痒难!”⑥极少数位高权重的“聪明人”,书读得比别人多,见识比别人高,可关键时刻,忘记了祖宗的良言,忘记了前车之鉴,见利便如蚁挠心,奇痒难支。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一、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识别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判断明晰和论据证明等方面入手。
二、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
在回答问题时,要明确论据类型,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三、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在回答问题时,要准确描述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使用一些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同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以上是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议论文题目分析议论文题目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论点和议论由头。
一般来说,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是论点,而并列短语则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题目中出现“谈”、“论”、“说”、“议”等词汇则一般是论题。
同时,文章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提出论点,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6、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另一种是针对某种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具有针对性。
还有一种是通过引用名言或故事、事例等手法提出论点,同时也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此外,也可以通过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或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议论文结尾的作用议论文结尾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结论;另一种是强调中心论点;还有一种是发出号召或希望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补充论证来使论证更加严密,或通过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8、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可以从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角度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从语体特点的角度出发,抓住逻辑严密来做文章。
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
诸如:政论文、评论、杂文、文艺短评、读后感、观后感、杂感、演讲稿等均属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1.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其表达方式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论题: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和内容(不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如:论题《“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09年湖北襄樊)《我们为什么活着》(09年重庆市)《生命的品格》(09年江苏扬州)论点《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现代人需要常存敬畏之心》(09年福建福州)2.中心论点的位置:①有的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现代人需要常存敬畏之心》(09年福建福州)②有些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论友谊》(09年江苏南京)开篇就说“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
点明中心论点。
《黄生借书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开篇“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③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如:《生命的品格》(09年江苏扬州)末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不朽之盛事》(09年黑龙江哈尔滨)末句“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④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09年湖北襄樊)一文在分别论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方面真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全文共七自然段,在第四自然段末才提出中心论点。
⑤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是很集中,需要读者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但这类初中阶段一般不考查。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从不同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
中考议论文常考的十大题型共204页文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题型全覆盖
一、议论文阅读
1、议论文文体知识
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②论据分类:事实论据和理论(道理)论据。
③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④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
⑤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①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A、举例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的事例通俗易懂、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的观点。
B、道理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D、对比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E、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证明
了的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③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方法:
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C、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D、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④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两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⑤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手法角度:要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2)论证方法角度: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3)写作手法角度: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⑥文句、文段结构上的作用: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B、总结上(全)文;
C、承上启下(过渡)。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
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某个事例或名言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案就是事例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
汇总:
1、标题的作用(以“*********”为标题,有何好处;以“***********”的用意);
2、标题的含义;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4、本文的分论点是什么(或者,本文从几个方面或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5、论点在哪个位置提出来的,有何好处?
6、论点提出的方法;
7、概括事实论据?
8、指出论据的作用;
9、补充事实论据;
10、概括划线句子的作用;
11、选择最恰当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12、判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3、四种论证方法的判定;
14、论证角度的判定;
15、论证方式的判定;
16、论证结构的判定;
17、为什么要写某部分(某部分是否多余,为什么?);
18、判定一篇文章的论证特点;
19、文中某个观点,你是否赞同,结合实际谈谈您的看法;
20、筛选信息;
21、议论文段意的概括;
22、文章以某个故事(事件)开头,有何好处?
23、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
议论文出题主要围绕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要素出题,辅助部分包括议论文的标题、论题、议论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和作者读完文章后,对文中观点的自我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