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_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及其在ANSYS中的实现
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

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交通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大跨度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重要代表,其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其结构特性和动力学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强风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和静风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桥梁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针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提高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动力学特性进行概述,阐述其在强风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机制和静风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的分析方法,包括颤振机理、颤振分析方法以及颤振控制措施等。
本文还将探讨大跨度斜拉桥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静风稳定性评估方法、静风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静风稳定性控制措施等。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本文所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于提高我国桥梁工程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分析大跨度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重要形式,其结构特性和动力行为是桥梁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
颤抖振,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振动形式,对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优化桥梁设计、确保桥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在颤抖振分析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
大跨度斜拉桥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其动力学特性相较于传统桥梁更为复杂。
在风的作用下,桥梁的振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桥梁自身的结构参数、风的特性以及桥梁与风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在进行颤抖振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
要关注颤抖振的响应特性。
ANSYS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04-05-11图4.2 大桥一阶振形 图4.3 大桥二阶振形图4.4 大桥三阶振形 图4.5 大桥五阶振形某独塔单索面斜拉桥 结构为塔、梁、墩固结体系,主跨为钢箱梁、副跨为混凝土箱梁。
由于该桥受力复杂,所以按照其实际情况,运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图4.6、4.7分别为该桥的第一、二阶振型,图4.8 为该桥在横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计算结果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大桥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图4.6 一阶振型图4.7 二阶振型图4.8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静力分析清华大学基于ANSYS 平台,进行了大跨度双向拉索斜拉桥及悬索桥新型结构布局的全桥仿真,研究和设计了新型“大跨度双向拉索斜拉桥”和“大跨度双向拉索悬索桥”,如图4.9,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整体动力学特性和抗风能力的新型双向拉索结构体系,该发明所提供的结构体系可用于设计和建造跨度超过1000m,且对抗风能力和整体动力学特性有很高要求的跨江、跨海大型和特大型斜拉桥,特别适用于那些对稳定性有很高要求的铁路桥,该成果已申请到国家专利。
某大跨度钢结构拱桥 如图4.10,利用ANSYS对该桥进行强度、屈曲全桥仿真分析。
图4.11 为该桥的轴力分布图。
对该桥进行各种载荷工况组合,经过计算分析,发现图4.10 的某些杆件(红颜色赶件)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重新设计。
图4.9 新型大跨度双向拉索悬索桥图4.10 大跨度钢结构拱桥图4.11 大跨度钢结构拱桥的轴力在进行桥梁仿真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荷载的组合,桥梁所受的荷载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永久载荷、可变载荷、偶然载荷,ANSYS 可模拟各种载荷工况,如图4.12,并对这些工况进行组合,如图4.13。
图4.12 ANSYS 可模拟的桥梁载荷图4.13 工况组合通过对荷载的组合,ANSYS 可以很方便地找出桥梁最不利荷载位置,如图4.14。
图4.14 判断在活载作用下桥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二、桥梁局部分析黄洲大桥 是一座V 型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ANSYS桥梁工程应用实例分析(详细)(图文)

本章介绍桥梁结构的模拟分析。
桥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精确分析桥梁结构在各种受力方式下的响应有较大的工程价值。
模拟不同类型的桥梁需要不同的建模方法,分析内容包括静力分析、动荷载响应分析、施工过程分析等等。
在本章中着重介绍桁架桥、刚架桥和斜拉桥三种类型桥梁。
内容 提要 第6章 ANSYS 桥梁工程应用实例分析本章重点结构分析具体步骤结构静力分析 桁架结构建模方法 结构模态分析本章典型效果图6.1 引言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在土木工程应用分析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用它来分析桥梁工程结构,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类型桥梁的受力、施工工况、动荷载的耦合等。
ANSYS程序有丰富的单元库和材料库,几乎可以仿真模拟出任何形式的桥梁。
静力分析中,可以较精确的反应出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内力情况等;动力分析中,也可精确的表达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荷载耦合、时程响应等特性。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桥梁结构进行全桥模拟分析,可以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本章介绍桥梁结构的模拟分析。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桥梁的精确分析具有较大的工程价值。
桥梁的种类繁多,如梁桥、拱桥、钢构桥、悬索桥、斜拉桥等等,不同类型的桥梁可以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
桥梁的分析内容又包括静力分析、施工过程模拟、动荷载响应分析等。
可以看出桥梁的整体分析过程比较复杂。
总体上来说,主要的模拟分析过程如下:(1) 根据计算数据,选择合适的单元和材料,建立准确的桥梁有限元模型。
(2) 施加静力或者动力荷载,选择适当的边界条件。
(3) 根据分析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求解器进行求解。
(4) 在后处理器中观察计算结果。
(5) 如有需要,调整模型或者荷载条件,重新分析计算。
桥梁的种类和分析内容众多,不同类型桥梁的的分析过程有所不同,分析侧重点也不一样。
在这里仅仅给出大致的分析过程,具体内容还要看具体实例的情况。
6.2 典型桥梁分析模拟过程6.2.1 创建物理环境建立桥梁模型之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基于ansys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及脉动风抖振分析

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
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DYNAMICS
Vol.39No.6 Dec.2019
文章编号:1000-1301(2019)06-0083-08
DOI:10.13197/j.eeev.2019.06.83.songhh.012
Analysesofcablestayedbridges’staticwindstabilityandpulsating windbuffetingbasedonANSYS
SONGHonghong,YANGGang,JIANGYali
(College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DalianMaritimeUniversity,Dalian116026,China)
收稿日期:2019-08-17; 修订日期:2019-09-21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业务费重点科学研究培育项目 (3132019349) Supportedby:FundamentalResearchFundsfortheCentralUniversityies(3132019349) 作者简介:宋红红(199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稳定性研究.Email:honghongsong@dlmu.edu.cn 通讯作者:杨 刚(1959-),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结构仿真分析与 BIM设计研究.Email:yanggang@dlmu.edu.cn
基于 ANSYS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及 脉动风抖振分析
宋红红,杨 刚,姜亚丽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 要:以大连长山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 ANSYS有限元软件,提出一个斜拉桥抗风分析方法。首 先建立主桥段有限元模型,基于流体计算软件 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得到主要梁段截面 三分力系数,通过 MATLAB生成 Davenport脉动风速时程曲线。然后基于 ANSYS二次开发功能,编 制以增量法和内外迭代法为基础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和以 Davenport风速谱为基础的脉动风抖 振分析程序。结果表明:该桥静风失稳风速为 125m/s,远大于设计风速 35.2m/s;在随时间变化的 脉动风作用下横桥向振幅最大;在相同基本风速下,脉动风作用产生的位移明显大于静风作用,特别 是横桥向和转角位移。该分析结果可为以后斜拉桥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ANSYS;CFD;静风稳定性分析;脉动风抖振分析;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TU399 文献标志码:A
静风荷载下大跨钢桁拱桥施工稳定性分析

静风荷载下大跨钢桁拱桥施工稳定性分析靳国胜;田军伟;郑万山【摘要】介绍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钢桁架拱桥稳定性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大宁河特大桥在纵横向静风荷载作用下的施工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大跨钢桁拱桥稳定系数影响较小,而材料非线性对稳定性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不容忽视.【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86-88,91)【关键词】稳定性;静风荷载;非线性;钢桁架拱桥【作者】靳国胜;田军伟;郑万山【作者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2+4稳定问题在桥梁工程及钢结构中不容忽视。
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桥塔、施工塔架高耸化、箱梁薄壁化以及高强材料的应用,细长比增大、结构整体和局部刚度下降,使得稳定问题在此类结构分析中显得更为重要。
特别是拱桥结构,在静风荷载等作用下,以承受压力为主,拱肋还承受一定的弯矩、扭矩和剪力,在施工和运营阶段拱结构可能由于本身刚度或者支撑不足而丧失稳定[1]。
过去曾多次发生拱桥施工失稳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拱肋结构的施工稳定安全性是拱桥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大跨度钢拱桥来说,拱肋架设是整个桥梁施工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关键性工序,必须对整个架设过程进行严格的计算分析控制。
目前,大跨度钢桁拱肋的架设主要采用缆索吊装—千斤顶斜拉扣挂法,矢跨比较高、吊装节段多、吊装重量大,因此对吊装系统的荷载要求高,对缆扣塔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也很高。
整个吊装系统及拱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稳定性受静风荷载等外荷载影响很大,必须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2-5]。
1 稳定性分析方法从微分学角度考虑稳定问题主要分为2类:1)分支点失稳问题;2)极值点稳定问题[6]。
大跨度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及影响参数分析

文章编号:1671-2579(2010)03-0114-04大跨度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及影响参数分析张辉1,韩艳2,田仲初2(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2.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摘 要:随着跨径不断增大,斜拉桥存在静风失稳的可能性增加。
笔者综合考虑了静风荷载和结构自身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引用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理论,采用增量双重迭代搜索法对某大跨度斜拉桥进行了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根据其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结果探明其静风失稳机理,并探讨了不同参数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大跨度斜拉桥;静风失稳;非线性;增量双重迭代搜索法;Ansys 软件收稿日期:2010-05-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908025)作者简介:张辉,男,硕士.1 前言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增大,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径桥梁的静风稳定问题就是其一。
但目前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风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抖振响应和气动稳定问题上,而对其静风失稳现象重视不够。
近年来,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跨径的不断增大,斜拉桥存在静风失稳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大跨度斜拉桥的静风稳定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
静风失稳是静风荷载与结构变形耦合作用的一种体现。
过去,对大跨度悬索桥空气静力失稳的计算方法都比较简单,仅限于验算横向静风引起的侧倾失稳以及纯升力作用下的扭转发散,且没有考虑结构与风荷载非线性因素的相互作用,用于实际结构的静风稳定分析时,难以获取准确的静风失稳临界点,也无法揭示结构失稳全过程以及空气静力行为的非线性特征。
为了能全面了解大跨度斜拉桥静风失稳的发生机理,考察各种不同参数对结构静风失稳的影响,从而准确预测结构发生静风失稳的临界风速,为今后进行斜拉桥抗静风设计及状态评估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综合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和静风荷载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计算方法对某大跨度斜拉桥静风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大桥静风失稳的机理。
大跨桥梁风致抖振时域分析及在ansys中的实现

关键词 : 长跨桥 ;抖振分析 ;时域法 ;有限元法
中图分类号 : U441. 3 ;U448. 27
文献标识码 : A
Time2Domain Analysis of Wind2Induced Buffet on Long2Span Bridg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alysis in ANSYS
线性等各种频域法所不能考虑的因素 ,故日益受到 重视 。在时域里进行抖振分析 ,关键是要求出作用 在桥梁上的气动力时域表达式 ,有了气动力后 ,就可 以用一般有限元的分析方法 ,对桥梁作时程分析 ,求 出抖振响应历程 ,然后对响应历程样本进行统计 ,求 出统计量 ,如位移均方根响应等 。文献[ 1 ]提出一种 准定常气动力模型 ,与传统时域抖振分析方法相比 ,
作用在主梁上单位展长自激力可以表达为工程应用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分别采用本文所提出的以单元气动刚度矩阵和单元气动阻尼矩阵形式表示的气动力模型和文献提出的准定常气动力模型分别对崖门桥的成桥状态进行风致抖振时域分析并对比了两个气动力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崖门大桥为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位处为类地表粗糙度类别主桥长668桥面平均高程为52ubcd10写成矩阵的形式可得单元气动阻尼矩静力三分力系数曲线主梁跨中节点横向竖向和扭转个重要自由度的位移响应时程结果见图本文模拟时间取为200但为了清晰起见只给出前40的结果其他时间点的结果与前40的结果类似
(9)
由式 (9) 可知 ,单位展长作用在主梁的气动力由三部
分组成 :静风力 、抖振力和自激力 , 由于静风力和抖
振力在一般参考文献中都有 , 本文不再给出 。作用
在主梁上单位展长自激力可以表达为 :
Fae ( t) = - C0δ· ( t) - K0δ( t)
大跨铁路梁桥最大悬臂阶段的静风安全性分析

大跨铁路梁桥最大悬臂阶段的静风安全性分析作者:杜立凡王卫锋郑恒斌来源:《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摘要:在桥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风荷载与桥梁结构的相互作用是一项工程风险因素。
为评估桥梁挂篮悬浇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同时为桥梁抗风设计提供有效依据,以某大跨铁路连续梁桥为背景,基于CFD数值模拟结合规范建议公式确定了桥梁关键截面的三分力系数,而后采用Midas Civil建立了考虑桥梁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
针对主梁最大悬臂阶段将均匀对称、非均匀对称和龙卷风荷载分别与对称及非对称施工荷载工况组合,将结构预存状态与静风荷载效应叠加,以此全面分析主梁最不利施工阶段的静风安全性。
结果表明:静风荷载引起主梁横向位移最大值可达到6.98 mm,竖向位移最大值可达到5.03 mm,龙卷风工况对结构位移最为不利;各关键位置应力最大值,最小值均出现在对称均匀加载工况,对称均匀加载工况对结构应力最为不利。
为确保结构安全建议在桥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考虑风荷载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桥梁工程;悬臂施工;静風荷载;CFD方法;三分力系数;安全性中图分类号:U441.2文献标识码: A桥梁结构的施工工程复杂庞大,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来自自然界气候条件、材料性能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非常巨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风荷载引起的桥梁破坏发生面较广,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失稳甚至破坏[1-3]。
在施工阶段下,桥梁结构对风荷载的作用更为敏感,结构过大的风响应会对施工及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4-5]。
而最大悬臂阶段是桥梁挂篮悬臂施工过程中最不利的阶段,结构在此阶段受风荷载的影响最大[6-8]。
所以,对桥梁的最大悬臂施工阶段进行风安全评估是有必要的。
由于在大跨梁桥悬臂浇筑的过程中,T构两侧悬臂难以做到完全对称,不平衡荷载是悬臂阶段风安全问题中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9]。
施工过程中结构状态有一个叠加的过程,静风荷载作用在叠加下可能导致结构产生更大的位移和内力,所以施工过程的结构状态与静风荷载效应的叠加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及其在ANSYS中的实现胡晓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6[ 摘要 ] 随着桥梁跨径的日益超大化,大跨度桥梁存在静风失稳的可能。
在综合考虑几何、静风荷载非线性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修正的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方法,在ANSYS中编制了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程序,实现了桥梁从稳定到失稳的全过程分析。
利用该程序,研究了苏通大桥的静风失稳形态和机理。
[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静风稳定性;ANSYS;二次开发;苏通大桥Aerostatic Stability Analysis for Long-span Bridges andImplementation in ANSYSXiaolun HU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Abstract ] Because of long-span bridges' increasing span, the aerostatic instability maybe occurs under the action of static wind load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modified increment andinner-outer iteration method, and accomplishes the full range nonlinear aerostatic instabilityprogram. Both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nd wind load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method. Aprogram based on ANSYS is developed. Using the program, the configuration andmechanism of the Sutong Yangtze Bridge’s aerostatic instability are discussed.[ Keyword ] long-span bridge, nonlinearity, aerostatic stability, ANSYS, secondary development, Sutong Yangtze bridge.1前言随着桥梁跨径的日益增大,桥梁结构对风致响应变得更加敏感,存在静风失稳的可能。
1967年,日本东京大学Hirai教授就在悬索桥的全桥模型风洞试验中观察到了静力扭转发散的现象[1][2]。
同济大学风洞实验室在汕头海湾二桥的风洞试验中,发现了斜拉桥由静风引起的弯扭失稳现象[1][2]。
后来,Boonyapinyo、Miyata、谢旭、方明山、程进、张志田、邹小江等学者[1][2]对桥梁静风稳定性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改进,初步探明了失稳机理。
桥梁静风失稳是指主梁、主拱在静力风荷载作用下发生弯曲或扭转失稳的现象。
随着静力风荷载的增加,主梁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一方面改变了结构刚度,另一方面改变了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风荷载的大小,并反过来影响了结构的变形。
当结构变形引起的抗力增量小于风荷载增量时,就会发生结构静风失稳现象[1][2]。
它是一个稳定问题,在结构力学上类似于柱的扭曲问题。
桥梁结构的实际静风失稳形态均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涉及到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的非线性。
结构是否发生静风失稳取决于结构抗力与静力风荷载的发展规律和相对大小,而不取决于结构的极限强度。
2 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早期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侧倾分析法和结构扭转发散分析法,属于线性分析。
随后出现了特征值和迭代法相结合的方法,方明山[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增量法和迭代法相结合的方法,用于计算第二类静风稳定性问题。
程进[2][3]做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增量—内外两重迭代方法,标志着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趋于成熟。
同时,程进采用级数法给出了悬索桥静风扭转发散的实用公式,引用修正膜理论,提出了求解悬索桥侧倾风载效应的实用方法。
迄今为止,分析静风稳定性的成熟方法是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法[2][3],即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
增量法为风速按一定的步长递增,每级风速下的内层迭代主要是进行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计算,外层迭代则是寻找结构在该级风速下的平衡姿态。
同时,引入低松弛因子[4],用于修正下次迭代时的扭转角增量,减少了外层迭代的计算次数,有助于得到收敛解。
非线性包括几何、材料、静风非线性三种。
对于静风失稳分析而言,关注的是结构几何变形和静风荷载相互作用的问题,即结构丧失静风稳定性的起始条件(由静风稳定状态到静风失稳的嬗变)。
在该状态下,结构仍处于弹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材料非线性。
修正的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图1):1) 自重荷载作用下,线性求解。
(step i-1=step0)。
2) 提取主梁(加劲梁)扭转角1{}i θ−,计算该状态下的三分力系数,此时,主梁的有效攻角均等于初始攻角0α。
3) 假定初始风速和风速步长0U U Δ,当前风速0i U U =。
(step i )。
4) 在当前风速下,采用Newton-Rapson 方法进行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求解,获得收敛解。
(内层迭代)。
5) 提取主梁(加劲梁)扭转角向量{}i θ,则该级风速下进行三分力系数修正的扭转角向量取{}{}{}i i i θθϕθ=+Δ,扭转角增量1{}{}{}{}i i i 1i θθθϕθ−−Δ=−−Δ。
此时,主梁的有效攻角0{}{}{}i ααθ=+。
其中,ϕ为低松弛因子,根据具体情况取值,通常在0.35~0.50之间。
6) 计算该状态下的三分力系数。
7) 检查三分力系数的欧几里得范数是否小于允许值。
1/2211211()()()Nak j k j j k Nak j j C C eps C ααα−=−=⎧⎫⎡⎤−⎪⎪⎣⎦⎪⎪≤⎨⎬⎪⎪⎡⎤⎣⎦⎪⎪⎩⎭∑∑ (,,k X Y Z =) (1)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式中,为节点总数;为阻力、升力和升力矩系数;为阻力、升力和升力矩系数的允许误差,可取0.005°。
Na k C k eps 8) 如果范数大于允许值,重复步骤4)~6)(外层迭代)。
若迭代次数超过预定的次数,说明本级风速难以收敛,将风速步长减半,返回4)步,重新计算。
(step i+1,增量法)。
9) 如果范数小于允许值,说明本级风速计算结果收敛,输出计算结果。
按设定步长增加风速,进行下一级风速计算。
(step i+1,增量法)。
10)绘制结构变形-风速曲线,判定静风失稳临界风速。
图1 非线性静风稳定的计算流程3 在ANSYS 中的实现实现上述程序框图的关键是主梁(加劲梁)单元的扭转角的计算。
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主梁单元的扭转角数组anggir ,每列存放变量见表1,各列变量之间的迭代关系如下:表1 扭转角度数组anggir单元号 12 3 4 5611i α− i α 1i α−Δ i αΔ cst αrst α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2 …anggir(I,2)=ROTX(I)+alfa0 !!计算当前角度i α,alfa0为初始风攻角0αanggir(I,4)=anggir(I,2)-anggir(I,1)- Phi*anggir(I,3) !!角度增量i αΔ,Phi 为低松弛因子ϕ anggir(I,5)=anggir(I,2)+ Phi *anggir(I,4) !!用于三分力系数插值cst α anggir(I,1)=anggir(I,2) !!计算当前的角度1i α−anggir(I,3)=anggir(I,4) !!存储角度,作为当前角度与下次计算时对比1i α−Δ CLING=cst(anggir(I,5),3) !!插值,获得当前三分力系数CLING 、CDING 和 CMING CDING=cst(anggir(I,5),2) CMING=cst(anggir(I,5),1)anggir(I,6)=ROTX(I)+alfa0 !!本次迭代计算后的结果rst α,用于计算欧几里得范数用户图形界面设计语言UIDL [6](User Interface Design Language )是编写或改造ANSYS 图形界面的专用设计语言。
ANSYS 公司为方便用户使用UIDL 功能,研制了UVB (UIDL Visual Builder )插件,可以方便地生成图形用户界面。
它可以直接生成函数对话框、拾取对话框、菜单和帮助,每个框体单元(Box Object )包含UIDL Control 、ANSYS Command 和UIDL Code 三部分。
本文使用UVB 插件和UIDL 语言成功编制了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的用户界面,它具有ANSYS 的一致风格,可以如同ANSYS 菜单一样地方便调用。
图2 程序界面4 算例分析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苏通大桥主跨1088m ,桥塔呈倒Y 型,塔高300.40m ,最长斜拉索586 m ,主梁采用流线型闭口钢箱梁断面,主梁高4.00m ,宽41.00m 。
苏通大桥属于超大跨度斜拉桥,探讨其静风失稳形态和机理是很有意义的。
基于ANSYS 软件,本文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斜拉索采用单根索模拟,选用单向受拉的LINK10单元,桥塔用BEAM188单元模拟,主梁和墩柱用BEAM4单元模拟,在塔底、墩底处按固接的边界条件处理。
图3为主梁的静三分力系数。
静三分力系数攻角(deg)图3 苏通大桥的静三分力系数图4 苏通大桥效果图当初始风攻角为0°时,主梁位移随风速变化的全过程如图5、图6所示,可发现一些规律: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1) 主梁中跨L/2处的竖弯、侧弯和扭转变形均明显大于中跨L/4处,中跨L/4处较明显大于边跨L/2处。
它表明,在静风荷载作用下,主梁的位移值沿展长方向分布明显不均,跨中位置大于其它位置。
2) 随着风速的逐级增长,主梁的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和扭转角度呈非线性增长,曲线丰满展开。
它表明,杭州湾大桥的静风变形过程是主梁竖弯、侧弯和扭转变形完全耦合的过程。
失稳形态为空间弯扭耦合失稳,竖向位移和扭转变形耦合在一起,扭转变形略占优势。
3) 0°风攻角时,升力系数CL 为负值,CM 为正值,因此,在低风速作用下,主梁逐渐下挠;至110m/s 风速时,挠度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上挠,非线性增长趋势明显。
主梁扭转位移始终为正值,非线性增长至失稳状态。
4) 该桥主跨1088m ,侧向位移非常显著,量值约为竖向位移的4~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