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全套(九)
九年级物理中考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课件人教版

011
三 种 常 见 的 温 度 计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范围_-__2_0_℃__—__1_1_0℃最小 刻 度 是 1℃ , 体 温 计 的 测 量 范 围 是 35℃-42 ,最小刻度是0.1℃ 。
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看 清它的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
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要注意: (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侧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冰变成水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熔化吸热)
塑料盆成形是一个什么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放热)
冰与塑料这两种固体有何区别?
舞台上的烟雾,是怎样形成的?
干冰升华迅速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升华吸热
冬天树上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凝华放热
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Nhomakorabea气态
吸
汽液 化化
放
升
凝
华 液态 华
热
热
熔凝 化固
蒸发吸热,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影响蒸发的因素是什么?
①.液体的表面积; ②.液体的温度; 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
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不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复习并巩固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理解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电与磁的原理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如判断磁场方向、解释电磁现象等,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理解电与磁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地磁场的概念。
•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电与磁概念与具体生活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转化的理解及应用。
•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安培定则等空间关系的判断。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电与磁相关动画、实验视频、生活实例图片等)。
•实验器材展示(如电磁铁、发电机模型、电动机模型等,用于回顾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中考真题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梳理电与磁的基础知识。
•演示法:利用实验器材或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增强直观感受。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与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促进思维碰撞。
•练习法: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备(如电磁炉、手机充电器、电动机驱动的玩具车等),提问:“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它们与电和磁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章主题。
2. 新课教学2.1 电流、电压、电阻与欧姆定律•概念回顾:明确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I=U/R)的内容、公式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梳理课件)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

中物理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 系
1 ★考点概览
一、知识点与考点
电流 与电 压和 电阻 的关 系
电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路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 ★考点概览
二、考点解析
1.考点剖析:第十七章是本书重点内容,本章每节都是重点,在中考中涉及到本章内 容的考题所占比例高、考题形式多样、难度高,是每年中考中必考的内容,所以应该 引起教师和考生注意,并下功夫做好本章复习。本节研究的是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 阻关系,是下一节欧姆定律的前奏,也是接触电磁学最重要的规律—欧姆定律的开 始。本节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就是实验探究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电路中 电流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也就是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掌 握实验探究活动,科学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必考内容。
3 典例呈现
★考点二:探究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典例二:(天水)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请勿更改原有导
线,导线不得交叉),
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连接电路时,开关必
须
。
3 典例呈现
★考点二:探究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 提升训练
4.(自贡)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分别变化了∆U和∆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4 提升训练
5.(哈尔滨)如图所示,L1“3V 3W”、L2“3V 1.5W”。灯丝电阻不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452张ppt)

物理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频__率___来表示, 单位是______赫__兹。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 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2__0_H_z_~__2_0_0_0_0__H_z_,小于 _____2_0__H的z 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2_0_0_0_0的H声z 音叫超 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考点梳理
考点2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特征
含义
决定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__低__,俗称声音的 “粗”“细”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__强__弱____,俗称音量的 “大”“小”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物理
波形情况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 多,频率大,音调高 波形陡而高,振幅大,
响度大
音色
声音的__品__质____,用于区分发 声体的依据
初中物理复习
物理
章:机械运动
物理
初中物理复习
分子热运动 内能
热机
电学
第一讲│ 考点梳理 物理
考点梳理
考点1 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 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小_____。 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介__质___, 真空___不__能___传声。
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
调会更高
·新课标
物理
3.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
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 C)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册同步课件ppt(39份) 人教版19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3.如图所示,小明做实验时,把小磁针放 在条形磁体的周围,老师说其中一个小磁 针坏了,你知道是哪一根吗?
点拨:根据条形磁体磁场的特征可知坏掉的小磁 针是A和C中的一个,小磁针红色一端表示N极, 由小磁针B和D的N极指向可知条形磁体左端为N 极,右端为S极,可以确定坏掉的小磁针是C.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 形状:针形、条形、蹄形
为什么普通的铁棒无法吸引铁屑,而用磁体 靠近后的铁棒就可以吸附铁屑了?
一些物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磁性,这种现 象叫做磁化. 你知道哪些磁化的办法?
磁化在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利弊. 利:
弊:彩电荧屏后的阳极,如果被磁化,就会使电子束偏 离原位而使彩色失真.机械钟表内的零件被磁化,也会 影响钟表的精确度.
巩固练习:
1.探险队员在北极探险时,发现手中的指南针N 极指向 ( D ) A.水平方向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小磁针N极与水平方向成一夹角向下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不管如何分割磁体,它都有两个磁极 B.磁体之间不相互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C.磁极和电荷相似,也可以单独存在 D.磁体两端磁性最强
磁体每一部分的吸引力是否相同?
用磁铁吸附桌面的铁屑.
发现:铁屑几乎全被磁体 的两端所吸附,可见磁体 每一部分的吸引力不相同.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每个磁体必有两 个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 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 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 出磁场的分布.
磁场的强弱性:
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场越强 这些铁屑的排布成一定的规律,为什么?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章】浮力ppt课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 基米德原理,盛水的烧杯中加入盐,导致水的密
度变大,当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时 ,鸡蛋
将会逐渐上浮,原来在水中沉底时, F浮<G;逐 渐上浮时, F浮>G,鸡蛋的重力不变,因此浮力变 大,故选D.
【类型突破】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1 )理解物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的区别 , 只有
【解析】从图像中可以得出当 V = 1.5 cm3 时,ma = 3.0 g, mb = 1.0 g,故把 a、b 两种物质做成体积 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
稳定后,a、b 所受的浮力 F浮 = G排 = ρ水gV排 =
1.0 g/cm3×10 N/kg×1.5 cm3 = 0.015 N,所以由 F浮< Ga = 0.03 N,可以判断出甲沉入容器的底部, F浮> Gb = 0.01 N,乙漂浮在水面上,则甲排开水 的体积大于乙排开水的体积,所以,甲受到的浮
C
×
D
√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题展示
类型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近 5 年共考查 3次,
试题均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生活实例 判断浮力的大小,多在选择题中考查.
例 1 如图所示 ,向盛水的烧杯中陆续加盐 ,并轻 轻搅拌,鸡蛋将( D )
A. 下沉,浮力不变
B. 上浮,浮力不变 C. 下沉,浮力变小 D. 上浮,浮力变大 例1题图
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 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第5题图
【解析】
选项 A 正误 × 解读 a 的密度为2 g/cm3,大于水的密度,将 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底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课件(ppt)

把元件首__尾__顺__次__连接起来的电 路
把元件__并__列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_一__条___电流路径, 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_不__工__作___
开关 作用
控制__整__个____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__干__路____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
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新课标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定义法:用电器_首__尾__相__连_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电流法:电流只有__一__条__路径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拆除法:拆除某用电器,其他用电器__不__工__作__为串联, 否则为并联。
·新课标
针对训练
示教板上面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都能发光。 在不看示教板背面电路连接、不用其他任何仪器的情 况下,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0~0.6 A(0.02 A), 0~3 V(0.1 V), “20 Ω 1 A”含义: 最大阻值为20 Ω,
0~3 A(0.1 A)
0~15 V(0.5 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符号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连接方法
__串__联__
_并__联_____
一__上__一__下__
方法
现象
结论
串联
并联
·新课标
方法
现象
结论
拧下一只灯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另一只灯泡灭 另一只灯泡仍亮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3 电路连接与设计 1.电路的连接 串联电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依次连
接。 并联电路:采用“先串后并法”,即先将一支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a.探究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控制电流不变,选择匝数不同 的电磁铁串联进行实验(2017 年 3 次) b.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选择同一个电磁铁(控制线圈匝 数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进行实验
c.探究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控制电磁铁的匝数和电路中的 电流不变,比较插入铁芯与无铁芯时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多少(2019 年 1 次)
方向.
(2019·枣庄)在下图中,请你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A点的磁感线
题图
答图
考向 2: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或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2020·铜仁)如图所示为通电螺线管,请根据螺线管的极性标出小
磁针的 N 极和在虚线框内标出电源的“+”“-”极.
题图
答图
考向 3:根据电流方向以及小磁针的 N、S 极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绕线 方向
⇨
1.已知电源正、负极确定螺线管、小磁针的 N、S 极.
2.已知小磁针的 N、S 极或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确定电源的正、 负极.
Hale Waihona Puke (3)小明继续实验探究,并按图乙连接电路,他先将开关 S 接 a,观察 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再将开关 S 从 a 换到 b,调节变阻器 的滑片 P,再次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 阻器是为了__保__证__电__流__表__A_的__示__数__不__变_____,来探究__通__电__螺__线__管__的__磁__场___ _强__弱__与__线__圈__匝__数__的关系.
如图,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 N 极指向下,请 在螺线管上画出导线的方向.
题图
答图
【答题规则】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4)运用安培定则判断时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安培定则:用右手握 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 管的 N 极.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全套(九)
第21讲 电与磁 第1课时 磁场 电生磁和电磁铁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常考命题点】 1.【假设与猜想】 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有关
2.【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略)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①转换法的应用 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磁性的强弱
1.(2020·菏泽)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左端为__N____极.对 电磁铁来说,匝数越多,通过的__电__流____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2.(2016·云南)课外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如 图所示).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改进的办法有_加__大__线__圈__中__的___ ___电__流_(_合__理__均__可__)___(只需填出一种).要使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为 N 极,a 点应接电源的__负____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 极 B.通电螺线管外 A 点磁场的方向向右 C.小磁针 N 极指向左 D.小磁针 S 极指向左
⇨
1.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 (1)由电源正负极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2)由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确定右手的握法,根据安培定则确定 螺线管的 N、S 极; (3)根据磁体外部磁感线 N 出 S 进,判断磁感线方向,确定磁感线上 某点的磁场方向;
3.(2019·天水)如图所示电路,开关 S 接到 a 后,电磁铁左端为__S____ 极,小磁针静止时,A 端是__S____极;将开关 S 由 a 拨到 b,调节滑动变 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__减__弱____(选填“增强”“不 变”或“减弱”).
电磁作图(20年云南;19年昆明;18年云南、昆明考查) 【考情分析】电磁作图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安培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极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电源的正、负极等知识. 考向1:根据电流的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判断通电螺线管以及小磁 针的N、S极
电生磁(20 年云南;19 年云南、昆明、曲靖;18 年昆明、 曲靖;17、16 年云南考查)
【考情分析】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应用题的形式考查, 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培定则的应用;二是以电磁继电器为主, 考查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判断、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电功率等的综合计算.
(2019·泰安)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后,
(3)进行实验以及实验现象分析
3.【实验结论】 (1)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在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交流与反思】 (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下端分散的原因(小铁钉被磁化,同名磁极相 互排斥) (2)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电流的磁效应)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5.应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 N、S 极
(4)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确定 小磁针的 N、S 极;
(5)根据在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正极流出,流回负极,来判断电源 的正、负极.
2.使用安培定则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决定通电螺线管磁极极性的根本因素是通电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 方向,而不是通电螺线管上导线的绕法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当两个 螺线管中电流的环绕方向一致时,它们两端的磁极极性才相同. (2)四指的环绕方向必须是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3)N 极和 S 极一定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实验中,小明在螺线管周 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
(1)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分布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 外部的磁场与__条__形__磁__体____的磁场相似.
(2)小明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 180°, 南北极发生了对调,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 __电___流___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