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合集下载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适应症1.咳嗽、脓痰,伴有发热,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或扩大的浸润影,考虑肺部感染时。

2.气道开放患者出现脓痰或血性痰,考虑肺部感染时。

3.其他考虑肺部感染的情形。

二、痰标本采集与转运流程注:a:宜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合格痰标本;自然咳痰标本必须为深部咳痰,不能留取唾液和鼻咽腔分泌物。

b:诱导痰只适用于检测卡氏肺抱子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病原菌检出效果差。

C.有气道高反应者慎用高渗NaCl诱导。

d.仅当气管插管的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时,可采集气管导管吸出物标本(气管在插管24小时后即有定植菌,若未有肺部感染指征时送检气管吸出物,可导致结果与疾病不符)。

e.室温下应在2小时内送至微生物室,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放置2〜8°C 环境保存2〜24小时;延迟送检将导致非苛养的口咽部定植菌过度生长,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低温保存会使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的分离机会和数量减少;故若标本延迟送检,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并指出可能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三、标本拒收标准1.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发现标本受口咽部菌群污染,合格痰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视野。

2.送检标本为唾液、口咽分泌物或鼻咽部窦内引流物等。

3.痰液中含有食物残渣。

4.无标签或标签贴错;标识信息不明,未提供釆集时间及送检目的等。

5.送检时间超过2小时且未正确保存的标本。

6.收集容器有渗漏或容器存在其他不合格情况。

四、注意事项1.24小时内不要重复采集痰标本。

2.咳痰、诱导痰、气管吸出痰标本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

3.尽量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前釆集标本。

只要有可能得到合格的痰标本,应马上釆集、送检。

4.当肺部感染患者伴有发热(≥38°C)或低体温(≤36°C)、白细胞增多或粒细胞减少等血培养送检指征时,应同时釆集血标本送检。

5.申请单应注明患者的临床诊断、症状、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检测目的、标本釆集时间,并标识是普通培养、抗酸杆菌培养还是真菌培养。

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室标准操作程序一、进入实验室工作前,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

二、痰标本分类: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

三、痰标本性状分类:A、干酪痰;B、血痰;C、黏液痰;D、唾液痰。

标本量一般3—5ml。

四、标本采集:(一)初诊患者应收集3份痰液标本(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二)治疗中或者随访患者按期留取2份标本(1.晨痰;2.夜痰)。

注:若当日未能检查的标本,应放入4℃冰箱保存,避免干固或污染。

五、标本处理:(一)收集痰标本后,首先将病人姓名、编号(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访病人登记号)、痰标本序号和性状作登记。

(二)用铅笔在有磨砂面的新玻片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

注:确保玻片上的编号与痰盒上的编号一致(三)小心打开痰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挑取痰标本中可疑部分,于玻片正面均匀涂抹成10㎜×20㎜的卵圆形痰膜。

注:取样、染色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四)待痰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离10㎜以上,酒精灯5秒钟内将玻片经过火焰加热4次固定。

(五)染色:1、滴加石炭酸复红初染液盖满玻片,加热出现蒸汽,染色5分钟。

2、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脱色液,脱色1分钟。

3、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

4、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六)镜检:1、取染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固定。

2、先用10倍目镜调节成像清晰后,在玻片上滴1—2滴专用镜油,使用100倍油镜进行细致观察。

六、结果判定:阅片时,从头开始,以“弓”形移动读片,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他细胞呈现蓝色。

1、观察300视野未见抗酸杆菌为阴性;2、1-8条/300视野以条数报告;3、3-9条/100视野为1+;4、1-9条/10视野为2+;5、1-9条/每视野为3+;6、≥10条/每视野为4+。

七、使用完显微镜后,立即用镜头纸将油镜擦净,关闭显微镜电源。

痰标本采集技术

痰标本采集技术

(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小时的痰全部突入容器 方法正确;留取标本符合要求;及时送检 内送检
864
痰液培养标本:于清晨收集,嘱患者用漱口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
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吐入无菌培养容器内,加盖即可送 检,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同常规标本收
指导方法正确;采集标本符合要求;无力咳痰者 按无菌要求留取
432 532 532 532 532
432 864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腕带、床号、姓名、痰标本容器
核对正确
864
2.指导患者留取痰液方法
指导正确
434
常规痰标本:1.若患者能自行留取痰液、嘱患者晨起后漱口,然后数次
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与痰盒内,盖好痰盒送检
指导方法正确;患者按要求咳出痰液;及时送检 8 6 4
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右下向上叩击患者背
部,接通吸引器,连接吸痰管,带无菌手套,按吸痰方法将痰液吸出, 方法正确;吸痰操作规范;标本留取合格;及时
置于标本容器内,加盖送检
送检
8
6
4

作 中
54
24h痰标本:1.容器上贴好标签,注明留痰起始时间,并加入少量清水,
嘱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
标签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晰;指导正确
642
2.从清晨醒来(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晨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分 目值
科室
姓名 操作要点
得分
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治疗情况
评 估
14
2.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和咽部有无异常情况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
4
3
痰标本采集法
(一)目的
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目的选择正确的容器。
2、患者做痰培养及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
3、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起止时间。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扣分及原因




15

1、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一项不合格扣1分)
2、用物准备:治疗卡、Lis条形码,一次性使用痰杯、手电筒、压舌板,弯盘、纱布、快速手消毒液、清水适量、24h痰标本准备容积约500ml的清洁广口容器,漱口液200ml(物品少备或补备一项扣0.5分,物品摆放不合理扣1分)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告知,呼叫器放于随手可触及
15
10
10
10
5
5
全程质量
10
1、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
2、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患者留取痰液之前要漱口,然后深吸气,用力咳出第一口痰,留于容器中
3、告知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3、检查用物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扣3分)
4、核对医嘱,粘贴lis条形码
3
6
3
3






75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确认,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2、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查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
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
要点:
1. 痰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时痰
液比较容易咳出,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较高。

2.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细菌的
干扰。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咳出痰液。

3. 采集容器,使用无菌的干净容器来收集痰液,通常是一个干燥、干净的容器,最好是带有盖子的容器,以避免痰液被外界污染。

4. 采集方法,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然后用力咳嗽将
痰液咳出并直接咳入收集容器中。

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
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5. 采集后处理,将盖子盖紧,确保容器密封,避免痰液外溢或
被外界污染。

标注好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
和分析。

6. 送检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或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或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

以上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要点,正确的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标准得分物品准备弯盘、手电筒、压舌板、纱布、根据检验目的准备标本容器(痰盒或无菌痰盒、大容量痰盒)、冷开水、漱口溶液、条形码标签、化验执行单、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必要时戴手套、备集痰器10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根据医嘱选择标本容器扣2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检查速干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检查手电筒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操作步骤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5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做到双向核对扣0.5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错误一项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未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一项扣1分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取得配合63.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观察口腔黏膜、咽部情况84.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5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戴口罩扣1分操作前未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检查项目一项扣1分采集前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痰培养标本协助患者漱口顺序不正确扣1分指导患者取痰标本方法不正确扣2分24h痰标本容器上未注明起止时间扣1分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未给予翻身扣背扣1分通过吸痰收集痰标本未戴手套扣1分集痰器连接方法不正确扣1分未协助患者擦净口鼻部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收集痰标本(1)常规标本:晨起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置于痰盒中6(2)痰培养标本:晨起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无菌痰盒8(3)24h痰标本:晨起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起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止,将24h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内8(4)无力咳痰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先叩击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127.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5痰标本采集后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操作后未将条形码贴于标本容器上扣1分操作后未核对扣1分医用、生活垃圾未分开扣1分未记录痰液的外观和性状扣1分,24h痰标本痰液总量未记录扣0.5分;记8.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标本及时送检6录不实扣0.5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

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最新考核表)1. 引言痰液标本是评估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确的采集技术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标本质量,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本操作标准旨在规范痰液标本的采集过程,确保操作准确、安全、无菌,提高采集者的能力及质量。

2. 术语定义- 痰液标本:患者从呼吸道排出的分泌物。

- 采集者:痰液标本的采集工作人员。

3. 采集环境要求- 操作室保持清洁,通风良好。

- 采集工具和处于无菌状态。

- 采集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穿戴无菌手套。

4. 采集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工具和。

- 检查采集工具和是否无菌。

- 关注采集者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洗手惯。

- 戴上无菌手套,确保采集过程无菌。

5. 采集步骤1. 通过告知患者痰液采集过程,获得患者的合作。

2. 提醒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干扰。

3. 患者刷牙后,嘴巴含漱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4. 患者取深呼吸,保持舌头平放。

5. 将无菌痰杯递给患者,提醒患者咳嗽或吐痰直接进入痰杯。

6. 确保患者在采集过程中顺利呼吸,避免吸入其它异物。

7. 采集足够的痰液量,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8. 患者咳嗽或吐完痰液后,将盖子紧闭,确保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9. 采集完成后,将标本封存,填写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采集者签名等。

6. 采集后处理- 采集者将标本送至指定的实验室或病理科室。

- 标本送达后,实验室或病理科室负责进一步处理和检测。

- 采集者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报告。

7. 检查和考核- 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采集者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采集工具的无菌状态、痰液标本量的准确性等。

8.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的指导书、视频等参考资料,以便采集者研究和参考。

以上为痰液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的最新考核表,希望采集者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工作,确保痰液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在临床医学实践中,采集患者痰标本是常见的操作之一。

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吸痰法痰标本采集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在进行吸痰法痰标本采集之前,需要准备如下的器材:•痰杯:用于收取痰液的容器;•吸痰管:用于吸取痰液的管子;•消毒液:用于消毒病人的口腔;•笔和标签:用于标识痰液标本的信息。

操作步骤1.讲解操作过程:在进行采集之前,医生应该向病人充分讲解操作过程,并告知病人采集痰液可能会触发咳嗽反应,需要做好准备。

2.消毒口腔:病人不要进食、喝水或漱口。

使用消毒液清洗口腔。

3.准备好器材:将痰杯和吸痰管从器材包中取出。

打开痰杯盖子,拔出吸痰管的塞子。

4.抽取痰液:让病人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吸痰管吸取痰液。

吸痰管应该通过口腔进入到气管中,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够完成这个过程,有时需要借助气管插管。

一般来说,应该吸取至少1毫升的痰液。

5.封闭痰杯:将吸痰管放到痰杯中,让病人用盖子将痰杯密封,并贴上标签。

6.清洗器材:使用消毒液清洗吸痰管和其他器材,严格遵守消毒规程。

7.将标本送到实验室:将痰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在进行吸痰法痰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如果患者需要做气管插管手术,建议采集痰液之前就进行气管插管,以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因素;•采集痰液的过程可能会引起咳嗽或恶心反应。

在操作之前,应该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完成采集后,应该严格按照消毒规程清洗吸痰管和其他器材,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吸痰法痰标本采集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对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和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
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
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
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
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
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
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
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痰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