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主题班会《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主题班会教案
1.出示课件:青岛小女孩杜瑶瑶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爸爸,妈妈久病卧床不起,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的家庭呀!杜瑶瑶面对严峻的考验,她没有向噩运屈膝下跪,而是顽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她也曾摔跤,也曾哭泣.
2.举例说说你的小伙伴身上继承了哪些革命精神?
3.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怎样弘扬革命精神?
(五)总结升华,发扬革命精神
(二)小组汇报,走进革命精神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做好了准备,下面就来汇报一下。
(1)革命诗歌诵读。 (2)延庆革命先烈故事。 (3)演讲。
2.正是因为先烈们的英勇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将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三)联系社会,体悟革命精神
3.告别那个战火纷飞多灾多难的时代,中国人民迈进幸福的21世纪,当人民的财产受到威胁,仍然涌现了一批批具有革命精神当代英雄。看课件,播放抗震救灾精彩图片。
(1)看图片让同学用简单的话内容。
(2)看了这些图片,听了学生的介绍,你在他们身上找得了什么?
4.教师及时总结,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这些就是革命精神。其实,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些也是革命精神。
(四)研讨体验,践行革命精神
2.在班长协调下,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的特点,准备有特色的汇报形式。
二、活动过程
(一)影片导入,引出革命精神
1.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片段。
2.出示课件精彩文字: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正是因为纪念这些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田汉写下了《国歌》,听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看课件听音乐起立唱国歌。 宣布:《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德育活动现在开始!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国耻事件回顾:南京条约、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2. 英雄人物事迹: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

3. 振兴中华的历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4. 当代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国耻事件的发生及影响,英雄人物的事迹,振兴中华的历程。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激发爱国情感,树立振兴中华的信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耻事件、英雄人物和振兴中华的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国耻事件的认识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观看视频法:播放相关历史事件和振兴中华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讲解国耻事件:介绍南京条约、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历史的艰辛。

3. 英雄人物事迹分享:讲述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4. 讨论:分组讨论国耻事件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5. 案例分析:分析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6.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历史事件和振兴中华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我国的发展历程。

9. 结束语: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或历史遗址,如中山陵、纪念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2. 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对于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理解和感悟。

3. 举办历史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历史知识。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这一重要主题,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贡献;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三、学情分析:学生年龄段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的影片或者一首爱国歌曲。

2. 教师提问:“你们对‘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这一主题有什么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1. 教师介绍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并向学生解释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例如,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土被侵占,经济遭到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

2. 教师介绍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向学生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例如,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倡导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新中国。

3.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孙中山的演讲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1. 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中国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多次侵略和压迫,只有通过强大的国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这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生主题班会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生主题班会

小学班会教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耻事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耻观念。

2. 通过学习国耻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国家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耻事件。

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耻观念。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耻历史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版图。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引发学生对国家的思考和认识。

二、学习国耻历史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耻事件,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耻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耻的严重性和对国家的影响。

三、讨论国耻的意义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耻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国耻是国家的耻辱,也是民族的耻辱。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国耻历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忘记国耻就是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四、激发爱国情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岳飞、文天祥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国家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收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耻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学生的爱国情感表达和参与国家建设的实际行动,评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学习国耻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耻历史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主题班会教案3篇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主题班会教案3篇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主题班会教案3篇“勿忘国耻,强我国防”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加强国防意识,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国防基本知识,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播放短片《中国革命史纲要》或其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民族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演示、讲解等形式,介绍国防的定义、基本任务、重要意义等基本知识。

同时,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和军队建设情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让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主要安全威胁。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如何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等问题。

邀请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5. 总结环节: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强调国家历史和国防意识的重要性。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或其他爱国歌曲,让学生感受爱国氛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 讲解与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3. 情感教育:通过引入感人的故事和歌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国防案例,并撰写国防意识小论文。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相关书籍。

第四周主题班会《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教案

第四周主题班会《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教案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活动时间】9月18日【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过程】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纪念,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从而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以维护和平。

一、痛苦的回忆1、主持人: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对南京大屠杀知道多少?学生讨论、回答2、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来介绍南京大屠杀。

①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军第八号令》,明确要求进攻南京。

②日军在活埋中国平民③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官兵私自拍摄的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的照片。

④《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日军占领南京⑤日刊登载的日军有关屠杀南京军民的报纸3、听录音,了解南京大屠杀。

二、正义的审判1.侵略者最终落到了什么下场呢?学生讨论、回答2.投影出示以下图片:①1945年9月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②日本投降书。

③1946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的25名日军甲级战犯。

④南京大屠杀刽子手松井石根在美国宪兵押解下赴法庭受审。

⑤中国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案的主犯谷寿夫。

三、历史不容更改1.日本认识到自己对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真心悔改了吗?学生讨论、回答2.投影出示以下文字:①日本议员团声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仅两万人②日本审定通过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③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④靖国神社的介绍3.投影出示以下图片:①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社靖国神社②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③日右翼分子驾车撞我总领馆4.面对日本篡改历史的言行,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5、朗诵:《我们不会忘记》四、珍爱和平、好好学习、奋发图强1.我们不忘这段惨痛历史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2.我们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呢?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让创新进取的步伐始于我们足下,因为祖国正等待你我去书写更加辉煌的乐章!我们吁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六年级“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主题班(队)会课教案

六年级“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主题班(队)会课教案




1、视频导入,还原历史真
1.师: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对“9.18”事件知道多少?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2.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来介绍南京大屠杀.
(1)播放视频《痛苦的回忆》
(2)投影出示以下图片:
①1937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同学们虽然已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她(他)们同样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去学好知识。在班会上,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铸就一身钢筋铁骨,将来才能去支撑共和国的大厦。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白了:让创新进取的步伐始于我们足下,因为祖国正等待新一代去书写更加辉煌的乐章!
图片导入,钓鱼岛事件,加强爱国意识
2、集体宣誓,表决心,立壮志
......
四、班会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我分明看见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同学们的灵魂和精神正熠熠生辉!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蒋委员长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多么悬殊的兵力对比,可是只有三天,日军竟没有废什么枪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安民学校主题班(队)会教案
时间
2020.9.14

勿忘国耻 圆梦中 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 圆梦中 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教案《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历史,铭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国耻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真正共鸣,将国耻铭记于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理性看待历史,积极面对未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国耻有清晰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多媒体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视频片段,如圆明园被焚毁的场景,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国耻事件(1)鸦片战争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英国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战争讲述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强调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3)八国联军侵华介绍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学生明白中国陷入了更深的苦难。

2、分析国耻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代为什么会遭受如此多的屈辱,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以及科技文化的落后等是导致国耻的重要原因。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铭记国耻?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9月18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过程】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纪念,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从而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以维护和平。

一、痛苦的回忆
1、主持人: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对南京大屠杀知道多少?学生讨论、回答
2、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来介绍南京大屠杀。

①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军第八号令》,明确要求进攻南京。

②日军在活埋中国平民
③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官兵私自拍摄的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的照片。

④《东京日日新闻》报道日军占领南京⑤日刊登载的日军有关屠杀南京军民的报纸3、听录音,了解南京大屠杀。

二、正义的审判
1.侵略者最终落到了什么下场呢?学生讨论、回答
2.投影出示以下图片:
①1945年9月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②日本投降书。

③1946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的25名日军甲级战犯。

④南京大屠杀刽子手松井石根在美国宪兵押解下赴法庭受审。

⑤中国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案的主犯谷寿夫。

三、历史不容更改
1.日本认识到自己对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真心悔改了吗?学生讨论、回答
2.投影出示以下文字:
①日本议员团声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仅两万人②日本审定通过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
③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④靖国神社的介绍
3.投影出示以下图片: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社靖国神社②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③日右翼分子驾车撞我总领馆
4.面对日本篡改历史的言行,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5、朗诵:《我们不会忘记》
四、珍爱和平、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1.我们不忘这段惨痛历史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2.我们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平呢?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让创新进取的步伐始于我们足下,因为祖国正等待你我去书写更加辉煌的乐章!
我们吁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共创人类美好的明天。

五、总结
1.经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吗?学生回答。

2.老师总结:
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幸福生活。

努力学习,将来长大后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才不会落后挨打,才能继续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课外延伸】
(1)看《南京大屠杀》、《南京梦魇》、《东京审判》等电影。

(2)围绕“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三周年”写一篇随笔。

(3)以"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普遍感觉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都明确了观点:我们将不忘过去的惨痛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