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陶瓷工艺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大学陶艺课程设计

大学陶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学陶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和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大学陶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掌握陶艺制作的技巧,如拉坯、修坯、上釉等;能够独立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对陶艺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陶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首先,介绍大学陶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陶艺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其次,讲解陶艺制作的技巧,如拉坯、修坯、上釉等,并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最后,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评价和理解作品的风格、主题和创作意图。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陶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优秀的陶艺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应选用权威、实用的版本,以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和知识。
多媒体资料可以用于展示优秀的陶艺作品和教学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包括陶艺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陶土、釉料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合作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作业主要包括练习题和创作作品,占总成绩的40%。
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占总成绩的30%。
大学陶艺课程教学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编号:XXX课程英文名称:Ceramic Design and Production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美术学、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及学分:32学时,2学分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陶瓷的历史、文化、工艺流程及艺术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陶瓷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拉坯、修坯、上釉、烧制等。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学期1. 陶瓷基础知识(4学时)- 陶瓷的定义、分类、特性- 陶瓷的历史、文化及发展- 陶瓷的原料及工艺流程2. 陶瓷制作工艺(16学时)- 拉坯:学习手工拉坯、电动拉坯等基本技法- 修坯:掌握修坯工具的使用和修坯技巧- 上釉:学习釉料的选择、调配及上釉方法- 烧制:了解陶瓷的烧制工艺及注意事项3. 陶艺实践(12学时)-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实践,教师现场指导- 作品完成及展示第二学期1. 陶瓷艺术欣赏(8学时)- 分析中外著名陶瓷艺术作品,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学习陶瓷艺术创作的技法及表现手法2. 陶瓷设计(16学时)- 设计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陶瓷作品设计- 设计展示及评价3. 毕业设计(8学时)- 学生独立完成陶瓷设计作品,并进行毕业答辩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陶瓷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陶瓷制作工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陶瓷艺术欣赏和设计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作品(40%):包括陶瓷制作实践作品及设计作品。
3. 期末考试(30%):包括陶瓷理论知识笔试和陶瓷制作实践操作。
陶艺教学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陶艺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陶艺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制定本陶艺教学课程安排方案。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4. 使学生在陶艺创作中感受快乐,增强自信心。
三、课程对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陶艺感兴趣的学生。
四、课程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 陶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陶艺的原料、工具和设备- 陶艺的基本工艺流程2. 陶艺制作技法- 拉坯成型- 捏塑成型- 塑形技法- 刻画、绘画技法3. 陶艺欣赏与评价- 分析陶艺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特点- 学习陶艺鉴赏的方法和技巧4. 校本课程实践- 结合学校特色,开展陶艺校本课程实践活动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个性化陶艺作品五、课程安排1. 课时安排: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陶艺基础知识- 第二周:拉坯成型技法- 第三周:捏塑成型技法- 第四周:塑形技法- 第五周:刻画、绘画技法- 第六周:陶艺欣赏与评价- 第七周:校本课程实践- 第八周:陶艺作品创作- 第九周:陶艺作品展示与评价- 第十周:陶艺知识竞赛- 第十一周:陶艺主题讲座- 第十二周:陶艺作品拍卖会- 第十三周:陶艺工艺体验- 第十四周:陶艺创意设计- 第十五周:陶艺作品展览- 第十六周:课程总结与评价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陶艺知识、技法等;-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陶艺制作过程;- 案例分析法:通过优秀陶艺作品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2. 实践作品:学生完成的作品数量和质量;3. 陶艺知识竞赛:学生的陶艺知识掌握程度;4. 陶艺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的陶艺作品创新程度和审美价值。
陶艺课程设计模式

陶艺课程设计模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工艺流程,掌握陶瓷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陶艺基本概念:介绍陶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陶瓷材料与技法:讲解陶瓷材料的特性、选用和处理方法,以及陶艺创作的技法和工艺流程。
3.陶艺创作实践: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优秀陶艺作品欣赏:分析欣赏国内外优秀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陶艺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工艺流程。
2.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分析欣赏优秀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陶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陶艺书籍,丰富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陶艺作品和创作过程。
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保障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情况。
2.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包括陶艺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3.考试: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测试学生对陶艺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4.创作展示:学生进行陶艺作品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陶瓷技法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陶瓷技法课程二、课程背景陶瓷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陶瓷技法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陶瓷艺术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
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2. 使学生掌握陶瓷技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1. 陶瓷艺术概述(1)陶瓷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陶瓷艺术的分类与特点;(3)陶瓷艺术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2. 陶瓷制作工艺(1)陶瓷原料的采集与加工;(2)陶瓷成型工艺;(3)陶瓷装饰工艺;(4)陶瓷烧制工艺。
3. 陶瓷技法实践(1)拉坯工艺;(2)捏塑工艺;(3)雕刻工艺;(4)釉料调配与施釉;(5)陶瓷烧制。
4. 陶瓷作品鉴赏(1)陶瓷艺术作品的分类与鉴赏方法;(2)国内外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赏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陶瓷艺术基础知识;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陶瓷技法;3. 鉴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陶瓷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熟练程度;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陶瓷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艺、审美等方面;4.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陶瓷艺术基础知识进行考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陶瓷艺术》、《陶瓷制作技艺》等;2. 实践材料:陶瓷原料、工具、模具等;3.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陶瓷艺术概述(2课时)2. 陶瓷制作工艺(4课时)3. 陶瓷技法实践(6课时)4. 陶瓷作品鉴赏(2课时)5. 期末考试(1课时)九、课程特色1. 突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陶瓷技法;2. 结合历史与现状,让学生全面了解陶瓷艺术;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陶艺设计制作教案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授课对象: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陶艺的历史与发展,掌握陶艺的基本技法与材料。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学会独立完成陶艺作品的创作。
教学重点:1. 陶艺基本技法的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等。
2. 创意设计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创意思维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
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陶艺历史、技法、材料介绍等。
2. 实践材料:陶泥、釉料、工具等。
3. 示范作品:优秀陶艺作品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陶艺的历史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陶艺?陶艺有哪些特点?二、理论讲解1. 陶艺的基本技法: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等。
2. 陶艺的材料:陶泥、釉料、工具等。
3. 陶艺的设计原则:简洁、大方、富有创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陶泥、釉料、工具等材料。
2.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过程,包括揉泥、成型、修整等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掌握的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
二、创意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陶艺作品。
2. 教师提供设计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陶艺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4.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课后作业:1. 搜集陶艺相关资料,了解陶艺的历史与文化。
陶艺学堂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陶艺学堂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基本的陶艺制作技巧。
3. 传承和发扬我国陶瓷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 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陶艺的种类与特点- 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 陶艺制作技能- 陶艺的基本手法:拉坯、捏塑、雕刻等- 陶艺装饰技巧:釉料、彩绘、刻花等- 陶艺成型技巧: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等3. 陶艺文化体验- 陶艺大师作品赏析- 陶艺历史故事讲解- 陶艺技艺传承与发展4. 陶艺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1. 课时:共10课时,每周1课时,连续10周。
2. 教学方式:- 讲授法:教师讲解陶艺基础知识、制作技巧等。
-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
-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指导。
3. 课堂活动:- 陶艺知识问答- 陶艺制作比赛- 陶艺作品展示会五、课程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根据学生作品的质量、创新性、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课程资源1. 陶艺教材:包括陶艺基础知识、制作技巧、文化故事等。
2. 陶艺工具:拉坯机、捏塑工具、雕刻工具、釉料、彩绘颜料等。
3. 陶艺作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作品和陶艺大师作品。
4. 陶艺实践活动场地:提供学生进行陶艺制作的空间。
七、课程特色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既包含陶艺理论知识,又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陶艺技能。
2. 传承与创新并重:课程在传承我国陶瓷文化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陶艺作品。
3. 团队合作与个人发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陶艺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大学】陶瓷工艺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陶瓷生产设备运转、维护 和管理岗位
陶瓷生产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陶瓷机械
特种陶瓷生产企业 陶瓷产品检验中心 其他企业
生产管理岗位 产品检验岗位
陶瓷材料质量分析与性能 测试岗位
工艺管理岗位 产品检验岗位 售后服务岗位
编辑课件
功能陶瓷材料 陶瓷生产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陶瓷生产技术
陶瓷工艺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编辑课件
主要内容
• 一、课程背景 • 二、课程简介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教师队伍 七、实训环境 八、教学效果 九、特色与创新
编辑课件
一、课程背景
广东陶瓷产业形势分析 专业需求分析 确立目标
-为广东大中小型陶瓷企业培养高技 能的人才。
编辑课件
课程定位-企业的需要
企业如何选拔人培养人:
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若干年后我们有了不同的发展 智商与情商 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理想
编辑课件
课程定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
编辑课件
课程定位-就业岗位-知识结构
就业企业类型
职业岗位
对应核心课程
建筑陶瓷、卫生洁具、日 用陶瓷生产企业
陶瓷生产第一线工艺实施 和工艺生产管理岗位
角色扮演法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法 答辩
编辑课件
训练项目
1、描述原料预 处理、配料、除 铁、过筛、搅拌 主要技术; 2、各种坯料工 艺性能要求。
1、工艺参数分 析与计算; 2、坯料的可塑 性的测定; 3、泥浆流动性 的测定。
展示项目报告与 技术文档
作品展示
相关理论知识 1、材料性能; 2、练泥与陈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6
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为依据,以项目 与任务作为能力训练的载体,以教、学、做一体 化为训练模式,用任务完成情况来考核技能掌握 程度的基本思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方式, 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共同制订 了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 础上瞄准具有工作情景的多个训练项目,并对每 个项目明确各项任务的要求等,突出了工学结合 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如:本课程坯釉料配方及其计算项目学习, 是以陶瓷配料的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在教学 过程中既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职 业素质。
PPT课件
22
坯釉料配方及其计算-理论内容学习案例
PPT课件
23
本课程的主要实践内容 项目1: 陶瓷材料的结构性能(吸水率)的测定 项目2: 陶瓷原料化学组成分析 项目3: 坯和釉料配方设计及验证: 项目4-1:泥浆流动性的测定 项目4-2:坯料的可塑性的测定 项目5: 坯体干燥与烧成收缩率的测定 项目6: 陶瓷烧成实训 项目7: 颜色釉配制与应用
角色扮演法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法 答辩
PPT课件
训练项目
相关理论知识
1、描述原料预 处理、配料、除 铁、过筛、搅拌 主要技术;
2、各种坯料工 艺性能要求。
PPT课件
17
课程设计思路
PPT课件
18
四、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围绕陶瓷工艺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一致,体现“学 习”和“工作”的一体化。根据陶瓷企业生产中典型材料质量分析与性能测试指标及产品出厂检验的 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检验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系统掌握陶瓷工艺的基本理论的基本上, 熟练掌握陶瓷工艺的岗位技能,以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数学基础 物理基础 化学基础 地理基础 历史基础 艺术鉴赏能力
PPT课件
10
课程定位-企业的需要
企业如何选拔人培养人:
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若干年后我们有了不同的发展 智商与情商 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理想
PPT课件
11
课程定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
PPT课件
12
课程定位-就业岗位-知识结构
陶瓷工艺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 一、课程背景 • 二、课程简介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教师队伍 七、实训环境 八、教学效果 九、特色与创新
PPT课件
2
一、课程背景
广东陶瓷产业形势分析 专业需求分析 确立目标
-为广东大中小型陶瓷企业培养高技 能的人才。
PPT课件
19
陶瓷生产的工序
选供应商 干燥 施釉 入库 发货 物料验收 成型 修坯 包装 配 料 混料 烧成 检验/分级 球 磨 喷料 冷却 分色 浆 池 沉腐 检验 二次烧成
PPT课件
20
理论-实践-综合提炼内容选取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21本课程的主要理论内容 (1)陶瓷原料的工艺性质与在生产中的作用; (2)陶瓷坯料和釉料的配方设计; (3)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4)陶瓷材料的烧结机理、烧成制度。
理念,针对陶瓷生产工艺实施与工艺管理、陶瓷工艺设 计、陶瓷材料质量分析与性能测试岗位,以岗位技能性 知识为主,适度够用的原理与概念为辅,同时还通过陶 瓷工艺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集成学生的专 业综合能力,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充分体现出其职 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PPT课件
15
课程设计理念的体现
PPT课件
3
2008年上半年各省市建筑陶瓷砖 出口量所占比例 %
河北 0.1 上海 0.9 浙江 2.2 山东 2.3 福建 20
其他 0.1
广东 71.3 广东 福建 山东 浙江 上海 河北 其他
PPT课件
4
随着一个个新社区的建设,陶瓷产业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
PPT课件
5
随着一个个新社区的建设,陶瓷产业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
27
教学方法
“策划-实施-检查-评价”四个环节融合于 教学过程案例-陶瓷坯料制备
步骤
计划
四 环 节 引 导 实施 教 学
教学内容 1.原料预处理; 2.配料; 3.除铁; 4.过筛; 5.搅拌。
坯料制备
检查 评价
技术文档与项目总结
1.作品演示 2.项目评比
教学方法 引导文法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案例分析 头脑风暴法
就业企业类型
职业岗位
对应核心课程
建筑陶瓷、卫生洁具、日 用陶瓷生产企业
陶瓷生产第一线工艺实施 和工艺生产管理岗位
陶瓷材料质量分析与性能 测试岗位
陶瓷生产设备运转、维护 和管理岗位
陶瓷生产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陶瓷机械
特种陶瓷生产企业 陶瓷产品检验中心 其他企业
生产管理岗位 产品检验岗位
陶瓷材料质量分析与性能 测试岗位
师
指
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内容之后,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承担企业的工作任务,由企业兼职教 导,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实施。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体验和感
受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执业能力。
PPT课件
26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基于职业行动PDCA循环 构建任务学习
PPT课件
工艺管理岗位 产品检验岗位 售后服务岗位
PPT课件
功能陶瓷材料 陶瓷生产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建筑材料测试技术 陶瓷生产技术
对应技能证书
化学检验工 化学分析工
化学检验工 化学分析工 化学分析工
13
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
PPT课件
14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
无光釉配制与应用
PPT课件
24
材料结构性能的测定-实践内容学习案例
PPT课件
25
拓展与管理能力
所 学 的学相生关在知完识成有部进分一理步化的检认验识单。元认操知作实的习学的习教和学训方练式后采,用通企过业到兼陶职瓷教企师业讲认授知为实主习,1 包周 括, 参从 观感 企性 业上 的对 生产过程、观看检验人员现场操作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检验内容和流程。
PPT课件
6
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类型 先修课程 后修课程
陶瓷工艺技术 4 70 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功能陶瓷材料》 顶岗实习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三、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企业调研
PPT课件
9
课程定位
陶瓷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