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0-10【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10。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10。
3.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
2. 教师讲解数字的书写规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0-10。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大小顺序的排序活动。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10个苹果,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 书写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0-10,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 排序活动:教师给出一些数字卡片,学生将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身边的物品,按照数字大小顺序排列。
第二章:数的组成【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掌握数的组成方法。
【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2. 教师讲解数的组成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物操作。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一些水果,如3个苹果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2. 实物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小棒或者积木等物品,表示数的组成。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身边的物品,尝试表示不同的数的组成。
第三章:加减法基本运算【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教师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物操作。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一些水果,如3个苹果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
2. 实物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小棒或者积木等物品,表示加减法的运算。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身边的物品,尝试表示不同的加减法运算。
第四章:认识形状【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2)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3)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运用游戏、操作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认识第1课时:认识1-10第2课时:数的比较第二单元:加减法第3课时:10以内的加法第4课时:10以内的减法第三单元:几何图形第5课时:认识圆形第6课时:认识正方形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的认识;(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3)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数的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和比较;(2)讲解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3)讲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图形。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点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5. 游戏互动:(1)组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2)学生分组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书写规范等;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第四单元:简单应用题第7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第8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七、第五单元:认识时间第9课时:认识钟表第10课时:认识时钟八、第六单元:认识空间第11课时:上下第12课时:前后九、第七单元:认识货币第13课时:认识人民币第14课时:学习计算钱数十、第八单元:总复习第15课时:复习数的认识第16课时:复习加减法第17课时:复习几何图形第18课时:综合练习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2)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和时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尝试课——一年级组 (1)

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观摩课学习活动安排
——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走进课堂(一年级)
星期
时间
节数
授课
教师
班级
科目
内容
地点
结对帮扶教师
周一
2014.04.08
1
2
周二
2014.04.09
1
李婷婷
一(4)
语文
《十二月花歌》
2
张慧连
一(2)
数学
《数的顺序》
3
欧晓静
一(3)
语文
《会飞的图画》
周三
2014.04.10
1
王莉莉
一(3)
数学《数的大小比较》2 Nhomakorabea王炜
一(2)
语文
《我是国宝》
周四
2014.04.11
1
王亚莉
一(4)
数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
张晶晶
一(1)
语文
《粽子》
周五
活动要求:
1、授课的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2、学校教导处组织开展活动,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同年级及没课的老师和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3、活动从本周开始,先听从高年级教师开始。每天安排两教师尝试授课,课间操进行集中点评。点评时首先由指导教师点评发言。(主要谈怎样备课、上课等具体措施)
4、指导教师上课结对帮扶年青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年青教师上学习课,指导教师也必须参加。相互听课期间指导教师和年青教师共同填写年青教师评价表和记录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上、下、前、后》13-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上、下、前、后》13-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数词“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上、下、前、后”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数词“上、下、前、后”。
2.理解和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区分并正确使用“上、下、前、后”的概念。
2.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教材:《2.1上、下、前、后》13-人教版。
2.教具:图片、实物等展示物体位置。
3.课件:展示物体位置关系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上、下、前、后”的概念。
2.引导学生描述图片或实物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讲解1.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解释“上、下、前、后”的含义。
2.让学生互相示范,进行角色扮演演示位置关系。
三、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练习,互相纠正。
四、拓展1.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物体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描述物体位置,如家里的家具摆放等。
五、总结1.回顾所学知识点,让学生总结“上、下、前、后”的应用规则。
2.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评选优秀作品。
六、作业1.布置练习题作业,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注意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记录。
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观察和思考能力。
2.要把握好知识的难易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3.重视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上、下、前、后”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收获,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开学学前教育1、熟悉环境,互相交流认识。
2、安全教育:不要玩火、玩电、不准翻墙爬窗、不要带危险物品。
3、日常行为规范教育:①讲文明、讲礼貌;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②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准做小动作、上课发言积极、不准来回走动。
③课间活动:下课铃响后,等待老师说“下课”后方能走出教室。
先去厕所、然后再玩耍。
④餐厅纪律: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去餐厅吃饭。
⑤寝室纪律:老师带到寝室,悄悄走动、轻拿轻放洗漱用品。
洗漱完毕上床睡觉。
⑥写字教育:坐姿端正、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
第一单元数一数课题数一数(一)教学内容:课本2—4页学习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1—5各数教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一数”。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 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1—5各数。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个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2页,手指书上2-3页的图,思考并指名学生回答:1.有几面红旗?有几位老师?2.有几位同学在跳绳?有几个单杠?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2”?3.在图中找一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3”,“4”,“5”?四.先学(看一看)1.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检测:(做一做)(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1.2.3.4.5的事物。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一、第一章:认识数字1-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含义。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读音、书写和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数字卡片、数数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认知和练习。
二、第二章:数的比较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判断数字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比较大小,符号“<”、“>”的读音和书写。
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比较数字卡片、大小排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和理解。
三、第三章:数的分组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数字分成两组,并理解分组的意义。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分组,分组的方法和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分类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第四章:简单的加减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加减法运算,实物操作的方法和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法,通过加减法操作盒、计数器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五、第五章:认识货币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货币,理解货币的基本单位。
2.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不同面额的货币识别和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货币识别和交易实践。
六、第六章:几何图形认知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图形分类和描述。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识别。
七、第七章:长度和重量单位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换算。
2.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如厘米、米)、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的认知和应用。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作者:吴元生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5期摘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极大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统一好教与学的关系,协调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极强的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实践呢?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实践引言教学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阶段,在教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无人教学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身的能力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教学意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育论倡导“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反馈矫正”的教学理念,该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些原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它的独有优势,我个人更为看重它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有利影响,现在的考试评价发展趋势也更多地倾向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将来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仍然觉得“以教定学”并非全无优势,如果把“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过程学习”这一点进行改善,相信师生互相积极影响应该会适合一部分学习内容和一部分学生。
倒是“先学后教、以教定学” 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对教师的准备性工作要求也较高。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一、第一章:认识数字1-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并掌握数字1-10的读写。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3. 教学步骤:a.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b. 教师示范书写数字1-10,学生跟随模仿。
c.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加强记忆。
4. 作业设计:回家后,用数字1-10写一篇简单的日记。
二、第二章:数的比较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比较。
3. 教学步骤:a. 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数字比较游戏。
b.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比赛,比一比谁排得快。
c. 教师给出一些数字组合,让学生判断大小。
4. 作业设计:回家后,用数字1-10编写一些比较大小的算式。
三、第三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内容:数字1-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教学步骤:a. 教师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b. 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c. 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和减法竞赛,提高兴趣。
4. 作业设计:回家后,用数字1-10完成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四、第四章:认识平面图形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平面图形。
2. 教学内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
3. 教学步骤:a. 教师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b. 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拼图游戏,加强记忆。
c. 教师给出一些平面图形的组合,让学生进行分类。
4. 作业设计:回家后,用纸剪出一些平面图形,进行创意拼贴。
五、第五章:认识时间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时间的概念。
2. 教学内容:认识时钟,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
3. 教学步骤:a. 教师展示时钟,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如何读取小时和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开学学前教育1、熟悉环境,互相交流认识。
2、安全教育:不要玩火、玩电、不准翻墙爬窗、不要带危险物品。
3、日常行为规X教育:①讲文明、讲礼貌;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②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准做小动作、上课发言积极、不准来回走动。
③课间活动:下课铃响后,等待老师说“下课”后方能走出教室。
先去厕所、然后再玩耍。
④餐厅纪律: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去餐厅吃饭。
⑤寝室纪律:老师带到寝室,悄悄走动、轻拿轻放洗漱用品。
洗漱完毕上床睡觉。
⑥写字教育:坐姿端正、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
第一单元数一数课题数一数(一)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本2—4页学习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1—5各数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一数”。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1—5各数。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个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2页,手指书上2-3页的图,思考并指名学生回答:1.有几面红旗?有几位老师?2.有几位同学在跳绳?有几个单杠?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2”?3.在图中找一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3”,“4”,“5”?四.先学(看一看)1.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检测:(做一做)(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1).(2).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1.2.3.4.5的事物。
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议一议)(1)先看第一题:认为填对的举手。
你是怎样知道的?(2)再看第二题,谁来说一说你找到哪些事物的数量是1.2.3.4.5.3、评议板书与对错。
4、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1-5),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数一数校园里数量是1.2.3.4.5的事物。
八.板书设计数一数(一)课题数一数(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本2—5页学习目标: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6—10各数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数一数”。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通过数数活动学会数6—10各数。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个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2页。
手指书上2-5页的图,找一找:哪些事物的数量是“6”,“7”,“8”,“9”.,“10”?四.先学(看一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检测(做一做)(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1).数一数(2).根据数字画出相应的“○”7()9()8()10()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 讨论(议一议)(1)先看第一题:认为填对的举手。
你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一个一个问)(2)再看第二题,认为第一个画对的请举手,你为什么这样画?(强调学生画完之后再用手指着数一数)3、评议板书与对错。
4、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二),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七. 当堂训练(练一练)1.数一数,画一画()( )( )2.连一连7 9 8八.板书设计数一数(二)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本6—8页,练习一1-4题学习目标: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同样多”,“多”,“少”。
教具:小黑板、各类卡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个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6页。
手指书上6-7页的图,思考:1.小兔有几只?砖有几块?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有什么关系?2.小猪有几只?木头有几根?小猪的只数和木头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四.先学(看一看)1.在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检测:(做一做)(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课本8页做一做,学生摆一摆、比一比。
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 讨论(议一议)(1)谁和台上的同学摆的不一样?你为什么这样摆?充分展示学生的结果,比较谁的对?(2)让多个同学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少),评议板书,正确率。
3、评议板书与对错。
4、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
六.小结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七. 当堂训练(练一练)书上11页练习一 1.2.3.4八.板书设计比多少比少比多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1—5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4-16页,练习二1-4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5的认识”。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1.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 会认、读、写1-5各数。
3.知道1-5的数序。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3个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14页。
手指14-15页的图,思考并指名回答:1.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数一数大象有几只?犀牛有几只?长颈鹿有几只?白云有几朵?小朋友有几个?把它们按照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起来?2.手指16页上面的图,思考:①1个珠子是1,再加1个是几?这个2是怎样得来的?再加1个得到几?再加1个得到几?再加1个得到几?②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一个数各是几?3.(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2.3.4.5表示?(2)手指书上16页的图,思考:①1—5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②1—5怎样写?四.先学(看一看)1.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检测:(做一做)(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①课本16页做一做,同桌相互交流。
②3前面的数是()2后面的数是()1后面的数是()4后面的数是()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 讨论(议一议)认为第2小题第一个填对的请举手,你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一个一个问)3、教师小结:①规X1-5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1.2.3.4.5应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②强调“前面”、“后面”的含义,明确后面一个数是由前面一个数添1得到的。
③练习数字儿歌。
4、评议板书与对错。
5、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
六. 当堂训练(练一练)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书上21页 1.2.3.4七.板书设计1—5的认识板书内容:在田字格里填1、2、3、4、5课题比大小教学内容:课本17页,练习二5.6题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并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具: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大小’。
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①认识符号“﹥”、“﹤”、“=”。
②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新本领吗?(好)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把书翻到第17页。
手指第17页的图,思考并指名学生回答:1.数一数:猴子有几只?梨有几个?桃有几个?香蕉有几个?2.猴子的只数和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3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3. 猴子的只数和香蕉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2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4. 猴子的只数和梨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4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5.你能分清“﹥”、“﹤”吗?他们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四.先学(看一看)1.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检测:(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第1题(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 讨论(议一议)(1)5﹥3,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对?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是“﹥”前面那个数是大数还是小数?后面那个数呢?(2)3﹤4,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对?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是“﹤”前面那个数是大数还是小数?后面那个数呢?3、评议板书与对错。
4、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