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一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B.地壳运动不会改变地球的外形C.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山川地貌D.地壳运动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2.“中国大陆东南部常年受台风袭击”,这是因为()A.台风的主要路径经过B.中国人口集中在这个地区C.气候变化导致的D.地震多发的地区3.杰利克里夫裂谷是第几纪形成的?()A.第四纪B.第三纪C.第二纪D.第一纪4.我国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早第四纪B.中第四纪C.晚第四纪D.全第四纪5.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的一种的是()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C.温室效应D.土地开发6.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威胁是()A.地震B.干旱C.土地沙漠化D.火山喷发7.下列不是浅表地下水蓄水库的一种的是()A.地下河流B.孔洞C.砂砾石层D.岩溶洞穴8.下列地理环境中,地壳运动的最常见表现形式是()A.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B.台风和龙卷风C.台风和地震活动D.龙卷风和火山喷发9.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宇宙辐射B.地幔恒温球的抬升C.地震波的出现D.地壳运动的变形10.使得火山喷发的最常见原因是()A.地震活动B.火山口的爆发C.熔岩的喷射D.地壳运动的变形11.下列现象属于地震的是()A.山体滑坡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D.地震波传播12.我国地震相对集中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13.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纵波B.横波C.体波D.表面波14.孔洞和岩溶洞穴属于()A.蓄水层B.水源层C.径流层D.渗漏层15.杰利克里夫裂谷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剪切作用B.地壳拉伸作用C.地壳挤压作用D.地壳受力作用16.火山的灾害性主要是由于()A.火山内部的高温B.火山外部的熔岩C.火山煤气的集聚D.火山灰的喷射17.地震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A.地震仪和计算机模拟B.地震仪和卫星观测C.地震仪和人工观测D.地震仪和气象观测18.将上升的地底岩浆迅速喷发到地表称为()A.火山喷发B.火山地震C.火山地震波D.火山热岩浆19.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B.土地沙漠化的扩大C.地震活动的增多D.火山喷发的加剧20.我国地震孕育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带B.内陆带C.中部带D.西部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壳运动是()动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壁11.人类的以下活动中,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弱度的是〔〕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12.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下图,三种液体的关系是〔〕A. ρ甲>ρ乙>ρ丙B. ρ丙>ρ甲>ρ乙C. ρ乙>ρ甲>ρ丙D. ρ丙>ρ乙>ρ甲13、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是〔〕14、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B、小肠C、口腔D、大肠15、右图中的甲位于〔〕A、东经170°、南纬20°B、西经170°、北纬20°C、东经170°、北纬20°D、西经170°、南纬20°16、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

以下都是区分“地沟油〞A.看油是否透明B.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C.闻油是否有异味D.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地震发生时,以下行为错误的选项是〔〕A、室内人迅速躲到坚实的桌子底下B、室外人跑到巩固的楼内躲避C、尽快关闭家中的煤气、切断电源D、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河谷地带〔〕A.地壳、地幔、地核B.地幔、地壳、地核C.地核、地幔、地壳D.地核、地幔、岩石圈19、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20、以下各图中,能大致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试管B、天平C、酒精灯D、显微镜时间时间时间时间A B C D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34分〕21、填单位:⑴某同学身高17.0 ;⑵教室的长度约为8 ;⑶一个橘子的质量100 ;⑷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2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

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仪器。

23、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1) 写出A~F中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________;E________。 (2)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23. 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____ ____岩,这种岩石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24.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A . 液化 B . 熔化 C . 蒸发 D . 升华 17.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 是( )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
25. 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 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 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 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地图是用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 ”“低”)纬度地带。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手触摸烧杯来判断是否加热B.用嘴吹气球来充气C.用手指触摸电线来判断是否通电D.用鼻子闻试剂来判断性质2.为了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③⑤C.①④⑥D.①④⑤⑥4.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

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相同5.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漫天沙尘B.花香四溢C.落叶纷飞D.细雨绵绵6.某学生在野外采集了四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1a有叶21b没有叶P2a有球果Q2b没有球果33a有花粉R3b没有花粉S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

它是哪一株()。

A.PB.QC.RD.S7.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A.②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8.下图为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的()。

A.生长和分化B.分裂和分化C.分化和生长D.分裂和生长9.下列关于下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C.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D.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10.科学是一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

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的地幔物质上涌B.奠定科学生物分类学基础,对生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达尔文低的冰川中,被称为“冰蚕”。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及答案

七上期末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A.只有① B.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 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安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2cm深处4cm深处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26242220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低于-40℃B.等于-40℃C.0℃D.略高于-40℃4.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如图所示,小安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7.下表是温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科属种招潮蟹十足沙蟹招潮蟹招潮蟹青蟹十足梭子蟹青蟹拟穴青蟹江蟹十足梭子蟹梭子蟹梭子蟹大闸蟹十足方蟹绒螯蟹毛蟹A.青蟹和江蟹B.招潮蟹和江蟹C.大闸蟹和江蟹D.招潮蟹和大闸蟹8.如图甲是小实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玻片上的细胞排列应是下图中的( )A.B.C.D.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由于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自己的卵滚回去。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改写: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B.取用试剂后及时盖上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D.取用试剂后应将滴管清洗干净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改写:当你因肚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疼痛的部位、是否拉肚子、是否感到疲劳,然后通过手触摸和化验等方法来获取事实和证据,以帮助建立假设和制定治疗计划。

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改写: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2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2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改写: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器官C.属于组织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下表是甲、乙、丙、XXX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改写:下表是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原因分析A 甲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裂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B 乙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C 丙视野中没有光斑操作盖盖玻片时不当D 丁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玻片上展平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浙教版初一上册科学期末卷 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我能选择(每小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以避免浪费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滴出,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给烧瓶里的物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C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但要及时盖上灯帽D、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2,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圆柱体周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B、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C、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D、该测量方法正确插入沸水中时液柱厘米,2.5 3、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高度为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的高度为17.5厘米。

那么,当这支温度计液柱的高度为5.5 ℃36.7℃D、5033A、20℃B、℃C、、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41 米米=20毫米×0.02A、20毫米=100064纳米5×0.05×1010纳米=B、0.05米=343 10厘米厘米=1.9×C、19升=19×1000D、3吨=3×1000=3000千克5、小驰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鼠妇(潮虫)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不够严谨。

小龙同学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位置鼠妇光照温度土壤湿度适宜只20阴暗纸盒左半侧℃10适宜10只纸盒右半侧℃30明亮A、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B、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C、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D、减小纸盒左侧土壤的湿度6、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生物都能繁殖后代C、生物都能运动D、生物都能从外界摄取食物7、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

猕猴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哪个结构中?A、细胞质B、细胞核C、叶绿体D、液泡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形虫的个体就是一个细胞B、番茄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银杏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D、肝脏属于消化系统9、右图为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亲缘的关系近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D、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1、下列选项中,1、2、103之间能构成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选项 1 2 3A 蜈蚣昆虫节肢动物B 海带藻类植物无种子植物C 娃娃鱼鱼类脊椎动物D细胞器官组织1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航海归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比出现B、发生日食时,太阳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C、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0.33%D、麦哲伦环球航行12、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B、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C、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D、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13、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A、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C、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D、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14、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A、全球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B、各大板块漂浮在海洋上C、杭州的北高峰是由于板块的碰撞形成的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1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极其微小,只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C、液体蒸发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引起的D、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空隙一定减小16、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C、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17、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33/×10m kgB、甲的密度为0.5C、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3333,若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米千克/8.9千克/米,ρ=×10102.7=、已知18ρ×铜铝成相同体积的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铜球不可能是空心的C、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体积比铜球的空心体积大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219、下列应用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大无关的是A、利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将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为房间供暖B 、冬季的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秧苗冻坏C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造水电站,用水发电1~4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20、下列对图: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图1A 2: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冰棍,表面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图: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3C、图: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的D、图454分)二、我能填空(每空2分,共;若改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分)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1、4▲刻度尺测量该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是。

22、(4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23、(8分)下图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步骤①滴的液体是▲。

(2)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3)右图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

(4)若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进行高倍镜观察,需进行下列操作中的几项: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④将装片向左下方适当移动;⑤调节光圈;⑥转动物镜转换器。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24、(6分)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复杂的结构是细胞▲的结果。

图中过程2的意义在于▲。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通过图中▲(选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来传递信息的。

3第25题图第24题图。

▲、(25、4分)如图,AB、C、D 四种生物都属于生物,其中属于动物的是▲626分)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请回答下列问题:、(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1)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它位于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正是各大板块的交界处。

▲▲球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和(2)全间系一个、B4分)如甲图所示,在金属框架的A27、(QP和棉线圈,先使金属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两部分肥皂膜刺破,棉线圈的形状将转变为乙图中引起的。

▲;这是由于▲(填字母编号)的分)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628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小1)(。

▲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节完毕,小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调2)(。

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克5062.6克,他在右盘中放了3)最后,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克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右图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

和10分)如图所示,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盏8、(29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1()加。

▲▲。

加热时需要搅拌沙子,目的是两只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在(2))的烧杯上方(选填“沙子”或“水”▲水珠出现。

用手摸两块玻璃片,发现装。

▲的玻璃片温度较高,原因是蔗糖能溶于水;②滴水成冰;③氢气燃烧;④镁可以燃烧;⑤鸡蛋发(4分)有下列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①30、臭;⑥玻璃破碎;⑦酒精易挥发;⑧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锈。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19三、我能探究(共分)分)小晶同学通过观察发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431、凹陷)小;而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

她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

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6①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成相似的盆;两组,每组3A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只花盆中,分为、B ②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③将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

▲【预测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晶的实验结果应是同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小莹认为小晶的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分)暑假期间,小宝同学在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很多小店卖米酒和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米酒(8、32 所用器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所用器具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4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图(甲)所示现象作出解释。

▲(1)请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

由图→C宝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

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2)小3。

kg/m (乙)所示数据测得的米酒密度为▲。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选填“偏大”或“偏小”)▲按(3)照小宝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比真实值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分)33、(7 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2 14 12 16 18 20 6 0 时间(分钟) 2 4 8 108 6 --6 温度(℃)6 4 2 -0 -2 --4 -6 -6 6 -液固状态液固液液液固液液固固液液固液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以1()关系。

(选填“有”或“没有”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2。

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根(3)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6℃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分)四、我能计算(共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