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
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

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在金融领域中,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通过精心选择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以实现投资者的目标和需求。
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并降低风险。
一、资产管理的概念和目标资产管理是指对个人或机构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的过程。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
资产管理的过程包括资产配置、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以及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二、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理1. 效用理论:根据投资者的效用函数,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使其在风险和回报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测量资产与市场的相关性,计算合理的风险溢价,从而确定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比例。
3.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根据资产间的相关性和波动性,构建有效前沿,实现在给定风险下的最高回报。
三、投资组合的构建和优化1. 资产分类:根据不同的标的物性质和市场特征,将资产划分为股票、债券、货币、房地产等类别。
2. 风险评估:通过评估资产的风险水平和预期收益率,确定每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3. 资产配置: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确定不同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分配比例。
4. 多样化投资: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5. 动态调整: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并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再平衡。
四、投资组合管理的挑战和策略1. 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灵活的风险管理和快速的决策反应。
2.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需要依靠专业的研究和分析来获取准确的信息。
3. 惯性行为:投资者经常受到情绪和惯性行为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和纪律的执行。
4. 战略配置与主动管理:战略配置注重长期资产配置,而主动管理注重短期的市场定时和个股选择。
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

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1. 引言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旨在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实现投资者在给定风险偏好下的最优收益。
本文将介绍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并详细探讨了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2.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2.1 资产和投资组合在投资组合理论中,“资产”指的是可以被持有和交易的金融产品或实物产品。
常见的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而“投资组合”则指由不同种类的资产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投资配置。
2.2 面临的挑战构建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并非易事,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高度不确定性:市场价格波动难以准确预测,导致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随时可能发生剧烈波动;资本市场假设:投资组合理论基于一些假设,如市场完全有效、无交易费用等,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完全满足;不完全信息:投资者面临信息不对称,无法获知所有关联资产的真实情况。
3. 投资组合理论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投资组合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模型,旨在帮助投资者做出最佳配置决策。
3.1 资本市场线模型资本市场线模型是投资组合理论中最为经典的模型之一。
它通过寻找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点,即“切线点”,来确定最优的投资组合配置。
该模型以风险无关的资本市场线为基准,将各种不同收益率和风险水平的投资组合都映射到一个共同收益率水平上。
3.2 有效前沿模型有效前沿模型是另一个重要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该模型通过计算所有可能投资比例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绘制出各种风险水平下可选投资组合的集合。
有效前沿曲线上各点表示在给定风险下能够获得最大预期收益率的投资组合。
3.3 协方差矩阵模型协方差矩阵模型是用于估计股票或其他相关金融产品之间关联程度的统计工具。
该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证券之间收益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协方差矩阵,从而评估不同证券之间存在的风险。
4. 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理论中的关键作用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通用版

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通用版投资组合管理是金融行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配置资产、优化风险收益特征,投资组合管理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风险。
本文将介绍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它是由美国学者哈里·马科维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以风险和收益为核心,通过有效前沿和资本市场线的构建,帮助投资者做出最佳资产配置决策。
1. 均值-方差模型均值-方差模型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模型之一。
该模型假设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各资产预期收益率、协方差矩阵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可以得出最优投资组合。
2. 有效前沿有效前沿是均值-方差模型的重要输出结果。
它表示在给定预期收益率下,能够达到最低风险的所有投资组合构成的集合。
投资者可以通过有效前沿选择满足自己风险偏好的最优投资组合。
二、因子模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对理论假设的过于严格。
为了更好地应对实际市场的复杂性,学者们提出了因子模型。
因子模型是将资产收益率与一系列公认的风险因子相关联,并通过对风险因子的估计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
常见的因子模型包括市场模型、三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等。
1. 市场模型市场模型是因子模型的最基本形式,它假设资产的收益率与整个市场的收益率正相关。
通过对市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估计出资产的贝塔值,从而确定资产在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
2. 三因子模型三因子模型基于市场模型,引入了市值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认为这两个因子对资产收益率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三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资产收益率的波动。
三、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投资组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
1. 分散化投资分散化投资是通过投资不同的资产、行业和地区来降低投资组合的特定风险。
投资组合管理研究论文

投资组合管理研究论文一、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代投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
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
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
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
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
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
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
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
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
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
(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
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
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优化投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优化投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投资组合管理是金融市场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如何优化配置资金以实现最佳回报。
本文将讨论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取得成功。
一、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投资组合管理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合理选择资产并进行适当的配置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来降低风险,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使投资者获得最优的投资组合。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1.均衡投资法均衡投资法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将资金以相对均衡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种类中。
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分散资金,可以降低整体风险,抵消单个资产的不利变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2.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由马科维茨等人提出的,它通过量化资产的预期回报和风险,并计算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以建立最优投资组合。
该理论强调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获得最大回报并降低风险。
3.风险调整方法风险调整方法是指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实现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通过将资金投入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中,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来调整投资组合。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技巧1.多样化投资多样化投资是投资组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地区和行业,可以分散风险并增加整体收益。
2.定期再平衡定期再平衡是指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以确保其与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保持一致。
如果某些资产的表现良好,其权重可能会超过预先分配的比例,需要进行再平衡以确保风险控制。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投资组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技巧,投资者可以降低潜在的损失并保护投资组合的价值。
常见的风险管理技巧包括建立止损点、使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以对冲风险等。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
同时,由于传统的EMH 不能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在投资组合理论又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挑战。
投资组合理论的提出[1]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早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组合选择和资产配置。
但是,我国的证券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该理论是否适合于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有较大争议。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投资组合是规定了投资比例的一揽子有价证券,当然,单只证券也可以当作特殊的投资组合。
人们进行投资,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中进行选择。
投资组合理论用均值—方差来刻画这两个关键因素。
所谓均值,是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单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的投资比例。
当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红派息和资本增值两部分。
所谓方差,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
我们把收益率的标准差称为波动率,它刻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人们在证券投资决策中应该怎样选择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呢?这正是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理性投资者‖如何选择优化投资组合。
所谓理性投资者,是指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在给定期望风险水平下对期望收益进行最大化,或者在给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对期望风险进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优化投资组合在以波动率为横坐标,收益率为纵坐标的二维平面中描绘出来,形成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上有一个点,其波动率最低,称之为最小方差点(英文缩写是MVP)。
第13章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基础·

(二)证券投资组合的作用 资产组合理论证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 着组合所包含的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资产间关联性极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 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并使系统风险趋于 正常水平。
2
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投资效用最大 化,即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能够给投资 者带来最大的满足。具体而言,就是在实 现投资者对一定收益水平追求的同时,使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或在投资者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使其获得最大的 收益。
6
第二节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基础 一、证券投资的风险
经济学中的“风险”,不是指损失的概率, 而是指收益的不确定性
7
1、市场风险 2、通货膨胀风险 3、利率风险 4、汇率风险 5、政治风险 6、偶然事件风险 7、流动性风险 8、违约风险 9、破产风险
8
以上风险来源,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风险是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 联的。这类风险因其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 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因而亦称之为“宏观 风险”。前面提及的市场风险、贬值风险、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均属此类。 我们称之为系统风险。
31
图中,A-B-E为同一风险水平,其中A点收益水平最 高,E点收益水平最低,B点收益水平居中。 图中,C-B-D为同一收益水平,其中C点风险水平最 低,D点风险最高,B点风险居中。其中 F 和 G 分别为最低和最高预期收益点以及风险水平点。 从而: CEF边界表示同等风险下收益最低的组合; FDG 边界表示同等收益下风险最大的组合; CAG边界表示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的组合。 显然理性投资者选择CAG集进行投资,从而为有 效集,或者称为有效前沿。有效集的一个重要特 征是其上凸性。这可以从其为双曲线的一部分这 一事实中得证。即在有效集内满足 d2Er/dσ2<0。 因此,随着风险的增加,收益增加的幅度逐渐放 慢。
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题目

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题目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是研究如何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资资产上,以实现最大利润或最小风险的一门学科。
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理论是有效前沿理论,它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来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本文将探讨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技术指标以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一、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1.1 投资组合的定义投资组合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多种不同的金融资产上,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并根据一定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资产配置。
1.2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投资组合理论主要基于马尔可夫维茨理论(Markowitz Theory),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有效前沿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通过构建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技术指标2.1 风险和收益指标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我们常用标准差和预期收益率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标准差反映了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情况,预期收益率则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
2.2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一种衡量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能力的指标。
它将超额收益除以投资组合的波动率,用于评估每承受一单位风险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
2.3 有效边界和无差异曲线有效边界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化的投资组合。
无差异曲线则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化的所有投资组合的集合。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实践注意事项3.1 多样化投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多样化投资可以通过投资多种金融产品、选择不同领域的标的物等方式实现。
3.2 动态调整与再平衡投资组合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和再平衡。
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适应新的市场情况。
3.3 跟踪指数投资者可以选择跟踪特定指数的投资组合,以降低主动管理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投资战略;投资组合风险;投资组合业绩评价,对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
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材料请详见:一、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代投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
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
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
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
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
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
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
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
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
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
(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
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
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选择增长型或收益型的股票是基金经理们最常用的投资战略。
增长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盈利增长率和赢余保留率;收益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股息收益率。
判断一家公司的持续增长通常会有因信息不足带来的风险,而股息收益率所依赖的信息相对比较可靠,风险也比较低。
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显示,就长期而言,增长型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收益型投资,但收益型投资的回报率比较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型公司会随着时间不断壮大,其回报率会逐渐回落。
历史数据证实增长型大公司和收益型大公司的长期平均回报率趋于相同。
另外,投资战略还可以分为积极投资战略和消极投资战略。
积极投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选择进出市场或市场中不同产业的时机。
前者被称为市场时机选择者(markettimer),后者为类别轮换者。
市场时机选择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减现金增股票,提高投资组合的beta以增加风险;在市场不好时,反过来做。
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时机的选择本身带有风险。
相应地,如果投资机构在市场时机选择上采用消极立场,则应使其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长期投资组合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
类别轮换者会根据对各类别的前景判断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但这种对类别前景的判断本身带有风险。
若投资者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则应选择与市场指数中的类别权重相应的投资组合。
最积极的投资战略是选择时机买进和卖出单一股票,而最消极的投资战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
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通常决定了股票的流动性。
规模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流动性一般较好;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较大。
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中可以发现,就长期而言,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大于大公司,但回报率的波动较大。
三、投资组合风险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
但是,由于股票间实际存在的相关性,无论怎么增加个数都不能将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降到零。
事实上,投资组合的证券个数越多,投资组合与市场的相关性就越大,投资组合风险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份额就越大。
这种与市场有关并作用于所有证券而无法通过多样化予以消除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
而不能被市场解释的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消除风险。
所以,无限制地增加成分证券个数将使投资组合的风险降到指数的市场风险。
风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投资组合的成分证券个数足够多时,其非系统风险趋于零,总体风险趋于系统风险,这时,投资组合的风险就可以用指数期货来对冲。
对冲的实际结果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和大市的相关程度。
若投资组合与大市指数完全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就能百分之百地被对冲,否则只能部分被抵消。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是由投资组合对市场的相关系数乘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表达,而这里的相关系数是投资组合与市场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的标准差和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因此,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正好可以由投资组合对大市指数的统计回归分析中的beta值来表达。
投资组合对大市的beta值是衡量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主要度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方差或标准差以及其beta值是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数据。
在投资组合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在资本市场理论中引入了无风险资产的概念。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将国库券认为是无风险资产。
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的组合。
于是,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达成大市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乘以beta值再加上无风险回报率。
国际金融投资行业也广泛地使用VAR(Value-at-Risk)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投资组合甚至公司全部资产的风险。
VAR实际上是衡量资产价值变动率的方法。
其基本概念是:假设某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以正态分布,衡量在确定的概率下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亏损金额。
VAR值就是用均值减一个标准方差的回报率,可以用来计算亏损。
四、投资组合业绩评价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
养老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其他基金的主要投资计划发起人一般会考察投资过程的各个主要方面,如资产配置、资产类别的权重和各类别重的证券选择。
这类评估称为属性评估。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投资机构效率的评价,如对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开放式基金的评估。
这种评估叫做指标评估。
评估投资组合最直接的指标是回报率。
但只有在相同或类似的风险水平下比较回报率才有实际的意义。
从美国开放式互助基金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增长型基金的beta值最高,系统风险最高,相应在牛市时的回报率最高,在熊市时的回报率最低。
平衡型的基金则相反。
收益—增长型的基金的系统风险和回报率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的基金之间。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金在一个时期所获得的回报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风险特性和基金在当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在评估基金时,首先应将基金按风险等级分组,每一组的风险大致相同,然后在组中比较回报率的大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
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
对开放式基金而言,频繁的现金流动使普通的回报率计算无法反映基金经理的实际表现。
开放式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使用基金单位价值来计算。
基金单位价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有现金流入时,以当时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增加基金的单位数量;当有基金回赎时,基金的单位数量则减少。
因此,现金的流动不会引起净资产的变化,只是发生基金单位数量的变化。
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值来计算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
进行风险调整后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每单位风险回报率作为评判标准。
两个最重要的每单位风险回报率的评判指标是夏普比例(Shame Ratio)和特雷诺比例(Treynor Ratio)。
夏普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回报率的标准方差。
特雷诺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投资组合的beta值。
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在于,前者体现了投资组合回报率对全部风险的敏感度,而后者反映对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的敏感度。
对投资组合回报率、其方差以及beta值的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定量显示基金经理在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等方面的优劣。
【参考文献】[1] [美]小詹姆斯L·法雷尔,沃尔特J·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Portfolio Management:Theoryand Applica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RichardC.Grinold,Ronald N.Kahn,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A Quantitative Approach for Producing Superior Returns and Selecting Superior Rerns and Controlling Risk,Mc Graw-Hill,1999. [3] 陈世炬,高材林.金融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 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5] 邓向荣,王凤荣,杜传忠.投资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