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
同时,通过区域合作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区域合作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展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2.收集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卡片、实物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让学生了解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区域合作案例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设计(2课时7页)

第五章开展与合作〔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 ,在本册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全书来看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很多 ,但是尤其要注意强调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章的学习当中要注意数据、资料的运用 ,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 ,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比照需要很多资料 ,这些资料的给出是结合了某个国家或地区自然也可视为案例的一种 ,教学中也可以替换或补充相应的案例资料。
学习中还要注意世界政治地图和世界地形图的使用 ,以及查找更多其他的图件。
三、教学设计思想由于本节地理内容比拟抽象、枯燥 ,在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愉悦学习之风 ,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如:分组讨论、抢答、竞赛式等等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 ,对新知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为适应当前形势 ,表达新课标理念 ,注意培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以及对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 ,在教学中应多从实际出发 ,从身边寻找案例。
四、教学目标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尤其能运用实例和数据说出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之间开展水平的差异。
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
2.理解“领土〞、“国界〞的本质含义。
3.通过识读分布图 ,了解世界上国家及地区的分布特点 ,在图上指出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2.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之间开展水平的差异。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教师提问: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你们同学之间有过冲突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呢?活动过程: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曾经有过的冲突及原因。
教师讲述:国家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也经常发生一些冲突。
教师板书:国家和地区。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二〕活动一:认识国家和地区活动过程:让全体学生查找世界政区图并答复以下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1)

学生活动 通过直观感受,理解 不同地区,地域发展 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 异。
设计意图
时设 情境。
讲授 新课
指导学生通过读 结合自身见闻和知识 图明确:灯光最 储备, 开展讨论活动。 亮的地区,城市 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发展水平最高。 体现在农业、工业、 服务业、 及生活水平、 5 医疗水平、教育水平 激发学生的好奇 等方面的差异。 心和求知欲,为 学习任务的完成 对照世界地图, 找出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灯光最亮的地区为: 础。 欧洲、北美洲、日本 3 等地。 通过读图探究, 通过结合“世界海陆 有效培养和提升 分布图、 世界地形图、 了学生的地理学 2 世界气候图等,自行 科能力和思维品 分析,得出结论。 质。 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的有关“中国航天成 就、印度软件工业、 巴西飞机制造工业” 的实事报道。 内化本课内容,形成 知识框架。 检验本课的学习成 果。 通过收集和交流资 料,了解世界重要的 国际组织和它们在国 际交往舞台中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了解中 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 合作,并做出巨大贡 献。
面的发展甚至超 过了发达国家, 增强学生热爱祖 国、建设祖国的 信念。 2 及时巩固,及时 反馈。有利于知 识的内化与梳 3 理。 学会利用网络查 10 找、筛选和组织 材料,以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
教师调控 出示图片:“世界 灯光影像图”,说 明:灯光的亮度反 映了所在地区城市 发展水平的高低。 出示相关图片,提 问:各国之间发展 水平的差异,体现 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读“世界 灯光影像图”,指 导学生找出灯光最 亮的地区,并说出 它们的分布。 感受:世界发展水 平的地域差异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 提问:根据各国发 展水平的差异,可 以将国家如何划分 为两大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持续发展概念: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3.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国际合作的概念,掌握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机制。
2. 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
过程:
讲解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原则和目标。
详细介绍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我国发展与合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等。
8. 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的挑战:了解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
9. 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角色:认识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中的责任和使命,培养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地理数据和空间分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4. 互动平台: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在线问答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模拟游施和国际合作的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板书设计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地域发展差异
观察课本88页 世界灯光影像图,回答问题
3.灯光的明亮度说明了什么。
教学反思
1)观察课本88页 世界灯光影像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上哪些地方灯光分布较亮
2.哪些地方灯光分布较暗
3.灯光的明亮度说明了什么。
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教师总结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大家形成了许多小家庭——国家。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不平衡,表现在各个反面。
观看图5.2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解决问题
1)图片上的这些国家分别在那里
2)这些图片反应了什么问题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教师总结
小结
人类生活在地球家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而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开发历史早晚不同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发展存在差异。
作业
简述造成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竞赛,写出自己知道的国家名称,
看图,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教学札记
引入新课:(小组竞赛1)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国家多?(每个小组自己写出所知道的国家和地区,比一比哪个小组多?)
新课授入
人类生活在地球家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而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开发历史早晚不同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发展与合作
章节(课题)名称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学时
4-1
总课时
三维目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问题。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与冲突。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各国的基本地理信息,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发展与合作这一抽象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2.使学生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合作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世界地图和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通过PPT或板书,简要介绍每个知识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请你说说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明国际合作对各国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现状。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全球性问题如环境、资源等的共同应对。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对各国地理特点、人文风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性问题,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合作现状,掌握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以及全球性问题如环境、资源的共同应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发展、关注全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各国的合作现状,全球性问题如环境、资源的共同应对。
2.教学难点:国际的作用,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课件、视频、图片等。
2.准备导入话题,如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等。
3.准备巩固和拓展环节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话题,如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等,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呈现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全球性问题如环境、资源等的共同应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设计

《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分布特点; 了解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初步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领土的概念及边界的纠纷。
2.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可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按热量、水分和植被的变化规律,又可分为不同的自然带。
这些差异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划分的。
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的。
世界上大约有190多个国家,你能举出你熟悉的国家和他们所在的大洲吗?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二、预习,问题导学:1. 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哪些方面是不同的?2. 什么是发达国家,什么是发展中国家?3. 什么是“南北对话”“南南合作”?4. 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除了利润流失外,还有哪些方面受到了损害?三、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地域发展差异【承转】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 世界政区图。
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展示】“世界人口和工农业等总产值的比较”扇形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板书】经济发展水平不同2. 你所知道的发达国家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发展中国家呢?【讲解】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的政区构成,几个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2、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及差距产生的原因。
3、了解世界上两种主要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会分析原因并提出发展策略。
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
学生准备:收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小组竞赛1)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国家多?(每个小组自己写出所知道的国家和地区,比一比哪个小组多?)
(一)国家和地区
(生活动)读世界政区图,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
找出世界上
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同时指图说出自己熟悉的国家和地区。
(生活动)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师讲解)世界各国除了面积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也不同,政治制度也不一样。
(小组竞赛2)请各小组写出你们知道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名称。
(比一比谁写的正确和多)(师讲解)我国一贯主张的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小组竞赛3)你知道哪些国家地跨两洲?(比一比谁写的正确和多)
(生活动)读世界政区图完成书本表格,找出地跨两洲的埃及、土耳其、俄罗斯三个国家,地跨哪两洲?(师提问)国界是怎样划分的?
(生活动)仔细观察书本图5.3说出这几幅图中的国界各是以什么为主要划分依据的?
(师讲解)以人文要素来划分的国界类型。
(师讲解)领土的概念。
(生讨论)飞行英雄王伟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英勇捐躯。
为什么说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生活动)读书本插图5.4和5.5,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们生活状况的差异。
(师讲解)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不一致。
(生活动)读图分析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生讨论)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含义?
(生活动)读表分析比较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绘制柱状图。
(师指导学生绘图)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生讨论)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师展示)一组2003年中国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照片,印度软件工业、巴西飞机制造工业等经济发展图片,出示中国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使学生认识到许多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课外拓展)调查了解南通20年前、10年前和现在饮食、居住、交通状况、着装等方面的资料。
教后记:1、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比较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