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在实习开始时间至实习结束时间,我参与了森林培育学的实习课程,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实习地点选在了具体实习地点,这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实习初期,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实习区域的森林植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样地设置和样方调查,我们详细记录了不同树种的分布、生长状况、林分结构等信息。

这让我明白了森林并非是简单的树木集合,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树种的搭配、密度的控制以及年龄结构的合理性都对森林的健康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种苗培育环节,我们参与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播种、育苗的全过程。

种子采集时,需要仔细辨别成熟的种子,并选择健康、饱满的个体。

采集回来的种子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去杂、消毒、催芽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质量。

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播种的深度、密度以及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等条件,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和生长。

在育苗阶段,我们精心呵护幼苗,及时浇水、施肥、除草,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看着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造林实践是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造林方法,如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等,并根据实际的地形、土壤和树种特点选择合适的造林方式。

在植苗造林时,要确保苗木的根系完整,栽植深度适中,并且要踩实土壤,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播种造林则需要注意种子的均匀分布和覆土的厚度。

分殖造林则要选择健康的母株和合适的繁殖材料。

森林抚育是保障森林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我们参与了修枝、间伐和除草等抚育工作。

修枝可以改善树木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干形的培育。

间伐则是调整林分密度,去除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树木,为保留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空间。

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森林培育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2023年林木育种心得体会范文(12篇)

2023年林木育种心得体会范文(12篇)

2023年林木育种心得体会范文(12篇)林木育种学的心得体会范文作为林业专业的学生,林木育种学无疑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林木育种方面的知识,包括如何选择育种材料、如何进行杂交、如何进行选优和培育,以及如何评价育种成果。

在实践中,也有机会亲身体验育种活动,感受林木育种的魅力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林木育种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林木育种学是林业的基础林木育种学作为林业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林木种质资源的挖掘、保存和利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优良树种,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和基础保障。

在实践中,育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林木育种的发展,提高了育种的效益和效果。

由此可见,这门学科对于我们的林业事业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段:林木育种学需要详细的专业知识林木育种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十分熟练掌握它的相关知识,包括树木解剖学、遗传学、统计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熟悉这些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中锻炼。

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育种工作的复杂性和实践性。

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多次的实地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段:林木育种学需要方法和技能林木育种学是一门需要方法和技能的学科,我们需要应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来发展和研究育种新技术。

我们需要了解育种方法,包括选择和处理育种材料、控制授粉和培育。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常用的育种工具,比如作图软件、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

如此才能保证育种工作的科学化、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段:林木育种学需要认真评价育种成果在林木育种学的实践中,培育出新品种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对育种成果进行认真的评价。

这样可以发现成果的优缺点,不断完善育种技术。

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生长潜力、适应性、经济价值、实用性和生态环境等。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林业学院的课程安排中,林木育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林木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并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本次实习报告将记录我在林木育种实习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二、实习内容1.实习地点本次林木育种实习我被分派到了某知名林业研究所,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林木育种研究和应用的机构。

在这里,我有机会亲眼目睹并参与到各种育种实验和项目中。

2.实习学习任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任务:(1)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学会合理设计育种实验,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学习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林木育种抗性。

(3)DNA标记辅助选择:了解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学习使用分子标记进行育种选择,提高传统育种方法的效率。

(4)杂交种选择:学习遗传学和杂交育种理论,了解不同杂交种的特点与应用,为林木育种项目提供可选方案。

3.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对林木育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育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树种特性、环境适应性、抗性等。

其次,我也发现育种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从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整个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我也理解到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习,我对林木育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我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学会了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在分子育种方面,我了解了DNA标记的应用及其意义;对于杂交育种,我学习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明白了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方法。

2.思维方式与科研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科研思维方式和科研素养。

我学会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一、实习背景在林木种苗学的学习过程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增加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对我们将来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次实习的背景是在某某林业公司进行的某项任务,任务主要是调查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上树种的分布情况及其适应性,为该地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内容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实习的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以及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等进行了解和学习。

其次,根据实习的要求,了解相关的林木种苗学知识,增加对实习任务的理解。

2.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通过实地观测、照片拍摄、林分布点调查等方式,对所在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的主要树种及其分布情况、树高、胸径等指标进行收集和记录。

同时,需要了解本地区的环境和地形,收集对于数据分析的有关资料和历史数据,以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和参考。

3.数据分析与报告提交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数据的分析并提交结论报告。

在数据的分析中,我们需要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对不同海拔高度上树种的分布规律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可靠的结论和意见。

在报告提交前,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确认和检查。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在实习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与同事讨论和交流,学习到了很多与林木种苗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实习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我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通过这次林木种苗学实习,我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强化了问题解决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同时,我意识到林业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一、引言林木育种学是林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选择和哺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经济价值。

在我参加的林木育种学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实地调查到杂交配制,再到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这些经历让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林木育种学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林木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了解其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

在实习中,我们前往了不同的林区,对不同品种的树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学会了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树木的高度、胸径和冠幅,同时还观察了树木的树皮、叶片、果实等特征。

通过这些调查,我了解到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杂交配制杂交配制是林木育种学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杂交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配制,然后进行了花粉采集和授粉,最后进行了种子的采集和哺育。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也明白了杂交育种在提高林木品种的重要性。

四、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是林木育种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育种效果。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母本和父本,以及如何进行育种材料的繁殖和哺育。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育种方法,如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成功地繁殖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林木育种学的实习,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学会了实地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我掌握了杂交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我还学会了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技术,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第一篇: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2013秋季学期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上周历经了为时三天的林木育种学实习,此次实习的首要地点为鄂西山区龙坪乡渣树坪,209国道旁的国营长岭林场。

其是中国南方最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基地、特色种苗基地、科研基地,具有全国最丰富的日本落叶松基因。

此次实习的重要目的是了解种子园的营建规范及设计要求,熟悉种子园的的构成及其意义,学习种子园对于林木育种的方法和管理所起的作用。

建始县长岭岗始建于1957年,经营的总面积为25343亩。

长岭岗林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1900米,平均坡度25°。

林场年平均气温11.7℃ , 极端最高气温29 ℃ , 极端最低气温一17.2 ℃ , 年降水量 1884.3毫米, 相对湿度85%。

其先后从日本引进467个杨树无性系,从中国林科院引进国内的杨树品系24个,加上本地的杨树品种形成了494个无性系,通过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选育造林试验,最终选育出50个无性系,于2001年开始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

我们观看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日本落叶松种苗是长岭岗林场的特色产品和传统优势项目。

湖北省建始县以长岭岗林场为中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

在林场副厂长及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到1987年止, 已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6000 亩, 生长旺盛。

运用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营造技术造林,该技术的广泛推广,还可进一步增强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将成为新的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们了解到该林场还兼具林下黄连种植业,黄连立体栽培具有100亩。

其中森林植被丰富, 主要乡土乔木树种有水冬瓜、擦木、漆树、鹅掌揪、桦木、锥栗等.主要引进树种有日本落叶松、华山松等。

林场立地较好, 差异不大, 自然条件优越。

然后我们在此林场中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实验。

林木育种教学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教学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木育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国林木育种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林木育种教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林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林木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实习内容(1)优树调查选择:通过对现有的林木进行调查,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球果类型识别:学习并掌握不同树种球果的特征,提高对球果类型的识别能力。

(3)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收集不同树种的种质资源,了解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4)子代测定调查:对选出的优树进行子代测定,分析其遗传特性。

2.实习过程(1)优树调查选择: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林场内的林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了林木的生长状况、形态特征等信息,最终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球果类型识别:通过对不同树种球果的观察和比较,我们掌握了球果的特征,提高了对球果类型的识别能力。

(3)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方法,对选出的优树进行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并将其妥善保存。

(4)子代测定调查:我们对筛选出的优树进行了子代测定,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了解了优树的遗传特性。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林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林木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本次实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培养创新意识:林木育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

(3)热爱林业事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林业的重要性,增强了为我国林业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最新-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精品

最新-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精品

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了解种子园在现实林木良种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种子园的分类方式,和园址的选择要求,还有种子园内无性系的数目、树种传份距离、无性系配置距离、无性系或家系的同步程度、去劣伐疏强度等。

了解种子园内无性系的配置的方式和施工管理方法,知道怎样提高种子园的产量的措施。

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育种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以遗传理论为指导进行林木改良和选育以及林木的良种繁育,以提高森林生产力,我们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种子园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林木育种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终目的。

实习内容:一、都匀市马寨种子园介绍: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该种子园位于北纬26。

16 ,东径107。

31的贵州省南部。

属中亚热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6℃ ,最低气温一6.9 ℃≥l ℃积温4 879.9℃ ,年平均降雨量1423 。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1145.5,生长期达300 以上。

园区为低山丘陵。

海拔860~950 ,地势开阔,坡度平缓,土壤为p值在5.03—5.2之间的原积型山地黄壤。

土壤屑状至块状结构,肥力中等。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现有5个大区,65个无性系配置小区。

i一ⅳ大区初植株行距为4×5 ,v大区株行距为6 ×8 。

无性系配置方式采用顺序错位设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场发〔2019〕11号)文件精神,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求,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林业局充分调查研究、严格筛选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

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建于1992年,基地位处马寨营上石榴坡,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为综合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48个优良无性系营建,面积为38.33公顷,主要营建马尾松1.5代种子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育学小组成员学号刘界仁080903110027杨鹏080903110024实习报告指导老师:赵杨班级:林学081班实习小组:第八组实习地点:坪坝华山松种子园实习时间:2010年12月2日张慎080903110010 张翠新080903110032前言林木育种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学好这门学科,首先要重视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实践部分,我们只有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理论知识。

林木育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知识都是在实践才能体会的,如果学习林木育种学缺少了实践的部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你就没学过林木育种学”。

正是因为实践对于林木育种学有太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赵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了这次非常重要的实习。

这次实习的地点选在了离学校比较近的坪坝华山松种子园,旨在让我们了解种子园的现实结构,并把课本中介绍的种子园与其对比,让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实习前,赵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在种子园内进行一次模拟优树选择,这使我们在了解种子园的同时,又能巩固优树选择的过程,这使得此次实习更具意义,使我们的积极性也格外的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啊!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进入主题,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这次精彩的实习内容吧……一、实习目的:1.对种子园有个全面、具体的了解;2.掌握优树选择的方法;3.熟悉嫁接技术。

二、实习地点: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华山松种子园三、实习时间:2010年12月2号四、实习内容:1.种子园的了解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①营建种子园的意义(1)种子的遗传品质好;估算初级种子园种子造林,材积增益在10%-20%;(2)种子园树木结实早,能稳定地提供大量遗传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3)种子园面积集中,便于经营管理,控制树冠生长,方便种子采收;(4)为育种的持续发展准备物质和技术条件。

②种子园的种类按照繁殖方法分:无性系种子园、实生苗种子园按照繁殖材料的改良程度分:初级种子园、改良种子园按照书中的亲缘关系分:杂交种子园、产地种子园、室内种子园③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华山松为松科,松属,单维管束亚属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在我国10多个省区海拔1 000~3 500 m的地区均有分布.对它的改良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已在贵州的平坝、威宁,云南的临沧、楚雄等地营建了无性系初级种子园。

平坝种子园位于东经106°16′,北纬26°25′,海拔1300m 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全国几个华山松种子园之一。

此种子园系属无性系种子园,主要采用嫁接技术进行育林。

种子园区划上,主要分为:母树林、子代测试区、隔离带和1.5代子代林。

2.优树选择模拟优树是指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材性、干形、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远远超过同种、同龄的树木。

优树选择是从基本种群内,根据选种目标,按表型进行单株选择,并从中选的单株上分别采集种子或穗条进行繁殖,通过鉴定比较,评选遗传品质优良的单株,建立采穗圃或种子园,作为良种繁育的基地。

①优树标准优树标准随树种、选优目的、方法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其标准也不同。

一般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

(1)数量指标对用材树种来说,主要是生长量指标。

确定生长量指标应考虑到:(a) 现实的可能性。

既优树数量指标一般不超过同龄林分中最大值。

如把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都以100计,则最大径阶约为170,在中幼龄林中,最大径阶的平均树高为120;近熟林为115;过熟林为110;最大径阶的平均材积可达270。

(b) 供选择的林分和需要优树的数量。

可供选择林分多,标准可高。

在实际工作中,数量指标常采用两种方法,即小标准地法和优势木对比法。

小标准地法中,一般规定优树的采集、树高和胸径应分别超过标准地平均木的150%(V);15%(H);50%(D)。

优势木对比法中,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0%;、树高5%、直径20%。

(2)质量指标●树干通直度●树干圆满度●树木自然整枝程度●树冠浓密度●冠幅●侧枝粗细度●树皮性●当前生长势●健康状况●结实状况②优树评选方法在选定的林分中,进行踏查,初选,凡发现符合要求,而未经实测的优树称为候选树。

对候选树进行如下三方面评定:(1)材积评定材积评定常用方法有三种。

1、小标准地法以候选树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展开,实测30株以上树木,测量树高、胸径、材积,求出、、,把候选树与平均值相比,符合标准的入选。

一般标准为树高超出15%,直径超出50%,材积超出150%。

标准地越大越可靠,但工作量也大,一般30-50株为宜。

2、优势木对比法在立地条件一致的10-25m半径内,包括30株以上树木中选出3-5株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木,测定这3-5株优势木的、、,与候选树进行比较,超过标准则入选,一般标准为树高超出5%,直径超出20%,材积超出50%。

由于林分内优势木常分布不均匀,有时几株大树长在一起,或大树间有亲缘关系等,因此优势木间比较,有时不能反映出其真正优势,特别是在天然林分中。

如在异龄林中选优,相差的年龄必须进行校正后才能进行比较。

校正公式为:其中:X-换算成同龄后的比值;A-候选树的实测值;B-3-5注优势木的平均值;C-优树年龄减去优势木平均年龄之差;D-优树年平均生长量。

3、绝对值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使用相对值评选法有困难,如在异龄混交林中经常会碰到邻近没有该树种的同龄树木;候选树周围是被压木,或都是大树;候选树生长的小区生态条件显著不同于周围的树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绝对值评选法。

绝对值评选法是利用生长过程表确定选择标准。

把生长过程表中平均木乘上一定数值,可作为优树入选的最低标准。

如评选樟子松幼树时,利用当地生长过程表,查到该年龄、该地位级下的平均木数值,树高*1.1,胸径*1.35,即为该地位级条件下一般优树的最低标准。

(2)形质评定用材树种的形质标准如前所述。

但具体到某个树种在某个地区的指标和标准,应根据树种特性和选种目标而有所不同。

对形态指标应首先确定衡量标准,一般把它数量化,既把形态指标划分成不同级别,划分级别应尽量简单,界限比较明确。

如分枝角可划分成5级:81-90;71-80;61-70;51-60;50以下。

树干通直度可划分为:I级通直;II 级近基部弯曲;III 级上下都弯曲。

(3)综合评定优树选择是对多个形状的选择,要求多性状都优良。

每个形状单独评选后,需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最后是否入选。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1、连续评选法2、独立标准法3、评分法③数据统计(一)优树所在的地区:1、省贵州省县平坝县乡(或林场)华山松种子园2、海拔高1200——1380 (米)地形地势山地,坡向坡度南北土壤酸性土,植被华山松、油茶。

(二)林分状况:1、起源嫁接苗,组成华山松,树龄23 ,郁闭度0.8 ,造林密度(株/亩),现在密度(株/亩)。

2、林分健康状况健康,结实情况少量,结实率3、树体平均直径25.3 (厘米),平均树高15.3 (米)适选树木群体株数株,优树选择率%(三)优树评选记载项目2、树冠冠幅:南北 3 东西 4 平均 3.5 (米)冠型:圆锥形3、树干通直度通直圆满度较圆满自然整枝能力较好(3/5)4、分枝粗度角度树冠中下部最粗侧枝基径 4 (cm)枝粗/胸径0.13 分枝角度80°5、树皮厚度(cm)树皮率%裂纹通直度6、结实情况结果数(个)果鲜重(斤)果型纵径cm横径cm,出籽率% 种子千粒重(克)种子饱满度% 种子发芽率% 种子形状种子色泽7、生长势和健康状况生长势病虫害8、木材及其它特性容重(kg/cm3)木纹通直度9、针叶:长度(cm),密度(叶束/cm)④优树选择理由优树与优势木各生长量平均值比值:树高比=17.6/16.6=105.8%胸径比=33.2/28.4=116.9%材积比=0.625/0.518=120.7%根据计算结构和资料的查阅可知,优树的数量指标是基本符合华山松优树5株优树木对比法的要求(见课本教材p68)。

再者,此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干树形笔直,在林分中生长完全是处于绝对的优势中,所以其形质指标也应该满足优树的要求。

还有在实地考察的情况,我们综合考虑,此树可以被选为优树。

3.华山松嫁接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

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

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①嫁接分类:嫁接有多种方式,按材料来源,可分为枝接、芽接和短枝接;按取材时间可分为冬枝接、嫩枝接;嫁接方式不同可分为劈接、舌接、切接、袋接、靠接、形成层对接等。

采用什么样的嫁接对于嫁接成功非常重要,但对于不同树种或同种树种在不同地点、时间的嫁接方法都不尽相同,只有在不断实践总结中摸索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对于嫁接不能照本宣科。

②华山松嫁接方法华山松系属针叶树种,对于针叶树的嫁接一般有两种常见方法:髓心形成层对接和短枝嫁接。

平坝种子园对于华山松的嫁接采用的是髓心形成层对接法。

髓心形成层对接是针叶树种种子园常用嫁接方法。

接穗长8-10cm,具有完整顶芽。

保留顶端10束左右的针叶,去除其余针叶。

先将接穗的一面削一段斜面,然后在其背面从顶芽针叶附近逐渐切至髓心,顺着髓心纵向削去半边接穗。

一般砧木为2-3年生的移植苗,嫁接部位比接穗粗,切面长度同接穗一致,将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形成层对正,用可风化的薄膜缠紧(一定不能透风,这是成功关键)。

③嫁接注意事项1、选择亲和力强的砧木和接穗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能愈合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亲缘关系越近,亲合力越强,嫁接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2、选择生活力强的砧木和接穗生活力与砧木和接穗的营养器官积累的养分有关,营养器官积累的养分越多,发育越充实则生活力就越强,因此,在嫁接前应加强砧木的水肥管理,让其积累更多的养分,并且选择发育成熟,芽眼饱满的枝条作接穗。

三、选择最佳的嫁接时机一般枝接宜在果树萌发前的早春进行,因为此时砧木和接穗组织充实,温度湿度等也有利于形成层的旺盛分裂,加快伤口愈合。

而芽接则应选择在生长缓慢期进行,以今年嫁接成活,明年春天发芽成苗为好。

总结本次实习,虽然是在寒冷的冬季进行的,但实习当天却是艳阳高照,我们一路坐着车唱着歌来到实习地点,在实习地点我们兴致勃勃的与其他同学参与着实习。

在经过赵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指导,以及种子园园长大叔细致的介绍后,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不曾学到的知识,并清楚的感觉到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