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理论课 课件-游泳理论课教案共23页文档
游泳技术理论课

社会体育游泳技术理论课专业理论第一章:游泳运动基础知识第一节:游泳运动的分类。
(花样、水球、跳水、游泳)竞技实用大众竞技公开水域(江、河、海),长距离比赛游泳池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混合泳着装泅渡(军事方面)实用水上救护实用(踩水、侧泳、反蛙泳、潜泳)大众(健身、娱乐、康复、水中游戏、冬泳)第二节:竞技比赛(游泳池)项目(50米池)世界纪录奥运会25米池蝶泳:50,100,200米100,200 50,100,200米仰泳:50,100,200米100,200 50,100,200米蛙泳:50,100,200米100,200 50,100,200米自泳:50,100,200,400,800,1500米50,100,200,400,800(女),1500(男50,100,200,400,800,1500米混合:个人200,400 100,200,400 接力4×100,自由泳4×100.4×2004×50,4×100,自泳4×100.4×200,4×50第三节:合理游泳技术要素。
1、保持高平身体姿势。
2、协调有节奏动作。
3、高肘屈臂划水。
4、螺旋式曲线划水“”5、加速划水、蹬水。
6、适宜动作频率、划距。
第四节:游泳主要肌肉。
上身: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腰肌、腹肌:下肢:股四头肌、腓肠肌第二章:游泳教学理论第一节:游泳教学特点1、水中进行的,安全第一。
2、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1)、怕水2)兴奋3、运动姿势的特点是:俯卧、仰卧。
4、运动动力的特点:没有固定支撑。
5、呼吸的特点:口吸;口、鼻呼第二节:游泳教学过程1、粗略掌握动作。
(泛化)2、改进提高动作质量。
(分化)3、巩固运用自如。
(巩固)第三节:游泳教学顺序1、熟悉水性,(呼吸,浮体,站立)2、教一种游姿(蛙、自、仰、蝶)3、教学顺序:先学腿部动作——手部动作——呼吸——手、腿配合——增长距离。
大学生游泳理论知识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生游泳理论知识教程课时:2课时教材:《游泳理论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游泳能力。
3. 教育学生安全游泳,预防游泳事故的发生。
教学内容:1. 游泳基本知识2. 游泳基本技术3. 游泳安全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泳基本知识(20分钟)1. 介绍游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游泳的基本规则和比赛项目。
3. 讲解游泳的技术分类,如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
二、游泳基本技术(20分钟)1. 讲解自由泳的技术要领,包括呼吸、腿部踢水、手臂划水等。
2. 讲解蛙泳的技术要领,包括呼吸、腿部蹬水、手臂划水等。
3. 讲解蝶泳的技术要领,包括呼吸、腿部踢水、手臂划水等。
4. 讲解仰泳的技术要领,包括呼吸、腿部踢水、手臂划水等。
第二课时:一、游泳安全知识(20分钟)1. 介绍游泳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水域选择、游泳时间、身体状况等。
2. 讲解游泳救生知识,包括救生器材的使用、救生方法等。
3. 教育学生遵守游泳池规则,预防游泳事故的发生。
二、游泳实践教学(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的实践教学。
2. 指导学生掌握呼吸、腿部踢水、手臂划水等基本技术要领。
3. 安排学生进行游泳比赛,提高学生的游泳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游泳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游泳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
教学总结:通过本教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游泳能力。
同时,教育学生安全游泳,预防游泳事故的发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游泳技能。
游泳教学PPT

三、踩水练习方法
作为初学者,可以按照先陆地再水下的步骤进行踩水技术的练习: (一)陆地上的动作练习 1.在陆上两手做向下的弧形压水动作。 2.在双杠上支撑做脚离地的蹬夹动作。 (二)水中技术的练习 1.站在齐肩深水处,手抓水槽或池边练习腿蹬夹水动作。 2.站在齐颏深水处,练习两手分开的弧形下压水的划水动作。 3.站在齐颏深水处,练习手和腿的配合动作。 4.在深水处,有保护人的前提下,练习者在水中练习划水和蹬夹腿的配合动作。 踩水的难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身体的高低。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头部不要出水 面太高,而是要尽可能的将下颔贴近水面,这样才能更容易掌握踩水技术。
扣压,用右脚掌和右小腿内侧向侧下方蹬夹水,当腿尚未蹬直时向后 上方收小腿,收腿的同时左腿开始做如同右腿的蹬夹水动作,两腿交 替进行。
体育基础理论课课件系列(六)--实用游泳
体军部
体育基础理论课课件系列(六)----定向运动
二、踩水技术
(三)臂部动作 两臂稍弯曲,在体侧前做向外、向内的摸压水的动作,动作幅度不 能太大。向外时,手掌心向外侧下,有分开水的感觉;向内时,手掌心 向内侧下,有挤水的感觉。向内摸压至肩宽距离即分开,两手掌摸压水 的路线呈双“︵”弧形(如图四)。
体育基础理论课课件系列(六)----定向运动
第三节 侧 泳 技 术 与 练 习 方 法
体育基础理论课课件系列(六)--实用游泳
体军部
体育基础理论课课件系列(六)----定向运动
一、基本介绍
侧泳因游进时身体侧卧而得名。侧泳时身体侧卧在水中,用两臂交替划 水,两腿做剪式蹬水的一种游泳姿势。在水上托运重物、武装泅渡、救护 溺水者中常常采用侧泳(如图六)。
便于观察水面情况,可以做前、后、左、右
大学游泳教案理论知识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游泳的种类、游泳装备、游泳技巧等。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教学对象:大学游泳爱好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游泳装备图片3. 游泳技巧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游泳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提问:同学们对游泳有哪些了解?为什么学习游泳?二、游泳的种类1. 教师讲解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四种泳姿的特点、优缺点。
2. 展示各种泳姿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
三、游泳装备1. 教师讲解游泳衣、泳帽、泳镜、救生衣等游泳装备的作用及选购技巧。
2. 展示各种游泳装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四、游泳技巧1. 教师讲解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四种泳姿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播放游泳技巧视频,让学生直观学习。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游泳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到的游泳知识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游泳实践1. 教师带领学生到游泳馆,讲解游泳馆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泳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泳比赛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泳比赛,比赛项目为自由泳。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游泳技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游泳技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游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泳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游泳理论课ppt课件

(二)游泳的分类
➢ 游泳(这里指单纯的游泳不包括跳水、水球、花样 游泳)按照其目的和功能可分为竞技游泳、实用游 泳、大众游泳三类。 1、竞技游泳包括游泳池比赛(自由泳、仰泳、蛙 泳、蝶泳、个人混合泳、接力)和公开水域比赛 (长距离比赛、游渡海峡、横渡江河)。 2、实用游泳包括实用游泳技术(踩水、侧泳、反 蛙泳、潜泳)、着装泅渡和水上救护。 3、大众游泳(健身游泳、娱乐游泳、康复游泳、 水中游戏和冬泳)。
4
(三)游泳比赛所设项目
奥运会比赛共设32个项目,具体项目有: (A)男子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
400米自由泳、15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 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 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 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 (B)女子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 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 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 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 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
➢ 合适的游泳帽:游泳时应戴游泳帽,特别是女性, 可以防止头发散乱。挑选硅胶泳帽,一般以手感 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较为耐用。
➢ 合适的游泳眼镜:挑选时应注意泳镜的防水性、 清晰度、防雾性能及胶带的弹性。一般以出发或 蹬边滑行时,泳镜不脱落、不漏水,佩戴舒适为 宜。
➢ 浴巾和拖鞋:在游泳的间歇或游完后上岸,用毛 巾擦干身体,披上浴巾,穿上拖鞋,可以保暖, 防止感冒。
10
2、比赛通则
1)参加办法 ➢ 参加单位必须按竞赛规程规定,确定参加人数和
游泳教学ppt课件

27
谢谢大家 祝大家身体健康
28
1
目录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情分析 四、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成果
2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积极人生态度。 促进学生健康水平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设计本游泳教学模块,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相关的游泳知识、技能结构,最 终形成对身体锻炼的积极态度。教师更多的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将学习的主动 权交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 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
4
三、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游泳教学训练,存在一定的个体 差异,教学活动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女生的羞涩心理、部分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 较弱、惧怕心理、学习积极性的问题、错误技术动作的改进问题、在 水中出现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
采用的学习策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5
四、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游泳课教学内容以蛙泳为主,在学习蛙泳技术过程中,加入相关的急 救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水中突发事件。
游泳教学和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一样,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的。游泳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游泳课,根据课的具体任务,将课分为新 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等类型;按照体育课的结构,每次课 再分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
游泳运动教学理论篇ppt课件

一 游泳运动概述
(二)游泳运动的意义 6. 人在水中运动比在陆上运动
时所消耗的热量要大的多, 所以又被认为是一种减肥效 果最佳的运动。 7.游泳是生产劳动和国防建设 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也是我 们个人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项 技能。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 动,学会游泳终身受益。
6
一 游泳运动概述
(三)游泳运动的分类和比赛项目
10
二 游泳教学常规
(三)上课地点 ▪ 上海体育学院游泳馆(室内),公交车537路、
758路到长海医院站下马路对面即是。
▪ 游泳课收费 每次收费5元,预收150元, 多退少补。
11
二 游泳教学常规
(四)上课内容 本学年以蛙泳为主,并简单介绍其他泳姿。
12
二 游泳教学常规
(四)上课内容 这是蛙泳完整动作
2.增进身体健康,提高 身体素质。
3.提供社交环境,提高 交往能力。
4.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 力。
9
二 游泳教学常规
(二)上课时间 全部教学内容分两个学期完成,每个学期上
13-14次课,每次课1小时。 每周一、三、五 上午8:00----9:00 10;30----11:30上课
3
一 游泳运动概述
(二)游泳运动的意义 1. 游泳可以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游泳时水对人体的皮
肤进行着不停的拍打、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2. 水对于胸廓形成一种压力,约有2—15公斤,呼吸肌必
须额外克服这种压力才能维持正常呼吸,经常如此, 可以增加呼吸肌的功能,增加肺活量。经常从事游泳 者可达到5000—6000毫升。 3. 游泳的水温是低于体温的,冷水1.的刺激对神经系统 有良好的影响。对于皮肤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对于气 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经常游泳的人不容易感冒, 也不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大学游泳教案理论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游泳的基本知识2. 游泳的呼吸技巧3. 游泳的腿部动作4. 游泳的手臂动作5. 游泳的转身和起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游泳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游泳的经历和感受。
二、讲解游泳的基本知识1. 游泳的分类:蛙泳、自由泳、蝶泳等。
2. 游泳的呼吸技巧: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3. 游泳的身体姿势:身体平直,保持平衡。
三、示范游泳的腿部动作1. 教师示范蛙泳的腿部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腿部动作。
四、讲解游泳的手臂动作1. 教师示范自由泳的手臂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手臂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解游泳的转身和起跳1. 教师示范蛙泳的转身和起跳,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转身和起跳。
三、游泳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游泳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游泳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游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泳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