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毕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药学毕业实习鉴定报告

中药学毕业实习鉴定报告

中药学毕业实习鉴定报告毕业实习鉴定报告一、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习我选择在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该企业是一家具有较高声誉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该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要求进行生产,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品质保证。

我在该企业的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中药饮片的生产和质量检验工作。

二、实习任务和实施情况1. 实习任务:(1)参与中药材的采购工作,包括与供应商的接触、样品鉴定、价格谈判等。

(2)参与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包括材料准备、煎煮等环节。

(3)参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微生物检验等。

2. 实习实施情况:(1)中药材的采购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与供应商进行了多次接触,并参与了多次中药材的样品鉴定和价格谈判。

通过与供应商的交流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我对中药材的质量鉴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与供应商谈判环节中,我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成功争取到了合理的价格和质量保证。

(2)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数次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

通过与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准备中药材,如何正确煎煮以及注意事项等。

同时,我也参与了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操作,并学习了配方制作、生产工艺和生产记录的编写等。

(3)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进行质量指标的测定,如何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通过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参与了微生物检测工作,并学习了合理取样、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

在实验室实践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完成了检测工作。

三、实习所得和感想1. 实习所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药饮片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我掌握了中药材采购、炮制、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熟悉了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

我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取得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一、前言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系到中药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以及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药鉴定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报告是对我在中药鉴定实习期间的学习和收获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参考。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一)实习单位我于2023在中药材鉴定中心进行实习。

该中心是我国知名的中药材鉴定机构,拥有先进的鉴定设备和专业的鉴定团队,为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学习如何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气味、味道、质地等特征,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

2. 中药材的显微鉴定: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微观特征,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

3. 中药材的理化鉴定:学习如何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以判断其有效成分和质量。

4. 中成药的鉴定:学习如何对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含量、稳定性等方面。

5. 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学习如何正确采集中药材,并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其质量和效用。

三、实习收获(一)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操作。

(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中药材的鉴定实践操作,掌握了中药材鉴定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判断中药材。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药鉴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等。

这些素养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习总结通过在中药材鉴定中心的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在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鉴定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我于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XX中药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药鉴定毕业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中药鉴定过程中的样品采集、鉴定、检验等技能。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了解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参加了中药鉴定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

通过系统学习,我对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鉴定方法、炮制工艺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样品采集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中药样品的采集工作。

包括野外采集和药材市场采购。

在采集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产地、品质等,并掌握了样品的保存方法。

3. 鉴定与检验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多种中药的鉴定与检验工作。

包括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各种鉴定方法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 炮制工艺学习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中药的炮制工艺。

包括清炒、炒黄、炒炭、醋炙、酒炙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并掌握了炮制工艺的要点。

5. 市场调研为了了解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我参与了市场调研工作。

通过走访药材市场、药店等,我了解了中药行业的竞争态势、消费者需求等信息。

四、实习成果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实习,我对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中药鉴定过程中的样品采集、鉴定、检验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4. 行业认知加深通过市场调研,我对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鉴定学作为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中药鉴定在保证中药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实习期间,我选择了中药鉴定作为我的实习方向,以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单位为我校中药鉴定实验室,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药标本观察与鉴定:通过观察中药标本,学习掌握中药的形态特征、药用部位、采集时间等,提高对中药的识别能力。

同时,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显微镜、光谱仪等,进行中药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2. 中药质量评价:学习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掌握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际操作,对不同批次的中药进行质量评价,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3. 中药炮制与加工:了解中药的炮制工艺和加工方法,学习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中药的药效不受影响。

4. 中药提取与制备:学习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制备方法,掌握中药提取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提高了中药识别能力:通过观察大量的中药标本,我对中药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熟练识别常见的中药品种。

2. 掌握了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并实践了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了解了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中药的鉴定、制备和提取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加深了对中药炮制的理解:通过学习中药炮制工艺和加工方法,我对中药的炮制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解了炮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中药鉴定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药鉴定工作的重要性,深感责任重大。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的识别实验报告(3篇)

中药的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的识别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对中药鉴定学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药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张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电子秤、研钵、药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水、乙醇、碘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等。

六、实验材料1. 黄连、甘草、黄芩、半夏、黄精、茯苓等中药材。

2. 伪品中药材(如水半夏、湖北黄精等)。

七、实验内容及步骤1. 中药材性状鉴定(1)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2. 中药材显微鉴定(1)取药材的横切片或粉末,进行显微镜观察。

(2)观察药材的细胞壁、细胞核、导管、纤维等显微特征。

(3)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差异。

(4)记录实验结果。

3. 中药材理化鉴定(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4. 中药材临床应用鉴定(1)了解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

(2)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药材的实际应用。

(3)记录实验结果。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材性状鉴定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发现正品与伪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断面呈黄色,伪品呈灰白色;半夏正品呈类球形,伪品呈不规则颗粒状;黄精正品呈不规则圆锥状,伪品呈连珠状等。

2. 中药材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显微下可见石细胞,伪品无;半夏正品显微下可见草酸钙针晶,伪品无;黄精正品显微下可见淀粉粒,伪品无等。

3. 中药材理化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半夏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黄精正品多糖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等。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质量指标等方面的鉴定,掌握中药材的基本鉴定方法,提高对中药材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药材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鉴定,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的外观包括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性状包括质地、断面、纹理等方面,质量指标包括含量、水分、灰分、挥发油等方面。

三、实验步骤1.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

2.观察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包括质地、断面、纹理等方面。

3.测定中药材的质量指标,包括含量、水分、灰分、挥发油等方面。

4.根据观察和测定结果,判断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选取了3种中药材进行鉴定,分别是当归、黄芪和川芎。

实验结果如下:1.当归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苦涩味。

当归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当归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当归的含量为1.5%左右,水分含量为10%左右,灰分含量为5%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5%左右。

2.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甜味。

黄芪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黄芪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黄芪的含量为2%左右,水分含量为8%左右,灰分含量为4%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2%左右。

3.川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

川芎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川芎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川芎的含量为1.5%左右,水分含量为9%左右,灰分含量为4%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3%左右。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当归、黄芪和川芎的鉴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归、黄芪和川芎的外观和性状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可以通过外观和性状特征进行鉴别。

2.当归、黄芪和川芎的含量、水分、灰分和挥发油含量等质量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质量指标进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
黄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
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粉末
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成梭形,135-185μm,直径27-37μm,壁较厚,有孔沟;
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μm,壁较厚,有点状纹孔;
④鳞叶表皮细胞淡黄绿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⑤导管直径较小,具孔纹或网纹;
⑥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壁孔。

4.理化鉴定
⑴取黄连粉末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
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⑵荧光反应,取黄连药材横断面于紫外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

甘草
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甘草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甘草的理化鉴定方法;
4.掌握甘草原植物鉴定要点。

一.实验内容
1.原植物鉴定注意点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毛及刺毛状腺体,具甜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花冠蝶形,淡紫堇色,荚果扁平,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

光果甘草:荚果较平直而短,表面光滑无毛;
胀果甘草:荚果短小,直而肿胀,光滑无毛或罕被短腺状糙毛。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甘草: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紫色,具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淡黄色,具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主要成分:三萜类、甘草甜素(5-11%)、甘草酸(3-7%)黄酮类。

3.显微鉴定
⑴组织切片
甘草: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扁平细胞)→韧皮部(有成束或晶鞘纤维成层状排列)→木质部也同此。

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方晶
⑵粉末:
甘草:①纤维成束、壁厚,胞腔线形,晶鞘纤维易见,淡黄色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如南五味子根,麻黄。

晶鞘纤维(又称晶纤维):是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这些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方晶,如甘草;有的含簇晶,如石竹;有的含有石膏结晶,如柽柳。

]
②草酸钙方晶 30μm
③具缘纹孔导管
④木栓细胞红棕、多角形
⑤棕色块
4.理化鉴定
⑴取甘草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80%硫酸,观察橙黄色(检查甘草次酸成分)。

⑵取甘草粉末1g加蒸馏水10ml,煮沸10分钟,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振摇,即可产生
持久性泡沫15分钟以上(检查三萜类成分)。

黄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芩的形状鉴别特点;
2.掌握黄芩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芩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形态鉴定注意点
黄芩:Radix seutellariae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

茎钝圆棱形,单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

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花冠、花萼二唇形。

花萼上唇背部有钝状物。

果实增大,小坚果4,黑色,球形。

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芩:根圆锥形,扭曲,外皮多除去,表面棕黄色。

断面黄色,味涩。

[分清什么是“枯芩”什么是“子芩”]
[主产地]: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

山西产量最多,河北质量最好,主要成分黄酮类衍生物,黄芩苷
2.纤维鉴定
黄芩:木栓层→(外缘多破裂,木栓细胞扁平,有石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宽广,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石细胞分布于韧外缘,纤维分布于内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成束,约6-20束,排列呈扁平层状,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

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即木间木栓)→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
黄芩:①韧皮纤维呈棱形,壁甚厚,孔沟明显②木纤维有斜纹孔③石细胞④网纹导管⑤木栓细胞⑥淀粉粒
3.理化鉴定
⑴取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

A. 取滤液1ml,加10%乙酸铅试液2-3滴,即产生橘黄色沉淀;B.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淀红色(检查黄酮)。

大纲完成情况:熟练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学会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掌握3种黄连的主要区别,甘草富含多种结晶,黄芩理化鉴别前处理流程的控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