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认识自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优质教案

3.1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了解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积极接纳自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观念,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对待他人评价要学会反思。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在古希腊德尔斐城阿波罗神庙的碑铭中镌刻着三句话,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现在,就让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给自己一次发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机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课堂探究】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拍摄微电影“我们的中学生活”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角度和题材拍摄三个镜头的“中学生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让学生思考,对自己展示出来的形象是否满意;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比有哪些差别。
教师总结: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否与你对自己的评价相同。
有时候,我们认识自己不够全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阻碍了自我发展。
因此,正确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首先,老师和大家来探讨第一部分内容“人贵自知”。
教师:进入初中,大家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是丰富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受到知识、经验等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增加了大家认识自己的难度。
然而,认识自己又很重要。
知识点一人贵自知活动二阅读感悟——我是谁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材料,其他同学在欣赏中反思,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学生回答并交流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案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人的特点和需要。
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材《认识自己》的课文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的特点和需求。
2. 引出本课的话题:“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你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吗?”Step 2 探究主题 (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有哪些特点和需求,如友情、亲情、关爱、尊重等。
Step 3 阅读课文 (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自己》。
2. 教师分小组提问,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Step 4 理解课文 (10分钟)1.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情境。
Step 5 学以致用 (10分钟)1. 教师放映一个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个小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小故事中人物的优点和不足,并总结出一些道德教育的启示。
Step 6 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本课的重点。
2. 教师提醒学生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的特点和需求。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掌握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3.明确法律的作用,了解自己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并认识自己的道德意识。
2.学会辨别道德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讨论与交流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认识自己》的教学课件。
2.学生的道德观测表。
3.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音频或图片,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一个与道德意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些道德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道德问题的特征。
3.引导学习(10分钟)导入《认识自己》这篇课文,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道德意识,以及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道德意识。
4.学习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道德观测表的填写,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以及发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5.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些案例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案例或问题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6.全班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调道德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讨论与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认识到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辨认道德问题的能力。
虽然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但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认识自己》优秀教案

——老子
材料:《伊索寓言》 见课件
问:穴鸟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穴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是“不自量力”的表现,最终招致不幸。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材料:双胞胎姐妹 见课件
问:她俩一样吗?
学生回答。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学生画自己的画像,猜同学的画像,谈感受
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形象。
有利于帮助学生意识到认识自己其实并不容易。
写出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引导学生要认识自己不同的面。
检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课堂小结
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生回答。
材料:父子俩牵着驴进城 见课件
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 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学生按照要求选取自己的三个镜头
学生闭起眼睛想父母、同桌、自己的模样
学生按照格式完成句子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
过渡语:你是否思考过你是谁?跨进中学大门,我们进入了全新的人生阶段。 我们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担心会迷失在人群中; 我们期望生命精彩,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惑。我们究竟是谁?我们要去往何处? 我们走在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的路上……
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共鸣。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 认识自己 教案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1课时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3.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1.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小鸭子和小公鸡》寓言故事。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二、展示预习成果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三、新课讲授第一目人贵自知1、认识自己很重要探究一:教材P25运用你的经验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镜头一:在地理课上,我回答问题很自信,因为我平时很喜欢看地理杂志,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镜头二:我参加班长的竞选,但是失败了。
镜头三:我报名参加学校的书法社,每周二下午都去书法活动室临摹。
(2)第一个镜头里的我,展示了自己的课外知识,此时的我是自信的,是充满成就感的。
第二个镜头里的我,是沮丧的、失落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150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1500字教案名称: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心。
4. 培养学生对他人积极评价和尊重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教具:图片、小黑板、书写工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猜测人物是谁,并介绍这个人物的个人经历和成就。
然后讨论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是成功的,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成功,有的人会失败?最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Step 2:展示与讨论(10分钟)展示一张描述自己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个内容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到了解自己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一个类似的表格。
提醒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他们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
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一起交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经历。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对于个人发展和取得成功有什么意义?Step 3: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用一张海报展示小组成员的特点和经历,或者用一段视频进行演示。
Step 4:讲解与总结(10分钟)教师讲解每个小组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并总结每个人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不足?Step 5:教师点拨(5分钟)教师针对班级中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 认识自己 教案

科目:道德与法治(七上)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为什么)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的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认识到自己的禀
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
探究与分享
老师总结:2、我们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做法)
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探究与分享
四、习题巩固
举重冠军李春红在最初的柔道训练中,凭借刻苦的训练暂露头角。
她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特点,改练举重。
正是这时候的改行,才有了后来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话题,如:“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或“面对他人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做?”等。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激发他们持续关注自我成长。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8.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他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这个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对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在本章节《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3.教师强调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努力成长。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提升自我认识能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正确认识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发现自己
第1课时认识自己
学习目标
1.明白正确认识自己意义重大,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2.利用认识自己的多种途径,全面认识自己。
3.正确认识自己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漫画中的小鸭在与公鸡的对比中,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人贵自知
上中学的海燕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而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她却没能像往常一样考班级第一名,她非常难过,回家后把心中的委屈向爸
爸哭诉。
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海燕小美的爸爸笑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你就心平气和了。
”爸爸接着说:“为什么自己没有考第一呢?肯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你找到这些差距,明白不足,才算真正认清自己,这个世界上,天外有
天,人外有人,时时、事事都拿第一的人是不存在的……”
海燕爸爸为什么要让海燕认清自己呢?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
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
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
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日,刚刚从中东返回国内的中国乒乓球队,继续在北京备战即
将开始的里约奥运会预选赛。
主教练刘国梁在点评张继科最近两站公开赛的表现时说:“张继科这两站比赛的表现,起伏波动还是比较大。
第二站他在精力、体力上都有点透支。
另外
就是,第一站夺冠后他有些过高估计自己,以前那种忧患意识淡了。
他还是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张继科自己总结说:“像我这种爆发型的球员,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
短时间内连续
两站比赛,都要把自己调动到最好有些难。
所以第二站,自己的发挥显得有些散。
”
材料中张继科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
体中的地位来认识自己等。
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
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
整、清晰的认识。
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
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
叹气,便问何故。
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
民生。
”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
为国家的栋梁。
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
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要做到:用
心聆听,虚心接受;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随堂训练
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自我观察和分析 D.集体综合评价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正确认识自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年级(3)班学生王某为了正确认识自己,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把自己和同龄人进行比较②把自己与伟人、名人进行比较
③通过他人评价④通过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来认识自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