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Experiment of General Chemistry课程编号:学分: 2 实验总学时:36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一、目的与任务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实验事实,经思维、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还可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准确、细致、整洁、节约、有条不紊等良好实验习惯。

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熟悉化学实验规则和要求,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及其用途。

2、学习试剂的取用,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记录,正确地分析实验现象。

4、复习相关基本知识,能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数据处理,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注:实验内容可调整。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考试(操作+笔试)为考核依据,成绩折算成百分制。

五、大纲说明1、参考教材:《医用实验化学》,沈爱宝、朱卫华、嵇学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无机化学实验课单独设置、单独考核。

制定人:谢吉民审定人:批准人:2007年8月28日。

普通化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

普通化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

《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实验所属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课程性质:基础课学分:1学分(36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地质学、地理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目的着重于传授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

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上述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化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对这些专业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极其重要。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预习、实验、报告总结、思考讨论等环节,希望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课教学中所学的规则、定理、理论的理解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后续相关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检测化学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2007。

主要参考书:1.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编著。

大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上、下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山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思路: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实验能力可概括为:基本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及总结表达能力。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实验,训练侧重点不同。

重点抓基本操作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结果表示等)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实验讲授、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4学时)实验二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练习(4学时)实验三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四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性质(4学时)实验五氯化钠的提纯(4学时)实验六硝酸钾的制备及其溶解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七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实验八电化学平衡性质实验(4学时)实验九硫酸亚铁铵的制备(4学时)考核方式:学生成绩采用逐个实验计分法,每个实验中预习占10%,基本操作占40%、实验结果、报告占40%,纪律、卫生占10%。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计划学时:普通化学与实验A64(实验16),普通化学与实验B48(实验8)适用专业:非化学、化工类各专业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1.基本概念:系统、环境、相。

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计量方程。

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定压反应热、定容反应热。

焓与焓变。

3.自发过程,混乱度和熵。

化学反应的ΔrHP和ΔrGP的计算。

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进行的方向。

4.标准平衡常数KP,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KP与ΔrGP的关系。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的移动,吕·查德里原理。

5.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理论。

活化能、基元反应、反应级数。

质量作用定律和阿伦尼乌斯公式。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1.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稀溶液的通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拉乌尔定律。

溶液的依数性。

2.单相离子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3.多相离子平衡和溶度积。

多相离子平衡的移动和溶度积规则。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4.一般配合物的组成、分类和命名,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

配合物的某些应用,螯合物。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1.氧化和还原,氧化数。

2.原电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电极电势。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的应用。

吉布斯函数变ΔrG与原电池电动势、ΔrGP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电解和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腐蚀的防护。

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1.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和意义。

s、p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近似能级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层电子构型。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教案1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教案1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普遍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是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非化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这些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日后能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1、了解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以及有关的计算;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溶胶的双电层结构和聚沉。

了解乳状液的形成、鉴别与应用。

了解高分子溶液的双重性及其对溶胶的保护与敏化作用。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非电解质的溶解与沉淀等几大平衡,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

2、掌握常见的热、功、焓、吉布斯自由能、熵等热力学函数,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能运用自由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熟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了解反应速度理论;了解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定律,化学反应等温式,了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及其应用。

3、明确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特殊性,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和排布规律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熟悉各类化学键的形成与特点,重点掌握共价键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熟悉分子间力、氢键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力和技能方面:通过对普通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普通化学实验课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能独立的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综合性性设计性实验。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是为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唯一的一门化学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学层次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同时传授给学生以化学的观点、化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程实际中以化学观点审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普通化学理论课:32学时(30学时理论课,2学时考试)(一)气体和稀溶液2学时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分压的概念和分压定律。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与方向4学时1.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计量式、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的概念。

2.了解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热和功等热力学常用术语,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

3.了解焓、焓变的基本概念,掌握热化学方程式,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 )和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

4.了解自发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熵变和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条件下的的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了解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能够用非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学时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合反应、反应速率方程式、速率系数、反应级数等概念。

2.掌握浓度、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3.了解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熟悉反应速率理论,会用活化分子的概念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能够进行平衡组成的简单计算。

5.熟悉反应商判据和Le Chaterlier原理,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四)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5学时1.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和平著)思考题大全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和平著)思考题大全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和平著)思考题大全篇一:12科教《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普通化学实验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ChemitryE某periment总学时:86总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1、2、3学期4学时/周适用专业及层次: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专科相关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高职高专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分析化学实验》,高职高专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有机化学实验》,高职高专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推荐参考书:《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师大等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曾和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本课程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对科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三年制科教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开课时间是一年级第一、二和二年级第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直接获得大量化学事实,有利于理论课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

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为未来的教学及实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大纲-普通化学及实验

教学大纲-普通化学及实验

《普通化学及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04A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56 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4适用对象:安全工程本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目标1:掌握化学平衡和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工程应用中熟练运用。

目标2:掌握化学平衡和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能利用这些原理解决相关的工程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化学科学的研究现状,普通化学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与所学专业的关系。

第2章热化学与能源(1.2,2.1)第一节反应热的测量1. 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测量第二节反应热的理论计算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3. 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第三节能源1. 常见能源2. 清洁能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难点: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用弹式热量计测量等容热效应(Qv)的原理,熟悉Qp 的实验计算法,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的关系;了解Qv 与化学反应的内能的关系;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θ)的近似计算,适当了解能源中的燃料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了解煤炭、石油、天然气、氢能、核能、太阳能等形式的能源。

第3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1.2,2.1)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1.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2.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3.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近似计算第二节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化学平衡1. 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与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及有关计算。

2. 化学平衡移动及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1. 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2. 基元反应和反应级数3. 反应活化能和活化分子4.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自学环境化学中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

1、《普通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大纲

1、《普通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09120002课程中文名称:普通化学实验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课程类别:实践教学性必修课程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1 实验课总学时:48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二、实验课性质和任务性质:普通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任务:通过普通化学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能达到掌握一般普通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完成14组基础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巩固基本化学原理和基础元素化学的知识,掌握普通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分离方法,并达到能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能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普通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有系统概括性了解,掌握一般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的作风.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本化学原理、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上得到全面的训练,并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五、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分析天平、电动离心机、恒温水浴槽、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秒表等。

六、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大学普通化学实验》苏显云,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普通化学实验》(第3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09120002
课程中文名称:普通化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性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1 实验课总学时:48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二、实验课性质和任务
性质:普通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任务:通过普通化学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能达到掌握一般普通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完成14组基础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巩固基本化学原理和基础元
素化学的知识,掌握普通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分离方法,并达到能独立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能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普通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有系统概括性了解,掌握一般实
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的作风.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本化学原理、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综合设
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上得到全面的训练,并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五、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
分析天平、电动离心机、恒温水浴槽、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秒表等。

六、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大学普通化学实验》苏显云,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普通化学实验》(第3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本课程建议选用教学参考书 2 作为教材。

七、实验课考核方式:
普通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涉及内容广泛。

因此有必要进行考核。

1.本门课程对实验报告的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九江学院实验报告纸,
作图要用坐标纸;报告中的表格必须用直尺画;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
不提倡大段抄书;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不提倡纯理论的讨论,更不要从
其它参考资料中大量抄录;实验内容应包括主要实验步骤、测量及调节方法、观察到的现象、
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释等;实验报告的分数与报告的篇幅无关。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笔试或者实验操作考试
(2)实验课考核成绩以平时实验为主如何确定,平时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70%,期末
考试占总成绩的30%。

执笔人:叶姗审核人:孙德四审定:化学化工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