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及骨盆损伤康复

合集下载

骨盆修复的作用与功效

骨盆修复的作用与功效

骨盆修复的作用与功效骨盆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连接了脊椎和下肢,并且支撑了躯干的重量。

一个健康的骨盆对于身体的平衡、姿势和运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可能会出现骨盆不稳定、疼痛或损伤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骨盆修复。

本文将探讨骨盆修复的作用与功效。

一、骨盆修复的作用1.恢复骨盆的稳定性:骨盆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之一,如果骨盆出现损伤或不稳定,会导致身体的平衡失调,进而影响到正常的行走、站立和运动。

通过骨盆修复,可以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使身体能够正常运动和活动。

2.减轻骨盆疼痛:许多人可能会因为骨盆不稳定或损伤而出现疼痛的症状。

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和正常的工作和活动。

通过骨盆修复,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能力。

3.改善姿势和体态:骨盆的不稳定或损伤会导致身体姿势的不正常,例如猫背、驼背等。

这会影响到身体的外观和形象,并且增加了脊椎和关节的负担,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通过骨盆修复,可以调整骨盆的位置和姿势,改善身体的姿势和体态,使之更加挺拔健康,减少脊椎和关节的负担。

4.促进康复和恢复:骨盆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

通过骨盆修复,可以促进康复的进程,加速伤口的愈合,恢复骨盆的功能和活动能力,最终达到完全康复的目标。

二、骨盆修复的功效1.舒缓下肢疲劳和酸痛:骨盆的稳定性与下肢的运动密切相关,如果骨盆不稳定或损伤,会使下肢的负荷增加,容易导致下肢疲劳和酸痛。

通过骨盆修复,调整骨盆的位置和姿势,可以减轻下肢的负荷,舒缓下肢的疲劳和酸痛。

2.改善腰背酸痛:骨盆的不稳定或损伤会导致腰背肌肉的不正常活动,增加腰背肌肉的负荷,进而引发腰背酸痛的症状。

通过骨盆修复,可以调整骨盆的位置和姿势,减少腰背肌肉的负荷,改善腰背酸痛的症状。

3.预防盆腔器官脱垂:骨盆的不稳定或损伤会导致盆腔器官的脱垂,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

骨盆修复怎么做

骨盆修复怎么做

骨盆修复怎么做
如果需要进行骨盆修复,常用的方法有:
1. 骨盆骨折内固定修复法:采用钢板、螺丝、导线等进行骨盆骨折端的重建内固定。

2. 骨盆环装置修复法:使用骨盆环装置固定骨盆,维持骨盆的解剖结构。

3. 髂骨转位钉固定法:使用髂骨转位钉固定骨盆前环和后环。

4. 骶髂融合术:用于骶髂关节脱位或不稳,采用螺钉或骨板进行骶髂固定。

5. 髂嵴重建术:用于翻转骨折,恢复髂嵴的解剖位置。

6. 骨移植修复:对骨缺损进行骨肽或植骨补充,促进骨盆骨骼愈合。

7. 骨水泥修复:使用骨水泥填充骨折间隙,加速骨盆恢复。

8. 动态骨盆复位术:采用牵引or 手法复位,恢复骨盆正常解剖位置。

骨盆修复需要个体化评估,选择最适合的修复方法,以恢复骨盆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

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
骨排出 4、因包壳形成 肢体粗大 5、X片 死骨、死腔、新骨、骨畸形
三、治疗
1、 急性发作期 按急性骨髓炎治疗 2、 包壳形成不充分不做病灶清除手术 3、 清除病灶 死骨、窦道、炎性肉芽、硬化骨,
再通髓腔 4、 消灭死腔 堞形术、肌瓣填塞术、抗生素骨
水泥 5、 冲洗、引流 6、 敏感抗生素
骨脓肿(Brodie’s abscess)
1、 青少年长骨 2、 低毒感染 局限性骨感染 3、 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有感染症状 4、 X片 椭圆形骨破坏,边缘硬化 5、 抗生素应用下开窗引流
硬化性骨髓炎
(sclerosing osteomyelitis,Garre’s)
1、青年、成年、长骨抵抗力下降时有局 部症状
2、 X片 广泛的骨硬化、增粗、髓腔狭窄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一、病理
1、多由急性骨髓炎迁延而来
2、死骨、死骨腔(死腔) 内有炎性肉芽组织
3、包壳 新生骨形成包壳 蜿蜒的窦道与体表多 个窦道口相通
4、窦道 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色素沉着、癌 变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急性骨髓炎病史 2、可有急性发作类同急性骨髓炎 3、窦道 流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死
三、临床表现
1、多见于老年人:髋、 膝 2、病程 : 缓慢、长期、反复 3、主要症状
慢性疼痛、关节功能逐步受限 4、体征
关节周围压痛、关节肿胀、功能受限 5、检查
X片、CT、MRI
四、预防和治疗
1、预防 老年人避免做与年龄不相忖的剧烈运动、 青少年尽早纠正关节畸形
2、保守治疗 休养、药物(NSAID、COX2抑制剂、关节 内注射封闭)、理疗、关节清洗

骨盆修复操作方法

骨盆修复操作方法

骨盆修复操作方法骨盆修复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程序,它可以帮助恢复因骨折、破裂或其他伤害而受损的骨盆。

下面是揭示骨盆修复的操作方法。

骨盆修复的手术方法首先,在执行骨盆修复手术之前,外科医生可能会出具一系列医学测试和检查,以确保手术是必需的。

在测试和检查完成后,在手术期间,医生会对病人进行麻醉。

一旦麻醉生效,外科医生会进行以下步骤:1. 访问骨盆在手术期间,医生将在病人的骨盆上做一个3至4英寸长的切口,以便访问该区域。

切口可以在前面,后面或两侧进行。

2. 恢复受损骨头如果骨盆骨头受损,医生将使用导引针和影像学设备将骨头重新放置在它们应该存在的位置上。

如果骨盆受伤的严重程度很大,医生可能会使用金属骨钉或其他物理修复设备固定骨头。

3. 修复骨盆附着结构在骨盆修复过程中,医生还会检查和修复连接到骨盆骨头的附着结构(例如韧带,肌腱等)。

如果附着结构受损,医生将修复这些结构并将它们固定在骨盆上。

4. 关闭开放口一旦骨盆骨头被定位,附着结构固定在骨盆上,医生将关闭切口。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使用针线缝合伤口。

外科医生还可能会安装引流管以缓解术后伤口排出物的积聚。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骨盆修复需要务必注意以下事项来促进术后恢复:1. 休息和活动病人需要尽可能地休息和平衡,并避免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

病人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在行动时小心翼翼扶着自己。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和韧带,以促进骨盆的回复。

医生可以建议患者定期接受物理治疗。

3. 饮食和营养适当的饮食和营养对于整个骨盆修复过程的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补充剂。

4. 监测术后症状骨盆修复手术后,患者应定期向医生报告任何新症状或疼痛发作。

总结骨盆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执行期间医生需要访问和修复受损的骨头和连接结构。

手术结束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休息,营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来促进骨盆的恢复和康复。

骨盆修复后的总结 (2)

骨盆修复后的总结 (2)

骨盆修复后的总结简介骨盆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连接脊柱和下肢的关键组织。

骨盆的损伤常常给人带来诸多困扰,骨盆修复的过程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本文将总结骨盆修复后的经验和教训,以供参考和借鉴。

骨盆损伤种类骨盆损伤可以分为骨折、髋臼脱位、骨盆软骨损伤等多种类型。

根据骨盆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骨盆修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骨盆修复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1.检查和评估: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技术对骨盆损伤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

2.术前准备:包括输血、洗胃、清空肠道等常规操作。

3.手术团队组建:由主刀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手术团队需要充分沟通和配合。

骨盆修复手术的常见方法骨盆修复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内固定术:通过将钢板、钢钉等内部装置固定在骨盆上,以稳定骨折断裂部位。

2.外固定术:通过穿刺骨盆并在体外固定,以保护骨折部位免于承受过大压力。

3.活动保护术:适用于骨盆软骨损伤或非稳定骨折,通过赋予伤肢适度活动,促进愈合。

骨盆修复后的康复骨盆修复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强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功能锻炼:通过物理疗法和功能性训练,恢复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能力。

2.步态训练:逐步恢复行走功能,在保护性装置的辅助下进行步态训练。

3.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骨折愈合和组织恢复。

康复过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由专业的康复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骨盆修复后的注意事项骨盆修复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参加剧烈运动或高风险活动,以免引起骨盆再次受伤。

2.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复诊和影像学检查,确保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3.保持适当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会对骨盆承受额外压力,影响修复。

结语骨盆修复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手术过程,对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1.关于创伤护理:
(1)创伤周边要经常清理,注意卫生,用药物控制感染,以减少受伤后可能出现的继发感染和发炎症状。

(2)给予适量液体营养、维生素和补充剂等护理,以帮助患者调节新陈代谢促使伤口愈合。

(3)根据临床评估,给予身体正确的安歇时间、缓解疼痛,防止患者受伤后心理创伤深重。

2.关于物理治疗:
(1)做拉伸运动:拉伸骨盆受困的肌肉,缓解紧张和肌肉抽筋,释放压力,促进骨盆恢复。

(2)做韧带放松运动:缓和因骨盆骨折而受伤的韧带,使它更加有彈性,以达到减少痛苦以及恢复骨盆区稳定度的目的。

(3)进行身体改善:改善骨盆区的机体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腰
椎和髋部活动,使肌肉更顺应骨盆骨折病变,提高适应性,减轻骨痛。

3.关于运动恢复:
(1)缓慢的低强度练习是治疗的重点:缩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以
促使骨盆和腰膝活动机能恢复,强调不要立即进行过重或者负重训练,缓和因受伤造成的肌肉及其他任何软组织损伤。

(2)日常记录和指导:每天记录病人的活动量,以控制运动量,防止
活动过度,把记录的结果定期报告给运动治疗师,运动治疗师会根据
病情定期修改检查表或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增强力量训练:强调增加肌肉力量,避免骨盆骨折无法改变的后
遗症,并保持四肢平衡性能力恢复,建立适应性能力,以及全身力量。

以上就是有关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介绍,通过正确的治疗,病人
可以很快恢复身体协调,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产后骨盆康复与功能恢复

产后骨盆康复与功能恢复

产后骨盆康复与功能恢复产后骨盆康复与功能恢复是每位产妇在分娩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孕育生命的过程,产妇的身体会经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骨盆区域。

因此,及时进行骨盆康复和功能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产后骨盆康复和功能恢复的方法与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产妇恢复健康的骨盆功能。

一、产后骨盆康复的重要性产后骨盆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健身锻炼和康复训练,恢复产妇的骨盆健康。

分娩过程中,骨盆可能会发生扩张和变形,这对骨盆的结构和功能都带来了一定的损伤。

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这些损伤可能会长期存在,给产妇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骨盆康复对产妇来说具有多重好处。

首先,它可以恢复骨盆的正常形态,减少或预防产后骨盆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其次,骨盆康复有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体能水平,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育儿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骨盆康复也可以为二次怀孕和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再次分娩时的并发症风险。

二、产后骨盆康复的方法与技巧1. 医学指导下的锻炼计划产妇在进行骨盆康复训练之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学指导下的锻炼计划可能包括骨盆底肌肉训练、腹肌训练、腰背肌肉训练等。

2. 骨盆底肌肉训练骨盆底肌肉是支撑骨盆和盆腔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产妇可以增强骨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和耐力,预防或改善尿失禁等问题。

常见的骨盆底肌肉训练方法有Kegel运动和膀胱训练。

3. 腹肌训练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腹部的肌肉会被撑开和拉伸。

因此,进行腹肌训练是重要的一步。

腹肌训练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腰腹部的力量和紧实度,预防腹直肌分离等问题。

产妇可以选择进行腹部收紧训练、仰卧起坐或其他适合自己的腹肌训练方法。

4. 腰背肌肉训练腰背肌肉是支撑脊柱和骨盆的重要肌肉群。

通过进行腰背肌肉训练,产妇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改善姿势和脊柱的稳定性。

产妇可以选择进行俯卧撑、俯卧划船等腰背肌肉训练方法。

脊柱和骨盆骨折

脊柱和骨盆骨折

病因和分类
• 轴性外力——即一种 对受力材料的挤压方 式的外力。单纯的轴 性载荷损伤很少见, 常伴随着屈曲 、 伸 展或旋转力量。轴性 载荷趋向于将椎体碎 裂成多块。
• 图示轴性载荷外力引起的椎 体压缩骨折
病因和分类
• 牵伸外力——即一种 使椎体 、 椎间盘或软 组织牵伸开的力量, 此与伸展力很相似。 牵伸外力常伴随屈曲 或伸展外力
(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 折:前柱损伤;稳定 性好;暴力来自X轴的 旋转,多为高空坠落
(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 稳定性爆裂型骨折:前 柱和中柱的损伤;稳定 性可;暴力来自Y轴的 轴向压缩;可以有脊髓 的损伤
• 图示屈曲姿势下由于压缩载荷引 起的屈曲 / 压缩骨折
(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临床表现
2、脊髓圆锥损伤:
正常人脊髓中与第1 腰椎下缘下肢感觉及 运动可正常,主要影 响括约肌功能
临床表现
3、马尾神经损伤:
为弛缓性瘫痪,多为不完全性,没有病理征
4、脊髓损伤后可用截瘫指数表示:
“0”表示正常或接近正常; “1”表示部分功能丧失; “2”表示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并发症
1、呼吸道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 如2图所示,箭头示 C2-3 椎间隙 的撕裂,以及 C2 后方结构的骨 折
(二)颈椎骨折的分类
四、不甚了解机制的骨 折——齿状突骨折
• 齿状突骨折可分为: Ⅰ 型齿状突尖部骨折 Ⅱ 型腰部骨折 Ⅲ型基底部骨折 • 这三型骨折的损伤机制不尽相 同。Ⅰ型骨折是稳定的,并发 症少,预后较佳;而Ⅱ、Ⅲ型 骨折不稳定,不愈合率高达70%。 Ⅱ、Ⅲ型骨折稳定性好,血供 良好,愈合率高,但是有相当 高的神经损伤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背腰部肌力评定
采取徒手肌力法进行评定
康复评定
脊柱稳定性评定
通过X线摄片了解脊柱稳定性,通常采用脊柱正侧X位 片,必要时加摄脊柱过伸或过屈位X片。
ADL评定
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ADL进行评定。
康复治疗
急性脊柱损伤合并其他严重多发伤者,应优先 治疗其他损伤
(一)脊椎骨折的治疗
1.稳定型脊椎骨折 2.单侧小关节脱位者 3.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者 4.过伸损伤
2.症状: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 颈部疼痛,疼痛可波与到枕部或半 侧头部;头痛、眩晕严重者出现恶 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耳鸣、视物
模糊等症状。
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3.体征:患者表现颈项强直,头颈向一侧倾斜,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平 卧。体查可出现患侧颈部明显肌肉紧张,枢椎横突部压痛,有明显的隆凸感, 两侧不对称。严重者可出现上臂与手指麻木,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等,甚至 可出现四肢不完全瘫。
康复治疗
5.等长抗阻训练
训练方案:下颌稍内收治疗师掌根分别置于患者枕后方、痛侧侧后方 与侧方、健侧侧方,缓缓用力对抗,持续10s,其中最初与最后2s较 缓慢的增加与降低张力,中间6s作持续的高强度等长收缩,即治疗师 和患者相互用力的方向约45°。枕后部、痛侧侧后部与侧方肌力训练 各5~10次,健侧侧方肌力训练2~3次。
康复治疗
2.手法复位
有助于矫正椎间关节的不稳定,缓解肌肉痉挛;但此种方法也具 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进行。
3.颈托固定
进行手法复位或颈椎牵引后,要用颈托加以固定,以保持颈椎的 固定性尤其在患者坐位、站位或行走时使用。
康复治疗
4.物理因子治疗
•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频电刺激、脉冲磁、低周波、超短波等。
康复治疗
(一)颈椎骨折的治疗 (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概述
胸腰段脊柱(T10-L2)处于两个生理活动的交界处, 是应力集中之处,因而骨折常见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6%,胸腰段最常见 可并发神经损伤 损伤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高空跌落、重物撞击以与塌方事件等
脊柱组成
24块椎骨 一块骶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尾椎 3~5
一块尾骨
椎间盘与椎间关节
概述
脊柱生理弯曲:颈胸腰骶
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
脊柱“三柱系统”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椎间盘前2/3; 中柱——椎体/椎间盘后1/3,后纵韧带; 后柱——关节囊,椎弓,黄韧带,关节突关节,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
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 四肢功能障碍 大小便功能障碍 站立与翻身训练
最剧烈 10 的疼痛
康复评定
3.影像学评定 ⑴ X线片评定
通过正侧位、张口位与枕颏位可以进行诊断。如:寰齿前间隙(ADI)>2mm,双 侧的齿侧间隙差>3mm,寰椎前弓结节向上或向下移位超过正常范围,寰椎或枢椎明
显旋转改变等。
⑵ CT/MRI 评定
CT与其三维重建清晰显示骨结构,对了解寰枢椎半脱位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MRI能直观显示关节囊、韧带与颈髓情况,能显示病变软组织、血管翳与 血肿、肿瘤,在寰枢区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C
后环完全破裂,不稳定
C1Biblioteka 后环完全破裂,单侧;C2
双侧损伤,一侧旋转不稳,一侧垂直不稳
C3
双侧损伤,双侧完全不稳
康复评定
(一)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活动
(二)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评定
1.髋关节周围肌肉体积的评定 2.髋关节周围肌肉肌力的评定
(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1/5,手法复位后即在此位置包过伸位石膏 或支具背心,固定时间三个月。固定期间,加强腰背肌和四肢功 能锻炼
康复治疗
爆破型骨折的治疗
没有神经症状的爆破型骨折患者——采用双踝悬吊法复位 有神经症状和骨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应手术治疗。3个
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锻炼腰背肌和四肢功能
第三节 骨盆损伤
内容
概述 临床特点 康复评定
(一)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二)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评定 (三)下肢长度测量 (四)步态分析
康复治疗
(一)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 (三)腹肌和腰背肌训练 (四)平衡功能和步态训练 (五)骨盆骨折的康复步骤 (六)骨盆骨折后(或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和预防
脊柱和骨盆损伤的康复
第一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
内容
• 概述 • 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二)临床类型
• 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 2.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定 3.影像学评定
• 康复治疗
1.颈椎牵引 2.手法复位 3.颈托固定 4.物理因子治疗 5.等长抗阻训练 6.局部阻滞 7.手术治疗
概述
• 寰枢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连接构成。 • 关节面近乎水平位,关节囊松弛,这种结构有利于寰枢椎间最大限度
概述
骨盆骨折(Fracture of the pelvis)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 坠落冲撞所致。中、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仅限于骨盆, 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其他骨 骼与内脏伤。
临床特点
骨折部位疼痛 髋关节活动受限 盆腔脏器出血 尿道损伤 周围神经或脊神经根损伤 由于骨折内固定或髋关节制动因素造成髋关节
周围肌肉萎缩
临床特点:骨盆骨折OA分型
类型
表现
A
稳定,后环完整
A1
后环完整,无名骨骨折(撕脱)
A2
后环完整,无名骨骨折(直接暴力)
A3
后环完整,骶尾骨部到S2的横行骨折
B
后环不完全破裂,部分稳定,旋转
B1
外侧旋转不稳,翻书样损伤,单侧
B2
后环不完全破裂,单侧,内旋转(外侧压力)
B3
后环不完全破裂,双侧
(1)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中,保持颈椎 的正常生理曲度,做颈椎“米”字保健 操
(2)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与快速转 头等不良习惯
(3)积极治疗咽部炎症等疾患 (4)加强颈项肌肉功能的锻炼 (5)预防颈部外伤
第二节 脊柱损伤
主要内容
概述 临床特点
(一)常用检查方法 (二)分类
康复评定
(一)脊柱活动度评定 (二)颈背腰部肌力评定 (三)脊柱稳定性评定
临床特点
(二)临床类型
根据患者受伤时外力的方向不同,将寰枢关节半脱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寰椎前脱位 多为寰椎横韧带断裂或部分断裂,导致寰椎失稳前移,齿状突向后移。 正常情况下,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是成人≤2mm,小孩≤3mm, 若超过此范围即为前脱位,若达到4mm,则确诊为前脱位。
治疗作用 :
(1)镇痛 (2)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利于炎症消散 (3)断调波具有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的作用 (4)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节段时可产生区域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调制中频电刺激的止痛机制
(1)每次脉冲刺激均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1次引发“闸门”关闭效应,切断痛觉传导 通道,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2)可产生明显的揉、搓、拍、颤等节律性脉冲电刺激,有效地改善组织血液与营养 供应,加速代谢产物排出,从而发挥止痛效应。
康复治疗
1.颈椎牵引
• 用枕颌吊带进行坐位牵引 • 牵引力为体重10% ~15%,牵引角度为颈椎中立位,牵引时间为20min。每 日1次,
l0次为1个疗程。
治疗作用
(1)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2)恢复生理曲线和寰枢关节结构 (3)减轻局部的创伤性反应
注意事项
对年龄偏大,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它颈椎间隙病变的患者,牵引时要小心谨慎, 血压控制稳定后。 从小重量(3 kg左右)开始,有不适感缩短治疗时间,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重量(≤15 kg) 和延长治疗时间(≤30min)。
的旋转(占整个颈部旋转运动的一半)。除旋转活动外,寰枢椎关节 在颈椎屈曲活动时有15°左右的活动范围。
概述
• 寰椎无椎体,压缩负荷全 部由寰枢椎外侧关节承受, 又因该关节有较大幅度的 活动,易引起反复损伤, 从而加剧了退行性改变。
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也有少数 患者无明确的外伤史。
概述
骨盆结构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由骶、尾骨和两侧的髋骨组成,借助坚强有力的韧 带将诸盆骨连结成为一个整体。骶骨位于骨盆的后正中部,上三个骶椎两侧的耳 状关节面和两侧髋骨的耳状关节面连接,构成骶髂关节。
骨盆生物力学特征
骨盆环有两个承重主弓: 立位时,躯干重力是通过两侧骶髂关节、髂骨后 部与髋臼至股骨, 该承重弓称为骶股弓 。 坐位时,重力经髂骨后部与坐骨上支抵坐骨结节, 称为骶坐弓。
康复治疗
(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1)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与固定者可仰 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患者三日 后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2个月后骨折已基本愈合,第3个月内可 以下地稍许活动,但仍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期间加强四肢功能
锻炼,3个月后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4)寰椎垂直脱位 表现为寰枢椎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改变,此类脱位在临床上不常见
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无 痛0
2.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定
患者常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头颈 部呈现强迫体位,严重影响颈椎的 关节活动度,评定时主要测量患者 寰枕关节和整个颈椎的活动度。
(2)寰椎侧向脱位 寰椎向侧方移位,使双侧的齿侧间隙形成一侧宽,一侧窄的不对称 现象。若双侧的齿侧间隙宽度差>3mm时,可诊断寰枢关节侧向脱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