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分析
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与分析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班级电气化3121班指导老师郑宾审核:2014年 10 月 20 日电气化12级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铁道信号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与分析注意本组题目的同学不得相互之间进行抄袭,或从其他途径进行抄袭—例如网络,可以参照进行。
如有发现,抄袭及雷同者都以0分计,不得参加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指导建议:1)牵引变电所组成。
2)牵引变电所变压器保护。
3)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4)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
5)总结,论文整理。
具体题目要求:✧牵引变电所系统组成。
✧牵引变电所分类、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功能、保护计算。
✧后备被保护。
三、毕业设计要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实行考勤制度。
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按有关规定办理,并经指导教师同意。
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积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3、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一旦发现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论处。
对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任务及严重违纪者,指导教师有权不推荐其参加毕业答辩。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是指在城市地铁、轻轨等交通运输系统中,负责为列车提供电力驱动的系统。
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个系统中,继电保护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及时识别故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设备和乘客的安全。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架构与特点、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功能、具体的配置方式和应用场景等。
在本文中,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进行浅谈。
一、系统的架构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一般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接触网、牵引变流器、牵引电动机等。
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布置和连接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牵引供电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高运行速度、高载客量、长时间连续运行、复杂的线路结构等。
这些特点对继电保护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保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功能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继电器、电气连接和相关设备来监测电路的状态并在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根据其功能和保护对象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大致分为过流保护、跳闸保护、过压保护、接地保护等几种类型。
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这些保护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过流保护主要用于监测电路中的过载和短路情况,及时切断故障区段的电力供应,以防止设备受损。
跳闸保护则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断电力供应,以确保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过压保护和接地保护则针对电压异常和接地故障进行控制和保护。
三、具体的配置方式和应用场景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需要采用多重、互补的保护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继电保护配置中,通常会采用多个保护装置并行作用,以提高保护可靠性和灵敏度。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合理配置保护参数和控制逻辑,以兼顾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继电保护

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可分为主保护与后备保护以 及辅助保护。
主保护与后备保护 具有足够灵敏度和快速性,能反应被保护馈线任一 点发生的故障,并可靠地发出断路器跳闸命令的继电保 护装置,称为该馈线的主保护。 具有足够灵敏度,能反应规定的被保护范围内任一 点发生的故障,预定当主保护拒绝动作时能可靠地发出 断路器的跳闸命令的继电保护装置,称为该馈线的后备 保护。
I dz.0 0.7 K K I n / K fh
式中, K K 为可靠系数,取1.15~1.2;K fh 为返回系数,取 0.85~0.95,微机型保护取较大值。
需进行灵敏度校验,即
K lm I K 0. min / I dz.0 1.25
式中,I K 0. min 为母线故障时,流过变压器的最小零序电流。 ⑥过负荷保护 对于牵引变压器由于各相牵引负荷不 相等,因此过负荷信号应装在两重负荷相。动作电流为
二、整定计算原则
常用的牵引网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BT(吸流变 压器)供电和AT(自耦变压器)供电等,这几种供电 方式都可用于单线或复线电气化铁路,因此,不同的 组合使牵引网供电方式多样化、复杂化,其整定计算 原则也就不同。
距离保护 对于图1所示的单线牵引网,距离保护 仅需配置一段,整定原则为:当采用方向圆特性阻抗 继电器时,其整定阻抗应按最小负荷阻抗整定;当采 用方向性四边形阻抗继电器及偏移平行四边形特性阻 抗继电器时,电抗边按线路阻抗整定,电阻边按最小 负荷阻抗整定。由于仅需与电力机车保护配合,动作 时间整定为0.1S。
I dz K K I n / K fh
式中, K K 为可靠系数,取1.05; K fh 为返回系数,取 0.85~0.95,微机型保护取较大值。过负荷信号动作延时 一般取9s左右。 各种电气量保护的动作时间须按有关标准以满足速动 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合理配合。
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

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哎呀,你问这个问题可真是让我头疼啊!不过,既然是关于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的,那我就得好好给你讲讲了。
别着急,我这就来给你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让你也能成为电力行业的小专家!我们来说说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呢,就是给铁路机车提供动力的那个系统。
它可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火车就无法正常行驶了。
而继电保护呢,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当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让工作人员采取措施的装置。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那么,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技术导则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套关于如何设置继电保护参数的方法和技巧。
有了这套方法,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我就要开始给你讲解具体的配置方法了。
我们要了解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变压器、发电机、输电线路等等。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这些设备的特性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类型和参数。
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等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
这些装置各有优缺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当然了,光有好的继电保护装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行整定计算。
整定计算就是根据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调整。
这样一来,继电保护装置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那么,整定计算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我就给你举个例子吧。
假设我们有一个变压器,它的额定容量是1000千伏安。
我们需要为这个变压器配置一个过流保护装置。
我们要确定这个过流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也就是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动作。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设定为1.2-1.5倍的额定电流。
接下来,我们还要确定这个过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动作时间越短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快地切断故障电流,减少故障损失。
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与分析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_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分析编号________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班级 309-1班学生姓名王爵指导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_王向东目录1. 牵引变电所一次设备概述 01.1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01.2 牵引变电所的分类 (1)1.3 牵引供电系统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2)1.4 牵引网的供电方式 (3)1.5 牵引负荷的特点 (5)1.6 电气主接线 (6)1.7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8)1.8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8)1.9 主变压器 (8)1.10 高压断路器 (8)1.11 互感器的选择 (9)2 牵引变电所变压器保护 (11)2.1 继电保护系统 (11)2.2 继电保护的基本属性 (11)2.3 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 (13)2.4 主变参数: (14)2.5 主变保护计算: (14)2.6 变压器的保护 (15)3.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 (19)3.1 电气化铁路馈线短路的类型 (19)3.2 馈线保护的装置 (19)3.3 馈线保护的后备保护 (21)总结 (30)参考文献 (29)1. 牵引变电所一次设备概述1.1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概况电气化铁道的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包括分区亭、开闭所、AT所)、牵引网(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和回流线)、电力机车等组成。
图1-1中所示三相牵引变电所将电力系统110kv或220kv的三相电变成两相27.5kv分别供给变电所两边的供电臂以供电力机车提供电能(如A相和B相为27.5kv,C相钢轨),相邻变电所之间的供电臂为同相电。
通过分区亭可以实现越区供电或上下行并联供电。
图1-1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示意图牵引变电所:主要是将电力系统传送的220kv或110kv的三相电源转换成牵引网额定电压27.5kv单相交流电,然后向铁路沿线架设的牵引网供电。
分区亭:主要作用是操作设置在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连接两供电分区的开关设备,实现灵活供电,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自动装置—铁路电力供电系统备自投(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

4QS
TV6 TV5 T1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QS TV4
运行方式二:1号进线带T2
2QF
主变运行。
T2
3QF
5QF
7QF
8QF
4QF
6QF
α相母线
图6.9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示意图
β相母线
运行方式三:
1号进线 TV1
进线主变运行方式分析
2号进线 TV2
TV3
1QS
5QS
1QF
3QS
4QS
TV6 TV5 T1
β相母线
图6.9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示意图
运行方式二下的进线自投
TV1 TV3
1号进线
1QS 5QS
1QF 3QS
TV6 TV5 T1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号进线 TV2
2QS TV4
2QF 4QS
T2
3QF
5QF
7QF
8QF
4QF
6QF
α相母线
β相母线
图6.9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示意图
运行方式二 分2QF、4QF、6QF
100%备用方式
2QF 4QS
T2
100%备用方式
3QF
5QF
7QF
8QF
4QF
6QF
α相母线
β相母线
图6.9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示意图
运行方式二下的进线自投
运行方式二下的进线自投
TV1 TV3
1号进线
1QS 5QS
1QF 3QS
TV6 TV5 T1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号进线 TV2
2QS TV4
α相并补 β相并补
2QS TV4
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

视频里心单元视频监视单元1#主变2#主变馈线并补动力变交直流主后主变备变保保测护护控主后主变备变保保测护护控保护测控保护测控保护测控牵引变电所的二次保护一、系统结构:保护测控单元、当地监控单元、现场总线、视频监控单元调度端监控调度端监控h ”调度端I S冲/717AV变电所1、各保护测控单元完成变电所的继电保护、测量、控制功能。
2、间隔层网络采用双光纤以太网。
通用测控3、调度中心通过通信电力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一个电能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按照一定的技术与经济要求有机组成的一个联合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一般电能通过的设备成为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成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
供电系统在运行工作中有三种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供电系统应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正常供电。
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一般可用一下一组方程式来描述系统元件和控制的动态规律。
EPGi-EPLi-E^PS=0EQGi-EQLi-E^QS=0PGi,Qgi是i个发电机其它电源设备发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PLi、QLi分别是i个负荷使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PS、AQS分别为电力系统中各种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
下面是一组不等式约束的条件:SkWSkmaxUiminWUiWUimaxIIijWIijmaxfminWfWfmaxSk、Skmax—分别为发电机、变压器式用电设备的功率及其上限。
Ui、Uimin、Uimax一分别为母线电压及其上、下限。
Iij、Iijmax—分别为输、配电线路中的电流及其上限。
f、Fmin、fmax—分别为系统频率及上、下限。
1、正常状态正常状态下运行的电力系统以上所有的等式和不等式条件的均满足。
此时表明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负荷对电能的需求:电力系统中各发电、输电和用电设备均在规定的长期、安全工作限额内运行。
不同供电方式下牵引网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牵引供电方式(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

全并联AT供电方式
全并联AT供电方式
全并联AT供电方式是在复线AT供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 AT 所、 分区所的母线和断路器,将上下行牵引网并联连接的供电方式。上 下行牵引网虽然都有各自的断路器,但在正常情况下均为一用一备 运行方式,即上下行牵引网共用一台断路器。
全并联AT供电方式
图3.8 全并联AT供电方式示意图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1
2 6
T 5 3 4
R
图3.5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示意图 1—牵引变电所;2—接触网;
3—电力机车;4—吸上线;5—回流线;6—钢轨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的特点
1 减少流入大地的电流,减轻对通讯的干扰危害。 2 降低钢轨电位,减小馈电回路的阻抗。
3 馈电回路和设备简单、投资省、运营维护方便。
AT供电方式
AT供电方式
AT(Auto Transformer 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即225kV供 电方式,是指AT变压器跨接于接触网(T线,Touch)和正馈导线 (F线,Feeder)之间,其中点与钢轨及沿接触网线路同杆架设的保 护线(PW线,Protecting Wire)相连的一种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TR供电方式),是在牵引网中不加特殊防护措 施的一种供电方式。电气化铁路最早大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它一 根馈线接在接触网(Touch)上,另一根馈线接在钢轨(Rail)上。
直接供电方式
1
2 T
3 4
R
图3.1 直接供电方式示意图 1-牵引变电所 2-接触网 3-机车 4-钢轨
上行 下行
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前言 (3)第1章绪论 (4)第2章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继电保护概述 (5)2.1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5)2.1.1 牵引变电所、开闭所 (6)2.1.2 牵引网、分区所、AT所 (7)2.2 继电保护装置 (8)2.2.1 继电保护分类 (9)2.2.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0)第3章牵引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及分析 (11)3.1 牵引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11)3.1.1 空载合闸 (11)3.1.2 短路故障 (11)3.1.3 不正常运行状态 (12)3.2 牵引变压器的保护 (12)3.2.1 主保护 (12)3.2.2 后备保护 (13)3.2.3 辅助性保护 (13)3.3 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 (14)3.3.1 单相变压器 (14)3.3.2 Y/d11接线变压器 (15)3.3.3 V/v接线变压器 (15)3.3.4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 (16)3.3.5 Scott接线变压器 (17)3.3.6 V/x接线变压器 (18)3.3.7 自耦变压器 (18)3.4 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框图 (19)第4章AT供电方式继电保护配置及分析 (21)4.1 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21)4.2 AT供电方式继电保护配置及分析 (21)4.2.1 A T供电方式的原理接线 (21)4.2.2 A T供电方式的特点 (22)4.2.3 A T供电方式牵引网保护配置 (22)4.2.4 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保护配置 (24)总结和体会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摘要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继电保护配置一般规定,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
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这四个基本要求是评价和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要根据被保护元件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使这四个基本要求在所配置的保护中得到统一。
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里牵引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和AT供电方式下继电保护配置。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置;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压器,AT供电前言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进行客运专线建设,已开通约3000km,均采用电力牵引方式,相应对铁路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铁道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路线指导下,铁路供电保护专业科研、设计、施工、运营、制造各单位密切合作,在保护原理、保护配置与整定原则、功能设计与回路优化、调试方法与运营维护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将对国外输出技术和产品。
如今,随着材料、器件、制造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制造工艺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历了机电式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和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三个发展阶段。
第1章绪论我国铁路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技术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宝凤段,采用电磁型保护;70、80年代晶体管保护成为主流产品;90年代初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与国内继电保护主要企业合作,研制成功铁路微机系列保护并开始推广应用;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与相关设计、运行、制造单位开发第一套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秦沈客运专线起步,推动我国铁路供电系统保护进入无人值班的变电所自动化时代。
继电保护科学和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短路,电流增大。
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最早采用熔断器串联于供电线路中,当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首先熔断熔断器,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这种保护方式由于简单,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10kv及以下的中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功率、发电机的容量增大,电力网的接线日益复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
20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
第2章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继电保护概述2.1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组成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和接触网等组成。
牵引变电所内设备主要包括牵引变压器、断路器、电动及手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压及电流互感器、二次保护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等;接触网根据供电方式不同有AT、直供两类方式(BT已基本不用),其中AT接触网由供电线、接触线、承力索、吊弦、正馈线、保护线组成。
直供接触网由供电线、接触线、承力索、吊弦、回流线组成。
电力系统提供两路独立电源进线,由牵引变电所进行电能变换后送上牵引网,供电力机车接受电能实现电力牵引,如图2-1所示图2-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电力牵引的电流制先后出现了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我国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常用牵引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和AT供电两种方式,其中的AT供电方式供电能力最强。
2.1.1 牵引变电所、开闭所1.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作用是将电力系统引入的110KV、220KV或其他电压等级三相交流电变换成27.5KV的单相交流电,通过牵引网的馈电线送至铁路沿线的接触网,为电力机车供电。
有少数牵引变电所还承担向铁路地区工农业用户的10KV动力负荷的特殊需求还常采用特殊结线变压器,如单相结线、V/V结线、斯科特结线、阻抗匹配平衡结线等变压器。
2.开闭所在电气化铁路枢纽地区,客运站、编组站和电力机车机务段等铁路设施较集中的地方,由于站线延续长且股道数量多,接触网结构和配置复杂,客货运交会、编组和电力机车整备作业繁忙,致使该地区牵引网发生故障的几率增多。
为了保证枢纽供电的可靠性,缩小事故范围,一般将接触网横向分组及分区供电。
因此设置开闭所,由相邻两牵引变电所的牵引馈线经断路器1QF、2QF向它供电。
通过开闭所的多路馈线和断路器3QF~6QF向站场、电力机车机务段等牵引负荷供电,7QF、8QF为旁路断路器,如图2-2所示。
图2-2 开闭所接线示意图2.1.2 牵引网、分区所、AT所1.牵引网牵引网是由馈电线、接触网、回流线组成的双导线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回路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和大地→回流线→牵引变电所。
接触网是悬挂于电气化铁道钢轨的上方并和钢轨顶面保持一定距离的输电网。
电力机车的受电弓和接触网滑动接触,获取电能。
我国接触网的额定电压是27.5KV。
由于接触网运行条件恶劣,且无法备用,因此接触网正常与否对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馈电线是连接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的导线,采用大截面的钢芯铝绞线或电缆。
轨道在电气化区段除作为列车导轨之外,还是回流的导线,是牵引供电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流线是连接钢轨和牵引变电所中牵引变压器接地相之间的导线。
它的作用是将轨道中的回流引入牵引变电所。
2.分区所为了增加供电的灵活性,在两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区中间常增设分区所。
分区所如图2-3所示,断路器1QF、2QF正常工作时闭合,实现上、下行牵引网并联运行。
隔离开关1QS、2QS在正常运行时断开,当相邻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而不能继续供电时,可以闭合1QS、2QS由非故障牵引变电所实现越区供电,使行车不至中断。
图2-3 分区所主接线示意图3.AT所采用AT供电方式时,在沿线间隔10KM左右设置一台自耦变压器,该设置处所称作AT所。
2.2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是: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
一般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三部分组成,如图2-4所示图2-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方框图1.测量比较元件测量比较元件通过测量被保护的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根据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往往有一个或多个测量比较元件。
常用的测量比较元件有:被测电气量超过给定值动作的过量继电器,如过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等;被测电气量低于给定值动作的欠量继电器,如低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被测电压、电流之间相位角满足一定值而动作的功率方向继电器等。
2.逻辑判断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3,执行输出元件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2.2.1 继电保护分类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之后,总是伴随有电流的增大、电压的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少,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的变化。
因此,利用正常运行与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的区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
一般继电保护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利用比较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气参量(U、I、Z、f)的区别,便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反应于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反应于阻抗降低而动作的距离保护,反应于频率降低而动作的低(或欠)频保护等。
图2-5 双侧电源网络接线第二类—首先规定两个前提:一个规定电流的正方向是从母线指向线路;第二个一定是双端电源。
例如图2-5(a)(b)所示的双端电源接线。
分析图2-5(a)(b)中BC线路靠近B母线侧电流的情况,我们发现在正常运行的负荷电流和故障时的短路电流的相位发生了180°的变化。
因此利用比较正常运行(包括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差动原理的保护。
例如纵联差动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等。
差动原理的保护只反应内部故障、不反应外部故障,因而被认为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2.2.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1.选择性定义: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原则:就近原则,即系统短路时,应由距离故障点最近的保护切除相应的断路器。
2.速动性定义:所谓速动性,就是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
对不同的电压等级要求不一样,对110KV及以上的系统,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总的切故障时间为0.1秒,因此保护动作时间只有几十个毫秒(一般30毫秒左右),而对于35KV及以下的系统,保护动作时间可以为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