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

【考核方式】课程采取百分制,考核成绩以平时考核、形成性考核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平时考核占10%、形成性考核占40%(成绩以学生提供个人自传及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依据)、闭卷考核占50%(有学员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命题)【复习大纲】1.职业的构成要素:(1)职业名称:职业的符号特征,一般由社会通用的称谓命名;(2)职业主体:从事一定社会分工活动的劳动者必须具有承担该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3)职业客体: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场所; (4)职业报酬:通过职业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报酬;(5)职业技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运用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与思维技术的总和。
它体现为人们从事活动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工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也包括尚未形成系统的经验;2.职业选择理论包括:(1)弗兰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2)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论;(3)鲍丁和弗洛伊的心理动理论;3.职业规划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封面、扉页、目录、正文、结束语(认识自我,环境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评估调整) 4.“5w”方法:(1)What are you ?(你是什么样的人?)(2)What you want?(你想要什么?)(3)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么?)(4) What can support you ?(环境支持、允许你做什么?)(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你最后的选择是什么?)5.名词解释(1)内职业生涯:在职业发展中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得的个人能力、学识经验、个性品质的综合,是别人无法剥夺的人生财富。
(2)外职业生涯:个体通过职业活动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工资待遇、工作职务、工作环境等,通常是别人认可和给予的。
(3)职业: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有稳定合法收入的活动。
(4)价值观:个体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1.职业: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3.职业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4.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5.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6.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
7.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8.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9.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的过程。
10.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11.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二、填空1.构成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2.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素质。
3.职业声望调查与评价的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三、简答1.职业选择的作用:(1)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2)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劳动岗位(3)职业选择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4)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5)通过职业选择,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社会效益(6)通过职业选择,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职业选择的原则:(1)可行性的原则,(2)胜任原则,(3)兴趣原则,(4)独立原则,(5)特长原则,(6)发展原则3.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个性,能力,价值取向(2)客体因素: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家庭4.职业选择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制定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2)职业决策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3)职业决策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5.确定职业价值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2)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3)处理好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的问题(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处理好淡泊与追逐名利的关系6.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1)个人(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对个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2)家庭(3)组织7.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的作用:(1)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2)职业生涯管理能充分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标(3)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8.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作用:(1)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2)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3)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1)自我认识(2)自我规划: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3)自我管理:明确需要进行的自我学习,提升准备和行动计划(4)自我实现:反馈评估,修正完善10.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增强组织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实现二者同步发展(2)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3)有利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11.教育背景对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1)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与被选择时,具有不同的能量(2)人们所接受教育专业,职业种类,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3)人们所接受的不同等级教育,所学的不同科门类,所在的不同院校及其接受的不同的教育思想,会带给受教育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职业的选择与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二章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匹配理论:指的是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也称“人—职匹配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一、引言1.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目的和意义二、职业自我认知1.自我认知的重要性2.自我评估a.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b.个性特点和价值观c.能力和技能3.SWOT分析a.优势b.劣势c.机会d.威胁三、职业目标设定1.长期目标a.对未来职业的愿景和期望b.可能涉及的行业和领域2.短期目标a.就业或进修方向的设定b.实现长期目标的里程碑3.目标的可行性评估a.目标的现实性b.目标的可行性四、职业研究和调查1.职业市场调查a.行业发展趋势b.职业前景和需求c.薪资和福利水平a.寻求职业导师的建议和意见b.参与相关社交圈和行业组织活动3.职业实习和实践a.实习和实践的重要性b.具体实习和实践计划的制定五、制定行动计划1.设定具体目标和时间表2.制定实施计划3.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六、自我提升和能力培养1.继续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2.提高职业技能和知识a.技术培训和认证b.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进修课程3.发展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a.建立社交网络b.参与团队合作活动4.增强领导力和管理能力a.通过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锻炼能力b.参与领导力培训和发展计划七、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持续性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性a.持续性的自我评估b.更新目标和调整计划2.学会适应职场变化和挑战a.提高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b.更好地处理工作和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3.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性a.调整目标和计划b.探索新的机会和可能性八、总结和展望1.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好处2.展望未来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3.建议和倡议以上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能够帮助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方面进行复习和总结,使你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和步骤。
这个提纲包含了自我认知、目标设定、职业研究和调查、行动计划的制定、能力培养和自我提升等重要内容,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总结,你将能够更加清晰和明确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发展的效果和满意度。
职高职业生涯半期考试复习提纲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第1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的定义: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既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的舞台,也是个人谋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手段。
二、职业的内涵有四个要点:第一,有稳定的收入;第二,要承担相应责任;第三,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第四,是个人与社会互相联结的纽带。
三、职业是人生发展的载体。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
从业阶段是人生的主要阶段。
四、职业生涯的定义: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
五、职业生涯的6个特点:发展性、阶段性、整合性、终身性、独特性、互动性。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指的是终身性。
六、职业生涯规划是“圆梦”的计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以下两个方面:(1)帮助我们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2)帮助我们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
八、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1)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2)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3)必须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4)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5)指导自己就业和创业。
九、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先就业,后择业”。
创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飞跃。
第2课职业理想的作用一、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有根据、合理的想象和希望。
二、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职业理想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这里的“志”指的是职业理想。
三、职业理想的特点:(1)社会性(2)时代性(3)发展性(4)个体差异性。
四、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1)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2)作为奋斗动力的职业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的内涵有四个要点:1.稳定的收入;2.要承担相应的责任;3.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4.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纽带;(2)围绕职业,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和从业回顾阶段;(3)职业与人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满足多种需要,其满足的程度反映出职业生涯发展的程度;二是人的职业活动,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过程;(4)职业生涯的定义: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5)职业生涯的特点:1.发展性? 2.阶段性? 3.整合性? 4.终生性? 5.独特性? 6.互动性(6)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帮助我们扬长补短的发展自己;(7)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1.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2.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3.必须把个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4.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5.知道自己就业和创业;(8)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有根据、合理的想象和希望。
(9)职业理想的特点:社会性、时代性、发展性、个体差异性。
(10)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为自己设定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职业理想,是每个中职生进行这也生涯规划是首先应考虑的。
这里说的“具体”,是指这种理想不仅是努力方向,而且还指向具体的职业岗位及其不断晋升的岗位阶梯;“现实”,是指它不但从自身实际和当前就业形势出发,而且与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晋升机会、人际关系等现实情况相联系,与该职业的社会评价相联系。
(11)立志是规划职业生涯的起点,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1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1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

科文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复习资料一、职业的概念职业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二、职业的特征(一)职业根源于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形成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工种和岗位,这些不同的工种、岗位赋予劳动者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劳动规范和行为模式,由此劳动者获得了特定的社会标记和专门的劳动角色,如工人、农民、教师、军人、科学家、企业家等等。
(二)职业具有社会性。
职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是劳动者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或社会工作。
(三)职业具有连续性(或称稳定性)。
劳动者长期连续地从事某种社会工作,或者从事该项工作相对稳定,才能称之为职业。
(四)职业具有经济性。
劳动者通过职业活动来获得经济收入,以此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要。
三、职业与个人的关系1.职业决定你的生活质量2.职业决定你的社会地位3.职业决定你的活动范围与时间分配4.职业使你获得生活满足感5.职业实现你的价值观四、职业生涯的概念职业生涯是个体一生的工作历程,它以时间为主线,以工作内容为载体,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
五、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包括如何分析自我和环境、如何确定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如何采取行动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职业目标等。
六、内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而提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个性品质等因素。
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但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追求,并且这些因素一旦取得就永远归自己所有,别人无法收回或剥夺。
七、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要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这些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

⼤学⽣职业⽣涯规划复习资料⼤学⽣职业⽣涯规划参考资料⼀、什么是职业⽣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职业⽣涯设计中“⼲什么”、“何处⼲”、“怎么⼲”、“以什么样的⼼态⼲”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有专家将此⾼度概括为职业⽣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和定⼼。
定向就是确定⾃⼰的职业⽅向,定点就是确定职业发展的地点,定位就是确定⾃⼰再职业⼈群中的位置,⿍新就是稳定⾃⼰的⼼态。
职业⽣涯规划是指客观认知⾃⼰的能⼒、兴趣、个性和价值观,发展完整⽽适当的职业⾃我观念,个⼈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和内部环境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深⼊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的事业发展⽬标,并选择实现这⼀事业⽬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作、教育和培训⾏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效⾏动,灵活调整,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执⾏、决策和应变技能,使⾃⼰的事业得顺利发展,并获取最⼤程度的事业成功。
⼆、舒伯的职业⽣涯发展学说㈠⽣涯发展阶段理论成长阶段:由出⽣⾄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式来表达⾃⼰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的⾓⾊。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我形象,发展对⼯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是幻想期(4岁⾄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扮演很重要;⼆是兴趣期(11岁⾄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期(13岁⾄14岁):它以“能⼒”为主要考虑因素,能⼒逐渐具有重要作⽤。
探索阶段:由15岁⾄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等机会,对⾃我能⼒及⾓⾊、职业作了⼀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是试探期(15岁⾄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作中加以尝试;⼆是过度期(18岁⾄21岁),进⼊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图实现⾃我观念,将⼀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24岁),⽣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向。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提纲

《职业生涯规划》(1)期末复习提纲2015-6一、考核方式本学期职业生涯规划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的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判断题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3.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三、复习方法1.名词解释:重点掌握教材每章后重点概念。
2.判断题:本大纲复习范围中涉及的问题要充分理解,能是非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论述题:本大纲复习范围中重点掌握部分涉及的知识要点。
4.案例分析题:参考省电大本课程网上参考资料栏目。
四、复习范围第一章认识自我重点掌握:什么是自我、自我概念的构成、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如何增强自我认识能力、SWOT分析法的概念、情商和情商框架的概念。
掌握: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社会我”与人际关系的发展、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与自我评价、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馈的方法、自我评估与个人发展。
了解:其他内容。
第二章生涯规划重点掌握:价值观的概念及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如何抓住现在的每一天,生涯的概念、生涯规划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SMART原则的概念及利用该原则建立目标。
掌握:对价值观的理解、目标与梦想的区别、职业生涯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地位。
了解:其他内容第三章时间管理重点掌握:活动跟踪表的概念、时间管理矩阵的概念掌握:时间管理的策略了解:其他内容第四章学会理财重点掌握:理财的概念掌握:理财的一般原则、理财策略、理财与财富的关系、理财目标与生活目标的关系了解:其他内容第五章学会学习重点掌握:学习的概念、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周期理论掌握:学习的策略、学习周期理论每个阶段是否同样重要了解:其他内容第六章与他人共事重点掌握:沟通的概念、团队的概念、团队精神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概念、如何培养团队精神、有效处理沟通的方法、增进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掌握:个人成功与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冲突是一种沟通方式了解:其他内容第七章保持健康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压力\压力源的概念、饮食健康的概念、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应对掌握: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特征食了解:其他内容第八章就业与创业重点掌握:职业的概念、职业选择的概念、创业的概念、就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特征、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掌握: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的关系、资本与创业了解:其他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复习内容提要说明:在这里只圈定考试范围,关于具体的内容大家自己看书,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如果自己不复习的话,也不会轻易通过。
做完考题后会有一套与上次做过的相同问卷,请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务必认真填写后再上交。
没有上交职业生涯规划报告的童鞋请将报告尽快交到9B212,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报告者本门课程不予通过。
优良学风建设从你我做起。
第一部分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结构包括:
选择题(20×2′=40分)填空题(10×1′=10分)
判断题(10×2′=20分)论述题(10′+20′=30分)
最后一个论述预计为综合题,考查大家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运用。
第二部分各章重点内容介绍
一、导论
(一)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1.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基本类型(P16)
2.大学生社会角色错位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P19-P20)
(二)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
1.生涯的含义及特征(P22)
2.当代大学生生活风格类型、主要表现及典型特征(P40)
3.生活风格对职业性向的影响(P42)
4.大学生活各年级阶段的特点及任务(P44-P48)
二、自我探索
(一)自我认知
1.自我认知的内容
1)兴趣和能力的定义及兴趣的发展阶段(P54-P55)
2)气质的类型特征(P57)
3)性格的构成特征(P59)
4)价值观的定义及特点(P60-P61)
2.自我认知的方法(P62-64)
3.职业价值观
1)职业价值观的特点(P67)及测评工具(P69)
2)职业锚理论的含义及类型(P70-P71)
4.职业性格的测评工具(P76-P77)
5.霍兰德对职业兴趣的人格类型划分及类型特点(P82-P83)
三、职业探索
(一)认识职业环境的各个维度(P96-P101)(掌握五个方面即可)
(二)职业信息的收集方法(P107-P109)
(三)职业信息的分析方法(P110)
四、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P115)(非常重要)
(二)舒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P117)
(三)职业生涯目标的分类(P123)
(四)霍兰德职业人格六边形的含义(P125)
(五)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P129-P130)
(六)职业生涯目标确定的SMART原则(P131)
(七)职业生涯规划的常用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和决策平衡单法)及应用
(P132-P134)
五、素质提升
(一)职业素质的内容及各方面的主要内容(P171-P172)
(二)提升职业素质的途径(P177-P178)
(三)时间管理步骤和方法(P187-P189)(非常重要)
(四)压力的来源及舒解技巧(P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