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例证法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的6种论证方法分别是举证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归谬论证法,理论论证法。
具体在些议论文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要在写作之前心中有数。
1.例证法就是运用事例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运用得好,往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证法首先要注意选例。
选例要做到真实、典型、充分、新鲜。
选例要真实,就是指所选事例不管是亲身经历的,还是间接了解的,都必须真实可靠,确凿无误;选例要典型,就是所选事例要代表性,不在多,而在精,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选例要充分,指事例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选例时,要照顾到各个方面,几个例子具有共同的属性,就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选例还要新鲜,指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新鲜的事例,不仅有针对性,而且具有时代精神。
其次要注意叙例。
议论文中叙例的目的是为一轮做准备,因而要求简明扼要,高度概括。
同事应根据论点的需要,选准落笔点对事例进行概述,注意突出事例中与中心论点紧密相关的部分。
最后要注意议例。
在选例、叙例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议例。
对事例进行分析说明,揭示事例和论点之间的本着联系,使事例真正起证明论点的作用,做到叙议结合,水乳交融。
2.引证法就是运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理论论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
对引用的理论,要深刻领会其含义,考虑是否与自己的观点相为何。
切不可牵强附会。
(2)确凿。
引用的言论必须是确凿可靠的,经得起检验又被证明是客观真理。
无论是引原文还是引大意,都必须经过认真仔细核对。
(3)精当。
引用的理论材料要精选,不宜太多,适可而止。
(4)灵活。
引用名言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不能太呆板,缺乏某种变化。
有时直接引用,有时间接引用,有时引原文,有时引大意,有时将引用的词语插入自己的分析中。
3.对比法写作议论文时,引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就是正反对比法,简称对比法。
对比法的特点,常常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或同意事物是两种不同情况,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得出鉴别性结论,证明正面观点是正确的,反面观点是错误的。
议论文写作指导—举例论证(例证法)

2.注意论据的确切性
事实论据要使人信服。其材料必须准确真 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不少学 生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得再去核实。 就凭着记忆作文,结果把爱迪生发明电灯 的事安到了爱因斯坦身上,把居里夫人淡 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文 章论证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注意论据的针对性
【论证】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说“不”,
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见,有些看似
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有时候经 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的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
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 要紧扣论点(分论点), 且不能脱离材料。
归纳总结 运用例证法三个环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方法一: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 条思路,探究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 容逐步深化。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 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 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主要步骤:①引述事例②追根求因(为什 么……呢?<之所以……> 是因为……)③得 出结论。
【事例】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 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植有一万多株芭蕉,他每日 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 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 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 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 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论点】勤奋赢得成功
【论证】怀素之所以能够赢得成功,是因为他每天采
摘蕉叶练字的举动,也是因为他把漆盘和木板磨穿的
精神,更是因为他磨秃无数支毛笔的勤奋。可见,勤 奋赢得成功。
高考作文如何进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高考作文如何进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
在这种作文中,要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并且给出相应的例子,以供参考。
一、例证法例证法是通过举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如,如果我们要论证“读书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举出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说明他们的成功与读书的关系。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异同来论证观点。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方法等来展开论述。
例如,我们要论证“城市生活比乡村生活更适合人们发展”,我们可以比较城市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文化交流等方面与乡村的差异。
三、因果法因果法是通过分析某一现象的原因和其所产生的结果来论证观点。
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社会问题的成因等来建立因果关系。
例如,我们要论证“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导致的健康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四、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对两种观点或两种方法的对比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列出各个方面的优缺点,综合对比得出结论。
例如,我们要论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哪种更有效”,我们可以分别列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进行对比。
五、权威论证法权威论证法是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专家的研究结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引用报告、调查数据、专家论文等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例如,我们要论证“健康饮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我们可以引用某位著名营养学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六、统计数据法统计数据法是通过引用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证研究等来获取相关数据,从而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例如,我们要论证“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延长寿命”,我们可以引用相关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题目和自身的观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1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谬论证: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7、因果论证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2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例证法”写作例谈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例证法”写作例谈例证法是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也最有效的一种论证方法。
其结构特点为:先摆出全文中心论点或段落分论点,并对其作简单解析;然后列举具体实例来印证观点的正确,并对论据进行分析,从个体行为中归纳出群体的共性化特征;最后形成结论。
运用例证法,需注意三方面问题:1. 注意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普遍性。
真实,强调的是材料必须来自生活,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
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或事,通常不能用来充当事实论证的材料。
合理,强调的是材料必须具备同类事实的共性特征。
偶尔发生的事实,或是带有极大偶然性的事实,如果不具备常规意义上的逻辑性,便不能选作事实论证的材料。
普遍,强调的是材料须能被大多数人认同。
只作者或小范围内知晓的事实,不能选作事实论证的材料。
下面这段文字,在运用例证法印证观点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说尺子》片段文段中的事例,来自生活的真实,具有普遍性。
用这样的事实材料充当论据,既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也容易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来自生活的真实素材,并非生活的完整再现。
议论文中的论据,需要高度概括,不追求叙事的生动性。
行文时,语言一定要简洁。
2. 注意对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
论据犹如盖房子所用的水泥、钢筋和砖头,堆放在文章中,是盖不成楼房的。
作者一定要依照论点分析解剖事实材料,挖掘出事实中蕴藏的共性的理性因素,才能让论据很好地服务于论点的表述需要。
议论文写作指导例证法分析论据

01
论据不是越多越好。 论据不能只有事实论据的举证,而没有
观点:勤能补拙
参考示例:
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 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呢? (分析)可见,勤奋是能够补拙的。(观点)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象一般人一样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因为他舍弃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可见,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所以他是智者。
3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思路:归纳共性→揭示观点
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将共性、实质扣住论点
3
点拨方法三:归纳分析法
练习3,运用归纳法分析下列事例: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反例正说 (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马谡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证兼备,以证为主:古往今来。
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都是铺满荆棘的。
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
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
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
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这种曲折又恰恰显示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本身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争,是山重水复中的欣喜!谁能说曲折不美呢?2.引用论证: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感时花溅泪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
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
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
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
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
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
议论文常见四种论证方法计划

谈论文常有的四种论证方法:谈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种应试或平常练笔中采纳频次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种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常作文批阅状况来看,很多学生之因此不可以写出一篇说理透辟的谈论文,是因为不可以适合或综合运用谈论文常有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有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边细谈四种在谈论文写作经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案例论证,是用令人服气的典型案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谈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案例眼前,道理不问可知。
要用好例证法,一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要典型、确实、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有名的人物或案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案例。
2、案例的表达要简洁简要,切忌拖拖拉拉,过于详尽。
举例是为了证明看法,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舍本逐末。
3、案例切忌单调狭小,要丰富广阔,重点面联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案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案例列举以后要简洁解析,不可以将例证法变为案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累积,精于挑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多念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累积多了,自然能举一反三、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经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应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语等来证明自己看法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常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次仅次于例证法。
因为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虑结晶,能够深刻地反应事物的实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拥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语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社交目的,即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许多名言可供选用。
要认真解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适合的语言环境之中。
比如:重申发奋的重要性,要采纳“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其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就是讲道理,要使自己的道理使人信服,就要充实内容,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翻来复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
充实议论文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确立了论点并给文章拟好了提纲后,要运用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㈠例证法和引证法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
这种方法是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充分讲道理,道理讲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事例+ 分析㈡比喻论证法内涵: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
例子:《六国论》第二段论证。
作用: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㈢类比证论法内涵: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要点: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例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
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㈣假设法内涵:假设法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论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材料: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论证片断: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
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㈤条件法内涵:条件法就是对中心所需要的条件进行阐述材料:《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就立下自己的志向,要走遍祖国的三山五岳。
后来,虽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徐霞客游记》。
㈤条件法内涵:条件法就是对中心所需要的条件进行阐述材料:《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就立下自己的志向,要走遍祖国的三山五岳。
后来,虽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徐霞客游记》。
分析1:(条件法分析)一个人只有真正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己的事业,致死不渝,徐霞客就是从立了志,才取得如此的成就。
分析2:(假设法分析)我真佩服徐霞客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十四年如一日,多么需要坚强的毅力。
试想,如果他在露宿野外的日子里,当他屡屡遭盗,频频绝粮,几番病危,多次落荒之时偃旗息鼓,哪会有《徐霞客游记》这部具著的问世?㈥因果法话题:“谈善思”材料: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少年时代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除了学好老师规定的课程外还阅读了大量书籍。
学习中,他从不墨守成规,盲从书本上的见解。
他曾说:“决不可过分的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到的东西”。
分析:正因为他在权威学说和传统的观念面前敢于破除迷信和盲从,所以他才能在科学的领域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成为卓越的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㈦对比论证法(比较法)题目:《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材料: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对比性分析论证: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深刻透彻[训练目标]见解深刻,说理透彻。
即要求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的实质,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
[写作指导]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的要求主要是指议论性文章。
深刻是就见解的深度而言,透彻是就说理的力度而言。
要想表达得深刻,就必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如果我们经常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各种现象,那么认识事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
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道理,有文采[训练目标]有文采。
即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写作指导]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
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考纲是从以下角度提出要求的:1、词语丰富,即文章中的词汇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
比如形容风光美丽为“风光旖旎”,说产生连锁反应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2、用词生动,即要求选用词语恰当、精炼、形象;3、句式灵活,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反问等。
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5、文句有意蕴,是指文句要含蓄,有韵味。
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历练,考场作文时则需要多方联想。
…如何使用例证法一、导入:不会有效论证观点,这是议论文写作中的常见现象。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之外,还与他们没有真正掌握论证的方法密切相关。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为重要、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但不少学生在运用例证法时,却存在诸多失误,有的叙议失当,认为举例论证就是讲故事或记叙经过,叙多议少;有的不会分析,分析就是喊口号,或就例论例,不够深入;有的堆砌论据,只有论据的罗列,以例代理,缺乏理性的思考;有的油水分离,论据选择不当,分析论据脱离论点或结合不够紧密。
这些失误的共同点在于不会紧扣论点处理论据。
下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讨议论文例证法。
二、典型问题例1:宽容可获得友谊。
《史记》中有记载,廉颇是名武将,有勇有谋,却无智。
在战场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蔺相如起初并不是很出众,受人几次举荐,担任使者并谈判成功,于是大王任他为相。
可廉颇很不服气,“不忍为之下”。
处处针对蔺相如,蔺相如上朝皆称病,路上遇到廉颇调头就走。
仆人“以之为耻”,想另谋工作,蔺相如却说:我之所以这么做,“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结果廉颇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了好友,一起为国效力。
如果蔺相如不是学会了宽容,而是与廉颇搞内战,那国家肯定灭亡,相反正因他胸襟开阔,才有了这份友谊。
所以,要学会宽容。
问题诊断:一、叙述宽泛,没定向,不集中。
近二百字的“叙述”真正能体现“宽容”过程的文字不多,相反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却占了文段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
二、说理空洞,没到位,不具体。
寥寥六十字的“说理”没有紧扣所举事例展开,说不到关键点上,是“水”“乳”没有“交融”。
所以,即使采用经典案例,说服力依然不强。
例2:分数的高低并不等于能力的大小,古今中外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远的如古时的赵括,军事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带兵打仗,却一败涂地。
近的如留苏的王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背得滚瓜烂熟,但他的脱离实际给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国外,美国二战时期的巴顿将军,在西点军校考试成绩很差,而且不守校规校纪,曾被关过禁闭,受过警告处分,可后来却成为屡建奇功的名将。
而他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毕业后虽多工作于国防部,却大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
种种事实证明,分数与能力并非成正比。
问题诊断:议论文的论据和论点之间一定要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否则论据就不能对论点起到很好的证明作用。
赵括、王明的例子以及巴顿违反校规校纪的内容与论点“分数的高低并不等于能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赵括、王明的例子如果要保留应该围绕分数与能力的关系加以改造,巴顿违反校规校纪的内容则应删去。
例3:去年年底,一天晚饭后,妈妈从抽屈里拿出一迭单据来,交给我,说:“这是你们姐妹俩这半年看病,医院开给的单据,你算一下,明天我到厂里报销……”我数了数,总共十二张,那还不好算?便顺手拿起算盘来拨了拨,迅速地算清了:共计20.64元。
按照劳保条例规定,可报销一半,那么该是10.32元,于是便在一张纸条上写好数目,把它用别针与单据别在一起,交给了妈妈。
第二天,妈妈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冲着我说:“你算的账好糊涂呀,会计说,多算了八角一分。
我特地把单据都拿了回来,让你再算算,找找原因,好接受点教训!你干什么事都那么马虎,要是你是个会计呢?”我重新算了两遍,终于查出了昨晚出错的地方。
原来是我把一张0.18元的单据看作了1.8元了,多算了1.62元,除以2,不正是0.81元吗?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很深:办事要认真!问题诊断:这段文字,完全是把记叙文的写法,放在议论文里,显得很不和谐。
记叙文写事,力求具体、细致、形象,以求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它的教育作用,正是通过感染读者来发挥的。
议论文则不同,它选取事实作例证,是作论据用的,是为议论说理服务的,因而,论说文中的具体事例,应力求写得概括。
上面提到的那篇习作中的事例,这样表述就可以了:一次,我结算我和妹妹医疗费的账单,由于马虎,把一张0.18元的单据,看成了1.8元,结果,账算错了。
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很深:办事要认真!例证的表述一般有三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对事例作概括的简述,不要铺展开来细致地描写;二是简述事例时,可适当议论说理,使事与理水乳交融;三是选用事例时,要紧扣论点切入,截取与论点有关内容,不要面面俱到。
三、展示学生论证“宽容”时的典型例子在齐桓公未继承王位之前,管仲曾辅佐过他的对手公子纠,并曾用箭射中他,差点使他断送性命。
当齐桓公继承王位之后,并没有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是看到了管仲的治国才能,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才最终成就了日后的丰功伟绩。
作为一个独立的段落,这段论述还有什么不足?四、读下面的例子,讨论并总结出运用例证法时一般的分析说理步骤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贬,下狱,晚年被流放到荒芜的海南岛,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
或许,正是生活的磨难将他的诗句锤炼得炉火纯青,如果他终日醉身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中,他又怎能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激昂豪迈,响彻山河的千古名句;如果他终日置身于达官显贵,府第官场之中,又怎能超然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呢?饱经风霜方能凝练出首首好诗,历经磨难而壮心不已,方造就了苏轼这样一位才华盖世,后人景仰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