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电能
九年级科学第28课《电能》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第28课《电能》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功率的含义;2. 掌握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中的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关系,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板书材料、实验器材(如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器,引发学生对电能的好奇心,提出问题:“电能是如何产生和转化的?”2. 知识讲解:(1)讲解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含义;(2)介绍电功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3)阐述电功率的概念,通过例题讲解电功率的计算。
3.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功和电功率;(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能的转化过程。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转化关系;2.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3. 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对电功和电功率的影响。
2. 答案:(1)电器的电功率 = 电流× 电压;(2)电阻越大,电功和电功率越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电器如何节约用电,提高能源利用率;(2)研究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探讨电阻与电功、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关系;2.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4. 生活中的电器如何节约用电;5. 电阻与电功、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6节 电能(共29张PPT)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3、我们去商场买电器时,应该注意观察_____,使 用电器能________工作。 4、家里的灯泡同时正常工作时,有的亮有的暗,是因为 __________同一灯,傍晚时较暗,深夜时较亮,这是因为 _________。
第6节 电能(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在家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灯泡接入电路时很亮,有些 灯泡接入电路时却很暗。那么决定灯泡亮暗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呢?
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2) L1(3V,6W) L2(3V,3W)
电源:3V
2.把以上2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灯L1
V1 L1
V2 L2
灯L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条件控制(电流) 亮度(亮、暗)
相等
亮 2V
相等
暗 1V
电压/伏
电功率大
灯L1 条件控制(电流) 亮度(亮、暗) 电压/伏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3.电功率计算公式: 这是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U=P/I I=P/U 对于纯电阻电器(只有电阻在做功)
倍 速 P=UI 课 时 学 练 (已知U和I求P)
P=UI
P=I2R P=U2/R
(已知I和R求P)
(已知U和R求P)
将一如图所示的灯泡接在220V的电路上,通过灯泡的电流 多大?这时灯泡的电阻有多大?如果改接在240V的电路上, 实际功率多大?灯泡亮度如何变化?
P=I2R
比较电功率与机械功率
物理 量 电功 率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符 号
定义
单位时间 内所做的 功
定义 式
意义 单位
表示电流 做功的快 慢 瓦 千瓦 焦 /秒
P
电能1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完整版5范例

电能1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完整版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电能”章节第1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以及电能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学习电能的转化和传输过程,了解发电、输电、用电的基本原理。
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电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概念、计量单位、转化与传输过程。
难点:电能的实际应用,理解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能演示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电阻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产生与作用。
2.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家庭一天消耗的电能;(2)解释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3. 随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讨论电能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定义、计量单位;2. 电能的转化与传输;3. 电能的实际应用;4.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电能的定义及计量单位。
(2)请举例说明电能的转化过程。
2. 答案:(1)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做的功。
电能的计量单位是焦耳(J)。
(2)例如: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能消耗为1.1×10^4 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电能的概念和计量单位掌握较好,但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了解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电能转化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2. 电能的实际应用;3. 作业设计中的计算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4PPT课件

物理意义
电能是描述电场中电荷移动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反映了电场对电 荷做功的能力。
电能单位与换算关系
电能单位
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 用单位还有千瓦时(kWh)。
换算关系
1 kWh = 3.6 × 10^6 J,即1千瓦 时等于3.6百万焦耳。
日常生活中电能应用举例
01
02
03
04
家庭用电
家庭用电设备如电灯、电视、 冰箱等都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量,如光能、声能等 。
简单电路中的电能转化过程
电源提供电能
在简单电路中,电源(如电池)提供电能,使电荷 在电路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当电流通过用电器(如灯泡、电动机等)时,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光能、热能、机械能等。
电流做功
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同时用电器也会消耗一定的电能。
在使用电器时,要保持与电器一定的 安全距离,特别是在使用高压电器时 更应注意。同时,不要在电线上晾晒 衣物或悬挂重物。
了解安全色标
安全色标是表示禁止、警告和指令等 安全信息的标志,如红色表示禁止, 黄色表示注意危险等。了解并遵守这 些标志有助于避免危险。
规范操作降低家庭火灾风险
正确使用电器
使用电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了解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避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 电能4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电能基本概念与单位 • 电路中电能转化与传输 • 用电器工作原理及功率计算 •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与规范操作 • 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及实践举措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能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电能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围绕“电能”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四章“能量”的第三节“电能”,详细内容涉及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量、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以及电能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量方法。
2. 学习电能的转化与传输过程,了解影响电能利用效率的因素。
3. 能够运用电能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能的转化与传输过程,电能利用效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量,电能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演示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电能实验盒,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和作用。
2. 教学新课:(1)电能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电能演示装置,介绍电能的概念。
(2)电能的计量:讲解电能的单位,引导学生学习电能的计量方法。
(3)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以例题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电能的转化与传输过程,分析影响电能利用效率的因素。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定义与计量2. 电能的转化与传输影响电能利用效率的因素3. 电能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庭用电器的电能消耗。
(2)分析电路中电能损失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1)电能消耗 = 功率× 使用时间(2)电路中电能损失的原因:电阻、电线长度、电线材质等。
改进措施:减小电阻、缩短电线长度、选用优质电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电能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的定义与计量2. 电能的转化与传输过程3. 影响电能利用效率的因素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应用题一、电能的定义与计量1. 电能的计量方法: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通过读取电能表的示数,可以得知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课件

1. 定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意义: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3. 单位:
瓦特 ( W )、千瓦 ( kW )
4. 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
1. 你认为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的观点? 3. 画出实验电路图 4. 结论: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
器材:电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步骤:
①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②设计适当的表格。 ③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④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⑤实验数据处理。 ⑥拆开电路,整理仪器。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电路图: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 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 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单位: 焦(J)= 伏(V)安(A)秒(s) 千瓦时(kW·h),也称“度”。 1度 = 3.6×106 J
俗称: 电度表 1. 作用:测量电功(能)
在电能表上,写有“220V 5 (20)A” 以及“600r / kW·h“等字样,它们各表 示什么意思?
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 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 结论:
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灯泡的 电流越大,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灯泡两端的 电压越高,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注:此电功率为实际功率
①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③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容易被烧坏。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6节电能5PPT课件

05
安全用电常识与法规
安全用电标志识别
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禁止标志是指禁止人们接近或接触带有危 险的带电部分,如“禁止合闸”、“高压 危险”等标志。
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 ,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如“ 当心触电”等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 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如“必须戴安 全帽”、“必须穿防护服”等标志。
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约用电方法
采用高效节能电器,合理使用电器设备,避免长时间待机和空载运行。
新能源种类及特点
太阳能
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但受天气和地理位置 影响。
水能
清洁、可再生、水力发电效率高,但受水资源和 地理位置限制。
风能
清洁、可再生、适合分布式发电,但受风力和地 形影响。
低压计量
对于中小型企业或低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低压计量方式。这种方式直 接在低压侧安装电能表进行测量,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
03
智能化计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计量方式逐渐普及。这种方式采用智能电表进
行远程自动抄表和数据传输,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04
节约用电与新能源利用
节约用电意义和方法
节约用电意义
效率与功率因数概念
效率
效率是指给定投入和有用产出之间的比率,分为分为分为分为热 效率、机械效率、经济效率等。分为分为分为在电路中,效率通 常指有用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用电设备对电 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越 高。
03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精品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的第四节,详细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电能的计算、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电能的转化与守恒、以及实际电路中电能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了解电能的转化与守恒,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电能的定义、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电能的转化与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灯泡、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电路图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用电器,如电灯、电风扇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产生的,电能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教学新课:(1)讲解电能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
(2)介绍电能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电能的计算。
(3)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和电功率。
(4)讲解电能的转化与守恒,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计算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三章电能2. 板书内容:(1)电能的定义与计算(2)电功和电功率(3)电能的转化与守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计算电路消耗的电能和电功率。
(2)思考题:举例说明生活中电能的转化与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电功率的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电能与其他能源之间的转化关系,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能的计算2. 电功率的计算3. 电能的转化与守恒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一、电能的计算电能的计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 焦(J)= 伏(V)安(A)秒(s) 千瓦时(kW·h),也称“度”。 1度 = 3.6×106 J
俗称: 电度表 1. 作用:测量电功(能)
在电能表上,写有“220V 5 (10)A” 以及“1200r / kW·h“等字样,它们各 表示什么意思?
2. 读数:
把电能表接在电路中,电能表上 的计数器就能将电流做的功记录下 来。用电一段时间,只要将前、后 两次计数器上的读数之差算出,就 可知道这段时间所用电的度数。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速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 功率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定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意义: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3. 单位:
瓦特 ( W )、千瓦 ( kW )
4. 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电能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功的单位是什么?
2.水流可以做功,那么电流可以做 功吗?
1.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电能分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2. 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光能、声能
机械能
化学能
热能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知道,电流通过用 电器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说明电流能通过用电器做功。
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电流对用电器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 化为其他形式的功。
精确的实验表明: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 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 的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
3. 公式:W = U I t 含义: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 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 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额定功率: 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
1. 你认为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有什么 关系?
2. 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检验你的观点? 3. 画出实验电路图 4. 结论: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注:此电功率为实际功率
①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③当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 用电器容易被烧坏。
5. 公式:P = W / t P = UI 含义:
电器消耗的电功率,等于通过这 个电器的电流与这个电器两端的电 压的乘积。
单位:瓦(W)= 伏(V)安(A)
千瓦(kW)
公式 P = W / t 与 P = UI 有什么不同?
P = W / t 对机械功率和电功率都适 用,P = UI 只适用于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