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百日咳诊疗方案解读PPT课件

百日咳诊疗方案解读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病初类似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和低热;随着病情发展 ,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严重病例可出现面 色发绀、窒息等危险症状。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百日咳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轻型患者症 状较轻,中型患者症状典型且较重,重型患者病情严重且易并发其他病症。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鸡鸣 样吸气吼声;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可辅助 诊断。
鉴别诊断
百日咳需与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进行鉴别,如上呼吸道 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 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危险因素
年龄越小、未接种或未全程接 种疫苗、营养不良、免疫力低 下等都是百日咳并发症发生的
危险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预防措施建议
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百日 咳疫苗,提高人群免疫 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

加强营养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
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百日咳患者接触 ,减少飞沫传播的机会
02 诊断方法与流程
临床表现诊断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百日咳患者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 咳嗽,咳嗽时面红耳赤,咳嗽末伴有 鸡鸣样吸气吼声。
典型病例与感冒相似
在疾病初期,百日咳的症状与感冒相 似,容易误诊。但随着病情发展,百 日咳的咳嗽特点逐渐明显。
病程较长
百日咳的病程可长达2~3月,一般 4—6周,患者在此期间咳嗽症状逐渐 加重,然后逐渐减轻并恢复。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PP课件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PP课件

引入了新的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 学史等多方面信息,制定了更为科学 、全面的诊断标准。
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对疑似病例的监测和追踪, 以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百日咳的认 识和诊断能力,实现了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
治疗方案优化
1 2
更新了治疗药物选择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药物进展,优化了治疗药 物的选择,包括使用更为有效的抗生素和针对痉 挛性咳嗽的对症治疗药物。
如并发肺炎、支气管炎等,需同时治疗并发症,并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
04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选择原则
优先选用针对百日咳鲍特菌敏感的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同时根 据患者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和耐药性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疫苗接种
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 日咳的有效措施,应按照 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 种。
隔离治疗
对确诊的百日咳患者应进 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 他人。
加强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刺激性气味和烟尘,注意 营养和休息,增强患者抵 抗力。
并发症出现时处理流程指南
并发肺炎处理
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 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等处
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接受度。
改进了疫苗接种策略
02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疫苗接种效果评估结果,调整了疫
苗接种策略,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
强化了疫情监测和报告

百日咳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百日咳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百日咳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迁延2~3个月以上。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病前1~2周有患者接触史,无菌苗接种史。

2.临床表现潜伏期2~21d,平均7~10d,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

(1)前驱期(卡他期):患儿出现咳嗽、流涕、低度或中度发热,似上呼吸道感染,3~4d后热退,上感症状消失,但咳嗽进行性加重,尤以夜晚为甚,此期传染性最强,持续7~10d o(2)痉咳期(症状期):在原有单声咳嗽基础上,演变为阵发性一连串痉挛性咳嗽,终末伴一口深长吸气,而发出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为止,多伴有黏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吐出而告终。

反复发作,呈昼轻夜重。

新生儿及婴幼儿常缺乏典型的痉咳时鸡鸣样吼声,易发生窒息死亡。

此期持续2~6周或更长。

曾接种百日咳疫苗者无典型痉咳。

(3)恢复期:阵咳逐渐减轻至完全消失,如无并发症,本期为2~3周,若并发支气管肺炎或脑病等,可迁延数周。

3,并发症百日咳危及患儿生命的原因,包括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气肿、百日咳脑病等。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细菌培养目前常用鼻咽拭子培养法,培养越早阳性率越高。

荧光抗体检查,鼻咽拭子涂片后可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具有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和诊断快速等优点。

【防治措施】1一般治疗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窒息者应立即进行吸痰及人工呼吸、吸氧等。

抽搐时给予苯巴比妥,每次3~5mg∕kg,肌内注射或地西泮每次0.25~O.5mg∕kg,静脉滴注,可用氯苯那敏和赛庚哽等抗过敏药物。

5.抗菌治疗首选红霉素30〜50mg∕(kg∙d),分3〜4次口服或1〜2次/d静滴,连用10~14d o氯霉素30-50mg/(kg∙d),分3〜4次口服,或1〜2次/d静滴,连用7-10d o氨芾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嗖亦可选用。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
中国儿童百日咳 诊断及治疗建议
01 流 行 病 学 02 病 原 学 03 临 床 表 现 04 诊 断 标 准 05 治 疗
目 录
01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家庭内成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是儿童百日咳的 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感染宿主,任何年龄 都可以罹患百日咳,人群普遍易感。
06 治疗
治疗
抗菌治疗: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等,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关,卡他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减轻甚至不发生痉咳,进入痉咳期后应用,则不 能缩短百日咳的临床过程,但可以缩短排菌期及预防继发感染。 红霉素30~50 mg/(kg·d),每天3次,静脉滴注或口服,7—14 d为1个疗程;阿奇霉素5~10 mg/ (kg·d),1次顿服,总量30 m∥kg,3—5 d为1个疗程;罗红霉素5~10 mg/(kg·d),分两次口服,7~ 10 d为1个疗程;克拉霉素15 mg/(kg·d),分两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绝大多数患儿治疗1个疗程 即可。 除新生儿外均推荐红霉素,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根据依从性和耐受性酌情选用;新生儿由于使 用红霉素有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故不推荐使用,可使用阿奇霉素,需注意阿奇霉素可能导致致 命心律不齐的风险。 近年国内有报道百日咳鲍特菌耐红霉素比例较高,临床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近1个疗程症状仍无改 善时,可考虑复方新诺明(SMz—TMP)50 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3~5 d。因SMz—TMP可与胆 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2个月 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此外使用前还需除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击一PD)缺乏症。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诊疗全方位指南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诊疗全方位指南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诊疗全方位指南*导读:百日咳是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冬季是百日咳高发的季节,平时不能掉以轻心忽略对孩子的护理,小局部的流行也是很可能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日咳的相关知识:……百日咳是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冬季是百日咳高发的季节,平时不能掉以轻心忽略对孩子的护理,小局部的流行也是很可能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日咳的相关知识:1、何为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托幼机构中感染率特别高,临床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的刺激性咳嗽,由于传染性特别强,病程长,咳嗽剧烈,常并发肺炎,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2、如何防治百日咳?防止百日咳的发生,除了应该避免和百日咳的患儿接触以外,平时应注意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室内应有充足的阳光,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刺激。

饮食方面应强调富有营养,少量多餐,同时应增强患儿的体质,对于明确为百日咳的患儿,可以选用红霉素、罗红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用7-14天。

中医治疗百日咳有丰富的经验,在初咳期用疏风散寒、宣肺化疫法,常用麻黄、杏仁、苏叶、前胡、半夏、僵蚕、蝉衣、连翘等。

在痉咳期多用清热化痰、泻肺镇咳法,常用桑白皮、黄岑、象贝、天竺子、冬瓜子、百部、桃仁等。

在恢复期常用健脾润肺法,多用北沙参、麦冬、山药、玉竹、桑叶等。

民间专用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后服用,连用7天。

也有用熟鸡蛋数个,在铁锅内以文火将蛋黄熬出油饮用,5岁以下用3个蛋黄油,5岁以上用4个蛋黄油,1日2次服用。

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

在小儿出生后2-3月开始,每隔4周注射一针百白破三联疫苗,连续3次。

一年后首次进行强化注射,4-6岁再进行第二次强化注射。

由于百日咳疫苗偶然可引起肌肉抽搐、脑病或过敏反应,因此对有惊厥病史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应慎重使用疫苗。

近年正在研究DNA重组疫苗,不良反应很少,临床不久就可推广。

百日咳的诊治及护理

百日咳的诊治及护理
避免与患者接触:避 免与百日咳患者密切 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抵抗力,减少感 染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 室内空气清新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 百日咳疫苗,提高自 身免疫力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与患者 密切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长 时间待在密闭 空间
百日咳的诊治及护理的治疗 03 百日咳的护理 04 百日咳的预防
百日咳的诊断
症状识别
1. 咳嗽持续时间:通常持续100天 左右
2. 咳嗽特点: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伴有鸡鸣样吸气声
3. 痰液:痰液较少,偶有痰中带血 4. 并发症: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
医院护理
01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避 免交叉感染
02
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使 用雾化器进行湿化治疗
03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帮助排出痰液
0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 温、脉搏、呼吸等
05
提供营养支持,保证患 者饮食均衡
06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05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 求,定期进 行复查,监 测病情变化
百日咳的护理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 湿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 水分平衡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 医,避免延误治疗
咳嗽持续时间:通常为100 天左右
03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通常 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 、胸痛等。
哮喘
哮喘的咳嗽通常在夜间或 清晨发作,与百咳的咳 嗽特点不同。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咳嗽特点和其他症状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 清学检测,以确定诊断。
确诊
如果细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检测显 示近期感染过百日咳细菌,则可确 诊为百日咳。
在痉咳期,使用镇咳药、祛痰药等缓解咳嗽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促 进康复。
治疗流程
急性期治疗
在患者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抑制病原繁殖,减轻咳 嗽等症状。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入院评估
对疑似百日咳患者进行入院评 估,确诊后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词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
详细描述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一 般1-2个月左右。成人患者常有吸烟史或者免疫力低下,需要 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同时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病例三:重症百日咳的诊治
总结词
重症百日咳病情严重,需要及时抢救和治疗。

THANKS.
百日咳的诊断
02
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的咳嗽特点、程 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其他 症状如发热、乏力、胸闷 等。
细菌培养
采集患者的痰液或鼻咽拭 子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 百日咳细菌的存在。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百日咳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过 百日咳细菌。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诊疗指南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各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

一般散在发病。

本菌自呼吸道侵入,依菌毛血凝抗原附着于纤毛上皮并在局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及纤毛麻痹,呼吸道中粘液排出障碍,堆积潴留,堆积物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痉挛性咳嗽,咳毕因出现深长吸气,急速的气流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发出高声调的吼声,即鸡鸣声,直至分泌物排出,剧咳方止。

长期咳嗽,在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在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和其他感染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病理变化可见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支气管甚至肺泡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分泌物阻塞气管可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

典型经过分为三期:(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

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

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

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各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

一般散在发病。

本菌自呼吸道侵入,依菌毛血凝抗原附着于纤毛上皮并在局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及纤毛麻痹,呼吸道中粘液排出障碍,堆积潴留,堆积物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痉挛性咳嗽,咳毕因出现深长吸气,急速的气流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发出高声调的吼声,即鸡鸣声,直至分泌物排出,剧咳方止。

长期咳嗽,在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在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和其他感染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病理变化可见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支气管甚至肺泡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分泌物阻塞气管可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

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

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

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

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

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

此期短则1~2周。

长者可达2月。

(三)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

此期一般为2~3周。

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最为常见,多为继发感染所致。

痉咳可减轻,患儿出现高热、气促、紫绀及肺部罗音。

其他还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等。

原有肺结核患者再患本病可促使结核病变活动。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百日咳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发病率约2~3%。

严重痉咳引起脑缺氧、水肿、血管痉挛或出血。

表现为惊厥或反复抽搐、高热、昏迷。

恢复后可留有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三)其他如结膜下出血、脐疝、腹股沟和脱肛等
(一)流行病学对仅有卡他症状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者应注意询问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具有痉挛性咳嗽者,诊断多无困难。

非典型病人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出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分类自发病第一周末开始升高,痉挛期增高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可达20~40×109/L或更高,由于淋巴细胞促进因子的作用,淋巴细胞分类一般为60~95%。

2.细菌学检查
(1)咳喋法用B-G(Bordet--Gegou)培养基平碟,置患者口部前5~10cm,连咳数声后,孵育3~4日。

第一周阳性率可达59~98%,痉咳期常低于50%,第四周以后仅为2%。

(二)鼻咽试培养法在阵咳后,用金属试子从鼻咽后壁取粘液培养,阳性率优于咳碟法。

3.血清学检查
(1)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等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测定本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4.荧光抗体检查用鼻咽分泌物涂片,加荧光标记的抗血清,荧光显微镜下检查。

早期患者75~80%阳性。

但有假阳性。

本病应注意与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合胞病毒所引起的百日咳综合征、肺门淋巴结核、痉挛性支气管炎及气管异物等相鉴别。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

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

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

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

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

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

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

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

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

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

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

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

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三)中医药治疗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

半岁以内每日/3个,半岁至1岁每日/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

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一)管理传染源及早发现患者并进行隔离,隔离期自发病起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

密切接触者应隔离检疫2~3周。

(二)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

(三)保护易感者
1.主动免疫国内目前常用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

自出生3~6个月开始预防接种。

剂量为0.5、0.5、0.5ml,每隔4~6周皮下注射一次。

有过敏史、惊厥史、患急性病者禁用百日咳菌苗。

2.被动免疫肌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25ml,隔日1次,连用3~5次,可减轻症状。

3.药物预防对无免疫力而又有百日咳接触史的患儿可用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连续用药7~1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