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叶白千层精油GC_MS挥发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互叶白千层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研究分析

互叶白千层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研究分析

互叶白千层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研究分析摘要:选择多年生互叶白千层优质组培苗成株,于2020年4月~2021月3月,每月1号上午10:00剪取试验样品,利用安捷伦7010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和HF-901型气相色谱仪对得油率和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探究不同月份对互叶白千层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月份对互叶千白层化学成分含量和得油率具有显著影响,应该通过科学施肥与抚育,及时补充互叶千白层的生长所需,加速植株油脂积累和转化,最终提高植株精油得油率和化学成分含量。

关键字:互叶白千层得油率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研究分析互叶白千层属于桃金娘科植物,叶子互生,树皮厚而松软,花无梗,蒴果呈半球型,在我广西地区、重庆地区、海南地区均有栽培,互叶白千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温喜阳,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生长迅速,经常被用于防风林造林、行道树修饰和庭院栽植,同时其新鲜枝叶可以提炼出精油,白千层精油主要成分为45%~65%桉油醇,具有抗病毒、止痛、提神、护肤等功效,因此经济价值较高。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种植白千层面积达2600多亩,研究广西国有钦廉互叶白千层在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为科学采收白千层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广西钦廉林场与协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多年生互叶白千层良种,其中该试验样品采用互叶白千层优质资源高效培育技术,利用“互叶白千层优质资源培育与示范”验收成果选育出的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株(系)34号、113号、111号和H38号建立无菌再生体系4个,利用专利技术“一种互叶白千层组培继代芽瓶外生根方法”生产互叶白千层优质组培苗。

将多年生成株分别于2020年4月~2021月3日,每月1号上午10:00,剪取试验样品,样品为非新萌发的枝条,枝条带叶,枝条重量约为0.3kg~0.4kg,砍除高度为离地20cm左右,将其利用无菌塑料袋或包装袋包装好,在保证常温环境下以最快的时间带回实验室。

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及成分分析

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及成分分析

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及成分分析作者:都宏霞石巾艺王冬娥来源:《广西植物》2022年第05期摘要:為探究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最佳工艺,该研究采用四种提取工艺作对比,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四种工艺提取到的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1)互叶白千层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最优提取条件为氯化胆碱与1,3丁二醇摩尔比1∶3、含水量52 mol、原料干燥时间9 h、料液比1∶5 g·mL1、蒸馏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提取率为4.06%,实验值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有较好的拟合性,证实模型有效,提取率比新鲜原料水蒸气蒸馏、干燥原料水蒸气蒸馏和冻融原料水蒸气蒸馏分别提高了383.33%、290.38%和497.06%。

(2)经四种工艺提取所得精油主要成分大致相同,但含量差距很大,主要有醇类和烯烃类物质。

(3)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的精油提取率和特征组分含量都高于其他工艺,包括醇类8种,烯烃类9种,其他化合物3种;主要成分为γ松油烯、松油烯、α蒎烯、α松油醇、香树烯,其中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大,为45.31%;特征组分松油烯4醇含量为30.58%,桉叶油醇为0.12%。

该研究为互叶白千层的资源开发和天然产物的绿色提取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键词:互叶白千层,精油,低共熔溶剂,提取,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 Q946; R2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142(2022)05-0762-10Extraction and component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 ofMelaleuca alternifolia by green deep eutectic solvents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of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by green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ur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including fresh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dry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freeze thawing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deep eutectic solventsdistillation extraction. The effects of liquidmaterial ratio, distillation time, molar ratio of deep eutectic solvents, raw material drying time, water content on extraction rate of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Based on singlefactor tests, the quadratic regression parasitism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w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Deep eutectic solventsdistillation extraction was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e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molar ratio of choline chlorid to 1,3Butanediol 1∶3 (mol∶mol), water content 52 mol, drying time of raw materials 9 h, materialliquid ratio 1∶5 g·mL1, distillation time 60 min, and the maximum extraction rate of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reached 4.06%,which was 383.33%, 290.38% and 497.06% higher than that of fresh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dry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and freeze thawing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respectivel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proved to be applicable for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M. alternifoli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2) The main components of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extracted by four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es were proved to be almost same, while the contents were signifcanthy different. (3) Alcohols and alkenes were confirmed to b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The extraction yield and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content of essential oil of M. alternifolia extracted by deep eutectic solventsdistillation were indicated much higher than those by other three processes,which including eight alcohols, nine alkenes and three other compounds,with the main components of γTerpinene,αTerpinene,αPinene,αTerpineol and alloaromadendrene,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kenes was 45.31%, the content of Terpinen4ol and eucalyptol was 30.58% and 0.12%.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data supporte for the further utilization of M. alternifolia and green extra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Key words: Melaleuca alterniflora, essential oil, deep eutectic solvents (DESs),extract, component analysis植物精油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研究进展

互叶白千层精油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0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蓝火计划”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2018046) 作者简介:宋吉明(1970-),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iming@;吴江敏(1995-),
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E-mail:1391716703@.
茶树精油(teatreeoil,简称 TTO)是从互叶白千层的鲜叶和茎中提取的,提取出来的精油为无色至 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芳香气味[1].目前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TTO,GC-MS数据分析表 明 TTO 成分有60 多种,其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松油烯、-松 油 烯 等.TTO 的 国 际 标 准 (ISO 4730-2004)规定了松油烯-4-醇等15种组分的含量范围,其中松油烯-4-醇含量不低于30%,1,8-桉叶素 含量不高于15%;欧洲标准(AS2782-1976)规定松油烯-4-醇含量不低于35%,1,8-桉叶素含量不高于 10%;我国2011年颁布了 TTO 的国家标准(GB/T26514),规定松油烯-4-醇含量不低于30%,1,8-桉
1 茶树精油的提取
TTO 目前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4],由于各 项提取技术都有自己的特 点 和 适 用 范 围,实 践 生 产 中 应 当 根 据 茶 树 (产 地 )的 特 征 来 选 择 合 适 的 提 取 工艺.
1.1 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目前最常使用的 TTO 提取方法.将互叶白千层茎叶粉碎,润湿一定时间后,通入 一定量的水蒸气进行蒸馏,精油随着蒸气一同挥发出来,经冷凝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 TTO.弓宝等[5]研 究了 TTO 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粉碎至10目筛,加入互叶白千层6倍水量润湿,浸泡4h 后,提取4h,总得率在2.5%以上.翁晓晨等[6]研究了蒸馏压力对 TTO 品质的影响,随着蒸馏压力的增 加,TTO 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而蒸馏压力的变化将导致其成分的变化,当提取压力达到0.20 MPa时,TTO 的主要成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因此,适当提高蒸馏压力可以提高 TTO 的质量.Huynh 等[7]在水蒸气蒸馏的基础上对 TTO 进行纯化,主要运用分子蒸馏的方法,结果显示1,8-桉叶素含量降 低,松油烯-4-醇含量提高.

精油中挥发性成分GC_FTIR与GC_MS联合分析

精油中挥发性成分GC_FTIR与GC_MS联合分析

Fig16 The FTIR of the component in Rt = 471 94 min
第25卷 , 第10 期 2 005年1 0月
光谱学 与光 谱分 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 ol1 25, N o1 10, pp1599- 1602 October, 2005
精油中挥发性成分 GC/ FTIR 与 GC/ MS 联合分析
蔡继宝1 , 林 平2, 桑文强2, 李 军2 , 苏庆德1*
例如, 保留时间 49126 min 的 化合物, 质 谱检 索的定 性 结果为橙花醇 ( Nerol, 匹配 度 96 % ) 或乙 酸香 叶酯 ( Gerany l acetate, 匹配 度 91% ) , 但 该 物质 的 红 外 谱图 ( 见 图 1) , 在 1 700 和 1 200 cm- 1 左右有 两个强吸 收峰, 明显为酯的 特征 吸收, 因此 可 以判 断该 化 合 物为 乙 酸香 叶 酯, 而 不是 橙 花 醇, 同时利用标准化合物红外光谱数据库的 检索也得到 了验 证。
2 结果及讨论
211 分析结果 在确定 条 件 下, 对 香 紫 苏 油 样 品 进 行 了 GC/ FT I R 和
G C/ M S 分 析, 利 用 G C/ M S 所 配 的 Wiley 710N ( Wiley & Sons, N ew Yor k, NY , U SA ) 和 NIST 98( National I nst itute of Standards and T echnology , Gait herburg, M D, U SA ) 质 谱数据
MS/ IR MS/ IR MS/ IR MS/ IR MS/ IR MS/ IR

天然茶树油消毒剂抗菌活性与应用前景

天然茶树油消毒剂抗菌活性与应用前景

天然茶树油消毒剂抗菌活性与应用前景文洁,李婕,曹维(中山大学药物开发中心,广东广州510080)从桃金娘科互叶白千层属的新鲜枝叶中提取得到的茶树油(TeaTreeOil,TTO)也称互叶白千层油,属白千层萜品型香料油。

茶树油具抗病毒、抗菌、免疫激活、驱虫杀虫、化痰、镇静、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是一种优良天然抗菌剂,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日用化工、香料、食品、农药等行业。

将其开发成一种环境消毒剂,天然环保,无毒无公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茶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发现,茶树油对真菌、细菌及芽孢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和持久的抑菌作用。

大多数细菌、真菌对茶树油的敏感性都很高。

鉴于茶树油独特的抗菌活性,将其开发成茶树油消毒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统中药消毒剂抗菌活性低,有效杀菌浓度高,对耐药菌的杀灭效果不理想,属于低效消毒剂。

而茶树油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抗菌活性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消毒剂,达到中效消毒剂的杀菌水平。

茶树油消毒剂的应用前景1 环境消毒目前,化学消毒剂常用于环境和空气消毒,其主要作用于病原体,影响其酶系统、蛋白质及生理活性,从而破坏病原体的生理功能,使其死亡。

化学消毒剂多不适合人在条件下,普遍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人和动物有致癌性,对金属物品有腐蚀性,化学性质不稳定,产物对环境有污染等缺点。

化学消毒剂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下降,且近年来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茶树油消毒剂对人体无毒、刺激性小、对物品腐蚀性低、有效杀菌浓度低,可用于环境、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

2 瓜果蔬菜消毒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微生物安全问题。

在瓜果蔬菜的种植、收割、加工、包装等环节中,很可能发生来自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瓜果上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沙门菌、李斯特菌、甲型肝炎病毒等。

消毒方法主要是以低浓度的化学消毒剂为主。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化学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被广泛使用,但其有弱蓄积毒性,长期使用易对人产生危害。

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与设计方案

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精油提取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

本技术针对千层互叶白提取茶树精油的特点,通过冷浸、微波辐射的前处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千层互叶白,得到茶树精油粗提取物,并对茶树精油粗提取物进行分子蒸馏,得到茶树精油终产物,使提取得到的茶树精油香气更加纯正、淡黄、透明,杂质率低,轻质油含量大于10%,茶树精油终产物中活性成分4松油醇含量达47.52%,1,8桉叶油素的含量降至2.42%,达到茶树精油日化级标准。

技术要求1.一种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互叶白千层茎叶置于乙醇中浸润过夜,进行微波辐射;步骤2:对微波处理后的互叶白千层样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流体萃取温度设为33-37℃,CO2流体流量为730-770L/h,萃取时间为3-5h,得到茶树精油粗提取物;步骤3:对茶树精油粗提取物进行分子蒸馏,包括一级蒸馏和二级蒸馏;所述一级蒸馏的温度设为70-80℃,压强设为6500-7000Pa;所述二级蒸馏温度设为105-115℃,压强设为8-12Pa,通过二级蒸馏得到茶树精油终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微波处理后的互叶白千层样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流体萃取温度设为35℃,CO2流体流量为750L/h,萃取时间为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互叶白千层茎叶置于70%乙醇中浸润过夜,互叶白千层茎叶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对浸润过夜后的互叶白千层茎叶进行微波辐射,所述微波辐射频率设为2500MHz,功率设为5000W,辐射时间设为18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叶白千层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对茶树精油粗提取物进行分子蒸馏,包括一级蒸馏和二级蒸馏;所述一级蒸馏的温度设为75℃,压强设为6700Pa;所述二级蒸馏的温度设为110℃,压强设为10Pa。

互叶白千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互叶白千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互 叶 白 千 层 脂 溶 性 成 分 的 GC—M 析 S分
林 霄 董 晓敏 黄 艳 刘布 鸣
南宁 502 30 2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中医药研 究院 ,广 西
【 摘 要 】将互 叶 白干层石油醚 部位经柱层析 分离得N5 个油状流份 ,流 份 以1 % 酸 甲醇一 己烷 溶液进行 甲酯化处理后用 气相色谱一 0硫 正 质谱 联用技术 ( C M )分别对 它们 的脂溶性成 分进行分析和鉴 定,结果分离出5 个组 分,鉴定 了其 中的4 个组分 ,为首 次从 该植物中分离 G—S 0 5
鉴定 。 【 关键 词 】互 叶 白干 层 ; 脂 溶 性 成 分 ; 气 相 色 谱 一 谱 质 【 中图分 类号 】R 8 . 2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 0 0 0 14 2 0 7 8 1 2 1 )2 — 5—
互叶 白干层为桃金娘科 ( y t c a )白干层属 ( e a 层干燥枝 叶,采 集于钦州市郊 ,经广西 中医药研 究院中药研 Mra ee M l— lu a . e c L )互 叶 白干 层 ( ea e c le n f la (a d n e 究所赖茂祥研究 员鉴 定为互叶 白干层M ll u a a t r io M llu a a tr io i M i e t ea e c l e n f 一 B t h )C e 1 e e e h e ),原产于澳大 利亚 的新 南威尔 士州和新 西 1 a ( a d n e e e e) C e 1 i M i e tB t h h e。 兰 的部 分 地 区 …。 2 世 纪 9 年 代 ,我 国广 东 、 广 西 、海 南 、 O O 2 方 法 与 结 果 福建 、云南等地 早期引种作为观 赏和 行道绿化树种并形成 了 2 1 脂 溶 性 成 分 的提 取 互 叶 白干 层 2 2 g 阴干 ,粉 碎 , . .k , 定的种植规模 ,广 西的钦州、邕宁等地均有种植加工基地 , 粉碎 ,9 % 5 乙醇加热 回流提取6 ,每次 l 0 0 l 次 O 0 m ,合并提取 资源十分丰富。互叶 白干层枝叶挥发油中饱含 了多种生物活性 液 ,减 压 回收 乙醇得 浸 膏 。依次用 石 油醚 、氯 仿 、乙酸 乙 成分 ,对细菌 、真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在 医 酯萃 取 ,取 石 油醚 部位 经 硅 胶 柱层 析 ,石 油 醚一 乙酸 乙酯 药上 广 泛用 于 治疗 由细 菌和 真 菌 引起 的皮 肤粘 膜 感 染 、烧 伤 、 (8 2 9 :0 9 :- 0 1 )梯度洗脱,得22 5个流分 ,每份50 l 0m ,第1 7 -1 烫伤 处理 以及制造消毒 杀菌 膏、兴奋剂 、防腐 剂和祛痰剂 ; 流分 为油状物 ,将其析 出物 过滤后再浓缩 ,得第 1 ( 9 卜1 ) 在 国 外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日用 卫 生 品 、皮 肤 保 健 品 、化 妆 品 、药 流份3 2 l .m ,第 1 (0 3 )流份2 3 l I 2—4 .m ,第1 3 — 2 I 5 4 )流份 I( 品等行业 ,此植物具有 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国内的化学 2 1 l .m ,第1 ( 36 )流份24 l V 4 —3 .m ,第 V (4 7 )流份 18 1 6- 1 .m , 研究主要集 中在其挥发油成分 的分析,有关互叶白干层 的化学 共 1 .m 。然后分别将适 量的油状物置于带 塞锥形瓶 中,加 18l 成分研究 ,仅 见报道 了包含黄酮、 甾醇和三萜皂苷类 等 化合 入 lm 的 5硫 酸 一 醇 溶 液 ,7 ℃水 浴 6m n 反应 冷 却 后 加 OL % 甲 0 0 i, 物 , 而 对 于 互 叶 白干 层 脂 肪 性 成 分 的 分 析 ,至 今 没 有 深 入 入 1m 正 己烷 ̄ 5 L ,混匀 ,离心 ,水洗 至中性 。取 正 己 5L 1m水 全面 的研 究。本研 究通过硅胶柱 层析从互 叶白干层 的石油醚 烷 层 ,无 水 硫 酸 钠 干燥 , 得 脂 溶 性 成 分 甲酯 化 产 物 。 部 位 中分 离得 到 一 些 油 状 成 分 , 并 以 1% 酸 甲醇一 己烷 溶 2 2 气相色谱一 o硫 正 . 质谱分析条件 H 一 M 石英毛细 管色 谱柱 , P5 S 液进 行 甲酯化 处理后进 行G — s 析和鉴 定,结果 检 出5 个 3 m . 5 mX0 2 um 柱 温 ,程 序 升 温 :6 ℃~ 2 0 , c M分 0 0 ×0 2 m . 5 ; 0 5℃ 组分 ,鉴定 了4 个 组分 。这些成分均 首次从该植物 中分 离鉴 初始温 度6 ℃保 持3 i ,升温 速 率5 m n 5 O mn ℃/ i 升至2 0 5 ℃保 持 定 ,为深度研 究开发该植物提供 了必 要的基础数据 ,为进 一 lm n O i ;载 气:H ,柱流 量1 O l m n e . m / i ,分流 比:5 :;进样 O1 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口温 度2 0 5 ℃, 电离方式 :E 源,离子源温度2 0 I 5 ̄ C;电离 能 1 仪 器 与材 料 量 7 e : 扫 描 质 量 范 围 :3  ̄ 5 0m ; 进 样 量 :0 2 l 0V 5 0au . 。 I1 仪 器 美 国H 8 0 气 相 色 谱 一 9 3 质 谱 联 用 仪 。 . P69A 5 7N 2 3 结 果 . 1 2 材 料 甲醇 、 硫 酸 、环 己烷 等 均 为 分 析 纯 ; 互 叶 白干 . 采 用 G — S 对 互 叶 白干 层 脂 溶 性 成 分 进 行 化 学 组 成 分 cM法

互叶白千层精油GC—MS挥发性成分及抗茵活性研究

互叶白千层精油GC—MS挥发性成分及抗茵活性研究

互叶白千层精油GC—MS挥发性成分及抗茵活性研究赵鑫;鲍其泠;张磊;王洪梅;胡国胜【期刊名称】《山东化工》【年(卷),期】2012(041)011【摘要】通过使用GC—MS联用技术对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5.78%。

主要成分松油烯醇-4,达到了45.81%;其次为1-松油烯,α-松油醇,α-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1,8-桉叶油素,β-水芹烯。

抗菌活性研究发现,互叶白干层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The components of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mifolia were analyzed by GC - MS, and thirty copmponentsin the oil were identified, which accounted for 95.78% of the total contents. Its main content was terpineol -4, which accounted for about 45.81% ofthe t otal contents. The other main contents were .γ- terpinene, α- terpineol, α- terpinene, P - cymene, α- pinene, 1,8 - cineole, β - phellandrene. The resulict of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suggested that the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mifolia was bactericidal against E. coli, S. aureus and C. albans.【总页数】3页(P21-23)【作者】赵鑫;鲍其泠;张磊;王洪梅;胡国胜【作者单位】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4.2;O657【相关文献】1.互叶白千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J], 林霄;董晓敏;黄艳;刘布鸣2.香椿叶精油成分的研究(2)香椿叶精油的GC/MS定性分析 [J], 谷月玲3.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及净油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和GC-MS比较分析 [J], 黎贵卿; 李区宁; 宋业昌; 关继华; 陆顺忠4.毛叶木姜子精油成分GC-MS分析及活性研究 [J], 伍燕;谢桂梅;汪伟;易君明;郭璇5.毛叶木姜子精油成分GC-MS分析及活性研究 [J], 伍燕;谢桂梅;汪伟;易君明;郭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4 15 16 17
表 1 互叶白千层精油主要成分及含量 Table 2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 of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第 11 期
赵 鑫,等: 互叶白千层精油 GC - MS 挥发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21·
互叶白千层精油 GC - MS 挥发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赵 鑫,鲍其泠,张 磊,王洪梅,胡国胜
( 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444)
摘要: 通过使用 GC - MS 联用技术对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了 30 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 95. 78% 。主要成分松油
中图分类号: TQ654. 2; O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021X( 2012) 11 - 0021 - 03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and Its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ZHAO Xin,BAO Qi - ling,ZHANG Lei,WANG Hong - mei,HU Guo - sheng
( Shanghai Inoherb Cosmetics Co. ,Ltd. ,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 The components of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were analyzed by GC - MS,and thirty copmponents in the oil were identified,which accounted for 95. 78% of the total contents. Its main content was terpineol - 4,which accounted for about 45. 81% of the total contents. The other main contents were γ - terpinene,α - terpineol,α - terpinene,P - cymene,α - pinene,1,8 - cineole,β - phellandrene. The resulict of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suggested that the essential oil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was bactericidal against E. coli,S. aureus and C. albans. Key words: melaleuca alternifolia; essential oil; GC - MS;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培养;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白色 念珠菌的培养。3 种菌悬液的制备将 3 种菌种用固 体斜面培养基进行活化后,接着再在平皿上进行划 线,分离出单菌落,然后利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将各菌 液的浓度调 1 × 106 CFU / mL 备用。
茶树精油抗菌定性实验将稀释的 3 种菌悬液各 取 100 μL 加入到平皿中,涂抹均匀。每个菌种制备
从抑菌结果来看,互叶白千层精油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 果,这与张孝祺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添加 量为 0. 50,1. 00,2. 50μL 的条件下,互叶白千层精 油对 3 种菌抑菌效果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个 菌种在不同添加量下( 0. 50,1. 00,2. 50μL) 抑菌效 果差异显著。 3 结论
化合物 α - 蒎烯 β - 水芹烯 β - 蒎烯 β - 月桂烯 α - 水芹烯 α - 松油烯 对伞花烃 柠檬烯 别罗勒烯 β - 罗勒烯 γ - 松油烯
桧烯 异松油烯 马鞭草烯酮 反式 - 对 - 薄荷烷 - 2,8 - 二烯 - 1 - 醇 反式 - 对 - 2,8 - 孟二烯 - 1 - 醇 ( - ) - 反式松香芹醇
E. coli
8. 30 ± 0. 37a 9. 19 ± 0. 23b 11. 44 ± 0. 25c
C. albicans 6. 96 ± 0. 17a 7. 78 ± 0. 24b 9. 84 ± 0. 18c
注: 每个 数 值 为 3 个 重 复 的 平 均 值 ± 标 准 偏 差 ( SD ) ,采 用 Duncan's range test 方法分析,不同字母表示在 P = 0. 05 水平上有显 著差异。
互叶白千层( Melaleuca alternifolia) 是桃金娘科 白千层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沿海一 带川,于 近 年 来 在 我 国 广 东、广 西、等 地 开 始 引 种。 互叶白千层是一种低矮的灌木型树种,萌芽力强,叶 可提炼精油,该植物的主要用途是以植株生物料为 原料提取芳香油,国际市场把这种芳香油的商品名 称之为茶树油( Tea tree oil) ,广泛用于医药、食品、 化妆品等行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1 - 3]。为了保证 互叶白千层精油产品质量,我们对互叶白千层精油 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此,我 们以互叶白千层精油精油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 谱 - 质谱 ( GC - M S) 联用手段分离、鉴定其化学 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相对 含量,并研究了其抑菌生物活性。
测量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以圈之直径大小 评定各种微生物对精油的敏感性,即精油的抗菌效 力。 2 结果与分析 2. 1 样品的性状
样品 为 淡 黄 色 油 状 液 体 ,相 对 密 度 ( 2 0 ℃ ) 0. 901,折光率( 20℃ ) 为 1. 4790。 2. 2 GC - MS 分析结果
互叶白千层精油各组分相对含量的确定采用峰 面积归一化法,对总离子流量图中的各峰质谱图进 行 NIST 标准库检索,选取质谱匹配度高的可能物 质,鉴定了其中 30 个化学成分( 见表 1) ,占总含量 的 95. 78% 。
表 2 互叶白千层精油对供试菌种活性测定 Table 2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菌种
不同添加量抑菌圈直径 / mm
0. 50μL
1. 00μL
2. 50μL
S. aures
6. 25 ± 0. 12a 6. 60 ± 0. 19b 10. 75 ± 0. 21c
本实验以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实验材料,采用气 相色谱 - 质谱 ( GC - M S) 联用手段分离、鉴定其 化学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 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松油烯醇 - 4,占总含量的 45. 81% ; 此外,γ - 松油烯,α - 松油醇,α - 松油烯,
( 续表 1)
相对含量 /% 0. 09 0. 38 0. 27 0. 07 0. 31 45. 81 8. 20 0. 13 0. 11 2. 28 0. 50 0. 08 0. 09
相对含量 /% 2. 58 1. 21 0. 63 0. 47 0. 18 6. 29 4. 23 1. 48 0. 12 0. 07 18. 20 0. 51 0. 04 0. 18 0. 15 0. 25 0. 87
相对分子质量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4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50 152 152 152
赵 鑫,等: 互叶白千层精油 GC - MS 挥发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23·
序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化合物 香芹醇 芳樟醇 小茴香醇 1 - 松油醇 反式 - 对 - 薄荷烷 - 2 - 烯 - 1 - 醇 松油烯醇 - 4 α - 松油醇 顺式 - 薄荷醇 反式 - 薄荷醇 1,8 - 桉叶油素 1,4 - 二羟基 - 对 - 薄荷烷 - 2 - 烯 异戊酸异戊酯 乙酸小茴香酯
烯醇 - 4,达到了 45. 81% ; 其次为 γ - 松油烯,α - 松油醇,α - 松油烯,对伞花烃,α - 蒎烯,1,8 - 桉叶油素,β - 水芹烯。抗菌活性
研究发现,互叶白千层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GC - MS; 抗菌活性
·22·
山东化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12 年第 41 卷
贸有限公司; 阿贝折光仪,日本 ATAGO 公司; 美国 安捷伦 7890 - 5973 GC - MS 联用色谱仪,美国安捷 伦科技有限公司。
气相 色 谱 条 件: 载 气 为 He; 柱 流 量 1mL / min, HP - 5 毛细管柱( 30m × 250μm × 0. 25μm) 。程序 升温条件: 初始温度为 50℃ ,保持 3min,以 3℃ / min 升 温 至 240℃ ,保 持 2min,以 10℃ / min 升 温 至 280℃ 。进样量 1μL。进样口温度 280℃ ; 分流 比: 30: 1,溶剂延迟时间 3min。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为 EI,电子能量 70eV; 离子源温度 230℃ ,四级杆温度 为 150℃ ,质量扫描模式全扫描,扫描范围: m / z 40 ~ 450,质谱数据运用 NIST2002 数据库进行图谱检 索。
分子式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4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6 C10 H14 O C10 H16 O C10 H16 O C10 H16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