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D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 )给liú()老师.(2)歪xié( )的小jìng( )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 )挺立.(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yóu )残.菊(cán c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 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5)知有儿童挑促织.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2)“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3)“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4)“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5)《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7.根据情境写诗句.(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中描写的那样吗?(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代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8.根据意思写诗句.(1)(我让车)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 .(3)夜深了,篱笆深处,灯火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 .(4)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阅读理解.(一)山行. , .. , .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4.这首诗主要写了寒山、、、枫林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 , .”.(用原文诗句回答)6.诗中将和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7.诗人先写远处的“寒山”“”“”“”,再写近处的“”,按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赠刘景文. , .. , .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的是时节的景色,作者是代诗人 .3.诗中,作者描写了、、、四种景物.4.诗句中“擎”读( ),意思是( )A. 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5.第三、四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两句诗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6、下列被称为花中君子的是( )A、橘 B、桃 C、菊 D、荷7、橙黄橘绿时是( )时节.A、初秋 B、仲秋 C、初冬 D、深冬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三)夜书所见. , .. , .1.默写古诗.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诗中,诗人听到的是“”,看到的是“”,想到的是“”.①篱落一灯明②梧叶送寒声③儿童挑促织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A.思念友人B.赞美秋天C.思念家乡D.赞美儿童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诗句中形容声音的词语是“”.(2)通过“”“”,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6.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7.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赠送刘2.斜径残菊霜3.院子印规则排列2.jìng zēng yóu cán zèng xiétiǎo júchéng3.②③⑥①④⑤4.寒赛径经橙残钱增赠5.(1)-(4)CCAB (5)B D6.√××√√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二(一)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动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唐杜牧3.秋天三四4.石径白云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枫叶二月花7.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由远及近8.晚秋的枫林中,那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时的鲜花还要红艳.(二)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深秋宋苏轼3.荷、菊、橙、橘4.A D5.比喻荷尽菊残6.C7.C8.B(三)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止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2.宋叶绍翁自己的家乡3.②①③4.C5.萧萧寒声秋风秋季6.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也叫蛐蛐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是孩子们在捉蟋蟀7.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课后练习测试题附答案:第4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课后练习测试题第4课《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hán lěng zèng sòng jú huāshíjìng xié yáng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 ②xíng人行.道( ) 银行.( ) 步行.( )2.“处”读音:①chǔ②chù3.处.分( ) 到处.( ) 处.理()三、比一比,再组词。
径()霜()残()斜()挑()经()露()浅()抖()跳()四、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坐:(1)坐下(2)(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3)瓜果等植物结果实 (4)把锅、壶等放到炉子上 (5) 因为1.火旺了,快把水壶坐.上。
()2.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
()3.这座房子坐.北朝南。
()4.花谢了,瓜秧上坐.了几个小瓜纽儿。
()5.停车坐.爱枫林晚。
()五、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判断正误,对的划“√”,错的划“×”。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叶绍翁。
( )2、“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知道有几个儿童在帮助大众织布。
( )3、“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蟀”。
()4、“篱落”就是指“篱笆”。
()六、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山行》,完成习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新部编版三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1(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给liú()老师。
(2)歪xié()的小jìng()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增.添(zēng zhēng)犹.如(yoūyóu)残.菊(cán chán )赠.送(zèng zhèng)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11题;共102分)1. (14分)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1树2天叶儿3 , 4四季披绿装。
(2) 1要肯2脑筋,3也能变4。
(3)欲穷1 , 2上一3。
(4)那里有许许多多的1 ,粗心的小2却得不到3。
2. (5分)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3. (5分)词语解释。
①侍奉②毫不介意③乘虚而入4. (20分)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 (6分)仿照例句补句子。
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溢。
①如果放进去的是________,水就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就________。
③如果________,就________。
6. (1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 (5分)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níng jìng qì guān wēi xiǎn xùn sùhòu t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10分) (2017三上·卡若期末) 我会写,看我写的字多美zī shìqiān xūyuán zhùrè lièmáo dù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ǔ lìjià zhínán ɡuòpǔ sùfù rá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12分)按要求写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练习题

语文三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
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 yóu )
残菊(C án C 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 xié)
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 jǘ) 橙黄(C éng C héng) 2、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
(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
3、给诗句中的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车坐爱枫林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
(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
(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知有儿童挑促织 (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
4.根据情境写诗句.
(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
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
”中描写的那样吗?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代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
二、古诗阅读理解
(二)赠刘景文
, 。
, 。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_古诗三首_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分))1. 看拼音写词语2. 选词填空(只填写序号)A:优 B:犹 C:尤我的弟弟非常爱读书,每当吃饭的时候,还意________未尽,正是因为爱读书、爱思考,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________秀,________其是语文成绩。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4. (《赠刘景文》)“擎雨盖”是指________,“擎”的意思是________。
“菊花犹有傲霜枝”,“傲霜”是说菊花________。
5. 《赠刘景文》这是一首________送给________的诗。
6.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_,号称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弟弟________,父亲________,号称“三苏”。
7. 我会填:________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橙黄橘绿时。
8. 博学多闻。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苏轼的这首《春宵》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物,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夜晚是安静的,因为“月有阴”,此时也是漆黑一片的。
诗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听到楼台传来的细细的歌声,感受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从________(诗句)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分)1.【答案】赠送,菊花,君子,橙子,残疾【考点】看拼音写汉字赠刘景文【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结合课内对拼音知识的掌握,正确拼读音节后,工整写出词语。
【解答】答案为:赠送菊花君子橙子残疾2.【答案】B,A,C【考点】同音字辨析赠刘景文【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各首诗赏析)

4.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Hán lěng zèng sòng jú huā shí jìngXiéyáng xīgài jūn zǐ chéng zi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挑桃( )灯( )子( )起( )花2.残浅( )缺凶( ) 深( ) ( )色三、古诗阅读赏析。
(一)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1.在横线上填写诗句,并解释句意。
2.首句中的“寒”和“斜”字有什么作用?3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在横线上填写诗句,并解释句意。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这首诗突出了菊花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三)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先补充诗句,再解释题目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4 古诗三首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石径.斜(jīng jìng)擎.雨盖(qíng jìng)挑.促织(tiāo tiǎo)读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cán jú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二、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 乘、搭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的意思是()。
A. 双手捧着B.举,向上托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四、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5 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检测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
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42分)
1. (8分)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
字 音序 部首 除去部首有几画 组词
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近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 我会填
①耍: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 ________。
②然: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
3. (23分) 按要求做题。
(1) 诚实是美德,________做什么,________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填关联词)
(2)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病句)
(3) 小刚对小李说:“我帮你把自行车搬上楼吧!”(改为转述句)
(4)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改为双重否定句)
(5) 下面句子写人物说话时,没有用“说”,请仿写一个句子。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6) 《春日》这首诗中具体写“光景之新,寻芳所得”的诗句是________。
4. (7分) (2020四上·通榆期末) 默写古诗《夏日绝句》并回答问题
第 2 页 共 5 页
(1) 默写古诗。
(2) 诗中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从这两句诗我体会到________。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42分)
答案:1-1、
考点: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答案:3-5、
第 4 页 共 5 页
答案:3-6、
考点:
解析:
答案:4-1、
答案:4-2、
考点:
第 5 页 共 5 页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