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微生物原始记录表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文本

XXXX检测有限公司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主检: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乳酸菌与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共页第页主检:
XXXX检测有限公司
致病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XXXX 检测有限公司 主检:
年 月 日 校核:
主检: 年 月 日 校核: 年 月 日
XXXX 检测有限公司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计数:
商业无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XXXX检测有限公司
主检日期校核日期。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范本模板】

样品编号
2006SP152
样品名称
健源灵芝冲剂
收样日期
2006年10月12日
检测日期
2006年10月17日
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
检测方法
□GB/T4789.2、3、15、34、35-—2003□《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35.1,36.1,37。1)□
沙门氏菌属
三糖铁:斜面无动力
产气-硫化氢-
5%甘棉甘靛
乳露子基
糖醇糖油质
A型---(+)-
B型-++-(+)
C型-+-(+)-
D型+++d-
生化特征为
□:痢疾志贺氏菌
□:福氏志贺氏菌
□:鲍氏志贺氏菌
□:宋内氏志贺氏菌
生化试验
甘露醇+特征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糖铁:斜面-产酸+
增菌与
分离
PB:36℃培养,起17日10时0分止17日14时0分,MM:42℃和SC:36℃培养起10月17日15时55分止10月18日15时0分,BS平皿:36℃培养起10月18日15时30分止10月20日14时0分。SS平皿:36℃培养起10月18日15时30分止10月20日14时0分.有/无可疑菌落
产气-硫化氢-
有动力
其它生化试验:
靛基质-甲基红+
V-P-赖氨酸+
溶血+甘露醇+
乌氨酸+精氨酸-
生化特征为
溶血性链球菌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致病菌)共2页第1页
HNCDC/JL09030
样品编号
2006SP152
样品名称
健源灵芝冲剂
项目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检验记录-生活饮用水原始记录-模板

文件类型:记录文件编号:XXXXX/JJL-WJ-207-005 文件名称: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第05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2页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中和余氯方式□加入0.04㎎Na2S2O3采样地点抽样人
收样日期年月日检验日期年月日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GB/T5750. 12—2006 1.1 总大肠菌群GB/T5750. 12—2006 2.1 耐热大肠菌群GB/T5750. 12—2006 3.1 大肠埃希氏菌GB/T5750. 12—2006 4.1
检验项目□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
检测环境温度℃湿度 % 仪器编号电热恒温培养箱No. No.
注:+产酸(+)产酸产气-阴性G革兰氏阴性G革兰氏阳性
检测人:复核人:完成日期:年月日
原始记录(续)第2页共2页二、大肠埃希氏菌
三、菌落总数。
008-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EMB培养(44.5℃, 18~24h)
注:1.EMB分离培养:具有可疑菌落记作“+”+“管数”,无则记作“-”;
2.革兰氏染色:记作“G-杆菌”+“阳性管数”。
检验者:复核者:检毕日期:年月日
检验仪器
□LRH-150生化培养箱(F017)
□HH-B11-600电热恒温培养箱(F055)
结果记录
检测项目
培养基
培养条件
菌落计数(cfu)
检验结果
(cfu/ml)
空白
原液
1:10
1:100
细菌总数
营养琼脂
36±1℃,24h
总大肠菌群
接种量(ml)
10ml×5
1ml×5
0.1ml×5
检验结果
(MPN/ )
乳糖蛋白胨发酵阳性管数
(36±1℃,24±2h)
EMB培养
(36±1℃,24±2h)
革兰氏染色
乳糖蛋白胨发酵阳性管数
(36±1℃,24±2h)
粪大肠菌群
或(耐热大肠菌群)
接种量(ml)
10ml×5
1ml×5
0.1ml×5
检验结果
(MPN/ )
乳糖蛋白胨发酵阳性管数
(36±1℃, 24±2h)
EC培养阳性管数
永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YXCDC(原)-008-02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共1页第1页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收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环境
温度℃;湿度%RH
检验日期
年月日
样品状态
□正常□异常
检验项目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或(耐热大肠菌群)
微生物限度检查原始记录表格

[编号]:
检品名称:批号:
检验编码:请检单位:固体车间软胶囊车间
请检日期:年 月 日检验日期:年 月 日
供试液制备:□1常规法 供试品 g (ml) 0.9%氯化钠溶液 ml
□2非水溶性供试品 供试品g(ml)加乳化剂 g(ml )
菌落总数(36℃±1℃,48h±2 h)
开始培养时间月 日 时结束培养时间月 日 时
稀释倍数
10-1
10-2
10-3
阴性对照
1
2
平均
结果
标准规定:
霉菌(28℃±1℃,120h±2h)
开始培养时间月 日 时结束培养时间月 日 时
稀释倍数
10-1
10-2
10-3
阴性对照
1
2
平均
结果
标准规定:
酵母菌(28℃±1℃,120h±2h)
开始培养时间月 日 时结束培养时间月 日 时
稀释倍数
10-1
10-2
10-3
阴性对照
1
2
平均
结果
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测定
开始培养时间月 日 时结束培养时间月 时
初发酵(36℃±1℃,24h±2 h)
查(MPN)检
索表结果
大肠菌群总数(MPN/100g)
稀释倍数
10-1
10-2
10-3
阴性对照
1
2
3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检验人: 复核人:
生活饮用水原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表检测员: 审核人: 检测日期: 审核日期: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包装: □正常 □异常 检验项目: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检验方法: 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12—2006 □1.1 □2.1 □3.1 □4.1 □5.1仪器设备: □SZYC017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 □SZYC0173荧光显微镜BK-FL □SZYC0142数显恒温水浴箱SHA-CA细菌总数(36±1℃培养48h)平 皿 号原 液10-110-210-3琼脂对照 盐水对照1cfu ∕皿cfu ∕ml2平 均 值结 果cfu ∕ml大肠菌群(阳性管数)10ml×51ml×5 0.1ml×5 0.01ml×5 0.001ml×5乳糖发酵实验(乳糖蛋白胨36±1℃培养24±2h) 分离培养(EMB36±1℃培养18~24h 及革兰氏染色) 证实实验(乳糖蛋白胨发酵36±1℃培养24±2h )结 果MPN ∕100ml耐热大肠菌群(阳性管数)10ml×51ml×5 0.1ml×5 0.01ml×5 0.001ml×5发酵实验(EC44.5℃24±2h )分离培养(EMB44.5℃培养18~24h)结 果MPN ∕100ml大肠埃希氏菌(阳性管数)10ml ×51ml×50.1ml×50.01ml×50.001ml×5接种EC-MUG 管44.5±0.5℃培养24±2h结 果MPN ∕100ml□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处理水样体积L荧光染色DAPI 反应微分干涉孢(卵)囊阳性数目镜检阳性贾第鞭毛虫孢囊数目 镜检阳性隐孢子虫卵囊数目结果贾第鞭毛虫 个/ 10L 隐孢子虫 个/ 10L备注。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水样编号:WQ-2024-001样品类型:自来水采样日期:2024年1月10日采样地点:XX市XX养殖区一、水样外观检查:1.水样颜色:无色2.水样浑浊度:透明二、基本理化指标测定:1.pH值测定:-水样pH值:7.22.溶解氧测定:- 水样溶解氧浓度:8.5 mg/L3.氨氮测定:- 水样氨氮浓度:0.8 mg/L4.总磷测定:- 水样总磷浓度:0.05 mg/L5.总氮测定:- 水样总氮浓度:1.2 mg/L1.铅测定:- 水样铅含量:0.01 mg/L2.汞测定:- 水样汞含量:0.008 mg/L3.镉测定:- 水样镉含量:0.002 mg/L4.铬测定:- 水样铬含量:0.05 mg/L四、微生物指标测定:1.大肠菌群测定:-水样大肠菌群浓度:0CFU/100mL2.可培养总菌落测定:-水样可培养总菌落总数:550CFU/mL五、有机物测定:1.挥发性有机物(VOC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出情况:未检出2.苯并(a)芘(PAHs)测定:-水中PAHs浓度:0.05μg/L1.全氟化合物测定:-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0.01μg/L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0.02 mg/L根据以上水质分析原始记录,可以初步评价此次采集的自来水水质良好。
样品的外观清澈透明,基本理化指标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
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也在安全限值之内。
微生物指标方面,大肠菌群浓度和可培养总菌落总数均低于规定限值,表明水样对微生物的污染较少。
但仍需进一步对水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水质安全。
微生物原始记录表填写

微生物原始记录表填写
微生物原始记录表是用来记录微生物培养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各项
指标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下面是一个示范的微生物原始记录表,包括了
实验的基本信息以及观察到的各项指标数据。
请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可
以根据需要添加或修改记录表的字段。
实验名称:微生物培养实验
实验日期:2024年1月1日
序号培养基组分(g/L)pH值温度(℃)培养时间(h)观察时间(h)观察指标A观察指标B观察指标C
1107.03724000
2107.0372411015
3107.0372421525
4107.0372432030
5107.0372442535
【说明】
1.序号:按照培养时间的顺序进行编号,方便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
比较。
2.培养基组分:记录培养基的成分,以便后续对不同成分的培养基进
行比较。
3.pH值:记录培养基的酸碱性。
4.温度:记录培养的温度条件。
5.培养时间:记录培养的总时间,单位为小时。
6.观察时间:记录每次观察的时间点,以小时为单位。
7.观察指标A/B/C:根据实验需要,可以添加相应的观察指标,例如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菌落数、菌液的浊度、菌液的酸碱度等等。
以上示范的记录表仅仅是一个参考样例,具体的填写内容和形式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添加或修改。
在填写微生物原始记录表时应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受理编号
样品名称检验依据GB/T5750.12-2006
样品数量/性状检验项目细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使用仪器/编号检测环境:温度℃;湿度%
收样日期检验日期
检验程序/结果
细菌菌落总数
(36℃±1℃/48h)
稀释倍数
菌落生长数
计算数报告数Fra bibliotek(cfu/ml)
1
1:10
1:100
总大肠菌群
366nm/波长
大肠埃希氏菌可能数(MPN/100ml)
10×5
1×5
0.1×5
检验完成日期年月日检验者复核者
(36℃±1℃/24h)
稀释倍数
初发酵
复发酵
总大肠菌群可能数(MPN/100ml)
10×5
1×5
0.1×5
耐热大肠菌群
(44.5℃±0.5℃/24h)
稀释倍数
EC培养管
EMB
耐热大肠菌群可能数(MPN/100ml)
10×5
1×5
0.1×5
大肠埃希氏菌
(44.5℃±0.5℃/24h)
稀释倍数
EC-MUG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