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合集下载

地理中的自然灾害知识点

地理中的自然灾害知识点

地理中的自然灾害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在地球上以自然力量为主要原因,并给人类及其活动造成严重伤害和破坏的突发性、局部性、无法抗击或难以应对的现象。

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理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然灾害类型地理中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风暴、台风、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这些灾害类型的发生都与地球的自然力量密切相关,是地球表层系统自身的一种反应。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断裂和震动的现象,通常由地震波引起。

地震的震源位置在地下的地震带,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导致的应力积累和释放所引起。

地震会造成土地破裂、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壳中的火山岩熔融并喷出地表的过程。

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板块运动边界和地幔热柱上,火山口是火山喷发的主要出口。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热能、气体、火山灰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威胁。

3. 洪水洪水是指由于降雨、融雪或水库泄洪等原因,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突然上升,超过了堤防或容量限制,进而造成周边区域的淹没。

洪水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农田水土流失、建筑物损毁等灾害。

4. 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时间内,地表水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土地干燥、作物枯死等现象。

干旱通常是由于气候变化、降雨减少或水资源过度开采等原因引起的。

干旱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严重困难,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5. 风暴风暴是指风力较大、狂猛的气候现象,通常伴随有暴雨、雷电和强烈的气象灾害。

风暴常常造成树木倒伏、房屋被毁、交通中断等情况,对人类安全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6.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的形式,是指在海域上以强风、暴雨和巨浪为特征的天气系统。

台风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对沿海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威胁。

台风可以引发海啸、风灾、洪水等自然灾害。

7. 滑坡滑坡是指山体、岩土体等在自身重力和外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向下运动的现象。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1章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防灾减灾工程学第1章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2.主要的人为灾害
(1)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
人口膨胀等。 (2)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 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 (3) 政治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社会暴力与动乱,金融 风暴等。
2.主要的人为灾害
(1) 突变型。
(2) 发展型。 (3) 持续型。 (4) 环境演变型(或简称演变型)。
1.2.2 灾害的分级
根据我国国情,将灾害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人民币。 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1000万~ 1亿元人民币。 中灾:死亡100~1000人,经济损失100~1000 万元人民币。 小灾:死亡10~100人,经济损失10~100万元 人民币。 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
16037-01a
主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章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1.1 灾害的含义 1.2 灾害的类型与分级 1.2.1 灾害的类型 1.2.2 灾害的分级
1.1 灾害的含义
灾害是指那些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 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 的各种现象。尽管“灾害”一词在人们日常生 活中已经常用,但如果认真地追根问底,则尚 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1.2 灾害的类型与分级
1.2.1 灾害的类型 1.2.2 灾害的分级
1.2.1 灾害的类型
1.主要的自然灾害 2.主要的人为灾害
1.主要的自然灾害
(1)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 (2)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 雪灾,霜冻等。 (3)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 (4)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 (5) 其他如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也属于自然灾害。

原创2: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原创2: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岛弧 喜马拉亚山脉
海岸山脉
红海 东非大裂谷
马里亚那海沟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岩石圈
软流层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陆陆碰撞 陆洋碰撞 裂谷、海洋
褶皱山脉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疑难点拔】板块消亡边界及地表形态
大陆地块
边缘海
岛弧
海沟 大洋壳
全球75%的火山、80%的 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 以及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灾害损失严重
简介环球自然灾害带?
环球自然灾害带 北纬20°-50°
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 的地区
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复杂、 地势高差大)
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自然灾害相对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时段或某个区域内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 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 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灾害频繁
欧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洲 北美洲
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 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一)病害
农作物
稻瘟病 小麦锈病 棉花枯萎病 烟草炭疽病
森林
杨树烂皮病 松疱锈病 溶叶病 泡桐丛枝病
(一)病害
(1)类型 (2)发病原因
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外来病原体入侵
(3)危害 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 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灾害等。
根据损害程度,自然灾害可分 为灾难性和轻微性两类。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全球每年都会发生大量自然灾 害,其中一些具有广泛影响,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 和构造活动地区,如地震和火 山爆发。
气象灾害通常与气候变化有关 ,如飓风、洪水、干旱等。
自然灾害的影响
01
自然灾害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 影响,如阻碍经济发展、破坏基 础设施、影响社会稳定等。
人为因素
土地利用不当、排水设施 不足或破坏、水利工程失 修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 洪水发生。
综合因素
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 作用,如气候变化与人类 活动相互影响,可能导致 特大洪水发生。
洪水的类型与分布
暴雨型洪水
由暴雨导致,多发生 在夏季。
冰雪融化型洪水
由春季冰雪融化导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 或高海拔地区。
风暴潮型洪水
由热带气旋、温带气 旋等风暴潮导致,多 发生在沿海地区。
流域型洪水
由大流域的大规模降 雨导致,影响范围广 ,危害严重。
山地型洪水
由山地暴雨和山体滑 坡、泥石流等导致, 多发生在山区。
洪水的影响与危害
人员伤亡
洪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对于 老人、儿童和弱势群体。
财产损失
洪水可能导致房屋、道路、桥梁等基 础设施损坏,造成财产损失。
02
自然灾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 期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导致 物种灭绝等。
地震灾害
02
地震的成因
01
02
03
04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岩层错动、破裂造成 的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喷发或岩浆活动引起 的地震。
塌陷地震

原创1: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原创1: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 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 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 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 生洪涝灾害。
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 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 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率较高的 地区
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干旱和旱灾是否属于同一概念?
【提示】 不是。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 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只有当 干旱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时,才称得上是旱灾。 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 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小麦锈病
2.虫害和鼠害
(1)农作物虫害 ①常见的:_蝗__虫___、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 ②危害最大的:__蝗__虫__。
(2)森林虫害 ①常见:松材线虫、_松__毛__虫__、杨树蛀干害虫、泡 桐大袋蛾等。 ②最具危险性的:_松__材__线__虫__。
(2)地震构造示意
⑶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 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 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 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

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洪 措
工程措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 施 库③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 ①洪泛区土地管理②建洪水预报 措 施 系统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 和对策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3.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2.危害:形成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冲 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和人 员伤亡。 3.分级:
1.地震
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
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0-60km 60----300km
﹥300km
【读图分析】
分析:世界上地震分布有何规律?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探究活动】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读图, 回答问题: 1.神户地震的震中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2.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中,受神户地 震影响较小的是哪两个岛? 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A、B两地测得的震级和烈度哪里大, 哪里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滑坡和泥石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9~20页内容,填写下表: 滑坡 成因 泥石流
分布
危害
【思考】
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 石流频发,请你分析原因。
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的 原因:川、黔、滇接壤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交界处,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地震导致 山体岩石松散,再加上这里地势起伏,降水较多,且 夏季多暴雨,因而滑坡、泥石流频发。
三、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导学案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导学案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2、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3、熟悉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各类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机制。

(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

(2)理解自然灾害分布的区域性特点。

三、知识梳理(一)气象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形成原因:持续的暴雨或短时间内的大暴雨;流域的地形、水系特点;河流的泄洪能力;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影响,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等。

(3)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2、干旱(1)概念: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形成原因:长时间的气候异常,如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环流异常等;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的干旱季节。

3、台风(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形成原因: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地转偏向力等。

(3)分布: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

(1)概念: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形成原因: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堆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迅速南下。

(3)分布:主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二)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2)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活动、火山活动等。

(3)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2、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
的,可以发布“寒潮”预警。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 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 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 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地震的震级: 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震级越大,释放能量越多。 (震级每大一级,能量就大31.6倍。)
地震的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
度。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1.2 我国地震的分布 地震东少西多,灾情东重西轻, 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
(2)寒潮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表热量交换,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 ②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消融 缓解春播旱情。
③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 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⑤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
④净化大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北方的扬尘 天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降水量:大小与集中程度;
来水 水系:支流多少、水系形状与流域面积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造成菲律宾、华南、 越南共127人死亡。
• 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造成台湾、安徽、江 苏至少13人死亡,福建地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经济 损失巨大。
气象灾害——热带气旋
4.台风: ①定义: ②结构及天气: ③特点:
④危害:狂风暴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暴潮。引起 洪涝,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 难和人员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
气象灾害——干旱
1、干旱:
2、旱灾: ①成因: ②特点:
加强防护林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节约用水
③危害: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分布:
⑤防御: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干旱是一种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
干旱而形成的灾害,即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
长时无降水 或降水稀少
干旱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 植物生长需要,阻 碍经济发展
致灾环境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台风)、干旱、寒潮…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水文灾害 洪涝、风暴潮… 生物灾害 病害、虫害、鼠害…
气象灾害——热带气旋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热带气旋? 2.热带气旋是怎样形成的?
气象灾害——热带气旋
∨危害。因此,对干旱和旱灾没有必要进行严格区分… ④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城市火灾及农 林病虫害等次生灾害…
我国旱灾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哪儿?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 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有些年 份,夏季风弱,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长期在南方停 留,华北降水少,易引发旱灾)。华北地区,春季 和初夏雨带未到达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
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偏北 风;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风;
天气情况是
晴朗无雨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偏南 风。
思考:台风灾害带来了哪些危害?
• 2009年台风“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500多人死 亡、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台湾南部雨量超2000 毫米,造成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
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 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 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
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 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 过海最后在中国海南 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
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 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 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 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 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
C
B
福州
上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
台风眼
台 风 结 构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A
B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气象灾害——热带气旋
4.台风: ①定义: ②结构及天气: ③特点: 空间上——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孟加拉
湾,加勒比海及美国东海岸(西北太平洋 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 时间上——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7—11月)为主 移动路径——北半球向西北
旱灾
关键——降水是否稳定
【思考活动】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①在农业生产上,只要满足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降水 量需要,就算作风调雨顺。因此,即使全年降水量很 多,但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没有降水而造成缺水,仍 然会发生干旱。相反,全年降水量不多,但在农作物 生长关键期有了及时雨,农业生产也不会出现干旱… ②干旱区发生的干旱不算干旱,湿润区发生的干旱才 算干旱… ③一般来说,达到干旱标准的干旱都可能给人类带来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 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波及范围 陆地地形类型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出现时期
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 用水量大且水体污染浪费严重。
气象灾害——寒潮
1、概念: 2、成因: 3、特点: 4、影响: 5、防御:
寒潮的影响
1、强烈降温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春 季秧苗出土,遇到大幅度降温,会冻死秧苗,秋季农作 物没有成熟遭遇降温,使农作物减产)
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北逆南顺) 2.形成:①广阔的暖洋面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3.分级: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 热带气旋名称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或12级以上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气象灾害——热带气旋
4.台风: ①定义: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②结构及天气: 台风眼——无风,少云,干暖 漩涡风雨区——最强烈降水,并伴随有大风 外围大风区——风速由外向内增大,无降水
(有利影响: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降温) ⑤防御: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好灾害发生的应急计
划;营造沿海防护林。
思考:台风、飓风、龙卷风有何区别?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均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 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 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 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 风”、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 “鞭打”)。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 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 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 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龙卷风的破坏性极 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 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
诱因
作用于
客体
导致
灾情


人员伤亡
然 异
财产
财产损失

资源
自然资源与环
境破坏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由孕在环境、致灾因子、受灾 体共同决定,而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 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灾害发生的强度及受灾体 的易损度的差异导致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 差异。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