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6501-66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6501-66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陆定一,江苏省无锡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陆定一的小说《灯光》,由衷地赞叹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D.红军长征由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父亲老了、春光明媚”都是主谓短语,“登飞来峰、带上她的眼睛、回忆鲁迅先生”都是动宾短语。
B.《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
C.《陋室铭》《爱莲说》《登幽州台歌》中的“铭”“说”“歌”,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着较为固定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
D.我们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
3.对名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都是其中的作品。
B.唐三藏在花果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
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去往西天取经。
C.《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D.李汝珍的《镜花缘》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这篇写景散文按照盼春、赞春、绘春的思路结构全文,运用多种手法展现了春天美丽的画面,给人生机蓬勃之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开头即用对比手法,把济南的冬天跟其它地方进行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C.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以丰富的想象,活泼的语言,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与亲昵。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呼自己母亲就要谦称为“令堂”。
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早期专攻建筑学,并颇有建树,后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入狱,开始诗歌创作。
B.艾青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土地及祖国深深的热爱。
C.《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艾青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艾青诗歌中,经常用一些“海峡”、“明月”等意向来表达自己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3.谐音歇后语充分利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集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读起来饶有趣味。
下面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A.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B.狐狸们吵架——一派胡言C.油画卷门神——话里有话D.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
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答案】A【解析】B错误: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称“散曲”错误。
C:《藤野先生》是鲁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德国的契坷夫,英国的莎士比亚B.《陋室铭》、《陈涉世家》、《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世家”“记”“说”都是表示文体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D.《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庞大复杂的贾府里,能够左右逢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人际交往得体恰当;在她身上,也有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和居心叵测的一面【答案】A【解析】A.俄国的契诃夫;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
3.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B.《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他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D.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图画。
【答案】A【解析】A(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是《格列佛游记》中的国名)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伊索寓言》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1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4601-47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4601-47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先河。
B.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游记散文《绿》,虽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因理想难以实现的淡淡的忧伤。
C.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如“河阴”便是黄河南岸。
D.《百合花》结构谨严,文字优美,全文洋溢着抒情的氛围。
茅盾称赞它的风格“清新、俊逸”,堪称是作家茹志娟的伯乐。
2.小明的笔记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B.奥地利——茨威格——《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C.《列子》——《愚公移山》D.西汉——司马光——《史记》——《周亚夫军细柳》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D.“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可以看出,陶渊明还没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B.《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
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C.《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着重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学常识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文学常识选择题100道及答案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a)a、山西b、陕西c、山东d、江西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望洞庭》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a)a、《管子》b、《孟子》c、《论语》d、《大学》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d、门5、“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d、蔡琰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c、寿命d、太阳7、“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8、“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9、“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
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a)a、罗振玉b、王国维c、董作宾d、郭沫若10、“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四黄巾起义11、“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b)a、孟子b、孔子c、庄子d、老子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1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a)。
a、诸葛亮b、孔子c、欧阳修d、孟子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15、“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16、“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17、“桑之未落,其叶若沃。
中考文学常识选择题(答案版)

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 、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
但赋除外。
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D、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课文《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说”在古代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的文体比如《马说》《黄生借书说》《爱莲说》。
C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D、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一、单选题1.(2024·岳池模拟)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所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全书130篇。
B.总角、豆蔻、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都属于年龄的称谓。
C.《变色龙》的作者是茨威格,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林徽因,我国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答案】C【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外国文学;其他常识;名人事迹【解析】【分析】A项: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详细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因此,A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B项:关于年龄的称谓,这些词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
总角通常指幼年期;豆蔻通常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弱冠指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因此,B项的描述也是准确的。
C项:这里的错误在于将《变色龙》的作者误认为是茨威格。
实际上,《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而茨威格(Stefan Zweig)是奥地利作家,与《变色龙》无关。
莫泊桑、欧·亨利与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而非茨威格。
因此,C项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D项: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和诗人。
她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因此,D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历史常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在解答时,需要仔细审题,认真比对选项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8*3=24)1.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敕造(ch ì) 歆享(x īn ) 间或一轮(ji àn ) 数见不鲜(shu ò)B 、便宜(bi àn ) 吞噬(sh ì) 皮开肉绽(zh àn ) 翘足而待(qi áo )C 、惫懒(b èi ) 蹂躏(l ìn ) 少不更事(g ēng ) 模棱两可(l éng )D 、朱拓(t à) 祷告(d ǎo ) 心广体胖(p àng ) 厚古薄今(b á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胳膊 些须 遍体鳞伤 自言自语B 、坚韧 辜负 漫不经心 不经之谈C 、诱惑 放诞 心安理得 理曲词穷D 、伶俐 布让 奋不顾身 星罗棋布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秋月春风等闲..度 (随随便便)B 、艰难苦恨..繁霜鬓 (极其痛恨) C 、侧身西望长咨嗟.. (叹息) D 、可以横绝..峨眉巅 (飞越) 4.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B 、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 、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D 、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凄凄不似向前..声B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 .猿猱欲度愁攀援..6. 下列各句所含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
B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C .两面坟墓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D .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7.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B.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
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蜀道难》这首诗“奇之又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像?奇在何处?8.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你自己荐他来,又合伙劫他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B、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余秋雨20万假捐款事件的“真相调查”引发了公众对余秋雨捐款风波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将慈善这个话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答案:1、D (pàng—-pán;báo—bó)2、C (曲—屈) 3.B (极其遗憾)4.A(徒,空) 5.D 6. B7.B(A句最后一句是对前面分述的几种情况的总结,因此,“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前应该用冒号,以示总结。
C短语并列不应用顿号,应该用逗号D 不是问句,第一个问号改逗号,第二个问号改句号)8. D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为所欲为——为:做。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
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zài cāo yājiàA 下载.嘈.杂压.轴戏久假.不归yù lēi jiàn méngB 熨.烫勒.紧不间.断坑蒙.拐骗lěi qǐng guān jìnC 连累.顷.刻冠.心病噤.若寒蝉pāo līn bāo jiěD 解剖.拎.包炮.羊肉解.甲归田2、下面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精粹老黄历头昏脑涨候门似海B、凑合明信片返本归元敲榨勒索C、简练水龙头变本加厉连带责任D、宣泄协奏曲粗制烂造计日成功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本人昨天下午不慎在401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洗衣机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200元,绝不()B、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就是了,我们一定会()相助的。
C、这份书报,今年五月将召集编者做最后一次()D、就此文件,外交部()发表了严正声名,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A、失言全力审定受权 B、食言全力审订受权C、失言鼎力审定授权D、食言鼎力审订授权4、下列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他在哲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C、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唱着,跳着……欢乐萦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不少设计师只在乎技术精熟,却对设计缺少深刻理解,雕琢过度,缺乏艺术格调,远远谈不上平面设计中真正的“创意”。
D、傅雷先生在谈到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
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记。
答案:一、1、答案:C(Acáo嘈杂 jiǎ久假不归Byùn熨烫 mēng坑蒙拐骗D pōu解剖)2、答案:C(A侯门似海B敲诈勒索D粗制滥造计日程功)3、答案B(食言:指说话不算话,只顾占便宜的行为;失言:指无意中说了某些不该说的话。
全力:全部力量或精力;鼎力:敬辞,指对别人帮助的感谢。
审订:审阅修订;审定:审查决定。
受权:接受委托有权利做某事;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
)4、答案D(A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个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阑珊:将近,将衰。
额手称庆:指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高兴和喜悦。
)5、答案:A(B搭配不当,“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与“优势”不搭配,应将“的优势”放在“容量大”的后面。
C、句子残缺,最后一个句子缺主语,可加上“作品”D、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既有”提到“老师”前面去。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慷慨. kǎi 缔.结 dì镌.刻 juān 粗犷.kuàngB. 方遒. qiú漪.沦yī啮.啃niè发酵.jiàoC. 希冀. yì纨绔.. wán kù信笺. jiān 怪嗔.chēnD. 江渚. zhě愀.然 qiǎo 酾.酒 shī功亏一篑. k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殷勤罗琦斑斓推心至腹B.河畔脉膊寒喧淋漓尽致C.琐碎鞭笞书藉分道扬镳D.絮聒万籁漫溯素昧平生3.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连到思想品质。
D.我说:“对不起,这么晚打扰你。
”“没关系,”他笑着说:“我习惯晚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有关夏收的物资供应、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他们也制定了的措施。
A.窜改驱除响应 B.篡改祛除相应C.窜改祛除响应 D.篡改驱除相应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助纣为虐。
B.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得生动,新鲜,现实感强。
C.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D.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过农垦战士的开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能否认《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优秀的电视剧。
B.通过“三讲”教育,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C.番禺中学的高考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区教育局的表彰。
D.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参军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1.B(A粗犷guǎng C希冀 jì D. 江渚 zhǔ)2.D(A.推心至腹一推心置腹 B.脉膊一脉搏寒喧-寒暄 C.书藉-书籍 )3.C (A是选择问句,选项之间用逗号;B中“三四里”是概数,中间没有明显停顿,不必用顿号;D句中“××说”在引语中间,“说”后应用逗号)4.B(“窜改”只有改动之意,“篡改”是“用作伪手段对经典等进行改动或曲解”,因此①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去之意,“祛除”只有除去之意,用于疾病、邪祟方面,一般用“祛除”,因此②用“祛除”;“相应”即互相适应,“响应”,回声相应,比喻以言行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行动。
③是相适应之意,因此用“相应”。
)5. A(A指打开大门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B强调“长期”和“受影响”,与本句“那天”语境不符,应用“耳闻目睹”。
C一般用于称别人帮助自己。
D比喻经过的时间很长久,与语境表达的意思不合。
)6.D(A多重否定与原意相反。
B缺主语,“通过……”介词结构,不能作“使”的主语。
C前后主语不同,搭配不当,应删第一个“的”。
)一、(12分,每小题3分)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àn)瘐毙(yǔ)打烊(yàng)油腻(nì)B.寒伧(chen)蹩进(bì)丛冢(zǒng)佳肴(yáo)C.褴褛(nì)契约(qì)竦然(sǒng)悭吝(jiān)D.亲昵(nì)靓妆(liàng)颓然(tuí)迸发(bèng)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黯淡惊骇打盹鞠躬尽瘁B.琐粹国籍褪色无精打彩C.租赁感概起讫首屈一指D.赋于伸张魅力委屈求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面对行凶的歹徒,人们都在观望,致使受害者惨死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