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合集下载

影像资料收集整理方案

影像资料收集整理方案

施工影像资料管理方案编制:审核:编制单位:编制时间:一、拍摄工程影像资料的目的与内容1、拍摄工程影像资料的目的(1)影像资料配合文字说明就是对本工程宣传、推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具有比文字说明更形象、更直接、表现力更强、说服力强与容易给观者造成视觉冲击等优点,而且非其她媒介所能代替;(2)对隐蔽工程、签证工程等进行过程拍摄记录,记录现场实际工作情况;(3)为校方制作专题片,提供更多的优秀素材。

2、拍摄工程影像资料的内容(1)影像资料应能全面反映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施工完成验收的情况,并且影像资料中应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包括:验收分项工程名称、验收合格情况、施工或验收时间等。

数量规定:施工前,拍摄全景照片至少1张,并配文字说明,包含区域编号、所进行的施工项目工序名称、简述区域的施工工序内容、简单的施工工具以及施工后达到的效果等,如遇特殊部位,则对部位进行描述,施工前的影像资料以照片为主:施工过程控制,要配有录像,最少有一个连续完整的工作录像,一个工作只录一个工作循环(不需重复录),影像资料主要以质量与安全考虑,工序要有完整性,从开工到验收的一个完整的封闭资料库;施工验收的影像资料从测量放线到各方签字成果表。

(2)对于需要签证确认的工程,要求对施工部位原状、施工过程、完工后状况进行拍摄记录。

影像资料中应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包括:签证内容、施工部位、施工时间等。

数量要求:不少于三张。

二、工程影像资料的拍摄计划1、各分项工程拍摄计划2、签证确认的工程拍摄计划当发现有需要签证确认的工程时,及时与监理、业主联系,并全面的对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完成后进行影像(照片与录像)记录。

3、管理影像资料拍摄计划主要包括文明标牌、内业资料、现场人员、安全教育等。

三、影像资料拍摄质量要求1、影像资料必须图像清晰,数码照片不得低于500万像素。

拍摄的角度、方式应能全面反映所验收部位的质量状况,并具有代表性。

当需要验收长度或者厚度时,应立钢尺进行明确标识与记录,以供追溯。

工程施工影像资料整理

工程施工影像资料整理

工程施工影像资料整理一、前言工程施工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大量的影像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施工现场的照片、视频、监控录像等,是施工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然而,这些影像资料的数量庞大、多样性强,如果不能及时整理归档,就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对工程施工影像资料进行有效整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介绍如何对工程施工影像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料。

二、影像资料整理的重要性1. 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如果影像资料能够及时整理归档,就可以方便管理人员查阅,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 保障施工质量影像资料可以记录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监督施工质量的有力依据。

如果这些资料不能及时整理、保留,就无法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从而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

3. 客观记录施工过程影像资料可以客观地记录下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是后期审计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如果这些资料得不到有效的整理保存,就无法保证工程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4. 提高施工安全通过影像资料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如果这些资料得不到充分整理,就会增加施工风险。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影像资料的整理对于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客观记录施工过程和提高施工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影像资料整理的方法1. 建立有效的归档系统在整理影像资料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归档系统。

这个系统应该包含详细的分类标准和命名规则,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管理。

例如,可以按照施工现场的不同区域和工序来分类,然后在每个分类下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文件夹命名。

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资料。

2. 定期整理和清理工程施工影像资料的数量庞大,如果不定期整理清理,就会导致文件混乱,增加管理难度。

因此,建议定期对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和清理,将不再需要的资料彻底删除,只保留有用的内容。

如何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如何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程影像资料作为记录施工过程的重要媒体,既为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提供反映工作状况和工程质量的重要资料,也为在工程签认、计量和变更时提供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施工影像资料包括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照片、录像等,承担着记录建设项目从原始状态到工程完工全过程、全方面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影像资料。

一、影像资料的建立1、针对项目的特点,分类建立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可以分为:①记录工程经过;②确认使用材料;③确认质量管理状况;④作为维修时的资料;⑤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资料和证据。

2、明确拍摄目的和反映的内容。

比如拍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影像资料的目的是为标识基坑开挖方法、基底土质情况、基础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情况,内容应包括基坑开挖使用设备、基坑边坡坡度、基坑降排水情况、地基土质情况、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础结构的外观、基坑回填施工前后情况等。

3、取景方法:全景拍摄适合描述整体概况,原始状态、模板支架支撑、管道铺设后的全景、竣工时全貌等;局部拍摄适合描述细部或个体情况,比如基坑开挖尺寸、节点钢筋布置、预埋构件、或者突出反应个体情况等;加设卷尺(塔尺)拍摄主要用于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尺寸时,采用卷尺附加拍摄,比如管径、钢筋直径、钢筋网间距、路基路面摊铺厚度、宽度、管道回填厚度,结构平面尺寸等。

二、影像资料的特性1、具有直观性和及时性:能展示的进度、质量、工程缺陷的整改以及安全文明情况等一目了然,使业主、施工、监理都能够直观、及时地掌握工程的进展和质量状态。

2、长期保存、简易操作:影像资料一般都以刻录光盘、电子照片等文件格式保存,操作简单,便于长期保存。

3、对比性和可追溯性:用于工程缺陷整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

通过影像资料可以将整改前后、事故发生前后过程进行对比和追溯,从而确认整改效果和事故原因。

4、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在上报的变更、索赔或者监理的指令、巡查记录等如能对所述事项进行详细描述并附有影像资料或照片,其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权威性。

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收集要点

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收集要点

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收集要点建筑工地影像素材的收集是项目管理和宣传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收集和利用好影像素材,可以有效展示工地的进展情况,宣传公司的能力和专业性。

以下是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收集的要点:1. 规划拍摄计划:在收集影像素材之前,应制定拍摄计划。

计划包括确定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以及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

这样可以确保拍摄到最佳的建筑工地影像素材。

规划拍摄计划:在收集影像素材之前,应制定拍摄计划。

计划包括确定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以及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

这样可以确保拍摄到最佳的建筑工地影像素材。

2. 多样化素材类型:收集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时,应尽量多样化素材类型。

除了拍摄建筑物外观和内部的照片,还可以拍摄施工现场、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素材可以展示工地的整体情况和细节。

多样化素材类型:收集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时,应尽量多样化素材类型。

除了拍摄建筑物外观和内部的照片,还可以拍摄施工现场、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素材可以展示工地的整体情况和细节。

3. 抓住关键时刻:在建筑工地拍摄时,应抓住工程进展的关键时刻。

这包括建筑物结构形成、重要设备安装、施工工序关键节点等。

这些关键时刻能够直观地展示工地的进展和施工质量。

抓住关键时刻:在建筑工地拍摄时,应抓住工程进展的关键时刻。

这包括建筑物结构形成、重要设备安装、施工工序关键节点等。

这些关键时刻能够直观地展示工地的进展和施工质量。

4. 注意构图和光线:在拍摄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时,要注重构图和光线。

合理的构图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特点和美感,而适当的光线可以提高影像素材的质量和清晰度。

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条件,以获取最佳效果。

注意构图和光线:在拍摄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时,要注重构图和光线。

合理的构图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特点和美感,而适当的光线可以提高影像素材的质量和清晰度。

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条件,以获取最佳效果。

5. 保护个人安全:在拍摄建筑工地影像素材时,要注意个人安全。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归档1、录像、拍照的要求:以录像为主,照相为辅。

1.1 录像方法:要求全面人才,摄像机会使用,拍摄部位明确,画面能体现拍摄目的,画面移动视觉让人看后舒服,每个摄像目的前后开始有5秒钟停留时间。

左右摇可以,上下摇时一般从下向上摇(如:拍摄整体建筑物,从散水→主体→屋面)拍摄每道工序细部做法,必须是目的明确,周围环境无杂物、干净、测量工具齐全,人员身份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有近景也有远景(最好近景少些,越近看的越清楚,问题容易暴露)。

1.2 总之所有专业、每道工序、每个操作过程均须执行规范操作,施工现场无违规行为,各专业人员要积极配合,同时做好现场文明施工。

1.3 关键点:找出工程亮点;一个工程抓住3-4个亮点就是成功的一半。

(亮点在录像时必须有体现,实体工程评委必须看的)2、几方面找:外檐、屋面、内找出工程亮点,从以下装修、设备四方面:2.1 本工程为办公大楼,体现人文关怀如:PVC地面、扶手、无障碍设施等。

2.2专业设备安装,及时与专业分包单位配合好,做好整体规划,从细部着手,注意细部构造。

3、土建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工程摄像工作要点:3.1、基础工程:3.1.1、涉及结构安全方面:建筑物基坑、基础形式、基槽边坡支护、钢筋连接形式等要及时留影像资料。

3.1.2、“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应在工程中有体现。

如:钢筋接头形式,要求钢筋工长提供具体接头数量,用数值说话,并说明接头经试验全部合格。

(十项新技术的应用)3.1.3、钢筋后台加工:直螺纹接头加工,箍筋加工、梯子筋加工等都要有记录,有具体数量。

如:箍筋数量、梯子筋数量、马镫数量等。

3.1.4、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温要有记录,包括测温导线埋设,测温过程控制等。

3.1.5、地下防水、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必须留有资料。

并说明防水无渗漏。

(底板、保护墙、阴阳角、附加层、转角搭接等细部构造要有记录)3.2结构工程3.2.1、钢筋工程:框架柱、剪力墙施工完毕应留有影像资料,直螺纹接头加工,箍筋加工、梯子筋加工、异型钢筋加工要有体现,有具体数值;顶模筋、箍筋135度弯钩、90度、180度、马镫加工等。

如何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如何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程影像资料作为记录施工过程的重要媒体,既为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提供反映工作状况和工程质量的重要资料,也为在工程签认、计量和变更时提供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施工影像资料包括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照片、录像等,承担着记录建设项目从原始状态到工程完工全过程、全方面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影像资料。

一、影像资料的建立1、针对项目的特点,分类建立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可以分为:①记录工程经过;②确认使用材料;③确认质量管理状况;④作为维修时的资料;⑤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资料和证据。

2、明确拍摄目的和反映的内容。

比如拍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影像资料的目的是为标识基坑开挖方法、基底土质情况、基础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情况,内容应包括基坑开挖使用设备、基坑边坡坡度、基坑降排水情况、地基土质情况、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础结构的外观、基坑回填施工前后情况等。

3、取景方法:全景拍摄适合描述整体概况,原始状态、模板支架支撑、管道铺设后的全景、竣工时全貌等;局部拍摄适合描述细部或个体情况,比如基坑开挖尺寸、节点钢筋布置、预埋构件、或者突出反应个体情况等;加设卷尺(塔尺)拍摄主要用于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尺寸时,采用卷尺附加拍摄,比如管径、钢筋直径、钢筋网间距、路基路面摊铺厚度、宽度、管道回填厚度,结构平面尺寸等。

二、影像资料的特性1、具有直观性和及时性:能展示的进度、质量、工程缺陷的整改以及安全文明情况等一目了然,使业主、施工、监理都能够直观、及时地掌握工程的进展和质量状态。

2、长期保存、简易操作:影像资料一般都以刻录光盘、电子照片等文件格式保存,操作简单,便于长期保存。

3、对比性和可追溯性:用于工程缺陷整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

通过影像资料可以将整改前后、事故发生前后过程进行对比和追溯,从而确认整改效果和事故原因。

4、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在上报的变更、索赔或者监理的指令、巡查记录等如能对所述事项进行详细描述并附有影像资料或照片,其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权威性。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方案范文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方案范文

工程影像资料收集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影像资料在工程建设、监理和验收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程影像资料不仅可以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还可以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并能够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进行有效监督。

因此,对工程影像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和管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就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方案、实施方法和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内容工程影像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照片、视频和无人机航拍等各类影像资料。

这些影像资料可以全方位地记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包括施工进度、质量验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具体的收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现场的全景照片和细节照片,包括工地布置、施工进度、材料堆放、设备运行等情况。

2. 施工现场的视频资料,可以通过固定摄像头或移动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以全面记录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

3. 无人机航拍资料,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工程现场进行航拍,获取高清晰度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更为详细的记录。

以上是工程影像资料的基本收集内容,具体收集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三、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方案为了有效地收集工程影像资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收集方案,包括收集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方案进行详细介绍:1. 收集时间: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时间应与施工进度和质量验收等相关工作相衔接,一般应采取持续收集的方式,即从施工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结束。

在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如混凝土浇筑、结构安装、设备调试等,应加强收集力度,确保能够全面记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2. 收集地点:工程影像资料的收集地点主要是施工现场和相关工程部门,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

工程施工中的影像资料

工程施工中的影像资料

工程施工中的影像资料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影像资料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影像资料的收集、记录和分析,不仅对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后期的资料整理、项目验收和施工经验总结。

本文将从影像资料的收集方式、应用场景、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工程施工中的影像资料进行深入探讨。

一、影像资料的收集方式1. 摄像机摄像机是目前影像资料收集的主要设备之一。

在工程施工现场,可以设置固定摄像头对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拍摄,也可以配备移动摄像头对特定施工节点进行记录。

通过摄像机收集的影像资料,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监理部门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控,也有助于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2. 无人机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无人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无人机可以快速、高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航拍,从而获得高清晰度的影像资料。

无人机还可以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精准测量、三维建模等功能。

通过无人机收集的影像资料,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为后期的项目验收和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3. 摄像笔记本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普及,摄像笔记本在工程施工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可以携带摄像笔记本实时记录施工进程和质量情况,同时还可以对重要的施工节点进行实时拍摄和记录。

摄像笔记本的使用,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将影像资料及时上传到云端,便于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共享。

4. 环境监测系统在一些特殊的工程施工现场,还可以借助环境监测系统来收集影像资料。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设备,实时监测工程施工现场的气象、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和影像资料及时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供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二、影像资料的应用场景1. 工程监理影像资料在工程监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时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监理人员可以了解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工程施工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工程影像资料作为记录施工过程的重要媒体,既为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提供反映工作状况和工程质量的重要资料,也为在工程签认、计量和变更时提供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施工影像资料包括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照片、录像等,承担着记录建设项目从原始状态到工程完工全过程、全方面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影像资料。

一、影像资料的建立
1、针对项目的特点,分类建立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可以分为:①记录工程经过;②确认使用材料;③确认质量管理状况;④作为维修时的资料;⑤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资料和证据。

2、明确拍摄目的和反映的内容。

比如拍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影像资料的目的是为标识基坑开挖方法、基底土质情况、基础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情况,内容应包括基坑开挖使用设备、基坑边坡坡度、基坑降排水情况、地基土质情况、基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础结构的外观、基坑回填施工前后情况等。

3、取景方法:全景拍摄适合描述整体概况,原始状态、模板支架支撑、管道铺设后的全景、竣工时全貌等;局部拍摄适合描述细部或个体情况,比如基坑开挖尺寸、节点钢筋布置、预埋构件、或者突出反应个体情况等;加设卷尺(塔尺)拍摄主要用于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尺寸时,采用卷尺附加拍摄,比如管径、钢筋直径、钢筋网间
距、路基路面摊铺厚度、宽度、管道回填厚度,结构平面尺寸等。

二、影像资料的特性
1、具有直观性和及时性:能展示的进度、质量、工程缺陷的整改
以及安全文明情况等一目了然,使业主、施工、监理都能够直观、及时地掌握工程的进展和质量状态。

2、长期保存、简易操作:影像资料一般都以刻录光盘、电子照片
等文件格式保存,操作简单,便于长期保存。

3、对比性和可追溯性:用于工程缺陷整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

通过影像资料可以将整改前后、事故发生前后过程进行对比和追
溯,从而确认整改效果和事故原因。

4、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在上报的变更、索赔
或者监理的指令、巡查记录等如能对所述事项进行详细描述并附有影像资料或照片,其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权威性。

当与业主发生有关索赔、反索赔争议时,影像资料就可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三、影像资料的分类和拍摄要求
1、原始状态:主要反映原始地形地貌;原有建筑、障碍的位置、形状;沿线河塘位置、走向、河面河底标高和护坡类型;地上地下管线布置、走向;原有周边道路状况等。

此部分拍摄时,应当有全景与细部照片相结合,必要时可以拍摄视频,并标注相应的内容解释。

2、隐蔽工程:只要反映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地基土质情况,以
及地基处理前后的状况。

拍摄时应记录相应的初始状态,施工过程状态和完工状态。

3、材料和机械设备:主要反映土源、石灰、砂石料、沥青、钢材钢筋、管材等原材料;二灰土、混凝土、基层混合料、面层混合料等拌合后的粒径、配比情况;装载机、平地机、挖机、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的型号、数量。

拍摄的照片应包含各类材料、机械等,且应配有相应的完整的材料注释标牌、文明施工牌、安全防护牌,并且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4、
5、施工过程:主要反映工程施工各环节、各工序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配置情况;主要施工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等,尤其要重视影响工程造价、进度、质量、安全隐患的因素。

此部分是影像资料的重点,拍摄时要求施工人员、劳务班组人员等必须整齐穿戴安全帽(帽带必须扣牢),工作服。

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最终结果。

施工工作区域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6、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主要反映质量和安全问题整改前后的情况,重点是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安全隐患的控制情况。

拍摄此部分内容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完整的能反应施工内容的各状态照片。

7、企业文化展示宣传:主要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视觉文化。

包括质量理念、成本理念、品牌理念、创新理念、人本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职业道德、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产品形象、企业标识、文明环境、资源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员工风貌、内刊、宣传栏、口号、企业文化传播网络以及各种有益活动等。

文明施工内容的拍摄必须包含:整洁的工程临时用房视屏录像(包括项目部各办公室、民工宿舍、食堂、民工学校、会议室等)、旗帜旗台、大门及维护设施、各类标牌等。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

电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项目管理以及评优评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责任澄清和评选成绩。

项目部要高度重视,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2、严格标准。

项目部要认真对照以上标准和要求,严谨细致地收集整理材料,确保材料的规范性,按要求积极主动提供有关材料及数
据。

3、确保真实。

项目部在电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必须保证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做到有据可查,对因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一经
查实将严格问责。

五、影像资料的整理上报
影像资料拍摄后,项目部应设专人及时进行整理、保存。

整理时可利用软件对照片、电子文件进行标注、排序、附加说明,如日期、部位、尺寸、情况说明、施工状况等,对于质量整改,将处理前、整改后的照片集中、比对,说明处理结果或整改效果。

项目部专人应定期将所搜集到的照片上传给公司工程部项目管理人员,由工程部人员转交总师办留存,作为项目评优评奖的电子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