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TD-SCDMA HSDPA技术
TD-SCDMA技术大讲堂(10)—关于单码和HSDPA单载波速率的计算方法

TD-SCDMA技术大讲堂(10)——关于单码道8.8Kbps和HSDPA单载波速率的计算方法
对于R4单码道:
TD-SCDMA无线帧中一个5ms的突发含有两个数据块,共704个chip,对于不
同的扩频因子t对应不同的符号数是704/t 。
R4的SF=16,一个SF=16(基本RU)的符号数是704/16=44
在QPSK的调制方式下2bit代表一个符号,所以SF=16的码道速率为44*2/5ms=17.6kbit/s
采用1/2的编码方式,因此实际的单码道速率为8.8Kbit/s.
对于HSDPA来说:
假设条件:SF=1,采用16QAM调制,HARQ的损耗情况暂时不考虑:1)若采用1:5的配置,每时隙传输的比特数为:
704×4(16AQM调制)=2816bits
每个子帧:2816×5(5个时隙传下行)=14080bits
则:传输速率:14080/0.005=2.816Mbps
2)若采用满时隙配置,即6个时隙全部用于传下行数据,则传输速率:
(2816*6)/0.005=3.38Mbps
故单载波的HSDPA的传输速率是2.8Mbps(理论值);多载波HSDPA的传输速率是:
3.38*2+2.816=9.576Mbps,近似为9.6Mbps。
TD—SCDMA系统中HSDPA技术编码方案的研究

T —CM D S D A系 统 中 H DA技 术 编 码 方案 的研 究 SP
SI I Sha e I o m at on Ch nnel f r HS — Cl , rd nf r i a o
数 据业 务不 对称 的需 求而 提 出的一 种 新技 术 ,主 要是 为了 在不 改 变现 行 3 G网络 结 构 的情况 下 ,增 加数 据 的吞 吐量 ,
锚 误 , 则 将数 据 丢 弃 , 同时 返 回 到 监控 状 态 ;读 取 H S— P S H信道 后,将 产生一 个确认 消 息 A K 携带最近 测量 D C C,
得 到 的 C 值 ,使 用 HS—SI H信 道 发送给 No e B。 QI C d
同时,UE读取 了 H S—DS H信 道后,开 始进行必要 的 C
维普资讯
u opc H U , H I l: A, UP A
T S MA 系统 中 D D C H P D S A技术 编 码 方 案 的研 究
郑丹玲
豫 功 一
重庆邮 电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 信 科设 计 有 限公 司
(1) 行 引入 了共 享 业 务信 道 ( S— S H H g 下 H D C , ih
Sp e wnl n h r d C a ne ) 用 以承 载 数 据 e d Do i k S a e h n 1 ,
一
责 任 编 辑 :林 菊
维普资讯
D H) SC ,供 UE上报 H一
下 行信 道 的质 量 C 。 QI
要 求的 AC /N C K A K以及所 测
这些 新增 加 的信 道是 如何 使 用的 呢? 下面 将 着重描 述
H D A的实 现过 程 以及 各信 道 的使 用和 它们 的编 码过 程 SP
TD-SCDMA技术简介-11.

2020/8/20
3
当前TD研发状况
标准: 大唐、西门子、北邮、重邮、清华、传输所、华为、三星等; RAN部分: Node B — 大唐、西门子;
RNC — 大唐、UT斯达康; CN部分: 大唐、UT斯达康; 终端部分:
① 大唐与飞利浦、三星电子联合组建公司致力于TD-SCDMA终端芯片组 和参考设计方案的核心技术研发; ② 大唐与TI、Nokia、LG、大霸、普天等联合成立上海凯明公司,进行 TD-SCDMA/ WCDMA双模终端芯片开发;
DS
QPSK 卷积码TURBO 10ms 200
2020/8/20
11
第二部分: TD-SCDMA技术
• TD-SCDMA物理层简介
• TD-SCDMA关键技术
2020/8/20
12
物理层简介
• 无线接口协议
• 帧结构
2020/8/20
13
无线接口协议层结构
层3
控
制
/
层2
测
量
层1
无线资源控制 (RRC)
DS
BPSK/QPSK 卷积码TURBO码 10ms 1500Hz
CDMA2000 1.25MHz 1.2288Mcps FDD ANSI-41 同步(GPS) 3GPP2 R0, A,B,C DS(1x),MC (3X) BPSK/QPSK 卷积码 TURBO 5/20ms 800
TD-SCDMA 1.6MHz 1.28Mcps TDD GSM-MAP 同步 R4,R5
– 相同技术:信道编码和交织、调制(QPSK)、DCA、DTX、ODMA等等
2020/8/20
10
三种制式技术比较
项目 带宽 码片速率 双工方式 核心网 网络同步 标准进程
TD-SCDMA_HSDPA伴随信道帧分复用技术分析与容量提升

2 1年 L E 0 1 T 技术奖代表 了目前业界最高规格的殊荣之一 ,所有奖项均 由全球极具竞争 力的领 先服务运 营
商 派 出知 名 人 士 评 选 产 生 ,这 些 运 营 商 包 括 :英 国 电信 8 h ls l,西 班 牙 电信 ,A &T T W oe ae T ,法 国 电信 ,英 国 运 营 商T re he ,德 国 电信 E Pu bl n ,希腊 电信 运 营商 C s t 和 意 大 利 电信 。 — lsMo iu k f o mo e 主 办 方 Ifr 官 方 网站 公 布 的2 1 年 L E noma 0 1 T 技术 奖入 围名 单 显 示 ,此 次 奖 项 共 计 1 项 ,分 别 是 L E 发 最 0 T研 具 贡 献 奖 、 L E 准 最 佳 贡 献 奖 ( 人 )、运 营商 L E 业 运 用取 得 的标 志 性 进 展 、 供应 商 L E 业 运 用 取 得 T标 个 T商 T商 的 标 志性 进 展 、最 佳 L E T 网络 / 备 测试 产 品 、最 佳 技 术 应 用 、 最 佳 核 心 网络 产 品 、 最 佳 芯 片 组/ 理 器 产 品 、 设 处 最佳 L E T 网络 元 件 、 最 佳 L E 备/ 持 设 备 。 其 中 华 为 以 其 在 L E 域 的技 术 实 力 入 围 五 项 ; 中兴 通 讯 则 入 T设 手 T领
也 有 两 项 提 案入 围。
活 动 组 委会 总监 ,专 业 咨 询 机 构 Ifr 的Gi sC mmig 评 论 说 : “ 是 第 二届 L E 术 奖 ,作 为 L E noma l u e ns 这 T技 T 全 球 峰 会 的一 部 分 ,这 个 奖 项 使 全 球业 界 领 袖 聚 在 一 起 纪 念 这 个 行 业 创 新和 卓 越 的进 展 。 ” 围绕着 L E T 的竞 争 愈 演 愈 烈 , 此 次 L E 奖 竞 争 更 多 的 体 现 在 技 术 层 面 。 而 在 试 商 用 方面 同 样 竞 争 激 T 获 烈 ,一 份 报 告 显 示 ,华 为 、 中 兴 、爱 立 信 分 别 获 得 2 % 、 2 % 、 1 % 的 市 场 份额 。 同 时 , 华 为与 摩 托 罗 拉 、 3 1 8
TD-SCDMA基站设备技术介绍

TD-SCDMA基站设备技术介绍1. 背景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独立发展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作为标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中的重要技术,对基站设备的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
本文将介绍TD-SCDMA基站设备的相关技术。
2. TD-SCDMA基站设备组成TD-SCDMA基站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无线传输子系统(RBS),传输网关系统(TGS)和网络管理系统(NMS)。
2.1 无线传输子系统(RBS)无线传输子系统(RBS)是TD-SCDMA基站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射频单元(RFU)和基带单元(BBU)。
2.1.1 射频单元(RFU)射频单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无线电频率的信号。
它包括收发信机和天线,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射频单元还具有功率调节和信号放大的功能,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2.1.2 基带单元(BBU)基带单元是TD-SCDMA基站设备的处理中心,负责信号的调制解调、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等任务。
基带单元通过数字信号与射频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并将处理好的信号传输到传输网关系统。
2.2 传输网关系统(TGS)传输网关系统(TGS)是基站设备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节点,负责将基站设备传输的数据传送到核心网。
传输网关系统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如光纤传输、以太网传输等,以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和稳定性。
2.3 网络管理系统(NMS)网络管理系统(NMS)是对TD-SCDMA基站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NMS,运营商可以实时监测基站设备的状态、性能和故障情况,并进行远程配置和管理。
NMS还提供了统计分析和报告功能,以便运营商全面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
3. TD-SCDMA基站设备技术特点3.1 高速传输TD-SCDMA基站设备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具备高速传输数据的能力。
通过光纤传输和以太网传输等技术,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高品质的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
TD-SCDMA系统终端中HSDPA的实现

从 WC M D A角 度 分 析 , 如果 考 虑 上 行 负 载 控 制 在 5 % 以 内 , 行 负 载 控 制 在 0 下 7 %以内 , WC M 5 在 D A和 G M 共 站后 , - S WC D MA的容量 是受 限 的 , 过 可 以通 过 采 用 不 多载频和分层组 网技术来解决这个 问题 。
H -SC S C H信道 , 由于 H — S C S C H信道是 经
过信 道编码 的 , 同寻呼 指示 信道 ( IH:a PC P.
g gId a r h n e) 一样 。3 P i i t a n1 不 n n co C P中要 G
享 控 制 信 道 ( S S C Sae otl H — C H: hrd Cn o r
混合 自动 重 传 请 求 技 术 将 前 向 纠 错
( E :o ad r r o et n 技 术同 A Q F C Fr r r r c o ) w E oC i R
r a o 。终 i S SH
的符 号中提取 软 比特信息 输入 到解 码 器 。
3 H D A中的终端实现 考虑 . SP
对 于终 端 的调 度 而 言 , 需 对 H D A 必 SP
有一些特 殊 的处理 。终 端 需要 不 停 地 检 测
面 的进展也非常快 。
8・
维普资讯
和编码速率 , 以提 高小 区的平均吞 吐量 。 自 适应调制编 码技术 有 效 地 利用 了信道条 件 信息来 提 高 整 个 系 统 的性 能。对 于 T — D S D A终端 , 要 实 时地 统计 高速下行 共 CM 需 享 信 道 ( S D C Hg pe oni H — S H: i SedD w l k h n Sa dC an1的误 块率 ( L R BokE. hr hne) e B E :l r c
td-scdma 标准

td-scdma 标准TD-SCDMA标准。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也是全球唯一的TD-SCDMA制式。
它是一种3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时分复用和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TD-SCDMA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中国大陆地区特殊的移动通信需求。
在中国,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因此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能力和容量需求非常高。
TD-SCDMA标准的推出,填补了中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TD-SCDMA标准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TD-SCDMA采用了时分复用技术,通过对时间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多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其次,TD-SCDMA还采用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通信质量。
再次,TD-SCDMA还具有较好的覆盖能力,能够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通信需求。
最后,TD-SCDMA还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通信体验。
TD-SCDMA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TD-SCDMA标准的推动下,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TD-SCDMA标准是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TD-SCDMA标准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TD-SCDMA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td-scdma频段

td-scdma频段TD-SCDMA频段引言: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它是一种基于分时分频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的无线通信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TD-SCDMA所使用的频段。
第一部分:TD-SCDMA频段的标准TD-SCDMA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频段,分别是上行频段和下行频段。
1. 上行频段TD-SCDMA上行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010MHz至2025MHz。
它是由中国电信储备的1900MHz频段进行改造而来的。
上行频段由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使用。
2. 下行频段TD-SCDMA下行频段的频率范围是1880MHz至1900MHz。
它是由中国电信储备的1800MHz频段进行改造而来的。
下行频段由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使用。
第二部分:TD-SCDMA频段的特点TD-SCDMA频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频利用效率由于TD-SCDMA采用了分时分频多址的技术,可以将频率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这使得TD-SCDMA 能够在相对较窄的频段内支持更多的用户。
2. 抗干扰能力强TD-SCDMA使用了码分多址的技术,这意味着不同用户的数据在发送时会使用不同的扩频码进行编码,从而降低互相之间的干扰。
这使得TD-SCDMA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 符合国内市场需求TD-SCDMA的频段选择是根据中国电信的频率资源进行规划的,因此非常符合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
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频段资源,提供更好的信号覆盖和通信质量。
第三部分:TD-SCDMA频段的应用TD-SCDMA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下面几个领域:1. 移动通信TD-SCDMA作为中国的本土标准,在移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建设了基于TD-SCDMA技术的网络,提供手机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服务。
2. 物联网TD-SCDMA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
.c o
m/
第 4 页
2008-9-3
ht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tp :/ /3 1:在R99的工作完成后,3GPP改进工作被提上日程 g-R4中引入TD-SCDMA lo -分组域增强 ve .b 2:来自运营商和市场的需求 lo -更高的数据速率,如高速的多媒体服务 g. -更低的数据成本 so -更大的小区容量 hu .c om
HSDPA 新增信道
HS-PDSCH HS-PDSCH HS-PDSCH
-lHS-SCCH ov e. HS-SICH bl HS-SICH HS-SICH o
上行
传输信道:HS-DSCH 物理信道
• HS-PDSCH 下行信道,承载HSDPA业务数据
g. so
hu
• HS-SCCH 下行信道,HSDPA专用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所有相关底层控制信息 • HS-SICH 上行信道,用于反馈相关的上行信息,包括ACK/NACK和CQI
.s o
hu
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HARQ(Hybrid ARQ) 混合自动重传
N频点,非对称时隙,波束赋型 多载波HSDPA
.c o
m/
第 21 页
2008-9-3
h引入AMC的原因(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tt p: // 无线信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变性,短 时间的瑞利衰落可以达到十几甚至几十分贝。 3g -l 对这种时变特性进行自适应跟踪会给系统性能的改善带来 ov 极大的好处。 e. bl 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功率控制和AMC等。 og .s HSDPA在原有系统固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基础上,引入更 oh 多编码速率和16QAM调制,使系统能够通过改变编码方式和 u. 调制方式对链路变化进行自适应跟踪。 co m
第 2 页
m/
2008-9-3
ht本章目标: tp :/ • 了解TD-SCDMA HSDPA的标准化过程 /3 glo • 了解HSDPA的关键技术 ve .b • 至少说出3个关键技术功能或过程 lo g. • 了解HSDPA物理层原理 so
• • 熟悉TD-SCDMA HSDPA物理信道功能
ht tp :
// HSDPA 功能介绍 3g -l ov e. bl og .s oh u
第 1 页
.c o
m/
2008-9-3
第六章:TD-TECH接入网产品介绍
ht tp :
第一章: TD-SCDMA 系统概述
//第二章: TD-SCDMA 网络结构 3g -l TD-SCDMA 物理层原理 第三章: o ve .b 关键技术 第四章: TD-SCDMA lo g. so 第五章: TD-SCDMA HSDPA hu .c 第六章: TD-SCDMA 系统业务 o
Q1 Q2 Q3
Q1 Q2
.c o
m/
2000
2001
2002
第 7 页
2004
2007
2008-9-3
• 3GPP
LCR TDD (R4)
ht tp :
TD-SCDMA 演进路线
LCR TDD (R5)
//
LTE TDD3g NhomakorabeaLCR TDD (R6)
LCR TDD (R7)
-l
MC-CDMA TDD
第 18 页
2008-9-3
htRR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保证小区内的用户按照某种确定的顺序循 tp 环占用等待时间的无线资源来进行通信。每个用户对应一个队列 :/ 以存放待传数据,在调度时非空的队列以轮循的方式接受服务以 传送数据。 /3 轮循算法不仅可以保证用户间的长期公平性,还可以保证用户的 g短期公平性;另外算法实现简单。 lo 缺点:该算法由于没有考虑到不同用户无线信道的具体情况,因 ve 此系统吞吐量是很低的。通常,人们认为RR算法是最公平的, .b 因为它保证所有用户占用等量的时间进行通信;同时人们认为该 算法是性能最低的(它的系统吞吐量在实际系统中是最低的) lo g. so hu .c om /
混合ARQ(HARQ) -Type II,Type III 快速调度 -Node B的物理层调度
第 11 页
TD-SCDMA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
hu
.c o
m/
2008-9-3
ht tp :
TD-SCDMA HSDPA 关键技术
//
3g
新的MAC-hs
-l
引入新的信道 ,SF16, 5ms
ov e
.b l
Multi-carrier
.c o
m/
Current status
Short Term Evolution
2005
第 8 页
Long Term Evolution
2008-9-3
2007
ht tp :
TD-SCDMA HSDPA 标准-3GPP
TD-SCDMA HSDPA基于3GPP和CCSA的相关规范:
OFDMA TDD
SC-FDMA /OFDMA TDD
• CCSA
ov e
.b l
N Frequency Bands Cell
TD-SCDMA Stage I (R4 2003/03)
TD-SCDMA Stage II (R5)
og
TD-SCDMA Stage III (R6/R7)
.s o
hu
TD-SOFDMA
Fast Scheduling 快速调度
16QAM 调制
og
.s o
hu
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HARQ(Hybrid ARQ) 混合自动重传
N频点,非对称时隙,波束赋型 多载波HSDPA
.c o
m/
HSDPA—— ”高速“=2.8 Mbps × N
第 12 页
2008-9-3
ht tp :/ 下行 /3 g
第 13 页
.c o
m/
2008-9-3
ht tp :
TD-SCDMA HSDPA 关键技术
//
3g
-l
新的MAC-hs 引入新的信道 ,SF16, 5ms
ov e
.b l
Fast Scheduling
16QAM 调制
og
快速调度
.s o
hu
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HARQ(Hybrid ARQ) 混合自动重传
。
UE1 UE2
轮询算法RR
RR算法是公平性的上界 RR算法是公平性的上界 和算法性能的下界。 和算法性能的下界。
UE1
UE1
UE2
UE2
UE1
UE1
UE2
UE2
第 19 页
2008-9-3
ht tp :
正比公平算法PF
正比公平算法:如果用户的信道条件较好,其请求传输的速率也较大,该用 户的优先权也提高;如果一个用户因为信道条件较差,特别是由于它处于小 区边缘,C/I长时间较低,得不到传输的机会,其平均吞吐量减少,平均速率 降低,这种情况下的用户同样会提高优先权,获得传输的机会。 从统计意义上来看,每个用户分配的资源是相同的,公平性与RR相当,而系 统容量高于RR,接近Max C/I,较适合实际系统使用。
//
3GPP R5
ov 物理层(3GPP 25.2xx) e
3g
-l
层2和层3(3GPP 25.3xx) UTRAN(3GPP 25.4xx) UE一致性(3GPP 34.xxx) RF性能(3GPP 25.1xx)
.b l
og
.s o
hu
.c o
m/
第 9 页
2008-9-3
CCSA
系统设备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 术要求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 试方法
og
.s o
hu
Iub接口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Iub接口技术要求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Iub接口测试方法
.c o
m/
第 10 页
2008-9-3
ht tp 技术特点: :/ 实现更高的峰值速率 /3 -单载波最高达2.8Mbps g信道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 lo 速率调整快 -每5ms可对用户资源重新分配一次 ve .b lo 关键技术: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 g. -根据链路质量快速调整调制和编码 so -高阶调制(QPSK和16-QAM)
//
3g
新的MAC-hs
-l
引入新的信道 ,SF16, 5ms
ov e
.b l
Fast Scheduling
16QAM 调制
og
快速调度
.s o
hu
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HARQ(Hybrid ARQ) 混合自动重传
N频点,非对称时隙,波束赋型 多载波HSDPA
.c o
m/
第 16 页
2008-9-3
ht tp :
快速调度算法
快速调度算法是在动态复杂的无线环境下使多用户更有效地使用无线 资源, 提高整个扇区的吞吐量。 调度算法功能实现于基站。 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吞吐量和公平性。
//
3g
常用调度算法与比较:
-l
ov e
Max C/I :最大载干比算法 RR :轮寻算法 PF :正比公平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