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高级应用教程-教案

OFFICE高级应用教程-教案
OFFICE高级应用教程-教案

《OFFICE高级应用教程》(总学时数:32学时)教案

***学校

目录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 (3)

第2章利用WORD 2010创建电子文档(2学时) (11)

第3章WORD文档高级编辑(6学时) (14)

第4章EXCEL 2010操作基础(4学时) (20)

第5章EXCEL 2010数据处理与图表(4学时) (24)

第6章POWERPOINT 2010基础篇(2学时) (30)

第7章POWERPOINT 2010进阶篇(4学时) (3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

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发展→计算机分类→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数据与信息→计算机中的数据→数据的常用单位→字符的编码→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

多媒体技术特征、媒体的数字化、数据压缩→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网络技术概念→网络的分类→Internet起源与发展→TCP/IP协议→IP地址与域名系统→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定义→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栈和队列→线性链表→树与二叉树→查找技术和排序技术→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本概念、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软件测试和调试→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E-R模型和关系代数→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2018-2020年(最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补充说明:2018-2019年使用2018版,2020年使用2018修订版(详细变化请仔细 对比)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2018年版)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中熟练应用。 6.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掌握Excel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掌握PowerPoint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4.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7.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 1.Microsoft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

输入与编辑。 6.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文档审阅和修订。 8.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9.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10.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三、Excel的功能和使用 1.Excel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6.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9.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10.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 11.宏功能的简单使用。 12.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 13.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文档中。 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 1.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 2.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 3.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 4.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 5.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 6.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PowerPoint文档中。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20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 Word操作30分。 Excel操作30分。 PowerPoint操作20分。

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试题

一、单选题(共计60题) (1)在Excel2003中,当单元格中出现#N/A时,表示()。D A、公式中有Excel不能识别的文本 B、公式或函数使用了无效数字值 C、引用的单元格无效 D、公式中无可用的数据或缺少函数参数 (2)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模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用户创建的模板,必须保存在“templates”文件夹下,才能通过新建文档窗口使用此模板 B、用户创建的模板,可以保存在自定义的文件夹下,通过新建文档窗口可以调用此模板 C、用户只能创建模板,不能修改模板 D、对于当前应用的模板,用户可以对它的修改进行保存 (3)在Word2003中提供了多个工具栏,通常在窗口中显示的是常用的部分,要打开其他的工具栏,执行()操作。D A、【编辑】/【工具栏】 B、【工具】/【工具栏】 C、【插入】/【工具栏】 D、【视图】/【工具栏】 (4)在Excel2003中,工作表第D列第4行交叉位置处的单元格,其绝对单元格地址应是()。C A、D4 B、$D4

C、$D$4 D、D$4 (5)在Word2003中,不属于图像与文本混排的环绕类型是()。D A、四周型 B、穿越型 C、上下型 D、左右型 (6)在菜单栏的下拉菜单中,包含了应用Excel2003软件所需的所有命令,有的命令右侧有一个向右的黑箭头,表明该命令有()。B A、对话框 B、子菜单 C、快捷键 D、工具按钮 (7)在Word2003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要生成文档目录,首先为每一级标题使用相应的样式,然后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B、要生成索引,首先要标记索引项,然后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C、【索引和目录】对话框中索引选项卡页面可以设置索引多栏显示 D、【索引和目录】对话框中目录选项卡页面可以设置目录多栏显示 (9)在Word2003中,【文件】菜单的下方通常显示有若干个文件名,它们是()。B A、当前已被打开的文件 B、最近被打开过的文件

《office高级应用》教学大纲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Office advanced application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30学时、周学时:2学时、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 1.课程性质:通识选修课 2.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3.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4.课程简介 本课程针对Office 2010系列产品,深入讲解其高级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以“毕业论文排版”、“制作电子报”等为应用实例介绍Word高级应

用;以“学生成绩管理”和“工资管理”等为应用实例介绍Excel高级应用;以“毕业论文答辩”、“制作产品宣传”为应用实例介绍PowerPoint高级应用。除此之外还包括Office文档安全与VBA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编辑等能力,能得心应手地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复杂的办公业务,适应未来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 5.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Office高级应用》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后续课程之一,是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应用,提高办公效率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教学参考书: (1)《Office2010高级应用案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陈遵德主编,2014年 (2)《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杨泳波主编,2013年 (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双元主编,2014年 7.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全部在机房授课,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直观生动,灵活性强。 8.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总成绩=平时(20%)+作业(40%)+综合实验(40%) 三、课程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 第1章 Word高级应用(10学时) 任务1 编辑联合发文公文(2学时) 教学内容: 1.文档的页面设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最新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最新版) 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 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中熟练应用。 6. 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 掌握Excel 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 掌握PowerPoint 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4.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7. 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 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 文档审阅和修订。 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10.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三、Excel 的功能和使用 1. Excel 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 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10. 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 11. 宏功能的简单使用。 12. 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 13. 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 文档中。

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试卷

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第一套试卷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下,绘制一文本框,应使用的选项卡是( A)。 A、插入 B、开始 C、页面布局 D、引用 2、Word 2010的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B)。 A、视图 B、开始 C、插入 D、审阅 3、Word 2010具有的功能是(D)。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4、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要模拟显示打印效果,应当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B)按钮。 A、打印 B、预览 C、保存 D、打开 5、Word程序允许打开多个,用(C )功能区选项卡可以实现文档窗口之间的切换。 A、插入 B、布局 C、视图 D、开始 6、要将文档中一部分选定的文字移动到指定的位置,首先应对它进行的操作是(C ) A、单击“开始”选项卡的“复制”按钮 B、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格式刷”按钮 C、单击“开始”选项卡的“剪切”按钮 D、单击“开始”选项卡的“粘贴”按钮 7、在Word编辑状态下,按住(B )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拖动选定的文本块到目标位置,可以实现对选定的文本块的复制。 A、Alt B、Ctrl C、Esc D、Shift 8、下列有关Excel 2010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 A、Excel 2010将工作簿中的每一张工作表分别作为一个文件来保存 B、在Excel 2010中,工作表的名称由文件名决定 C、Excel 2010的图表必须与生成该图表的有关数据处于同一张工作表上 D、Excel 2010的一个工作簿中可包含多个工作表 9、在向A1单元格中输入字符串时,其长度超过A1单元格的显示长度,若B1单元格为空,则字符串的超出部分将(D )。 A、被删除截断 B、作为另一个字符串存储在B1中 C、显示“####” D、连续超格显示 10、为了复制一个工作表,用鼠标拖动该工作表标签到达复制位置时,必须同时按下( C)键。 A、Alt B、Shift C、Ctrl D、Shift+Ctrl

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基础知识

2014 年计算机二级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3.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 1946-1959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第三代 1964-197 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文字处理、 图形处理 第四代 19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 5. 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6.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 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 演示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 发email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7. 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微机、工作站、服务器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o f f i c e高级应用课程 标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图文混编、复杂表格处理、演讲文稿制作等Office软件应用能力,为后续《计算机操作员考证训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12学时,7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养成,实现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办公自动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

3.以计算机操作员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根据模块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单元间的递进关系,统筹安排模块、单元的顺序,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具有设计制作各类图文混编文档、处理各种复杂数据表格、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掌握文字处理、图文混排、邮件合并、编排与审核长编文档等操作方法;掌握复杂表格的建立、公式与函数、筛选、分类汇总、图表、数据透视表/图等操作方法;掌握界面美观、播放效果好的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2.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并编辑不同的元素美化文档;能制作、编排和审校结构复杂、内容较多的各类文档;能在Excel中使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数据;能够管理表格数据,并进行图表分析;能用PowerPoint快速制作演示文稿,能合理设置幻灯片的切换和动画效果,会链接音、视频。 3.具有信息收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持续学习、交流合作的习惯。 4.具有保护知识产权、服务用户的意识,养成严谨务实的职业习惯。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汇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目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2) (4)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3) (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4) (10)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5) (1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6) (16)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7) (19)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8) (2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9) (25)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0) (28)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1) (3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2) (34)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3) (3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4) (40)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5) (4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6) (4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真考题库试卷(1)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1. 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 A)图元关系B)数据流C)控制流D)调用关系 解析: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在程序流程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控制流。 【正确答案】 C 2.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多态性B)自顶向下C)模块化D)逐步求精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正确答案】 A 3. 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 解析: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高内聚低偶合、模块大小规模适当、模块的依赖关系适当等。模块的划分应遵循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模块划分合理,并进一步保证以此为依据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强,易于理解和维护。模块之间的耦合应尽可能的低,模块的内聚度应尽可能的高。 【正确答案】 B 4.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B)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C)概要设计说明书D)集成测试计划 解析:A)错误,可行性分析阶段产生可行性分析报告。C)错误,概要设计说明书是总体设计阶段产生的文档。D)错误,集成测试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编写的文档。B)正确,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后续工作如设计、编码等需要的重要参考文档。 【正确答案】 B 5.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 A)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B)算法程序所处理的数据量是有限的 C)算法程序的长度是有限的D)算法只能被有限的用户使用 解析: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运算后即可完成。有穷性是指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 A 6. 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不是n(n-1)/2的排序方法是()。 A)快速排序B)冒泡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堆排序 解析:除了堆排序算法的比较次数是,其他的都是n(n-1)/2。 【正确答案】 D 7. 下列关于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栈按"先进先出"组织数据B)栈按"先进后出"组织数据C)只能在栈底插入数据D)不能删除数据 解析:栈是按"先进后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的插入和删除都在栈顶进行操作。 【正确答案】 B 8.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 解析: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数据则把图形分析出来的联系反映到数据库中,即设计出表,所以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Excel函数总结

VLOOKUP函数 【第1套】 =VLOOKUP(D3,编号对照!$A$3:$C$19,2,FALSE)【第5套】 =VLOOKUP(E3,费用类别!$A$3:$B$12,2,FALSE) 【第9套】 =VLOOKUP(D3,图书编目表!$A$2:$B$9,2,FALSE) 【第10套】 =VLOOKUP(A2,初三学生档案!$A$2:$B$56,2,0)

SUMPRODUCT函数

三、用于多条件求和对于计算符合某一个条件的数据求和,可以用SUM IF函数来解决。如果要计算符合2个以上条件的数据求和,用SUMIF函数就不能够完成了。这就可以用函数SUMPRODUCT。用函数SUMPRODUCT计算符合多条件的数据和,其基本格式是: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求和数据区域)考试题中,求和公式在原来的计数公式中,在相同判断条件下,增加了一个求和的数据区域。也就是说,用函数SUMPRODUCT 求和,函数需要的参数一个是进行判断的条件,另一个是用来求和的数据区域。 *1的解释 umproduct函数,逗号分割的各个参数必须为数字型数据,如果是判断的结果逻辑值,就要乘1转换为数字。如果不用逗号,直接用*号连接,就相当于乘法运算,就不必添加*1。例如: 【第1套】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E3:E262="《MS Office高级应用》"),订单明细表!H3:H262) 1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C350:C461="隆华书店"),订单明细表!H350:H461)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C263:C636="隆华书店"),订单明细表!H263:H636)/12 【第5套】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D74:D340="北京市"),费用报销管理!G74:G340)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B3:B401="钱顺卓"),1*(费用报销管理!F3:F401="火车票"),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F3:F401="飞机票"),费用报销管理!G3:G401)/SUM(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SUMPRODUCT((费用报销管理!H3:H401="是")*(费用报销管理!F3:F401="通讯补助"),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第7套】 =SUMPRODUCT(1*(D3:D17="管理"),I3:I17) =SUMPRODUCT(1*(D3:D17="管理"),M3:M17)

全国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试题(5)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纸化试卷(5) 二级高级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 B.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 D.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在存储空间的需求上没有可比性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栈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B.队列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线性表 C.栈与队列都是非线性结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评估软件可靠性 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4.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A.软件集成测试计划 B.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C.用户手册 D.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5.软件生命周期是指()。 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 C.软件的开发过程 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 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 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 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 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 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8.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设计模式 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自然连接 B.差 C.交 D.并 11.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 A.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 程,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 是培养学生图文混编、复杂表格处理、演讲文稿制作等Office软件应用能力,为后续《计算机操作员考证训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12学时,7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养成,实现职业技 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融合办公自动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 3.以计算机操作员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根据模块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单元间的递进关系,统筹安排模块、单元的顺序,课 程内容组织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具有设计制作各类图文混编文档、处理各种复杂数据 表格、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掌握文字处理、图文混排、邮件合并、编排与审核长编文档等操作方法; 掌握复杂表格的建立、公式与函数、筛选、分类汇总、图表、数据透视表/图等操作方法;掌握界面美观、播放效果好的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2.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并编辑不同的元素美化文档;能制作、编排和审校 结构复杂、内容较多的各类文档;能在Excel中使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数据;能够

2015年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5年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4)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A.循环队列 B.带链队列 C.二叉树 D.带链栈 2.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A.循环队列 B.栈 C.队列 D.二叉树 3.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 B.队头指针一定大于队尾指针 C.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 D.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 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 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 5.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低内聚高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A.可封装 B.自顶向下 C.模块化 D.逐步求精 7.软件详细设计生产的图如右图:该图是()。 A.N-S图 B.PAD图

C.程序流程图 D.E-R图 8.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系统 D.一种操作系统 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A.椭圆形 B.矩形 C.菱形 D.三角形 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 A.选择 B.投影 C.交 D.并 11.20GB的硬盘表示容量约为()。 A.20亿个字节 B.20亿个二进制位 C.200亿个字节 D.200亿个二进制位 12.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 A.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不受自然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B.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C.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受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D.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13.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A.喷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B.激光打印机,键盘,鼠标器 C.键盘,鼠标器,扫描仪 D.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14.计算机软件的确切含义是()。 A.计算机程序、数据与相应文档的总称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总和 C.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总和 D.各类应用软件的总称 15.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添加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

(完整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学习笔记

二级OFFICE 各部分分数占比 选择题20*1分= 20分(计算机基础10+公共基础部分10) Word 30分 Excel 30分 PPT 20分 计算机基础部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字为ENIAC。 1944 由著名数学家图灵研制的一款计算机模仿游戏 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EDVAC 1、计算机内部所有的数据的存储和运算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的。 2、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必须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首次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扩展名一个文件的扩展名决定了一个文件的类型。 考试的时候,文件是存储于考生文件夹下的,考试的操作系统为win7 ,一般情况下,考试的操作系统没有设置显示文件的扩展名,需要考生自己设置显示,当然不设置也没事,默认的扩展名为.docx 。word文件必须用office2010进行编辑,不得使用其他软件。右键——打开方式——选择使用office软件打开文件。 页面:n/m n代表当前显示的页面页码。m指该word文档包含m个页面。 字数:指整个word文档中包含的文字字数,不包含标点符号,不包含数字,不包含空格。中文:是指页面显示的文字样式为中文 插入:是一种输入状态,与之相对的为改写,切换两种状态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也可以按键盘上的insert键。 视图的切换 ●页面视图 ●阅读版式视图 ●Web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 ●草稿 页面的缩放,可以直接拖动游标进行缩放页面,此种方式仅仅是对页面显示的一种改变,并没有改变页面的实际大小。 快捷按钮

可以通过点选的方式,选择在面板上显示的按钮。 保存:将当前已经编辑完成的文档进行保存。 撤消:返回上一次的操作。可以撤消至打开该文件时的状态。 恢复:恢复撤消之前的操作,和撤消互为逆过程。 文件 另存为:将当前的文档另存为另外一个文档,可以改变文档的存储位置或者修改文档的文件名。另存为后,当前编辑的文档为另存为的名称的文档。 打开:可以打开word各个版本的文档或其他格式的文档或其他文件。 关闭:关闭当前的文档界面。 Word是一个文字编辑软件。我们使用的word文档是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可以用word这个软件打开。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规范标准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服务外包方向)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方向)的专业课程。 2.设计思路 以现代信息社会对办公人员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办公条件下计算机应用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制作各类现实中常用的文档、表单、海报、宣传册、动画等,设计常用简易数据库等,做到融会贯通。结合系统知识的梳理讲解,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技能实操演练,切实实现通过办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的技能、知识和创意得以很好地展现,最终将学生培养为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应用人员。 二、课程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独立学习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5)决策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 (5)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6)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7)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并进行个性化设置。 (2)掌握资源管理器及附件的使用。 (3)掌握文档编辑排版基础知识。 (4)掌握表格、样式基础知识。 (5)掌握图文混排及基础知识。 (6)掌握邮件合并、创建题注、书签、创建目录、创建主控文档、子文档的操作。 (7)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 (8)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的基础知识。 (9)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应用及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真题解析

2015年12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真题解析 题干: 【背景素材】 晓雨任职人力资源部门,她需要对企业员工Office应用能力考核报告进行完善和分析。按照如下要求帮助晓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1.在考生文件夹下,将“Excel素材.xlsx”文件另存为“Excel.xlsx”,后续操作均基于此文件,否则不得分。 2.在“成绩单”工作中,设置工作表标签颜色为标准红色;对数据区域套用“表样式浅色16”表格格式,取消镶边行后将其转换为区域。 3.删除“姓名”列中所有汉语拼音字母,只保留汉字。 4.设置“员工编号”列的数据格式为“001,002,…334”;在G3:K336单元格区域中所有空单元格中输入数值0。 5.计算每个员工5个考核科目(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和Visio)的平均成绩,并填写在“平均成绩”列。 6.在“等级”列中计算并填写每位员工的考核成绩等级,等级的计算规则如下: 7.适当调整“成绩单”工作表B2:M336单元格区域内各列列宽,并将该区域内数据设置为水平、垂直方向均居中对齐。 8.依据自定义序列“研发部—物流部—采购部—行政部—生产部—市场部”的顺序进行排序;如果部门名称相同,则按照平均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9.设置“分数段统计”工作表标签颜色为蓝色;参考考生文件夹中的“成绩分布及比例.png”示例,以该工作表B2单元格为起始位置创建数据透视表,计算“成绩单”工作中平均成绩在各分数段的人数以及所占比例(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格式设置以参考示例为准,其中平均成绩各分数段下限包含临界值);根据数据透视表在单元格区域E2:L17内创建数据透视图(数据透视图图表类型、数据系列、坐标轴、图例等设置以参考示例为准)。 10.根据“成绩单”工作表中的“年龄”和“平均成绩”两列数据,创建名为“成

2016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练习题及答案(6)

2016计算机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练习题及答案(6) 1[单选题] 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实体部门和职员问的联系是( )。 A.1:1联系 B.m:1联系 C.1:m联系 D.m:n联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两个实体集间的联系实际上是实体集间的函数关系,主要有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m.、多对一联系m:1.、多对多联系m:n.。对于每一个实体部门,都有多名职员,则其对应的联系为一对多联系1:m.,答案选C。 2[单选题]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 ). A.设计测试用例 B.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3[单选题] 计算机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 A.运算符和运算数 B.操作数和结果 C.操作码和操作数 D.数据和字符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计算机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4[单选题] 下列关于ASCⅡ编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字符的标准ASCⅡ码占一个字节,其最高二进制位总为1 B.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ASCⅡ码值都小于小写英文字母‘a’的ASCⅡ码值

C.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ASCⅡ码值都大于小写英文字母‘a’的ASCⅡ码值 D.标准ASCⅡ码表有256个不同的字符编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国际通用的ASCIl码为7位,且最高位不总为l;所有大写字母的ASCIl码都小于小写字母a的ASCIl码;标准ASCIl码表有128个不同的字符编码。 5[单选题] 在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 )。 A.O(n) B.O(n2) C.O(1og2n) D.O(n1og2n)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当有序线性表为顺序存储时才能用二分法查找。可以证明的是对于长度为n 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法查找只需要比较1og2n次,而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 次。 6[单选题] 以下关于编译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编译程序属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所有用户都需要编译程序 B.编译程序不会生成目标程序,而是直接执行源程序 C.编译程序完成高级语言程序到低级语言程序的等价翻译 D.编译程序构造比较复杂,一般不进行出错处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编译程序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语言,即编译程序完成高级语言程序到低级语言程序的等价翻译。 7[单选题] 数据字典(DD)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于( )。 A.数据流图(DFD图) B.程序流程图 C.软件结构图 D.方框图 参考答案:A

最新计算机二级考试office高级应用复习题(附答案)

试题(附答案): 第1章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是1946年由提出的。 A)图灵B)布尔C)冯·诺依曼D)爱因斯坦 2.世界上生产微处理(CPU)芯片的厂家很多,就是其中之一。 A)IBM公司B)微软公司C)Intel公司D)联想公司 3.计算机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是因为采用了。 A)高性能的CPU B)高级语言C)机器语言D)存储程序控制 4.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 A)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寄存器 5.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计算机属于。 A)巨型计算机B)小型计算机C)大型主机D)工作站 6.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主机和操作系统 7.奔腾微机是位芯片。 A)8 B)16 C)32D)64 8.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主要提供算术运算和。 A)函数运算B)加减运算C)逻辑运算D)“与”、“或”、“非”运算 9.微处理器研制成功的时间是年。 A)1946 B)1965 C)1971D)1978 10.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办公自动化属于。 A)科学计算B)实时控制C)数据处理D)人工智能 11.CAD是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教育B)计算机辅助测试C)计算机辅助设计D)计算机辅助管理 12.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内存容量、字长和速度B)内存容量、CPU型号和速度 C)字长、速度和机型D)字长、速度和二进制位数 13.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问题而开发的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为特定需要而开发的面向问题的各种应用程序;二是为方便用户使用而开发的各种工具软件。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某公司的工资管理系统B)语言编译程序C)DOS D)UNIX 14.将二进制数1101101110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A)1555 B)1556C)1557 D)1558 15.下列各种进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A)(213)D B)(10A)H C)(335)O D)(110111000)B 16.如果在一个非零的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右边末尾添上一个“O”,则新数是原来的倍。 A)l B)2C)3 D)4 17.十六进制3FC3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是。 A)11111111000011 B)0111111100001l C)01111111000001 D)11111111000001 18.将十进制数25.31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9.4 B)19.5C)20.4 D)20.5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教案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教案 电子商务教研室 雷光圣

目录 第1讲中文OFFICE基础?WORD基本操作 (1) 1.1O FFICE的安装 (1) 1.2创建新文档的方法 (1) 1.3利用P OWER P OINT模板向导制作卡片: (6) 1.4查看和设置文档属性 (6) 1.5操作的撤销、恢复和重复 (7) 1.6获得帮助的信息 (7) 1.7文档文本的输入方法 (8) 1.8控制文档显示 (9) 1.9文档的多种视图 (9) 1.10文档浏览与定位 (10) 1.11区域的复制、删除和移动 (10) 1.12查找与替换 (10) 1.13文档保护 (12) 第2讲基本格式编排 (13) 2.1字符格式 (13) 2.2段落格式 (15) 2.3项目符号和编号 (16) 2.4边框与底纹 (19) 2.5制表位的使用 (21) 2.6首字下沉 (22) 2.7改变文字方向 (23) 2.8中文版式的设置 (23) 2.9背景设置 (25) 2.10格式刷的使用 (27) 第3讲文档页面设置与打印 (29) 3.1分节 (29) 3.2页面设置 (29) 3.3页眉和页脚 (32) 3.4页码 (34) 3.5打印文档 (34) 第4讲复杂表格的创建与编辑 (38) 4.1复杂表格的制作方法 (38) 4.2手动绘制斜线表头 (38) 4.3利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和设置表格格式 (39) 4.4将表格转化为文字和将文字转化为表格 (41) 第5讲图文混排 (43) 5.1绘制图形 (43) 5.2文本框 (45)

5.5数学公式的插入 (57) 第6讲文档高级排版技术 (60) 6.1样式 (60) 6.2脚注和尾注 (63) 6.3书签 (64) 6.4批注 (65) 6.5修订 (66) 6.6宏 (68) 6.7查看文档摘要与统计字数 (69) 第7讲处理长文档 (72) 7.1使用大纲视图组织文档 (72) 7.2使用主控文档 (73) 7.3使用交叉引用 (76) 7.4题注 (76) 7.5目录的编制 (77) 7.6使用WORD索引 (81) 第8讲综合设计POWERPOINT幻灯片 (84) 8.1幻灯片母版 (84) 8.2使用配色方案 (85) 8.3设计幻灯片放映 (88) 8.4运行和控制幻灯片放映 (96) 8.5打包 (99) 第9讲工作表的美化和工作簿的管理 (103) 9.1E XCEL工作表的美化 (103) 9.2管理E XCEL工作簿 (109) 第10讲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114) 10.1公式的输入 (114) 10.2函数的使用 (117) 第11讲数据处理 (122) 11.1数据筛选 (122) 11.2分类汇总数据 (130) 11.3合并计算 (132) 11.4数据分析 (133) 第12讲数据透视表和图表 (138) 12.1数据透视表 (138) 12.2图表 (143) 第13讲运用假设、统计分析数据 (153) 13.1数据有效性定义 (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