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文本:大坡林场经营方案

合集下载

林场经营管理方案

林场经营管理方案

林场经营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林场经营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原则:(1)科学性:依托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和实施;(2)可行性:管理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顺利实施;(3)综合性:充分协调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实现多方面的平衡。

三、林场规划管理1.林业资源调查:对林场内的林木、动植物和土地等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林场的资源状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林场规划编制:依据资源调查结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的林场经营规划,包括林木更新、生态修复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等内容。

四、林业生产管理1.林木种植与管理:以推进林木育苗、造林、抚育、疏伐和更新等工作,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出。

2.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

3.地面管理:对林场的土壤进行保护、改良和培肥,保障林场的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五、林业经济管理1.林产品加工与销售:加大林产品加工和销售力度,提升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林产品价格政策:依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合理调整林产品价格,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3.资金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合理分配经费,提高林场运营的资金效益。

六、生态环境管理1.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提升林场的生态效益。

2.水土保持:采取合理的林业经营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七、社会管理1.人员管理:制定人员管理方案,优化岗位配置,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

2.安全管理:加强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社会公益性项目:开展与林业相关的社会公益性项目,提升林业产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正常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保护林场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是林场经营的重要基础。

在森林经营方案中,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应是第一要务。

具体措施包括:1. 林木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计划,根据森林类型和树种特性,进行灌木、林分和立地的合理调整,减少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对林木的影响,并在关键时期进行防治病虫害等保护工作。

2. 水土保持加强森林湿地保护、河流水源地保护、陡坡地保护、远离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草地、农田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活动,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增加森林面积与种植多样性。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促进物种多样性。

二、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保护林场生态环境的前提,也是实现森林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森林资源的利用包括木材产业、林下种植产业和旅游产业等多个方面:1. 木材产业加强林木采伐量控制和合理分配,确定不同树种的最佳采伐年限和写德计划。

在卫生、材料和微照顾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和持续化等手段提高木材生产效率,加强木材加工工序控制和质量监测,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 林下种植产业利用林下空间实现林下经济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种植与采伐相适应的营林果、药材、竹材、蔬菜、饲料等林下经济作物,增加林场经济收益。

3. 旅游产业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推动林场经济发展。

加强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探索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发挥旅游对优质林产品的需求引领作用。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2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2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第一部分:引言1. 背景说明:介绍全省国有林场的概况和当前的森林经营情况。

2. 目标设定:明确本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二部分: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1. 森林资源调查:对全省国有林场进行全面的森林资源调查,包括森林面积、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等。

2. 森林资源评估:基于森林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森林资源的评估,包括生态功能、经济潜力等。

第三部分:森林经营目标和策略1. 森林经营目标:根据森林资源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森林经营目标,包括增加木材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等。

2. 森林经营策略:根据森林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包括森林改造、林木培育、防治病虫害等。

第四部分:森林经营项目1. 木材采伐计划: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木材采伐计划,包括采伐量、采伐方式、采伐期限等。

2. 林木培育项目: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林木培育项目,包括苗木培育、造林、更新等。

3. 森林保护项目: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森林保护项目,包括病虫害防治、火灾防控、非法砍伐打击等。

第五部分:森林经营保障措施1. 法律法规支持:明确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法律法规依据,提供法律支持。

2. 资金保障: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资金保障计划,包括财政拨款、森林经营收入等。

3. 技术支持:提供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所需的技术支持,包括林业科研、技术培训等。

4. 人员培训: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人员培训计划,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第六部分:森林经营效果评估和调整1. 经营效果评估: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效果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进行经营效果评估。

2. 经营调整:根据经营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结语:本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全省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全省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优化利用。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国内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森林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林业经济的重点,林场的经营方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目的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实现平衡。

设计林场资源调查在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林场的自然环境、林种组成、森林覆盖率等信息。

通过资源调查,可以得出林场的森林资源状况和潜力,并为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规划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林业规划。

林业规划包括林场的计划林木种类、基地整合、造林、抚育、采伐等方面。

通过林业规划,可以科学地进行森林经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示范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要注重技术示范。

可以通过园区的建设,建立起技术示范基地,进行嫁接、育苗、肥料、植保等技术研究和示范。

通过技术示范,可以不断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和水平。

全过程管理林场森林经营需要进行全过程管理。

包括种植、抚育、采伐、运输等每个环节的管理。

通过全过程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森林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保障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平衡。

科技创新林场森林经营要注重科技创新。

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媒体,推广知识、进行技术推广和信息交流。

同时,可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开展森林经营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和水平。

实施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

可以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由领导、技术专家、员工代表等组成,负责森林经营的决策和实施。

同时,加强对森林经营过程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森林经营方案按计划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结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是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背景林场是我国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掌握的大面积森林资源,并专门设置机构进行经营、利用和保护的单位。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是指在林场管理范围内对森林资源进行计划性、系统化的经营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经营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保持森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2.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增加林场经济收入;3.改善森林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4.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政策国家对林场森林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保障,主要包括:1.加强林场工作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经济管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增加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3.改革森林产权制度,推进森林资源的产权化和市场化,形成规模化的经济运作模式;4.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维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

经营策略在实施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时,应采取以下策略:1.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包括种植、育苗、疏伐、抚育、防火等方面;2.种植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显著的优质树种,逐步优化森林结构;3.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推行集约化经营,推进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5.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的安全生产;6.推动林场经济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风险控制在林场森林经营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如松材线虫病、松树斑点萎凋病等;2.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森林火灾、洪涝灾害等;3.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市场价格波动、政策风险等。

为了降低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按照规定制定经营计划,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2.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制定应急预案;3.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开拓多种经济来源。

结语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对于推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森林是我们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个资源型国家来说。

林场是指由国有或农民、企业所有的林地,是我国林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科学合理的经营林场,保障生态环境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林场森林经营的必要性林场森林经营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森林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代表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森林的恢复和保护与经济利益相互作用,生态恢复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

林业的经营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

对于国家来说,林业是耕地以外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

森林资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是很大的,而即使森林资源没有直接进入财政收入,它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林场森林经营模式实行轮作伐,周年管理轮作伐是指以林分或林带为单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或近似的分段,分段进行不同目的的伐控和更新等操作资料。

恢复修建道路是开展轮作伐的前提,开展轮伐的同时,周年管理实行集约化生产,建立林场能力指标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非砍伐森林经营非砍伐森林经营是指采取适宜的森林经营手段,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利用,但不包括伐柿,如采挖食用菌和林下牧草、茶叶、药材、水泥、松树樹胶等产品都是非砍伐森林经营活动。

在实行非砍伐森林经营的同时,要加强森林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林业经营生态林业经营是指以促进生态修复和提高林业生态效益为重点的森林经营。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生态林业经营是切实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重点实施生态抚育、生态经营、生态修复等工程,通过植被恢复、土地治理、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生态安全。

林场森林经营的具体步骤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经营计划是林场森林经营的基础。

通过对林业资源调查和盘点,制定出森林经营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确保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地经济效益。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简介林业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林场是重要的森林经营单位,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制定详细的森林经营方案。

本文将介绍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过程和内容要素。

制定过程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了解当地森林资源情况了解当地森林资源情况是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

需要对当地的森林水土情况、物种组成、资源储量和年际变化等进行全面了解,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

第二步:明确森林经营目标和任务根据对资源情况的了解和保护需求,明确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主要包括森林经营的质量、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目标要求,以及经营活动的范围、实施方式和时间周期等方面的任务规划。

第三步:确定经营策略和方案针对森林资源的特点和经营任务的要求,制定经营策略和方案。

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的内容、工作量、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具体规划,以及经营活动的风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制定。

第四步:落实森林经营计划按照制定好的森林经营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计划安排和任务分配,并落实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改进措施,以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内容要素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内容要素:经营目标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要求清晰明确,包括经营目标和任务规划两部分。

经营内容对森林经营的内容、范围和实施方式进行明确规划,包括种植、育林、保护等方面。

任务分配对森林经营计划进行具体化,对经营活动的工作量、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进行明确规划和任务分配。

风险评估制定针对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和保障措施,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和疫情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成效评估制定森林经营计划的效果检查和考核标准,进行定期的成效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结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是森林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落实,才能为森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XX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XX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XX市XX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7-2025年)XX市XX林场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7年12 月名称:XX市XX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7-2025年)编制单位:XX市XX林场技术支持单位: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发证机关: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法人代表:审核:(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审定:(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XX市XX林场场长)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报告执笔:主要编制人员XX市XX林场: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前言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工作,积极探索不同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要求各单位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根据XX市XX林场的委托,由XX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和XX市XX林场共同负责《XX市XX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7-2025 年)》编制工作。

2017 年9 月至2017 年10 月,编制工作组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和讨论会,并就方案初稿征求了XX市林业主管部门、XX市XX林场相关单位意见,几易其稿,完成了送审稿。

本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围限于林场经营的场内和场外的林地,面积为5342.9hm2。

主要内容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森林经营类型组织与技术措施设计、森林采伐规划、森林培育规划、非木质资源培育利用及生态旅游规划(建议性)、森林健康与保护规划、营林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科技及人才支撑规划、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经营方案实施保障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概况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国营大坡林场位于平坝县西北部的安凤林区,场址位于齐伯公路16公里处,进场支线公路1.5公里,东经23.3°,北伟35.6°,距省城贵阳60公里,安顺57公里,经营区南北宽4.5公里,东西长11公里,呈长方型分布,地跨平坝县十字、齐伯两乡,与清镇市甘沟林场相毗邻。

1.1.2 地貌国营大坡林场地势以中低山为主,系“安凤林区”中部主要林段,海拔在1360-1670m之间,平均海拔1588米,属中中山地貌,山脉为东西走向,西高东低。

1.1.3 水文、气候大坡林场属乌江水系,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暧湿共节,年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相对湿度80%。

适宜各种动植物正常生长生活所需要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针、阔叶乔木生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1.4 土壤国营大坡林场,土壤主要以黄壤为主,地质属煤系砂页岩。

土壤深厚肥沃,土层多为中~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4.5~6.5,水湿条件较好。

1.1.5 植被国营大坡林场地带性原生植被为北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现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柳杉,楠竹,灌木树种主要有月月青、悬钧子、火棘等。

1.2 社会经济条件1.2.1经济条件平坝县作为贵阳市和安顺市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交通、通讯发达,是贵州省主要产粮大县,有六个万亩金品粮油大坝,同时是红枫湖,百花湖两湖水源的主要上游,肩负着保护贵阳市生活用水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是我县的基本发展战略。

近年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就巨大。

2008年,全县总人口35.54万人,农业人口27.4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322962万元,林业产值628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930元。

大坡林场属平坝县重点林区,林业特色优势突出,于2008年申报批复实施市级森林公园,林业支撑作用明显,开发潜力广阔,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平坝是其发挥优势、加快崛起的重要举措和长远之计。

1.2.2 交通运输国营大坡林场交通十分便捷,场部距县城16公里,距省城贵阳60公里,安顺57公里,贵州省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引子度电站平(平坝)——引(引子度)公路贯穿全境,距贵昆铁路25公里,距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镇高速公路16公里。

地跨平坝县十字、齐伯两乡,与清镇市甘沟林场相毗邻,林场经营区内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与乡、村公路构成了方便的公路网,四通八达,运输方便,为林业生产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有利于林场的经营管理及木材生产和流通。

1.3 林场森林经营状况1.3.1 管理机构国营大坡林场建场的主要目的是绿化荒山荒地,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对木材及其制品的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作用,属于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财政拨款差额管理事业单位,隶属县级财政管理,实行“县办、局管”的管理体制。

国营大坡林场是平坝县唯一的国有商品林林场,场部设有综合办公室、生产科、供销科、护林队、财务室等5个科、室、队。

建场以来,该场在林业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良种壮苗、林业建设、多种经营、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和骨干作用,承担了林区安全、森林资源培育、种苗培育等多重任务。

为全县林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3.2 职工状况国营大坡林场有在职职工19人,其中干部3人、工人16人。

离退休人员24人。

在职人员19人中,管理人员3人、办公室2人、护林队5人、供销组5、生产队4人;在岗人员学历结构:中专学历3人,高中学历16人。

初级职称19人。

1.3.3 森林经营国营大坡林场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现代林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

从一有种子就上山造林到培育良种壮苗造林,从直播造林到挖水平带加大穴回表土造林;从劈草抚育到全锄抚育、下基肥、幼林追肥;从粗放抚育管理到注重干形培育等等措施,采用了多种现代林业技术方法,提高林木的速生丰产,取得了丰硕的经营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

利用良种壮苗营造的柳杉、杉木林当年造林生长可达到1m以上,第二年1.5米以上,三年可郁闭成林,比普通组乡村造林提早两年郁闭。

林木生长量平均高出3个百分点,林木每公顷蓄积在同种林分中高出25%,出材率高出5-8%。

近几年来,国有大坡林场加大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无节良材等。

2006至2008年,新造林面积1003.2亩,其中速生丰产柳杉、杉木林950亩,占造林总面积的95%以上,抚育间伐面积222亩。

各优势树种平均每亩蓄积量为:马尾松198.9M3/公顷、杉木304.21M3/公顷、柳杉442.2M3/公顷、华山松225.1M3/公顷。

1.3.4 产值利润国有大坡林场资产总额为6995.5万元,其中林木资产6900.5万元,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95万元。

2004-2008五年经营期内实现经济总收入712.3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65.22万元。

第二章森林资源本次森林经营方案以2006年底的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通过补充调查,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以2008年未更新后的森林资源数据作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

2.1、森林资源数据更新1、2006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经营总面积10185亩。

林地面积10085.4亩。

非林业用地99.6亩。

有林地9811亩,其中乔木林9729.7亩,竹林81.3亩。

苗圃地95.3亩,采伐迹地132.5亩,火烧迹地9.9亩,无立木林地36.7亩。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详见附表1-1,有林地各树种、面积、各龄组蓄积详见附表1-2。

2、林分面积、蓄积数据变化。

用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各树种、龄组、小班林分资源面积、蓄积减去2006-2008年采伐的相应树种、龄组、小班采伐的面积、蓄积和零星受灾林木清收蓄积。

2006-2008年采伐统计详见附表2-1,2-2。

采伐及清收后的乔木林资源状况详见表3-1。

竹林面积株数详见表3-2。

3、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用2006年各类土地面积加上相应地类面积增加数减云相应地类面积减少数。

更新后各类土地面积详见附表4。

4、数据更新。

2008年底各树种、龄组林分资源蓄积更新数据=调整后的资源数量(2006年资源数减去近3年的消耗数)×(1+生长率)3。

5、生长量测算。

各树种生长量计算采用下列公式:n m生长量=∑∑2008年资源数量×(生长率)i=1j=1其中:i:各树种(组)j:各龄组生长率确定按照省林业厅下发的贵州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贵州省优势树种生长率》一览表。

各树种、龄组林分资源蓄积生长量详见附表5。

2.2 森林资源现况经资源数据更新后平坝县国营大坡林场经营总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森林覆盖率88.76%。

林分面积9039.7亩。

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华山松、柳杉和阔叶类。

经营区内林地立地质量好,生长潜力大,林木总蓄积量145825 m3,林分平均产量16.13M3/亩。

竹林81.3亩,51490株,平均产量为633株/亩。

2.2.1 各类土地面积大坡林场经营总面积10185亩,其中林地面积10085.4亩,占99.02%,非林地面积99.6亩,占0.98%。

林地中,有林地面积9039.7亩,占林地面积的89.6%,有林地中,商品林面积9039.7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00%。

苗圃地面积132.5亩,占林地面积的1.3%,未成林造林地913.2亩,占林地面积的9.1%。

非林地面积99.6亩中,为办公楼、住宿区、球场及附属设施公路等占地。

2.2.2 林分面积、蓄积国营大坡林场林分总面积9039.7亩,林木总蓄积量145825 m3,均为人工林。

按龄组统计为:幼龄林面积646.8亩,占林分的7.16%;中龄林面积622.2亩,占林分的6.88%;近熟林面积325.5亩,占林分的 3.6%;成熟林面积5280.7亩,占林分的58.54%;过熟林面积2083.2亩,占林分的23.82%。

按树种统计为:马尾松面积3960.1亩,蓄积56770M3,分别占43.8%和38.9%;杉木2091.1亩,蓄积40378M3,分别占23.1%和27.7%。

华山松1793.6亩,蓄积25042 M3,分别占19.8%和17.3%。

柳杉967.3亩,蓄积23513M3,分别占10.7%和16.1%。

硬阔54.3亩,占0.6%;软阔92亩,蓄积122M3,分别占1%和0.1%。

变化情况见下表:表2.1.2-1大坡林场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表2.1.2-2大坡林场林分面积、蓄积按树种统计表2.2.3 竹林面积、株数国营大坡林场现有竹林楠竹81.3亩,占林分总面积的0.9%,4-5度竹51490株。

2.2.4 林分蓄积生长量国营大坡林场林分总面积9039.7亩,林分蓄积年生长量为10976 m3。

其中:幼龄林年生长量为492 m3,中龄林年生长量为4509 m3,近熟林年生长量为390 m3,成熟林年生长量为4255 m3,过熟林年生长量为1330 m3。

2.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2.3.1 林分面积变化国有大坡林场经营区总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非林地99.6亩,与2006年二类调查面积相同。

有林地面积比2006年减少771.3亩,减少面积为2006年冰雹灾害,2007年风灾和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地势较高、当风的成过熟林倒折成片清收采伐的771.3亩面积。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面积增加913.2亩,其中:2005年采伐迹地造林95.3亩,火烧迹地造林9.9亩,无立木林地造林36.7亩,2006-2008采伐迹地造林771.3亩。

苗圃地增加37.2亩,为2005年采伐迹地造林37.2亩新增苗圃地面积。

竹林面积81.3亩,与2005年相同。

林地面积变化情况见下表:表2.2.1大坡林场林分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2.3.2 林分蓄积变化国营大坡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比2006年增加13816m3。

三年林分蓄积生长量为39545 m3,林木采伐25729 m3(其中:受灾林木清收14344 m3,受灾林分采伐11385 m3)。

详见表2.2。

表2.2 .2 各类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m32.3.3 用材林龄组结构变化国营大坡林场有林地面积减少771.3亩,蓄积增加13816m3。

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37.5亩,蓄积增加796m3;中龄林面积减少11.4亩,蓄积增加8179m3;近熟林面积相同,蓄积增加991m3;成熟林面积减少567.2亩,蓄积增加2531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