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江永县黑山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修正

合集下载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造〔2018〕5号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造〔2018〕5号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造〔2018〕5号各市州、县市区林业局:现将《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建议和问题,请向省厅反馈。

附件: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湖南省林业厅2018年6月27日附件湖南省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全面推动我省森林经营工作,提升森林质量,探索森林经营新路径,展示森林经营新成果,推广森林经营新经验,加强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湖南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和《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湘林造〔2016〕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是指经省林业主管部门确认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杉(松)树大径材培育、珍贵树种培育、毛竹丰产林培育、油茶高产林培育、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碳汇林经营等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

第三条示范基地申报条件。

1、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森林经营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每年有资金投入。

2、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积极性高,有比较完善的办点示范工作机制,当地有良好的森林经营习惯。

3、申报示范基地的林分经营水平较高,立地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集中连片,权属清晰。

4、示范基地规模适度。

示范基地辐射经营面积1万亩以上,核心经营面积根据示范类型而定,其中:近自然森林经营重点选择符合近自然森林经营基本要素且已开展或准备开展近自然经营试点的林分,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以上”均包含本数,下同);杉(松)树大径材培育重点选择长势较好、林相整齐、有培育前途的中龄林,相对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珍贵树种培育重点选择目的树种珍贵、目标树明确、培育基础良好、最终形成多树种混交林相、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毛竹丰产林培育重点选择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培育水平较高,竹种质量好、有培育前途、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油茶高产林培育重点选择立地条件较好、使用良种壮苗标准化栽培、树体长势良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远离矿区砖区等污染源、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重点选择沟渠已经成型、网格规范、林网控制农田面积10000亩以上;碳汇林经营重点选择已启动或准备启动碳汇林建设的区域,建设规模20000亩以上。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场森林经营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正常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保护林场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是林场经营的重要基础。

在森林经营方案中,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应是第一要务。

具体措施包括:1. 林木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计划,根据森林类型和树种特性,进行灌木、林分和立地的合理调整,减少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对林木的影响,并在关键时期进行防治病虫害等保护工作。

2. 水土保持加强森林湿地保护、河流水源地保护、陡坡地保护、远离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草地、农田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活动,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增加森林面积与种植多样性。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促进物种多样性。

二、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保护林场生态环境的前提,也是实现森林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森林资源的利用包括木材产业、林下种植产业和旅游产业等多个方面:1. 木材产业加强林木采伐量控制和合理分配,确定不同树种的最佳采伐年限和写德计划。

在卫生、材料和微照顾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和持续化等手段提高木材生产效率,加强木材加工工序控制和质量监测,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 林下种植产业利用林下空间实现林下经济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种植与采伐相适应的营林果、药材、竹材、蔬菜、饲料等林下经济作物,增加林场经济收益。

3. 旅游产业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推动林场经济发展。

加强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探索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发挥旅游对优质林产品的需求引领作用。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二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二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范本。

全省国有林场应根据森林资源现状、经营目标和政策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经营与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策略和措施。

并将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森林经营方案;国有林场;编制范本一、背景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是根据国家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和全省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一项重要规划。

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该方案,旨在促进全省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经营和利用的有机统一。

二、编制原则1. 依法依规。

方案的编制过程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方案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2. 整体性和系统性。

方案的编制应全面考虑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经营与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协调一致性。

3. 可操作性。

方案应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强,方便实施和管理。

4. 风险评估。

方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对策。

三、主要内容1.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1)合理划定森林资源保护区和经营区的界线,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森林资源的抵御能力。

(3)加强林地经营管理,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加强对林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5)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经营与发展(1)制定森林经营和发展的长期规划和中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森林经营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作,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高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

(4)加大对森林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乱采滥挖等行为。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林业分类经营几个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林业分类经营几个有关问题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林业分类经营几个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湘林政[1999]18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林业厅
【发布日期】1999.11.02
【实施日期】1999.11.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林业分类经营几个有关问题的通知
(湘林政[1999]18号)
各市州林业局:
根据全省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和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现将目前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规划工作中的几个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提高生态公益林比重问题。

目前各市、州正在紧张地进行编制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规划工作,进展较快的怀化和自治州已经评审。

怀化市远期规划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52.7%。

根据省人民政府湘政[1999]31号文件有关决定和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同志最近在湖南考察通报的有关情况,以及国家林业局林业分类经营办公室有关同志对我省林业分类经营工作检查的意见,我省各地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
偏小,不利于建立健全森林生。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2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2篇)

202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范本第一部分:引言1. 背景说明:介绍全省国有林场的概况和当前的森林经营情况。

2. 目标设定:明确本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二部分: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1. 森林资源调查:对全省国有林场进行全面的森林资源调查,包括森林面积、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等。

2. 森林资源评估:基于森林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森林资源的评估,包括生态功能、经济潜力等。

第三部分:森林经营目标和策略1. 森林经营目标:根据森林资源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森林经营目标,包括增加木材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等。

2. 森林经营策略:根据森林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包括森林改造、林木培育、防治病虫害等。

第四部分:森林经营项目1. 木材采伐计划: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木材采伐计划,包括采伐量、采伐方式、采伐期限等。

2. 林木培育项目: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林木培育项目,包括苗木培育、造林、更新等。

3. 森林保护项目:制定全省国有林场的森林保护项目,包括病虫害防治、火灾防控、非法砍伐打击等。

第五部分:森林经营保障措施1. 法律法规支持:明确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法律法规依据,提供法律支持。

2. 资金保障: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资金保障计划,包括财政拨款、森林经营收入等。

3. 技术支持:提供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所需的技术支持,包括林业科研、技术培训等。

4. 人员培训: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人员培训计划,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第六部分:森林经营效果评估和调整1. 经营效果评估:制定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效果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进行经营效果评估。

2. 经营调整:根据经营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结语:本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全省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全省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优化利用。

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作业设计

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作业设计

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作业设计一、背景介绍国有林场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管理单位,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等重要职责。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破坏性开发等问题,导致了许多国有林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下降等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决定开展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

二、目标和意义1.目标:通过试点工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有林场的可持续经营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2.意义: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乡村振兴。

三、试点范围和内容1.试点范围:选择若干个具备条件的国有林场进行试点工作。

2.试点内容:–制定森林资源管理规划:根据国有林场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规划,明确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

–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森林火灾防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国有林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发和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增加经济收入。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有林场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调整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推动森林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试点工作流程1.确定试点单位:根据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条件,选取若干个具备条件的国有林场作为试点单位。

2.制定试点计划:对选定的试点单位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试点计划,明确试点的目标、内容、时间节点等。

3.实施试点工作:按照试点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试点工作。

包括制定和落实森林资源管理规划、加强生态保护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开发生态旅游业等。

4.监测和评估:对试点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总结经验和推广:根据试点工作的实际效果,总结经验,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国有林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场规〔2021〕6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场规〔2021〕6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场规〔20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林场管理,促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我局组织修订了《国有林场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10月9日附件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有林场管理,促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有林场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国有林场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利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性事业、企业单位。

第三条国有林场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培育森林资源,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第四条国有林场应当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禀赋、生态建设需要等因素,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发展动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林场管理工作。

跨地(市)、县(市、区)的国有林场,由所跨地区共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六条国有林场依法取得的国有林地使用权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使用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七条国有林场应当依法对经营管理范围内的森林等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主要职责包括:(一)按照科学绿化的要求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组织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二)按照严格保护和科学保护的要求,组织开展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按照科学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原则,组织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工作;(四)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试点示范、生态文化、科普宣传工作;(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一、背景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国有林场的经营与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

如何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森林经营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的本文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以规范林场的经营行为和提升经营效益,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

三、原则•以保护森林资源为核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四、具体措施4.1 林木种苗培育国有林场要加强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管理,确保各类优良树种的生长离子和科学配置。

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林木抗逆能力和经济价值,降低成本,提高保护效益。

4.2 林地养护国有林场要加强林地养护工作,保持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护林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4.3 林木采伐国有林场要理性开展林木采伐,根据林场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制定采伐计划,确保采伐量控制在可持续范围内。

加强林木采伐技术和质量控制,提高采伐效率和降低采伐成本。

4.4 林业加工业国有林场要发展林业加工业,提高林业产业链的完备性和竞争力。

加强创新和技术升级,完善加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

4.5 森林旅游业国有林场要发展森林旅游业,挖掘林业资源的旅游价值,推广特色旅游品牌。

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自然生态保护。

五、实施计划5.1 短期计划•加强种苗培育和管理工作,推广优良树种,实现种苗自给能力•完善林地养护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护林人员技能和服务能力•切实控制林木采伐量,提升林木采伐质量和效率5.2 中期计划•发展林业加工业,挖掘林业资源的产业价值•推动森林旅游业发展,打造园林风光和休闲旅游品牌•加强质量监控和效益考核,推行经济责任制5.3 长期计划•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加强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推广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六、总结本文提出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以科学管理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保护森林资源为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概况黑山国有林场位于江永、江华、道县三县之间的萌渚岭山脉铜山岭西北坡。

地理坐标东经111°29′--111°31′,北纬25°13′--25°15′,全场东西宽约6.6公里,南北长约7.7公里,总面积2768.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27.8公顷。

东与江华县桥头铺镇为邻,西与江永县上江圩镇毗邻,南与江永县黄甲岭乡相接,北与道县祥霖铺镇交界。

江永县黑山国有林场始建于1974年,1991年根据湖南省林业厅湘林场[1991]2号文件批准纳入国有林场行业管理。

行政区域辖管六个工区和一个行政村,场部驻老屋场工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

黑山国有林场属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性为企业管理的正科级单位,业务隶属市林业局领导,行政隶属江永县人民政府领导。

二、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林场境内中、低山地貌占绝对优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最高海拨铜山岭967.4米,最低海拨东宅自然村218.1米,相对高差749.3米,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等。

2、气候、水文黑山国有林场气候属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湿润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年内雨季明显,但降水量分配不均,多年前涝后旱;光照充足,但温光水配合不协调。

据县气象局的1991年~2008年资料记录统计:年平均气温约18.4℃,年降水量1586.7毫米,多集中在六、七两个月,年日照1453.6小时,无霜期302天。

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霜灾、冰雪雨冻灾等。

3、土壤黑山国有林场境内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风化物。

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海拨218~400米为红壤区,400~600米为黄红壤区,600~960米为山地黄壤区。

土壤受高温、多雨及植被的影响,淋溶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丰富,速效磷含量缺乏。

石砾含量10~15%,土层厚度一般在70~100厘米,呈酸性。

土壤深厚肥沃,土质较疏松,通透性良好,适宜林木生长。

4、植被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原生植物被人为破坏严重,原生植物已不复存在,被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替代。

人工林主要以杉、松、柑、柚为主,天然次生林以松科、壳斗科植物为主。

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擦木、樟树、枫香、栎类、银木荷、泡桐、枫杨、南酸枣;灌木树种有檵木、柃木、杜鹃、盐肤子、胡枝子、冻绿等;地被物有蕨类、铁芒箕、五节芒等;竹类有零星毛竹和楠竹等;果木类主要有柑桔、橙子、香柚、桃子、梨子、板栗、杨梅等。

5、野生动物和矿产资源境内栖居着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麂、金猫、灵猫、山蛙、中华竹鼠、果子狸、野猪、獐、穿山甲、刺猬、猫头鹰、猴面鹰、黄腹角雉、灰腹角雉、瑶山鹿赡等三十余种。

林场境内蕴藏银、金、铅、锌、铜、锰、铁、锡、稀土等矿产资源;还有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料资源。

三、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条件该区域人口相对集中,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本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

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相对发展迟缓,林场大部分职工依然处在贫困线上。

2、交通情况辖区内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江永至林场场部和场部至河渊村已通了水泥路15公里。

林场距县城12公里,距洛湛铁路江永火车站6公里,距道县水运码头47公里。

场内有三条公路,即场部~河渊,场部~铜山岭电视台,两江口~县银铅锌矿,并联成网络状,与省道1862线相衔接。

因此,交通较发达,有利于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四、林场经营概况1、管理机构黑山国有林场属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正科级建制,行政属江永县人民政府领导。

林场始建于1974年,与铜山岭农场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员管理。

林场下设水口脚、两江口、庙山口、东风四个营林工区,场部设有办公室、财务室、营林股、人事股、森林公安黑山派出所等职能机构。

2、职工状况全场共有四个营林工区,经营管理面积2768.8公顷,总人口2600人,有职工542人,其中机关管理人员20人,在职职工358人,退休职工164人。

3、林场设施林场现有固定资产净值195万元;办公用房面积500平方米28间、仓库8000平方米、厂房4000平方米、猪舍5000平方米,职工住房21911平方米,小(Ⅱ)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二座。

基本实现了“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网络);有村道18公里和林道30公里,汽车1辆。

4、经济收入黑山国有林场在2008年以前,林场经济收入主要靠砍伐用材林和松树采脂来支撑。

2008年春节前,本场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的树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本场所有的雪压木已在2008年低价作了处理。

这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本场林业造成了毁灭性损害,导致本场今后森林可采资源枯竭,今后主要靠微薄的生态林资源保护费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维持,这些收入只能维持日常零星事务。

五、上期经营方案实施评价黑山林场在执行上一期《森林经营方案》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发展林场的经济和优化林场环境,以及确保林场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上一经理期,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375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67公顷,中幼林抚育间伐面积154公顷;实现净利润825万元,上交国家税费79万元。

林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收入逐年增加,职工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主要成绩1、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加强,取得了一定效果本场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模式。

通过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方式,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采取林果复合种植模式,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让职工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保障了生态建设的稳步发展。

2、经营管理措施有力,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本场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依法实施管护;严格执行森林采伐规定,认真做好作业设计,以采伐许可证为准控制采伐地块,实际采伐量控制在采伐限额内,总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内;切实加强林地林权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强化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开展多种经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场在以营林为基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努力发展加工业,为林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职工得到了实在的实惠。

4、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加强了科技兴林力度,努力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同时,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落实好林业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经费,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加大了对职工、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1、林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林业发展基础薄弱。

一是投入不足,致使本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基础设施落后。

二是林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林业管理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

三是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2、产品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投入有限,技术力量不强,导致全场的林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观念和经济落后等因素,广大职工缺乏继续再教育和定期培训的机会,素质得不到提高。

3、林场森林资源总量有所下降本次所调查的活立木蓄积总量为12704立方米,比上一经理初期所调查的活立木蓄积总量为67144立方米少,主要原因是2008年春节前,本场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的树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尤其是杉木、松树受损最重,有95%的植株受害,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急剧减少。

为了减少损失,2008年,全场清理雪压木总面积34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9216立方米,总出材量9608立方米。

其中,国有清理雪压木面积235公顷,活立木蓄积12500立方米,出材量6250立方米;集体清理雪压木面积107公顷,活立木蓄积6716立方米,出材量3358立方米。

另外,本场地处三县交界,边界地段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偷砍盗伐现象常有发生,这些都使森林资源减少。

4、林场资金来源渠道少,职工收入不高。

5、林分类型较为单一,纯林为主,整体生态功能较低。

第二章:森林资源一、各类土地面积全场土地面积2768.8公顷(国有1347.2公顷,集体1421.6公顷)。

其中林地面积2327.8公顷(国有1199.3公顷,集体1128.5公顷),占总面积的84.0﹪;非林地面积441.0公顷(国有147.9公顷,集体293.1公顷),占总面积的16.0﹪。

在国有林地面积1199.3公顷中,有林地面积为416.5公顷,占34.7﹪;疏林地面积为23.7公顷,占2.0﹪;灌木林地面积为454.7公顷,占37.9﹪;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172.1公顷,占14.4﹪;采伐迹地面积为83.9公顷,占6.9﹪;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为45.9公顷,占3.8﹪;辅助生产林地面积为1.5公顷,占0.1﹪;苗圃地面积为1公顷,占0.1﹪。

在集体林地面积1128.5公顷中,有林地面积为272.3公顷,占24.1﹪;疏林地面积为21.3公顷,占1.9﹪;灌木林地面积为499.8公顷,占44.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127.9公顷,占11.3﹪;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为206.2公顷,占18.3﹪;辅助生产林地面积为1公顷,占0.1﹪。

在全场林地面积2327.8公顷中,其中有林地面积为688.8公顷,占29.6﹪;疏林地面积为45.0公顷,占1.9﹪;灌木林地面积为954.5公顷,占41.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300公顷,占12.9﹪;采伐迹地面积为83.9公顷,占3.6﹪;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为252.1公顷,占10.8﹪;辅助生产林地面积为2.5公顷,占0.1﹪;苗圃地面积为1公顷,占0.1﹪。

全场有林地面积为688.8公顷,其中针叶林面积为320.5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46.5﹪;阔叶林面积为368.3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53.5﹪。

全场森林覆盖率为56.8﹪;林木绿化率为59.4﹪。

二、森林蓄积量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12704立方米(国有7305立方米,集体5399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1284立方米(国有6494立方米,集体4790立方米),占88.8﹪;疏林蓄积量1047立方米(国有568立方米,集体479立方米),占8.2﹪;散生木及四旁树蓄积量373立方米(国有243立方米,集体130立方米),占2.9﹪。

在国有乔木林蓄积量6494立方米中,其中用材林蓄积量3128立方(其中杉木3043立方米,国外松85立方米),占48.2﹪;防护林蓄积量3366立方米(其中马尾松48立方米,国外松25立方米,阔叶树3293立方米),占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