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为何没有百年老店中国经营百年老店.doc
中国老板为何不愿做“百年老店”?

真言Focus焦点热议文/逸尘“青岛天价虾事件”并非特例,笔者曾听说过一桩极神秘、极诡异的鬼屋宰客奇案。
鬼屋宰客奇案一个福建人,到某地做生意,入住宾馆之后,就出来找酒吧,找到了一家,很温暖很有情调那种。
服务也周到,只是不见客人。
他坐下来,点了杯名堂怪异的饮料,尝了尝,感觉不好喝,就要结账走人。
账单开出来,5800元。
福建人知道误入黑店了。
与老板理论。
老板也够温柔,巨大的菜刀直接架脖子上,让他给熟人打电话送钱来。
福建人万般无奈,只好照办。
好不容易等熟人把钱送来,脱身后立即报案。
派出所比较尽职,所长亲自出马,让福建人领路,杀奔黑店。
到了地方,大家全都惊呆了。
福建人把大家带到的地方,根本没有酒吧,路灯下一座黑黝黝的废弃建筑物,没有门窗,没有屋顶,四面墙壁只剩下两面,再加上呛人的霉气味,感觉这地方已经被废弃了几百年了。
中国老板为何不愿做“百年老店”?这地方明显不对……警员们让福建人再仔细想想,福建人也懵了,左看右走,感觉就应该是这里。
可这明明是间破败的鬼屋,他难道是遇到鬼了?警员们当时亢奋不已,一辈子听人说鬼说怪,这次终于碰到了。
于是众人精神抖擞,立即去捉妖拿怪。
到了第二天,才终于查清楚。
原来,福建人去的那家酒吧,千真万确就是那破败的废弃建筑物。
当时,酒吧已经歇业,老板招了人手,要拆除酒吧,翻新加盖。
正要动手,福建人兴冲冲地来了。
当时老板就想,嗯,先做完这单,再拆也不迟。
于是立即恢复营业。
可等福建人一开口,哦,原来是个外地人,要不,反正也是最后一单,咱们就狠狠地宰他一刀?说宰就宰,于是老板一杯兑水的醋汁,开出5800的天价。
敲诈完毕,众人立即急如星火,拆门御窗掀屋顶,连墙壁也推倒两面。
感觉福建人就要带警员找来了,众人一声呼哨,迅速撤离。
老板本以为,警员看到一幢废弃建筑,多半会斥骂客人记错了地方,自己也就没事了。
可万万没想到,鬼屋激起了警员的好奇心,非要破此怪案不可,最终老板认栽赔偿客人。
这件事,除掉玄异色彩,其实跟“青岛天价虾事件”没多大区别,表面看这是经营者道德水准问题,而深层上,其实是产权设计的问题。
中国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国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一)中国餐饮业老字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自身因素(1)缺乏品牌理念“老字号”企业通常表现为品牌宣传跟不上、价值提升不足、品牌延伸不科学,发展“老字号”应保持其老的特色,突出符号特征,如全聚德就让人想起烤鸭,杏花楼让人想起月饼;“老字号”企业的品牌和创新意识淡薄,产品及服务严重滞后、缺乏品牌运作、品牌许可不当、品牌共有也株连着老字号。
[9](2)企业机制束缚作为竞争性行业,让餐饮业回归民营似已成为“老字号”的重要选择。
历史上“老字号”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因为“东家”对自己的财产负责,老字号在经营上的效率及品牌责任感都很强。
而现在的老字号,则面临着国有企业的诸多发展困境。
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不高。
[12](3)人才不足并且流失严重老字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有技术,主要靠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方式传授其独有的技术,由于老字号企业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工资待遇、企业环境方面的先天不足,不仅使老字号吸引不来优秀人才,还面临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老字号人才的流失率达40%。
[13](4)营销方式落后绝大多数老字号企业没有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没有意识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品牌宣传国际化的重要性。
在2004年7月份的全国服务业展览上,不少外国游人对参展的老字号企业很感兴趣,但都反映中国老字号品牌没有对应的英文名称,根本记不住。
他们希望能像可口可乐有相应的中国名字一样,中国的老字号企业也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容易传播的国际版名称。
2.环境因素(1)国家没有给予必要的扶持这些年,尽管国家希望这些“老字号”国有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甚至也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根本关注“老字号”企业在产权改革、激励机制、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改革,国家给了“老字号”企业财产,但没有给他们长远生存的出路。
(2)产品地域局限性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无论是创始发明者还是发明时间都注定了老字号的地方色彩,这一方面有利于特色的树立,却又限止了企业向外扩延。
为何中国难出百年企业

为何中国难出百年企业作者:吴晓波来源:《商界评论》2014年第12期在中国古代,如果你“立志”要做贪官,一定要到五百里以外,因为碰不到什么家里人了。
八年十年以后回到家乡,用贪来的钱去修桥、铺路、买义田、修义学、修宗祠、修族谱,便成了“大善人”,死后牌位辉煌地树在宗祠里面,最重要的是,这与你以前是不是贪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中国由此变成了宗族社会。
经济上,则出现了商帮经济。
中国有商帮的概念也是明朝以后,首先是山西晋商,然后是安徽徽商,广州则出现了十三行商人。
几个种姓控制了重要经济命脉。
具体来看,晋商、徽商、十三行,他们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但是,在中国整个的文明历史上,晋商、徽商、十三行商人,在中国的史书上是没有出现过他们的名字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所获得的财富都是政府给予他们的。
虽然商帮经济造成了中国一些显赫家族长达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富足,但是它在历史上一点都不重要,甚至败坏了长期以来的中国商业文明。
也因为这样,中国没有办法出现独立的商人阶层和企业家阶层,所有的财富没有办法在工商业里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获得发展。
一个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他的书里讲过一句很可悲的话,“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孩子不再是商人”。
这真是中国历史上可悲的现象。
我们现在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企业?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的有产阶级在1956年一季度被连根拔起。
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全会上说,要让资产阶级在中国土地上绝种。
这句话之后,中国各个城市都掀起了一场名为“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运动,使得整个有产阶级被彻底连根拔起。
如果没有1956年的这场运动,中国一定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年企业,因为很多行业,比如做钱庄、做布鞋、做药店、做打铁铺,这些企业只要在一个地区稳定发展,就能做成百年企业。
日本就有很多五百年以上的企业,比如鞋店、豆腐店,甚至还有一家千年企业——金刚组,是修寺庙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企业家阶层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既没有传承传统的人,也没有道统。
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探讨

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变得更加关键。
老字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传统墨迹、药房和餐饮业是老字号的主要代表。
随着新的消费趋势出现,老字号也需要转型升级,保持生机和创造力。
首先,老字号需要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老字号仍然以传统方式经营。
因此,老字号实现转型升级非常必要。
与此同时,老字号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老字号需要积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老字号扩大影响力和提高市场知名度。
老字号可以通过宣传和营销活动利用互联网,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到门店消费。
此外,老字号可以将自己的传统技艺、文化和故事与新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
最后,老字号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
老字号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传承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传人,也需要管理和经营的专业人才。
因此,老字号需要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老字号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能够高效地管理业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老字号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老字号注重顾客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并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老字号才能继续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在现代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探讨

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到市场的冲击以及各种新兴企业的涌现,老字号的生意逐渐遇到了一些问题。
然而,老字号在市场中也有不可替代的的位置,应当探讨维护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之路。
老字号是指继承了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经过历史时间的洗礼而长期存在、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声誉或者代表一个区域特殊文化、技艺、风味和质量的企业。
老字号具有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技艺传承和品牌信誉等优势,值得被保护和发展。
然而老字号也面临一些困扰。
一是受到新兴企业的冲击。
一些新兴企业在技术、品质、服务、价格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给传统老字号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二是消费者认知有所不足。
由于广告宣传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有时候消费者并没有完全了解到老字号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三是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生产环境、生产技术、消费环境和各种政策等都在不断变化,给老字号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考虑以下措施,以维护老字号的经营现状:一是保护老字号的品牌和特色。
由于老字号在文化传承、技艺传承和品牌信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该通过保护品牌和特色,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这些老字号的鲜明特点。
保护品牌和特色不仅能够避免国内市场对于外来品牌的“跟风潮”,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更加认识到这些老字号的文化背景和消费理念,从而增强对老字号的信任和忠诚。
二是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开展营销活动是提高老字号品牌知名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牌,由此,通过一系列活动,将老字号推向市场的一线,让老字号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三是推广老字号的优势和特点。
对于大量的消费者,他们觉得自己的身边有很多老字号,但是却不清楚特色在哪里,简单寻找即可找到代替品,这将导致这些老字号的生意不断缩减。
因此,随着市场的变化,老字号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推广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或了解它的品质与特点,从而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企业

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企业因为⼯作和兴趣,最近的⼀段时间⽐较关注我们的百年企业,让我乍⾆的是,中国有那么多的百年企业,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再问“为什么中国没有百年企业?”。
我发现有有⼏个⽅⾯的问题:1、中国所谓的百年企业,与百年刚好擦边就消失了。
2、中国的百年企业,到现在任然存在的不多。
3、中国的百年企业的影响⼒不够。
4、⾛出国门的百年企业太少,(有吗?)同时,⾛出国门的企业并有着⼀定影响⼒的如肯德基、麦当劳的企业太少,太少。
在⽇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
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叫“⾦刚组公司”,⼤约创⽴于中国的隋朝时期,这家专门从事寺院建筑业的公司⾄今已有1433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司。
排名第⼆的企业是经营旅馆的“池坊华道会”,创⽴于公元587年。
反观地⼤物博的中国,截⾄2012年,中国总共有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百年企业,仅有5家。
可能到明年就只有3家了,这说明了什么呢?答案是:不厚道,⽼板不厚道,员⼯不厚道,政府不厚道,消费者也不厚道,统统都是低级的、短期的⾏为。
所以,在历经了地震、海啸、长期的战争和⽆数次经济危机冲击后,⽇本仍然有这么多百年企业依然存活下来,其经营奥妙很值得⼤家思考和研究。
其实答案⼤家都知道。
不过有的⼈说是细节问题、有的⼈说是⼈⽂和制度问题。
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只想表达⼀个观点,“没有使命感的企业,⾛不长远。
”什么是使命感?前天早上起来太早,看书的时候正好掀到这⼀夜,今天⼜特意⽹上查了⼀下,感觉说的太⽚⾯。
我还是赞同陈安之的说法“使命是⽆法追求得到的,是企业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法⽤⽂字描述,他带来的效果是能够影响整个⾏业,带动⾏业的发展。
”就如同淘宝⼀样。
⼀个企业发展到⼀定阶段是很危险的,就像⼀棵⼤树,他要接受更加多的挑战。
但是⼀个具有使命感的企业,会不断的追求完美,可是什么是完美?完美是没有瑕疵、没有缺点,只有优点,是吗?前两天和两道聊天中我说“这个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的事情,如果有,就绝对不要去做。
百年老店折腾为何多衰落?

二三 十年前 ,我从香港 到大陆 去旅行 ,当然 到了一些 重要的地方 ,比如说 北京 、广州 、上海这些重要 的景点 、重 要 的城市 ,要去拜访 一下 当地 的百年老店 ,试一试传说 中的 名菜 。结果一坐进去呢 ,我就觉得有点惊讶 ,怎么这些百年 老 店的服务都 这么糟 糕 ,服务员老 给你脸色 看 ;吃的东西 呢,也不太对劲 ,尝起来 味道实在是平凡不过 ,有 时候甚至 可 以说是难吃 。
结果没想到老高想为劳动大众 服务, 劳动大众却对他有
意见, 有人把意 见放 在桌面上 , 更多 的是不愿费口舌, 反正有
名的菜馆 多得是 , 些菜馆趁着 市面繁荣 时, 命掏人 家口 那 拼 袋, 掏得人家笑嘻嘻的。
这 里我给大家 念 下陆 文夫先生 的小说 《 食家》中的 美
一
这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 是他 这么想为老百姓好, 而老百 姓一 开始 也果然 很欢喜, 难得有一家知名的老店不再看不起 人, 不再狗 眼看人低了, 家都进去 吃, 吃不对, 大 一 这玩意我 们 家自己也会 做, 何必跑 来你这个名店 呢, 很不满。 就 中间这
家怎么样 去适应 时代环境的变化 , 在这个过程里面, 他认识了 过去 一个 国民党 的官 姨太太 , 跟她结 婚。因为这个官 姨太太
段故事, 看一看 在文革期间人们是 怎么去改造 那些百年老
店。 文革期间在苏州的一家有名的饭馆里面做 服务管 理的人 叫做包坤年, 他就说到 , 老店 在改革开放之后要有个重新恢 复
些 老字号 、 老店, 过去 “ 革命 ” , 在都变得 非常的 “ 的 现 腐
好 像不比从前了0 中间到底发 生了什么事, 这 为什么过去响当
败” 美食 家》 。《 中的这位小高, 解放之后很积极地投入革命,
为什么中国少有百年企业?

为什么中国少有百年企业?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竟达21666家之多,而在明年将又有4850家将满150岁生日,后年大后年大大后年将又会有7568家满150岁生日……世界最长寿企业日本金刚组,已有1400多年历史;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
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大打折扣……为何德国日本的中小企业称霸全球,中国中小企业却为生存发愁?为何日本德国有那么多百年老店长盛不衰,而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几年?为什么靠模仿起家的日本德国企业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创新标杆,而大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至今仍徘徊在低质低价阶段?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差距那么大呢??一、目标追求是否长远:吸引并留住核心员工在人才储备上,企业遇到较大的经营困难或者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典型的美国企业会立即裁员。
那么,德国企业会怎么做呢?德国企业有一个应对经济危机的法宝,就是短时工制度,这一制度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誉为具有“劳动力储藏”功能的政策。
短时工制度是指企业通过缩短工时、临时降薪、安排培训或休假等措施与员工共同渡过危机,尽量避免裁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高档汽车织物面料制造商洛施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20%,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而裁撤任何员工,而是利用这个经济低谷时期让员工接受在职培训。
短时工制度是管理者着眼长远的重要表现:借助这一制度,德国企业可以做好长期的人才储备,也省去了在业务复兴后重新进行人员招聘和培训的费用。
这一制度使员工即便在大环境不好或者企业经营业绩差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丢掉工作,这种安全感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绝对忠诚和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
此外,德国企业的长期战略思维还体现在高管的稳定性和薪酬设计、长期的计划和投资决策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中国为何没有百年老店-中国,经营,百年老店-商务指南- 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老店?中国企业家的意识是一个问题,但中国的管理学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目前,中国的大学学院很少有开设有关品牌、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品牌和客户关系是相通的)的课程。
许多学校开设的营销课程多数也是关注短期的营销方法,而不是关注长期的品牌与客户关系营销。
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依靠不可分割的,尤其对于管理。
管理咨询公司其实在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都有所兼顾。
一方面咨询师会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另一方面还担任其管理实践的内容。
同样,学院也应该关注企业管理理论的实践状况,为中国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管理理论营养,这也是目前为什么学院开设MBA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品牌和服务理念,中国企业发展尤其缓慢,或许是受过去文化的影响,把服务当成“服侍”而被看低,“服务”和“资产阶级剥削”相联系。
本人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就餐、打的、住店等都面临蹩脚的服务,不但没有让人感到受尊敬,反而让人感到受侮辱。
尤其在上海和北京这样的所谓国际大都市也是如此。
在中国,唯一能感到
“服务”理念所在的地方就是深圳,她的飞速发展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此本人觉得中国学院、咨询工作或是企业管理都应该致力于推广品牌与服务管理理念。
21世纪的企业竞争最终是服务的竞争,服务理念没有跟上,中国的企业就很难立足于国际品牌行列。
对于服务管理与营销,本人希望中国学院和企业多推广格罗鲁斯的理念,而不是疯狂地引进一些技术工具,前些年炒得沸沸扬扬的CRM软件现在不也沉寂了吗?企业客户端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再好的软件也只能白搭。
正如格罗鲁斯说:“关系营销不是营销工具,相反,它是一种理念,一种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全新的营销理念。
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合作并相互独立的关系,而不是冲突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所以,关系营销首先是一种理念,它决定了服务提供与客户的关系的管理过程。
当然,关系营销的实施也需要一些工具,以便有效地管理客户关系。
”
因此,一个企业连服务的理念都没有,你能期望它会用好CRM 软件吗?
中国企业到了推广品牌与服务理念的时候了!
不是说德鲁克的思想不好,本人很喜欢德鲁克,他的管理思想
深邃非常人能及,且常常联系企业实践。
但中国企业目前更应该关注服务管理,关注CRM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