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汇总表

合集下载

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天长市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5)住建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1)(6)《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3);(7)《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DB34/T1950-2013)》(8)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修编《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函;《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批复意见;(9)《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1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12)《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13)《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2012—2020年)》;(14)《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15)《天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天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7)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文件。

(18)天长市已编制的相关规划、研究;周边城市相关规划。

第3条规划原则本规划坚持“资源保护、公平发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等原则。

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4年—2030 年,其中:近期为2014年—2020 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

第5条规划层次与范围1、市域镇村体系规划规划范围为天长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14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市域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东至高邮湖、西至宁淮铁路往西100米,南至宿扬高速、G345以南100米,北抵白塔河以北100米、永丰镇北部边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32平方公里。

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指标体系一览表解析

南京现代化城市规划导则指标体系一览表解析
9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1)颐和路;2)梅园新村;3)南捕厅;4)门西荷花塘;5)门东三条营;6)总统府;7)朝天宫;8)金陵机器制造局;9)夫子庙。
定性与定量结合指标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依法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条例》进行原址保护,不得灭失。只有在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使迁移保护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时,才可以原状迁移,易地保护。易地保护要依法报批,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定性指标
软件研发布局
聚集在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以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徐庄、江东、新城等省级软件园、麒麟科技创新园及紫金科创特区内。
定性指标
二、产业布局
货运物流布局
以商贸流通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及综合交通优势,基本建成以国际化、枢纽型、综合性为基本模式的城市物流系统,远期成为服务全省、服务长江流域的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龙潭、禄口空港、江北化工园、桥林七坝、六合空港、尧化门、湖熟、滨江、雨花、永宁、新集、上坊、永阳、淳溪等14个物流基地。
定性与定量结合指标
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布局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充分利用城镇组团间的绿色开敞空间,鼓励有特色的乡村和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溧水白马、高淳桠溪、江宁横溪、浦口石桥、六合竹镇、新集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提高农业现代科技水平。实行“多元化、差异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培育高淳优质螃蟹、溧水青梅黑莓、江宁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浦口苗木及休闲农业、六合优质蔬菜、卫岗─孝陵卫农业科技六个都市农业产业群。
定性指标
商业商务办公布局
结合“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在强有力的轨道交通的支撑作用下,构建高覆盖率和高可达性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都市区公共服务的扁平化、均质化发展。商业商务办公功能应纳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建设,高端的区域服务功能引导向“新街口—河西中心—城南中心”构成的市级中心、江北中心和东山、仙林和雄州三个副城中心集聚,地区(新城)中心主要以本地区(新城)居民生活、生产服务功能为主。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

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图纸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文本图纸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产力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人口与城镇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空间管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主要城镇给水排水规划 (11)第八节电力电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能源结构规划.. (13)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节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节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富阳市域规划(文本)1.11(打印)

富阳市域规划(文本)1.11(打印)

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依据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进一步落实浙江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和《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促进富阳市经济社会与城乡建设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和市域空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结合富阳市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下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2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富阳市的行政区范围,面积为1831.23平方千米。

在市域内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服从本规划。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7年,近期到2010年,远期至2020年。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和十七大最新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强省、创业富民”为导向,确定以下规划原则:(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二)竞合区域,提升市域整体竞争力;(三)弹性开放,提高规划的应对能力;(四)挖掘人文与自然资源,凸显地域特色。

第二章市域发展战略第5条战略定位富阳的战略定位为:以富裕阳光为目标、以山水文化为底蕴、以现代产业为支撑、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副中心。

第6条市域发展目标(一)规划确定富阳总体发展目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长远需求为出发点,以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导向,顺国内外发展之势、借长三角和大都市之力,扬山水文化资源之长,大胆创新、着力发展,打造“富裕阳光之城”的城市品牌,形成“运动休闲之城”的城市特色,把富阳建设成为空间结构有序、经济充满活力、人居环境优越、社会和谐繁荣的网络化大都市的副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休闲杭州、运动富阳”的特色品牌、“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发展目标。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公示为积极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组织开展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修编工作。

2010年2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30)经省建设厅审查批准。

3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完成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成果草案。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适应我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相关要求,现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草案)予以公示,以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内容(详见附件)二、公示时间2010年3月26日——2010年4月26日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1、信件寄往“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信封上请注明“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意见”;2、拨打电话至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

电话:联系人:王莉、钟晨附件: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草案)2010年3月项目名称: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委托方(甲方):常德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编制阶段:总体规划成果送审单位:常德市政府项目送审专用章: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住房研究所主管所长:卢华翔,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李秋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屈伸,城市规划师李慧轩,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徐素敏,高级工程师伍速锋,工程师,博士刘明喆,工程师刘海龙,工程师张黎明,助理城市规划师陈明,助理城市规划师余猛,助理城市规划师,博士北京大学参加人员:曹广忠,副教授江艺东,硕士研究生袁文旭,硕士研究生白晓,硕士研究生陈义勇,硕士研究生边雪,本科生任帅,本科生李沁,本科生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 项目概况 12.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城市发展目标 2城市发展策略 3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3. 市域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34.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45.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56.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77.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78. 市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89. 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10.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11.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712.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7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7城市规模 1713.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1814.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8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18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18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9中心城区用地构成 1915.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规划 2016.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21行政办公用地 21商业金融业用地 21文化娱乐用地 22体育用地 22医疗卫生用地 23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317. 中心城区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23工业用地 23仓储物流用地 2418. 中心城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24绿地系统规划 24景观系统规划 2519.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620.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27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7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30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2停车系统规划 34慢行系统规划 3521. 中心城区市政与公用基础设施规划 36给水工程规划 36排水工程规划 37雨水系统规划 38供电工程规划 38通信邮政工程规划 39燃气工程规划 40环境卫生规划 4122. 中心城区公共安全规划 42防洪排涝规划 42抗震减灾规划 43消防规划 44人防规划 4523.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624. 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4825. 中心城区城乡统筹与村镇建设 49镇规划指引 49乡村规划指引 49第四部分规划实施 5026. 空间管制与建设指引 50市域空间管制 50市域分区规划指引 51中心城区“四区”划定 51中心城区“四线”划定 52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强度管制及分片区指引 5527. 建设时序与远景发展构想 5628. 政策建议和实施保障 58表格 1常德市新型城市化目标指标体系一览表 60表格 2常德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评价指标表 60 表格 3常德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62表格 4常德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62表格 5常德市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63表格 6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表 69表格 7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69表格 8中心城区“四区”划定一览表 70表格 9中心城区四区划定面积 70表格 10中心城区城乡用地汇总表(2030年) 70表格 11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71 表格 13中心城区主次道路规划一览表 71 表格 14 中心城区道路规划主要断面一览表 75第一部分总则1. 项目概况第1条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国家和湖南省关于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应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的新要求,常德市人民政府提出对1999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篇一: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第 1 页共 13 页第 2 页共 13 页第 3 页共 13 页第 4 页共 13 页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注: L为坡长第 5 页共 13 页篇二: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中小学幼儿园:每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应配小学及幼儿园,每8000居民应配中学。

每千人口按40名儿童配建幼儿园。

每千人口按80名小学生配建小学。

每千人口按80名中学生配建中学。

幼托: 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1200 平方米。

6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2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1800 平方米。

9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3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2200 平方米。

12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4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3200 平方米。

小学: 12班用地面积不低于 9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2900 平方米。

18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4300 平方米。

2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3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5100 平方米。

30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5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6200 平方米。

中学: 18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5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6300 平方米。

24班用地面积不低于18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8200 平方米。

30班用地面积不低于31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 9100 平方米。

36班用地面积不低于37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11700 平方米。

居住区人口分区控制规模:┏━━┳━━━━━━┳━━━━━┳━━━━━┓┃ ┃ 居住区┃小区┃ 组团┃┣━━╋━━━━━━╋━━━━━╋━━━━━┫┃户数┃10000-15000 ┃2000-4000 ┃ 300-700 ┃┣━━╋━━━━━━╋━━━━━╋━━━━━┫┃人数┃30000-5000 ┃7000-15000┃1000-3000 ┃┗━━┻━━━━━━┻━━━━━┻━━━━━┛停车位┏━━━━┯━━━━━━━━┯━━━┯━━━┓┃ 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 7.5 │ 0.3 ┃┠────┼────────┼───┼───┨┃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 7.5 │ 0.3 ┃┠────┼────────┼───┼───┨┃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 7.5 │ ---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 3.6 │ 1.7 ┃┠────┼────────┼───┼───┨┃医院门诊│车位/100建筑面积│ 1.5 │ 0.2 ┃┗━━━━┷━━━━━━━━┷━━━┷━━━┛居住区用地指标─────────────┬───────────项目│ 平均每居民用地(m*m)─────────────┼─────────── 小区用地│ 14.5-22.0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5-2.0居住区级道路用地│1.5-2.0居住区级公共绿地│1.0-2.0其它用地│ 1.0─────────────┼─────────── 合计│ 19.5-29.0─────────────┴───────────居住小区用地指标──────────────┬───────────│项目│平均每居民用地(m*m)──────────────┼─────────── │住宅用地(住宅层数按4-6层计) │ 8.0-11.0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5-5.0小区级道路用地│ 1.0-3.0小区级公共绿地│ 1.0-2.0其它用地│ 1.0──────────────┼─────────── │合计│ 14.5-22.0──────────────┴───────────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1.住宅用地(R01)│ 45-60 │55-65 │ 60-75────────────┼─────┼─────┼───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 20-32 │18-27 │ 6-18────────────┼─────┼─────┼───3.道路用地(R03)│ 8-15 │ 7-13 │ 5-12────────────┼─────┼─────┼───4.公共绿地(R04)│ 7.5-15│ 5-12 │ 3-8────────────┼─────┼─────┼───居住区用地(R)│ 100 │100 │ 100────────────┴─────┴─────┴───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m*m/人)────┬───────┬────┬─────┬──── 居住规模│ 层数│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多层│ 16-21 │ 16-22│ 16-25├───────┼────┼─────┼────│ 多层.中高层│ 14-18 │ 15-20│ 15-20 居住区├───────┼────┼─────┼────│ 多.中高.高层│ 12.5-17│ 13-17│ 13-17├───────┼────┼─────┼────│多层.高层│ 12.5-16│ 13-16│ 13-16────┼───────┼────┼─────┼────│低层│ 20-25 │ 20-25│ 20-30├───────┼────┼─────┼────│多层│ 15-19 │ 15-20│ 15-22├───────┼────┼─────┼────│多层.中高层│ 14-18 │ 14-20│ 14-20 小区├───────┼────┼─────┼────│中高层│ 13-14 │ 13-15│ 13-15├───────┼────┼─────┼────│多层.高层│ 11-14 │ 12.5-15 │├───────┼────┼─────┼────│高层│ 10-12 │ 10-13│────┼───────┼────┼─────┼────│低层│ 18-12 │ 20-23│ 20-25├───────┼────┼─────┼────│多层│ 14-15 │ 14-16│ 14-20├───────┼────┼─────┼────│ 多层.中高层│ 12.5-15│ 12.5-15 │ 12.5-15 组团├───────┼────┼─────┼────│中高层│ 12.5-14│ 12.5-14 │ 12.5-15├───────┼────┼─────┼────│多层.高层│ 10-13 │10-13 │├───────┼────┼─────┼────│高层│7-10 │8-10│────┴───────┴────┴─────┴────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 居住区├─────┬─────类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1605-2700 │2065-4680│2165-362) │2655-5450)────────┼─────┼─────教育│ 600-1200 │1000-2400医疗卫生│ 60-80│ 100-190(含医院)&nbsp; │(160-280) │(260-360)────────┼─────┼─────文体│ 100-200 │ 200-600────────┼─────┼─────商业服务│ 700-910 │ 600-940────────┼─────┼─────金融邮电│ 20-30│ 25-50(含银行.邮电局│ (60-80) │────────┼─────┼─────市政公用│ 40-130 │ 70-300(含自行车存车处)│(460-800) │(500-900)────────┼─────┼─────行政管理│ 85-150 │ 70-200────────┼─────┼─────其它│-- │--────────┴─────┴─────<续上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 小区├─────┬─────类别│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总指标│1176-2120 │1282-3334│1546-2682)│(1682-4084)────────┼─────┼─────教育│ 600-1200 │1000-2400────────┼─────┼─────医疗卫生│ 20-80│ 40-190(含医院) │ │────────┼─────┼─────文体│ 20-30│ 40-60────────┼─────┼─────商业服务│ 450-570 │ 100-600────────┼─────┼─────金融邮电│ 16-22│ 22-34(含银行.邮电局)│ │────────┼─────┼─────市政公用│ 30-120 │ 50-80(含自行车存车处)│(400-700) │(450-700)────────┼─────┼─────行政管理│ 40-80│ 30-100其它│ -- │ --────────┴─────┴─────<续上表>组团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m/千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居住规模│组团├──────┬────类别│ 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 363-854│502-1070│ (704-1354) │(882-1590)────────┼──────┼────教育│ 160-400│300-500────────┼──────┼────医疗卫生│ 6-20 │ 12-40(含医院) ││────────┼──────┼────文体│18-24 │ 40-60────────┼──────┼────商业服务│ 150-370│100-400────────┼──────┼────金融邮电│ -- │ --(含银行.邮电局)││────────┼──────┼────市政公用│ 9-10 │ 20-30(含自行车存车处)│ (350-510) │(400-550)────────┼──────┼────行政管理│20-30 │ 30-40────────┼──────┼────其它│-- │ --────────┴──────┴────土的松土系数─────────────┬─────────────│ 松土系数土质类别├──────┬──────│ K1 │K2─────────────┼──────┼────── 砂土.亚砂土│ 1.08-1.17 │ 1.01-1.03─────────────┼──────┼────── 种植土.淤泥.淤泥质土│ 1.20-1.30 │ 1.03-1.04─────────────┼──────┼────── 亚粘土.潮湿黄土.砂石混碎石│ 1.14-1.28 │ 1.02-1.05篇三: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工程规划设计各项指标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占地面积(不包括市政路)密度:建基面积(最大的投影面积,较多是首层面积)/总用地面积楼体间距:1、若两栋楼座南向北平衡且等高,即其南北距离是0.7 H。

城镇总体规划案例

城镇总体规划案例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第二节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4)第三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4)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布局规划 (5)第五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6)第六节市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第七节市域公共设施规划 (8)第四章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9)第五章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0)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0)第二节城市规模 (10)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11)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 (11)第二节空间发展模式与策略 (11)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1)第四节分区发展指引 (11)第七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12)第一节“四区”划定及空间增长边界 (12)第二节村镇建设发展及控制 (13)第三节四类用地划分及策略 (1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4)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14)第二节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14)第三节中心城区产业用地规划 (16)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二节绿线、蓝线控制 (18)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19)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9)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19)第二节道路系统规划 (20)第三节公共交通规划 (20)第四节慢行、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20)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21)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旧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21)第二节名城保护与旧区更新的规划布局 (21)第三节历史保护范围紫线控制 (22)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规划 (22)第一节生态建设规划 (22)第二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3)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 (2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规划 (26)第十六章中心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27)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27)第二节中期建设规划 (27)第三节远景发展战略 (27)第十七章附则 (28)1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贯彻XXX 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战略部署,适应XXX区域地位的提升和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促进XXX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XXX省人民政府同意,XXX市人民政府特编制《X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邵阳城总体规划2030·简介

邵阳城总体规划2030·简介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邵阳市人民政府2018年2月一、城市概况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

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

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

2016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30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常住人口73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99%。

二、编制的背景1、发展政策背景“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

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

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

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

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基础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中心、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