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共36页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摘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面对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心意,适合生产力发展,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一条强国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当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从东部到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2010年是中国改革改革开放33周年。
3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回顾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总结33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认识与理解。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决非偶然,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时代依据。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依据。
2015年中考热点专题: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热点专题: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热点背景:1. 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被视作上述改革举措能否切实落实的“验证年”。
这一年里,“单独二孩”新政将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将面世,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真容有望揭开,养老金并轨有望破题,此外,国防和军队等领域改革也或有新进展,蓝图绘就,中国改革大幕旋即掀开。
在全会决定涉及的15个领域60项任务中,目前已经有至少23项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或已着手细化改革内容。
2. 中新网2014年3月1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在中外记者会上表示,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李克强称,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
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
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3、新华网北京2014年4月28日电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8日清晨,正乘船考察长江黄金水道的李克强总理走上甲板察看航道情况。
李克强说,我们正溯江而上。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正是这样,一路航程要不断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
我们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行,要行得稳,才能走得远4、2014年6月6日习近平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会议审议了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意见,通过了司法体制改革、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等方案。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他说,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又一次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势大变,不仅社会主义以崭新发展模式稳稳地站住了脚,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但“盛世”之说为时尚早。
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
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全球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一重要论述,对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科学定位,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原理的最新发展,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价值认识的升华,同时也对指导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
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高,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到2006年迈上20万亿元大台阶,年均保持9.7%的速度,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3.3倍,列世界前4位。
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近4万亿元,2006年进出口额达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居世界第三位。
2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谷类、肉类、棉花、钢铁、煤炭、电视机、电脑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在减贫方面,改革初期,我国贫困人口是3亿多人,现在是2000多万人,联合国计划发展署也承认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还办成了许多以前想办而办不了的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机场、港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路》PPT课件

精选ppt
10
历史性的变革,划时代的飞跃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 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 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 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 之路。
22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 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 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 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有 资料记载正式开放:1991)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2012,共34年。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
门)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5、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6、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7、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8、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精选ppt
13
9、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纲领
10、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2、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3、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14、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精选ppt
8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
精选ppt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全国两会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全国两会热点链接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踔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
历经光辉岁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人民政协,又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角度一2023 年全国“两会”概况1.(哪些类)2023全国“两会”的召开彰显了哪些道理?(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5)“两会”汇集民意,共商国是,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国家重大事务,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2.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有哪些?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物质基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监督。
★4.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⑴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⑵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⑶具体形式: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热点专题十 世界舞台精彩 中国责任重大

热点专题十世界舞台精彩中国责任重大备考策略探析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的声音备受关注,此专题既是时事热点,又是教材的重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考查的方式多样,题目设置的素材可联系一年来国际中的高端峰会,或关注世界发展的大事以及中国的态度等。
如中国入世十周年、德班气候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作用和地位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热点材料速看材料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12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10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
材料2:德班时间12月4日,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在大会期间举行“中国角”活动。
材料3: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材料4:中巴“友谊-2011”反恐联合训练11月17日在巴基斯坦曼格拉举行开幕式。
材料5:2011欧亚经济论坛9月23日在西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同开创欧亚合作新时代”的主旨演讲。
材料6: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2012年3月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会议发表内容广泛的《德里宣言》,五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主题是“金砖国家致力于全球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与会领导人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加强互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和现在 招商引资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在近代,清政府是被迫允许殖民者 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便利了资本主义 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今天的招商引资是主动利用外资在 中国办厂,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加 快中国经济进步。
古今中外的著名改革:
名称
商鞅变法
时间
战国时期
作用
使秦国社会安定,经济 富足,军事实力大大提 高 缓解赋役不均,财政收 入增加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促进社会进步 是俄国从封建社会走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
中国 古代 张居正改革
洋务运动
明朝中期
19世纪 60年代 到90年代
• 明朝更有郑和七下西 洋开辟海上“丝绸之 路”的创举,是世界 航海史上的创举
大秦
玉门关 大月氏 葱岭 敦煌 西 于阗 阳关 安息 大夏 长安
疏勒
汉
西 方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 宝、音乐、舞蹈、宗教……
东 方
友谊之道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 和养蚕技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跟踪练习 A 材料一: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起航向东航行, 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环球科学考察任务。此次环球科学考察,不仅 使我国海洋界期盼已久的“进军大洋”的夙愿成真,同时也将在我国的大洋事业 发展史上写下新的光辉一页。 材料二: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理海域。600多年 前,郑和庞大的船队扬帆起航,在蓝色波涛间写下中华民族的梦想; 160多年 前泛波而来的列强炮舰,又使华夏历史蒙上耻辱。蓝色国门,开了又关,关了 又开,27年前终于彻底向世界各国敞开胸怀。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写出“大洋一号”在环球科学考察过程中要经过的大洋、运河 及其海峡。 ②郑和远航时带去的两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是什么?郑和的远航 和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共同到达的洋在郑和当时叫什么洋? ③最早“使华夏历史蒙上耻辱”的事件指什么?这一事件给当时的中 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④蓝色国门在郑和远航时是打开的,到清朝又关上了,关上的标志 是当时的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27年前再次打开时,中国实行的 又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
2009年九年级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一: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2009年时政热点专题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30年来,某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7倍,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进入“3000亿元俱乐部”的成员。
改革开放30年,某某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聘请第一个洋厂长,开办第一家技术市场,创办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回归教材课本知识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5、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开放。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之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问题点切入】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高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应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