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13.2 《致大海》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3.2 《致大海》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两段诗句,分析 作者的情感。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 观情感。
仿佛友人的忧都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 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沉郁的吐诉”, 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临别时,它又 向诗人发出了“喧声呼唤”,这正是自由精神 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
1820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山 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到俄国南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 的俘虏》。1824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 并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 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 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 侍从。1836年,创办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杂志 《现代人》,同年10月,完成 小说《上尉的女儿》。
致大海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和相关文化常识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3.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
新课导入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新课讲授
艺术特色分析
1.象征手法
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借景抒情与直接抒情相结合。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 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诗 情热烈奔放。

《致大海》优秀课件

《致大海》优秀课件

拜伦
1823年秋天,烧炭党运动失败,拜 伦曾率领自己召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 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 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 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 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鞠 躬尽瘁,为自由而献身。
研读文本
诗歌追怀了拿破仑、拜伦,作者用哪些语言描 写他们并透露了作者对他们怎祥的评价?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 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 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 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他对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 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 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他一生写共写抒情诗800多首,如著名 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致诗人》;叙事诗《茨冈》《青铜骑 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 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情感。诗人把石岸想象成凝固的,已是诗人内化的 自然。接着,诗人由观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 一了。在这一瞬间,海是诗人思绪向远方的延伸,是 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时 的思想活动。
课堂小结:
作品把自然景物拟人 化,以大海为自由的象 征,歌颂大自然自由奔 放的壮美和崇高,突出 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 鸣,寄托了诗人对自由、 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专 制统治的憎恶、反抗。
• 为支持纺织工人暴动,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 案〉制订者颂》,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 义剥削方式的杰作。
• 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后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的组织, 反抗奥地利的统治。这一时期创作长篇叙事诗《唐璜》。
• 其诗作以辛辣的社会讽刺、批评和对自由、民主的讴歌, 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 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表现的个人主义和悲观厌 世的消极成分比较严重。

《致大海》课件

《致大海》课件

语言风格
豪放的语言
诗人的语言风格豪放,表现出对 大海的热爱和向往。
生动的描绘
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大海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 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独特的表达方式
诗人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 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诗歌中,使诗歌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03 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
CHAPTER
星星
星星象征着遥远、神秘和梦想, 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
向往。
人文意象的解读
船只
船只象征着探索、冒险和旅行,暗示 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海岸
城市
城市象征着文明、繁荣和进步,暗示 着诗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
海岸象征着归宿、安全和稳定,表达 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04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重要地位。
艺术价值
02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美丽,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03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思想
价值。
谢谢
THANKS
写作背景
历史背景
19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农奴制和沙 皇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矛盾激化,人 民生活困苦。普希金通过这首诗表达 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
个人背景
普希金在流放期间曾多次前往海边, 与大海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大海的壮 美和力量,这首诗也是他对大海的献 礼。
作品概览
作品主题
《致大海》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海 的热爱。
高度赞誉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批判。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海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 管理、海洋科技发展等,以及实现海洋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大海旅游的魅力与价值
海洋自然景观
欣赏大海的壮丽景色,包括海滩 、海岛、珊瑚礁、海底世界等, 以及这些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
引力和魅力。
海洋文化体验
体验不同的海洋文化,包括渔民 文化、航海文化、海神信仰等, 以及这些文化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大海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制定海洋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制定 严格的海洋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海 洋环境状况,及时预警和应对环境问 题。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加强海洋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海洋 资源利用和保护技术。
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加强海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包括注意个人财 物安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注意环境保 护等。
提供旅游保险和救援服务,包括旅游意外 险、海上救援服务等,以及这些服务对保 障旅游者安全的重要性。
旅游设施安全
应急救援能力
确保旅游设施的安全性,包括海滩安全、 游船安全、景区安全等,以及这些设施对 保障旅游者安全的作用。
大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捕捞渔业资源
制定科学的捕捞计划,控制捕捞量,保护渔 业资源的可持续性。
海洋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海洋矿 产资源。
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海 洋生态环境。

《致大海》精品PPT教学课件

《致大海》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参考
8
(朗诵14、15诗节)思考:
7、“永不会忘记”、“长久地

听”、“整个心灵充满
了你”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无比的敬 意,诗人将永远缅怀大海。
2020/12/6
9
诗歌整体鉴赏
诗的风格——
关键词:象征 直接倾诉 奔放壮美 深沉的苦闷 哀歌式的忧郁美
2020/12/6
2、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
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
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着临别时,她又向诗人
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
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
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
向往与追求。
2020/12/6
13
参考:
返回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4、拿破仑追求自由,领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
翻当时的封建统治,虽然仍为反动势力打败,放逐
于小岛上,但仍不能动摇他寻求自由的决心。拜伦
虽然一个是诗人,但他是一个永远追求自由的战士,
他以志愿军的身份参与希腊反封建革命,虽然不幸
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与大海
的自由奔放,冲破一切障碍的精神相似。普希金与
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
他一生充满忧患。普希金一生
创作有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
主要的是《高加索的俘虏》、
《青铜骑士》等。此外,他还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整体感知:致大海
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 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 精神.
小说: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 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 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 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作品的意义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 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 民问题.
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 “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
还有谁能将诗写得像泰戈尔这般天籁 没有 了.只有在泰戈尔那里,你才能读到花草如此迷人 的芳香,儿童如此稚气的幻想,恋人如此真情的歌 唱.泰戈尔仿佛天生超脱了世俗的繁琐,天生只为 光明而飞翔.
所以,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车轮一样单 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 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泰戈尔的成就
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由于他那至为敏锐、 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 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 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 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漫长的55 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才又一次夺取这一桂冠.泰 戈尔因此而蜚声世界.
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 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 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 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 描写生动简练.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 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峭壁” “光荣的坟墓” “伟大的回忆” “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在苦恼里 长 眠 ”
“天才” 拜 伦 “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
“使自由在悲泣中” “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 “他是 你 的 形 象 的 反 映
特点/关联
拿破仑:曾经领导革命 的法国取得许多场胜利 ,出于野心登上皇位, 在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 下被迫退位,流放到大 西洋圣赫勒岛苍凉死去 ;
象征着诗人对自由 向往。
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第6节)
内容
“厌烦的凝 固的石岸”
特点/关联
黑暗现实的象征,束缚 诗人不能拥抱大海,不 能真正获得自由
情感
拘禁诗人的无边 的囚牢,使诗人 向往自由的夙愿 无法实现。
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有何特点?
拿破仑
内容
本文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被 沙皇放逐到俄国南部。被流放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更多的 是肉体上的折磨,但对于这些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诗人们而 言,放逐又是一次精神砥砺的机会,无数的作家由此而跃上 了文坛的顶峰。普希金也不例外,现在我们来看看关于他流 放的一些情况。
相关链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致大海 普希金
学习任务

《致大海》PPT精品课件

《致大海》PPT精品课件

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 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 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 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 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 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 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 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
1.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段中“不屑一顾”之后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有四种特点:① 时 代 性;② 阶 级 性;③ 民 族 性;④ 包容性。 C. 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 局限性。 D. 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鞋子。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 好长时间去做它。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把“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形象地比作“寒 冬的北风”,说明当时的人对惠特曼及其诗作不仅不认可,反而冷 嘲热讽;“顿时冻成了冰块”说明惠特曼的心情绝望至极。
3.如果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那一点微光给你温暖和慰藉,给 你信心和勇气”,和原句相比较哪个表达效果更好?试从句式的角度 加以分析。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 “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 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4.第15节中的“你”指什么?如何理解最后一节在诗歌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2021/02/01
13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
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
基202誉1/02/为01 “俄国文学之始祖”。
2
俄国文学始祖 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 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 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8
主题:
作品通过歌颂大海的 自由和崇高,抒发了对自 由的强烈渴望和极度的内 心苦闷。
2021/02/01
9
艺术特点:
诗歌具有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诗 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 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 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 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 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
202随1/02/0着1 你的山脊跑开!
12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 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 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 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2021/02/01
4
朗诵、思考: (5分钟)
1、诗人是通过什么把全诗的材料贯穿 起来的?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 什么象征意义?
3、划分诗歌的大致结构?
2021/02/01
5
诗歌结构
(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 (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回忆
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14~15节)诗人再次与大海告别。
7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
庭,1805年入剑桥大学学习。1809年大学毕业后,拜伦在
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
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
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
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
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

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
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
流放2到021/圣02/01赫勒拿岛,1821年卒于该岛。
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1811年拜伦回到
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
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
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
讽刺诗,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揭露
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惨无人道。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
次年,被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1799年11月9
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随着政治
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上的胜利,拿破仑个人统治地
位日益巩固,同时也日益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
原则。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
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
2021/02/01
6
拿破仑: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
事家。青年时代,拿破仑信奉卢梭的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思想。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于1792年来到巴黎,曾一度
接近雅各宾派。1793年在攻克土伦的战役中战功卓著,被
授予准将军衔。1795年10月5日临危受命,迅速果断地平
定了王党分子的叛乱,授少将军衔,担任巴黎卫戌司令。
2021/02/01
14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
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了著名的长
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
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
4月12902日1/02不/01 幸与世长辞。
普希金
2021/02/01
1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
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
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
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
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
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
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
2021/02/01
10
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的原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
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 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 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 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 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 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 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 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 写下了这首诗篇。
2021/02/01
11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
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
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