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三上科学实验复习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与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复习知识要点梳理与资料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教科版3-6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教科版3-6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教科版3-6年级科学实验汇总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种子的萌发实验。

- 实验材料:绿豆(或其他植物种子)、透明塑料杯、纸巾、水。

- 实验步骤。

- 在透明塑料杯内壁垫上几层纸巾,把绿豆种子放在纸巾中间。

- 往杯内适量加水,使纸巾湿润但杯底不能积水。

- 将杯子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会逐渐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 植物根的向水性实验。

-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盒、带根的植物幼苗(如豆芽)、潮湿的土壤、干燥的土壤。

- 实验步骤。

- 将透明塑料盒一侧装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装入干燥的土壤,中间用隔板隔开。

- 在隔板上方的小孔处植入带根的植物幼苗。

- 将塑料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方向。

- 实验现象及结论:植物的根会向潮湿土壤的一侧生长。

这表明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饲养与观察实验。

- 实验材料:蚕卵、桑叶、纸盒。

- 实验步骤。

- 在纸盒中铺上桑叶,将蚕卵放入纸盒内。

- 保持纸盒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期更换新鲜桑叶。

- 观察蚕从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吐丝结茧变成蛹,最后羽化成蛾的全过程。

- 实验现象及结论:通过观察蚕的一生,可以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 动物的繁殖方式观察实验(以鸡为例)- 实验材料:母鸡、公鸡、鸡窝。

- 实验步骤。

- 将公鸡和母鸡放在一起饲养。

- 观察母鸡产蛋情况,以及鸡蛋是否能孵化出小鸡。

- 实验现象及结论:母鸡会定期产蛋,但只有经过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这说明鸡是卵生动物,通过雌雄交配后产受精卵繁殖后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一、溶解。

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以食盐为例)- 实验材料:食盐、水、透明玻璃杯、搅拌棒。

- 实验步骤。

-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

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
- 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理解物种和栖息地的关系
知识点二: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法
知识点三:力和机械
- 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
- 掌握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 了解杠杆和轮轴的应用
知识点四:天体与地球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掌握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和表现
知识点五:生活中的能源
- 掌握常见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 了解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 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七:科学观察和实验
-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为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内容涵盖了生物多
样性、物质的属性和变化、力和机械、天体与地球、生活中的能源、
环境保护以及科学观察和实验等七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科学三上复习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上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 水1-1-1水是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的液体。

1-1-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1-1-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

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肉眼无法看见。

1-1-4水的蒸发现象:用湿布擦黑板,水迹慢慢消失、雨后地面上的水洼慢慢变干、湿的手变干、煮食物时锅中的水越来越少、晾晒的衣服慢慢变干、拖地后湿漉的地面慢慢变干。

1-1-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气态) 水(液态) 1-1-6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水 无色 水蒸气 液体 无味、透明 气体看得见、摸得着 无固定形状 看不见、摸不着 较重等 会流动等 较轻等1-1-7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1)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的越快。

1-2-1酒精灯由灯帽、灯芯管、灯芯、灯壶四部分组成。

1-2-2酒精灯额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2-3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1)必须带护目镜;(2)不能用酒精灯对点;(3)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4)熄灭酒精灯时严禁用嘴吹,用灯帽盖灭,重复2次,以避免以后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打不开;(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2-4水的沸腾是在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水沸腾时,水温达到100℃,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

1-2-5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而且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1-2-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1-2-7水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项目蒸发 沸腾不同点发生温度任何温度 达到100℃,继续加热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降低保持不变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都需要吸热蒸发 凝结1-3-1冰是无色、无味,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固体。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一单元《认识空气》第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强等第2课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称皮球"的实验说明:空气是有一定质量,但很轻。

3.做"细长棍称挂气球"的实验时,我们发现细长棍越长,气球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

4.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实验验证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1.相同的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2.热气球和孔明灯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制冷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

4.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5.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

6.【重点】风的形成: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降到地面的冷空气补充过来,这样的循环运动,从而形成风。

二单元《研究土壤》第4课土壤的成分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土壤的成分:沙子、石头、树枝、蚯蚓、空气、水、腐殖质。

3.研究土壤成分实验【重点】1.土壤中大颗粒的是沙粒、中等颗粒的是粉粒、细小颗粒的是黏粒。

2.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1.土壤按从上到下分成三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2.动植物遗体在土境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重点复习精品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重点复习精品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复习重点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全面的观察一棵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4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写清: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2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3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6科学家的工作顺序。

(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大对和小草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木质茎:木质部发达,支持力强的茎。

像松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5草质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6一年生: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果后枯死的植物。

7多年生:能生活两年以上的植物。

8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9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1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2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3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4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5寿命不同,大树多年生寿命长、小草寿命短。

10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1都生长在(土壤)中,2都有(绿色)的叶,3都会(开花结果),4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和(营养)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草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的植物。

2木本植物:植物体木质部较发达,茎坚硬,多年生的植物。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索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索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索复习实验一: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简单电路,体验电路带来的乐趣,掌握小灯泡串接的方法,观察电路中的元件发生的变化。

实验步骤1. 拿出一个电池,并通过两根导线将两端分别接到灯泡的两个端口上。

2. 分别观察只串联了一个灯泡,和同时串联两个灯泡的情况,以及此时灯泡的变化。

实验结果只串联一个灯泡时,灯泡是亮的;同时串联两个灯泡时,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变得更加明亮。

实验结论只有整个电路都通了,电流才能流通,灯泡才能亮起来。

当电路中元件越多时,电流就会受到抵抗越大、阻力越高,从而导致整个电路的电流越弱,所以电路中的各个部分所受到的电流大小是不一样的。

实验二:植物生长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通过实验的结果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土壤、温度等因素。

实验步骤1. 在一盆土中种植一颗大豆种子,每天给种子浇水,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2. 在另一盆土中种植一颗大豆种子,放在黑暗的地方,每天给种子浇水,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种子生长迅速,茎变长,变得越来越高;在黑暗中,种子长得比较慢,而且茎变得弯曲,不太健康。

实验结论植物需要光、水、土壤、温度等因素来生长。

如果植物缺乏光照,它们就会变得相对软弱,而它们的根和茎都会从向光源弯曲的方向生长。

实验三:水的循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水的三种状态,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实验步骤1. 拿出一杯水,观察水的状态。

2. 将杯子放在阳光下,等待水分受热汽化。

3. 将盛放热水的碗子上方贴一张透明塑料膜,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当膜表面出现了水珠的现象。

实验结果初步了解并观察到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的转化过程:液体状态到气态状态;气态状态到液体状态。

实验结论水存在的形式有三种:液态、固态和气态。

水分子会因为温度或气压的变化而发生状态的改变,并且水分子在自然界中也会发生循环,如大海中的水会通过蒸发形成云,降落为雨,并再次汇入大海。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班级:姓名: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2、(通风)和(加热)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温度),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受热),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

6、酒精灯的火焰有( 3 )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再(盖上),(不能)用嘴吹灭。

8、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持平。

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9、外界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水结冰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

10、食盐在水结冰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11、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周围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12、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

②能均匀的分散在水中。

③没有沉淀。

④不能被过滤出来。

13、物质在水中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

14、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

50毫升水能溶解(18 )克食盐。

1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16、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菜油)(面粉)(淀粉)(食用油)等。

17、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比如可乐,可乐当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8、可以通过(过滤)和(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沙土。

分离后的水到哪去了(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三上科学实验复习 姓名 1
、画一只蚂蚁。

第7题 它有三个特点: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一对触角;胸部长三对脚。

2、观察水的顺序应该是:看、闻、尝、摸。

用手摸必须是最后一步。

3、比较两张不同的叶子可以比较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子的边缘等。

4、 观察一张白纸,请写出它的特点。

白色、能弯折、薄、能写字画画、容易撕破、能吸水
5、 比较不同杯子中水的多少:a.倒入相同大小形状的杯子进行比较;b.先后倒入同一杯子中并做记号比较;c.用很小的杯子或瓶盖装,测量共有多少杯;d.用量筒进行测量。

6、用量筒测量液体的多少时需注意:a.量筒必须放平稳;b.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7、你能通过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小红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里面的纸没有湿)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空气占据空间)?
8.右图小木棒的一端挂着一个吹大的气球,
另一端挂着一个笔帽,这时小木棒是水平的。

当气球里的空气放出后,小木棒的哪一端会
翘起来?
,
说明空气有重量.
9.实验时,把图1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
发生图2中的现象,说明注射器里的空气
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
注射器的活塞会发生什么变化?
空气被压缩了,
图1 图2 活塞会反弹 , 实验说明空气容易被压缩.
10. 桌上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
里面都装有水,你有哪些方法比较三瓶水的多
少?
方法一:都倒在同一个杯子中在天平上比重量;
方法二:都倒在同一个杯子中比水位的高低;
方法三:都到在同一个杯子中比杯数多少。

11.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棉花
皮革
陶瓷人造材料
砖瓦
黏土天然材料


12.请你设计实验:比一比洗洁精、食用油和水的流动速度。

方法一:在同一块玻璃板上比谁最快流下来
方法二:通过相同长的吸管的时间
方法三:通过相同长的洞的时间
结论:(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水)>(食用油)>(洗洁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