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蛋白研究与利用概述
大米蛋白等电点

大米蛋白等电点大米蛋白是指存在于大米中的蛋白质,是大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米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胚乳层和胚芽中。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蛋白质带有等量正负电荷,净电荷为零的pH 值。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其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净电荷为零的pH值。
这个pH值是指在溶液中,蛋白质的带电量为零的酸碱值。
在等电点附近,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容易发生沉淀。
因此,了解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对于其溶解性和功能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与其氨基酸组成和序列有关。
蛋白质的等电点取决于其氨基酸残基中的酸性和碱性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
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具有负电荷,而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和精氨酸)具有正电荷。
当蛋白质的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数量相等时,其净电荷为零,等电点即为pH 7。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对其功能性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在等电点附近,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容易发生沉淀。
因此,等电点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大米蛋白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溶液的pH 值来控制大米蛋白质的溶解度和功能性。
例如,当大米蛋白质用于食品加工中时,可以通过调整pH值,使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还与其营养价值相关。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对于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因此其等电点也不同。
了解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其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特性。
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蛋白质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净电荷为零的pH值。
了解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对于其溶解性、功能性和营养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控制大米蛋白质的溶解度和功能性。
深入研究大米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大米蛋白质的潜力。
大米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米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氧化损伤是人体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氧化物质因其具有保护人体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大米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中大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同时也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
其中大米蛋白酶解物,以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大米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作用及相关机理。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大米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为其在食品保健及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大米蛋白酶解物的制备与提取;2.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3.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4.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进行研究。
四、研究方法1. 大米蛋白酶解物的制备与提取:采用酶法(如Alcalase、Pepsin 等)进行酶解,随后通过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2.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总酚含量、游离基清除能力、金属还原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等;3.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体外试验(如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还原力测定实验等)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4.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检测、活性氧(ROS)和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检测等进行机制研究。
五、预期结果1. 成功制备大米蛋白酶解物,并对其进行纯化;2. 对大米蛋白酶解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3. 评价大米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4. 探究大米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
六、意义1. 为大米蛋白酶解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2. 对于未来大米蛋白酶解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3. 为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食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生物技术专业综述性毕业论文范文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米蛋白的研究进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2)引言 (3)1 大米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3)1.1 大米蛋白的组成 (3)1.2 大米蛋白的结构 (3)2 大米蛋白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4)2.1 大米蛋白的营养价值 (4)2.2 大米蛋白的保健作用 (4)3 大米蛋白的功能性 (5)3.1 溶解性 (5)3.2 乳化性 (5)3.3 持水性与持油性 (6)3.4 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 (6)4 大米蛋白的提取方法 (7)4.1 碱法提取大米蛋白 (7)4.2 物理分离法提取大米蛋白 (7)4.3溶剂提取法 (8)4.4 酶法提取大米蛋白 (8)4.5 复合提取法 (10)5 大米蛋白的开发利用 (10)5.1食品添加剂 (10)5.2蛋白质营养补充剂 (11)6 大米蛋白的市场前景与展望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7)摘要大米蛋白是一种氨基酸组成合理,生物效价高,过敏性低的蛋白质。
能够满足2-5岁儿童的氨基酸需求,非常适合开发婴幼儿食品。
此外大米蛋白可加工成酱油、高蛋白粉、蛋白饮料、蛋白胨和蛋白发泡粉等,若将其降解成短肽或氨基酸,则可制成营养价值极高的氨基酸营养液,从而用于保健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
本文对大米白的结构与组成、功能特性、营养价值、分离技术、提取技术、开发利用等现状做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大米蛋白;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开发利用Abstract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rice protein is a reasonable biological titer, low-protein allergy. 2 to 5 years to meet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of children, making it very suitable for development of baby food. In addition, processed into soy sauce, rice protein, protein powder, protein drinks, peptone and protein foam powder, if its degradation into short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nutritional value can be made of high amino acid nutrient solution, which for health beverages, condiments, food additive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white rice, functional properties, nutritional value, separation, extra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Keywords:rice protein; nutritional value; functional properti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引言大米蛋白系由大米中提取获得。
大米蛋白

大米蛋白研究进展2004-07-30王章存申瑞玲姚惠源中国粮油学报,2004年第2期大米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因此,大米蛋白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蛋白来源。
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很大,每年的稻谷产量有1800亿公斤左右。
这些稻谷加工成的大米除了食用外,还作为味精发酵和淀粉糖生产的原料。
在这些加工环节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米糠和米渣。
米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12%,脱脂米糠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高达18%。
米渣中蛋白质的含量在40%以上,俗称大米蛋白粉和大米浓缩蛋白(RPC)。
它们都是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国外非常重视大米和米糠的开发利用,并生产出了附加值很高的营养保健食品和化妆品。
过去我国将它们作为动物饲料使用,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
近年来,国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了研究开发力度。
本文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外大米和米糠蛋白的研究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1 大米蛋白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大米蛋白种类很多,一般以其溶解特性进行分类。
首先用水提取大米或米糠中的蛋白质所得到的蛋白组分称为清蛋白;残渣用稀盐溶液提取得到的蛋白组分为球蛋白;再用75%乙醇提取的组分为醇溶蛋白,最后残渣中蛋白质只能用酸或碱溶解,分别称为酸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二者统称为谷蛋白。
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也叫贮藏蛋白,是大米中的主要蛋白成分,谷蛋白占总蛋白的80%以上,醇溶蛋白占10%左右;而清、球蛋白含量极少,是大米中的生理活性蛋白,在稻谷发芽早期,它们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不同蛋白氨基酸组成各有特点。
清蛋白中不带电荷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酸性氨基酸较低;球蛋白中碱性氨基酸含量较高,达15%以上,而醇溶性蛋白的碱性氨基酸含量只有球蛋白中的一半左右,但其疏水性氨基酸却远高于其它类蛋白。
蛋白的溶解性不仅与其氨基酸组成有关,与其存在状态也有关系。
研究表明,在胚乳中蛋白主要以两种聚集体形式存在,即PB-I和PB-Ⅱ型。
大米蛋白研究与利用概述

大米蛋白研究与利用概述摘要:本文从大米蛋白组成成分、结构和性质出发,以研究开发和利用大米促进精深加工为支撑,阐述大米蛋白分离提取方法,概述国内外大米蛋白产品研究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米;大米蛋白;提取工艺;制备;利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是所有食品工业的基本原料的来源。
稻谷(Oyaza sativa)是人类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200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年生产稻谷总产量约为5.33亿t,中国的稻谷总产量达到1.865亿t,占35%,居世界首位。
稻谷生产和消费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以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和泰国为主[1]。
长期以来,稻谷生产和稻谷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的深加工一直倍受食品科学家高度关注。
大米蛋白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正是基于丰富稻米加工产品和合理利用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研究和综合利用。
因此,提取和合理利用大米中蛋白质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
1 大米蛋白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1 大米蛋白的组成大米蛋白具有优良营养品质,是公认的谷类蛋白中的优质植物蛋白。
按Osborne分类方法[2],大米蛋白可粗分为4类:清蛋白(albumins),可溶解于水的蛋白质,占总量2%~5%;球蛋白(globulins),溶于0.5mol/L的NaCl溶液,占总量2%~10%;谷蛋白(glutelin),溶于稀酸或稀碱,占总量80%以上;醇溶蛋白(prolamins),溶于70%~80%乙醇溶液,占总量1%~5%。
其中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成为贮藏性蛋白,它们是大米蛋白的主要成分。
而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是大米中的生理活性蛋白。
大米蛋白因赖氨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其他谷类蛋白中必须氨基酸含量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和生物价(BV)及蛋白质效用比率(PER)较高而具有良好得营养价值。
1.2 大米蛋白的主要理化特性在大米贮藏性蛋白中,谷蛋白分子量较大,分子内和分子之间广泛存在的二硫键以及分子内存在的巯基,结构决定其不溶于中性盐溶液而只溶于稀酸、稀碱,大大限制了大米蛋白功能性开发。
大米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s p r t n a d c mp u d meh d T er s a c n e e o me t f iep o en p o u t o h h r n e a a i n o o n to . h e e r h a d d v l p n c r t i r d csb t e ea d o o r a r a r lo d s us e . nal t p ia in f r g o n spr pe td. b o d we eas ic s d Fi ly,hea plc to o e r u d wa os c e Ke r s:rc r t i y wo d i ep o en;e ta t n of o e n;rc xrci ti o pr ie
St y o e t a to t c ud n x r c i n e hno o yo i epr t i l g frc o en
W U ng Yi —hu 。 a REN ng la Fe — i n
【 . ah aM e ia l g Hu i u 1 0 0, h n 1 Hu i u dc l l e。 ah a4 8 0 C i a; Co e 2 C l g f h mi r n h mia E gn eig Ce ta Unvri , h n s a 1 0 3 Chn . ol e e s ya dC e c l n ie r 。 nr l ies y C a gh 0 8 , ia) e oC t n t 4
含胆 固醇 。 表 1 大 米 蛋 白必 需 氨 基 酸 组成 [ ( ) %
米蛋 白非常适于作 为婴儿 或特殊人群的蛋 白补充剂 ,
其 每 吨价 值 可 高 达 3 元 万 2大米蛋白分离提取 提 取 大 米 蛋 白 目的 是 为 能 获 取 高纯 度大 米 蛋 白产 品, 一般 分 为大 米浓 缩 蛋 白( P 蛋 白质含 量 R C, 5 %~ 8 % ) 大 米 分 离 蛋 白( P , 白质 含 量 9 % 0 9 和 R I蛋 0 以上 ) 。碎米、 米糟 、 米糠 等都 可用作制备 大米 蛋 白原 料 。从 目前 国内外研 究进展 看, 以大米为原 料, 大米 蛋 白提取方 法主要有碱法、 酶法 、 溶剂提取 法、 理分 物 离法和复合提取法等。
大米蛋白质提取技术研究

大米蛋白质提取技术研究摘要:大米蛋白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它氨基酸组成合理,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及特有的低过敏性。
本文从碱性提取,酶法提取,复合提取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米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阐述了提取大米蛋白工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米蛋白质提取溶剂法提取酶法提取发展趋势1 引言稻谷是一种重要粮食作物,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左右人口都以大米作为主食。
长期以来,稻谷生产及其综合利用一直受到食品科学家高度关注。
大米副产品开发与利用,如米糠、碎米等资源都得到较好开发利用,但对其中蛋白质开发利用研究,却还十分有限。
与玉米、小麦等蛋白相比,大米蛋白具有营养价值优及人体吸收利用率高等特点,其生物效价达77[1],远高于其它植物蛋白;大米蛋白还具有低过敏性、无色素干扰等特点,味道柔和而不刺激。
此外,大米蛋白富含各类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居谷物类食物第一位。
1 大米蛋白的组成和结构1.1 大米蛋白的组成大米蛋白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四种蛋白组成,其中谷蛋白和球蛋白为主要成分,各自占80%和12%,醇溶蛋白占3%。
球蛋白和清蛋白是大米胚乳中生理活性蛋白,种类很多,相对分子质量为10~200 KDa和16—130 KDa。
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是大米中的储藏蛋白,醇溶蛋白含量不高,但与胚乳蛋白体的形态密切相关。
大米渣中主要是胚乳蛋白,由白蛋白(4%~9%)、盐溶性球蛋白(10%~11%)、醇溶性谷蛋白(3%)和碱溶性谷蛋白(66%~78%)组成。
1.2 大米蛋白的结构大米蛋白主要以两种蛋白体(protein body,PB)形式存在,即PB.I和PB.II两种类型。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PB.I蛋白体呈片层结构,致密颗粒直径为0.5~2,醇溶蛋白即存在于PB.I中;而PB.II呈椭球形,不分层,质地均匀,颗粒直径约4 ,其外周膜不明显,谷蛋白和球蛋白存在于PB—II中。
两种蛋白体常相伴存在[2-3]2 大米蛋白分离提取研究现状大米蛋白来源较广泛,以早籼米或碎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糖或米粉糖化后等副产品米渣,蛋白质含量高达40%~70%,是蛋白质良好资源。
大米蛋白的研究进展

C E i . n .U h—a2 H NJ g i 一 S NZ i o n jg g
( . ol eo od S in e o tw s U ies y h n qn 4 0 1 ; 1 C l g fF o cec ,S uh et nv ri ,C o g ig 0 7 2 e t
2 C t sR sac n tue hn s c d m f r utrlS in e ,C o g ig 4 0 ) . i u eerh Isi t,C ieeA a e y o i l a cec s h n qn 0 7 r t Ag c u 1 2
Ab ta t Rie p oen h s b e o fr d t a e b t rc mp s fmnn cd , h g e au fB , a d sr c : c rt i a e n c n me o h v t o o e o i o a is i e e ih白蛋 白( % ~ % )盐溶 性球 由 4 9 、 蛋 白(0 ~1 %) 醇溶性 谷蛋 白( % ) 1% 1 、 3 和碱 溶性 谷 蛋 白(6 ~7 %) 成 。 6% 8 组 12 大米 蛋 白的结构 .
大米蛋 白 主要 以两 种 蛋 白体 (re oyP po i bd ,B) tn
全球对蛋 白质 的需 求 一 直 在增 长 , 其 是 可 以 尤 提高食 品 附加 值 的蛋 白质 需求量 更大 。米糠 是大 米
加工 中的 主要 副产 品 , 提取 米糠 油后 , 其脱脂 后 的米 糠 中含 有 高达 1 . %的蛋 白质 l 从 中提取 的蛋 白 54 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米蛋白研究与利用概述摘要:本文从大米蛋白组成成分、结构和性质出发,以研究开发和利用大米促进精深加工为支撑,阐述大米蛋白分离提取方法,概述国内外大米蛋白产品研究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米;大米蛋白;提取工艺;制备;利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是所有食品工业的基本原料的来源。
稻谷(Oyaza sativa)是人类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200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年生产稻谷总产量约为5.33亿t,中国的稻谷总产量达到1.865亿t,占35%,居世界首位。
稻谷生产和消费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以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和泰国为主[1]。
长期以来,稻谷生产和稻谷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的深加工一直倍受食品科学家高度关注。
大米蛋白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正是基于丰富稻米加工产品和合理利用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研究和综合利用。
因此,提取和合理利用大米中蛋白质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
1 大米蛋白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1 大米蛋白的组成大米蛋白具有优良营养品质,是公认的谷类蛋白中的优质植物蛋白。
按Osborne分类方法[2],大米蛋白可粗分为4类:清蛋白(albumins),可溶解于水的蛋白质,占总量2%~5%;球蛋白(globulins),溶于0.5mol/L的NaCl溶液,占总量2%~10%;谷蛋白(glutelin),溶于稀酸或稀碱,占总量80%以上;醇溶蛋白(prolamins),溶于70%~80%乙醇溶液,占总量1%~5%。
其中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成为贮藏性蛋白,它们是大米蛋白的主要成分。
而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是大米中的生理活性蛋白。
大米蛋白因赖氨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其他谷类蛋白中必须氨基酸含量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和生物价(BV)及蛋白质效用比率(PER)较高而具有良好得营养价值。
1.2 大米蛋白的主要理化特性在大米贮藏性蛋白中,谷蛋白分子量较大,分子内和分子之间广泛存在的二硫键以及分子内存在的巯基,结构决定其不溶于中性盐溶液而只溶于稀酸、稀碱,大大限制了大米蛋白功能性开发。
醇溶蛋白富含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残基,赖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残基含量很少,纯化的醇溶蛋白疏水性很强。
在生理活性蛋白中,清蛋白成分非常复杂,是大米蛋白4种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含量最低的蛋白质。
球蛋白中主要的氨基酸成分是谷氨酸和精氨酸,含硫氨基酸含量也较高(超过10%)。
该类蛋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并且容易提取,但是其含量偏低。
2 大米蛋白分离提取研究进展大米蛋白提取目的是为了获取高纯度的大米蛋白产品,一般分为大米浓缩蛋白(RPC,蛋白质含量50%~89%)和大米分离蛋白(RPI,蛋白质含量90%以上)。
碎米、米糟、米糠等原料都可以用来制备大米蛋白。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看,以大米为原料,大米蛋白提取方法主要有碱法提取、酶法提取、溶剂提取、物理分离法和复合提取法等。
2.1 碱法提取碱法提取是根据大米蛋白中有80%以上的蛋白可以溶于碱溶液的原理,利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大米蛋白溶解度较高,而在等电点条件下溶解度很低特性,通过调节分散体系pH将蛋白质与淀粉和纤维素分离出来[3]。
孙庆杰等以籼米为原料碱法提取大米浓缩蛋白,工艺流程为:早籼米→碱液浸泡→磨浆→加碱液搅拌→离心分离→调沉淀pH至中性→离心分离→干燥→蛋白粉。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提取浓缩大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09mol/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为室温、固液比1:7,可得到纯度为80.16%的大米浓缩蛋白,提取率为90.10%[4]。
碱法提取大米蛋白一般直接利用大米提取,工艺比较成熟,简单。
但用碱量大,液固比大,且高碱会引起蛋白质剧烈变性,Maillard反应加剧,同时高碱使非蛋白物质溶解,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与丙氨酸或胱氨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有毒物质,赖氨酸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且成品颜色深,味道苦,食用性差[5]。
2.2 酶法提取酶法提取主要利用蛋白酶、淀粉酶等对大米蛋白的降解和修饰作用,使其变成可溶性的肽后被抽提出来。
按照蛋白酶作用方式的不同,蛋白酶分为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
其中,外切蛋白酶是从肽链的任意一端切下一个单位氨基酸残基;内切蛋白酶是在多肽链的内部破坏肽键,依赖不同水解程度产生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多肽,工业用蛋白酶主要是内切蛋白酶。
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因对底物的作用方式差异而影响蛋白质的提取[3]。
按照蛋白酶的作用条件不同,蛋白酶可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其中常用碱性蛋白酶提取大米蛋白研究居多。
葛娜等利用碱性蛋白从籼米中提取大米水解蛋白率可达79.86%[6]。
利用酶法提取大米蛋白研究中,因原料和提取工艺不同和蛋白酶的种类、生产厂商、酶活力和组成等诸多因素差异,蛋白提取结论不尽相同。
采用排杂存主提取大米蛋白是酶法提取的另一种思路创新,即利用诸如淀粉液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质素酶、脂肪酶等把原料中的非蛋白物质除去后留存蛋白质,从而提高成品的蛋白质含量[3,7]。
谭志光等研究了采用高温α-淀粉酶制取旱籼米浓缩蛋白的方法,工艺流程是:早籼米→粉碎→加水调浆→糊化→液化→离心→烘干→大米浓缩蛋白,所得大米浓缩蛋白纯度达82.41%,提取率达94.69%[8]。
酶法提取蛋白质反应条件温和,液固比小,蛋白质多肽链可水解为短肽链,提高了蛋白质的溶解性。
但因酶价格较高,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作一定优化设计研究。
若将酶法和碱提取法相结合可能是今后大米蛋白提取的发展趋势,但作为工业化生产将优先考虑碱法提取蛋白质。
2.3 溶剂提取法用以提取大米蛋白的溶剂有:(1)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2)脂肪酸盐;(3)弱酸:醋酸、乳酸;(4)氢键破坏剂:尿素、盐酸胍;(5)还原剂:巯基乙醇、DT等[3]。
采用此种非碱性溶剂提取大米蛋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提取溶剂不易去除,产品应用特别是在食品应用中存在安全问题,提取溶剂成本较高使生产成本增加。
2.4 物理分离法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效价比更高的新方法,即利用一种特别均质器所产生高压,对大米中淀粉和蛋白质聚成块后进行分解。
大米只需一次性通过此种设备,即可产生水状的颗粒均匀的淀粉和蛋白质微分子,然后通过基于密度的传统分离工艺对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分离,生产出的蛋白质和淀粉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完整性与功能性。
美国科学家认为,这种新方法有可能对大米淀粉和蛋白质生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7]。
2.5 复合提取法由于单纯使用碱法或酶法存在优劣,人们开始考虑采用复合提取方法,以作到既保证产品质量和产率又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为此人们做了许多实验研究。
陈季旺等则利用碎米通过碱酶两步法抽取大米蛋白,工艺是:碎米→粉碎→稀碱提取→离心→蛋白液→淀粉酶水解→灭酶→离心→沉淀→冷冻干燥→大米蛋白。
大米蛋白提取率为73.22%,纯度为88.75%[8]。
金世合等用脱脂米糠制备米糠蛋白,工艺流程是:脱脂米糠+水→复合糖酶作用→离心→沉淀→弱碱法提取→沉淀→再次洗涤→离心→上清液合并→调节等电点沉淀→离心→水洗涤→调节中性→干燥。
复合糖酶处理脱脂米糠后,降低了米糠中半纤维素和植酸盐含量,使蛋白质的提取率和纯度明显提高,所得产品的蛋白含量达到80.2%[9]。
3 国内外大米蛋白产品开发现状大米蛋白功能性开发的主要产品形式有:改善大米蛋白物化功能并用作食品添加剂;制取高蛋白营养粉(蛋白含量80%以上);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肽等。
以上3种主要产品形式在处理技术上共同点是将大米分离蛋白(RPI)水解和改性。
3.1 食品添加剂大米蛋白具有溶解性、乳化性、发泡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特性,但本身溶解性差,经水解后可释放出一定的氨基和羧基,增大蛋白分子极性,其溶解性增加同时发泡性、乳化性等也表现出来。
有研究报道,胃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后可以得到发泡性能及持泡性能较好,且失水率较低的产品。
同时,经酶水解或改性的大米蛋白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用途,如在液体或半固体食品中起稳定、增稠作用,在焙烤食品和糖果中起发泡作用,在肉制品中起增稠和粘接作用等。
3.2 蛋白质营养补充剂近年来,大米蛋白因其较高营养价值和低过敏性特点,在国外备受关注,Nutribiotic和Habib-Arkady等知名公司都大力从事大米蛋白开发研究,其产品已进入我国市场销售。
大米蛋白营养补充剂将是未来保健食品市场热点之一。
大米蛋白营养补充剂主要是将蛋白质深度水解为可溶性肽,主要是提高蛋白溶解度,其次是便于开发使用,即冲即饮粉剂和口服液便是较好的产品形式。
过去研究着重强调对蛋白质水解制备氨基酸,现代研究表明,小肽分子比游离氨基酸更容易被人体肠道吸收和利用。
食物中蛋白质消化吸收是消化道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成小肽后,利用肠粘膜纹状缘存在肽载体主动转运机制来完成[10]。
3.3 功能短肽的开发目前对水解蛋白质产品活性肽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现已发现许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活性肽。
大米来源的活性肽报道较多的是Gly-Tyr-Pro-Met-Tyr-Pro-Leu-Arg肽分子,命名Oryzatensin。
豚鼠试验表明,Oryzatensin具有引起回肠收缩、抗吗啡和免疫调节作用[11]。
大米蛋白水解还可以分离出具有替代谷氨酸钠(MSG)的风味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另外,近年来国外大米蛋白应用较多的是:①利用大米蛋白低过敏性和高营养性,针对婴儿敏感性腹泻,开发高蛋白低过敏婴儿配方米粉;②利用谷蛋白浓缩物添加作水产饲料用;③作为宠物食品主要成分;④大米蛋白酶解物的功能性开发利用。
4 结语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大米蛋白资源。
大米蛋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弥补了动物蛋白的缺陷,防止过多摄入动物脂肪、胆固醇而导致一系列富贵病发生率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大米蛋白优质资源,有利于稻米深加工综合利用,提高稻米附加值,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稻米深加工产业,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I.Sereewatthanawut,et a1.Extraction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from deoiled rice bran by subcritical water hydrolysis.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555-561.[2]余纲哲.稻米化学加工储藏.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29-32.[3]王良东,杜风光,等.大米蛋白制备研究进展.粮食加工,2007,1:43-47.[4]孙庆杰,田正文.碱法提取浓缩大米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3,9:38-39,42.[5]Degroot AP,Slumps P.Effect of severe alkali treatment of protein on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nutritive value.Journal of Nutition,1969,98:45-48.[6]葛娜,易翠平,姚惠源.碱性蛋白酶提取大米水解蛋白的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4:25-27.[7]朱行.美国发明提取大米淀粉和蛋白质新方法.世界农业,2005,7:61.[8]陈季旺,孙庆杰,夏文水,等.碱酶两步法提取米渣中蛋白质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169-172.[9]金世合,周素梅,陈正行.酶法提取脱脂米糠中蛋白质的研究.食品科技,2003,11:89-92.[10]王章存,申瑞玲,姚惠源.大米蛋白开发利用.粮食与油脂,2004,1:12-14.[11]M.Takahashi,et a1.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ternal,1994,33(6):1151-1158.作者简介:彭清辉(1980~),男,在职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