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用牛品种

合集下载

秦川牛养殖技术

秦川牛养殖技术

秦川牛养殖技术秦川牛是中国著名的大型役肉兼用品种牛,原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地区,为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也是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体格大,役力强,产肉性能良好,因产于八百里秦川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而得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秦川牛养殖技术吧!品种性能秦川牛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

在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周岁可达511千克。

作为专门化大型肉用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率为80~85%。

16月龄的育肥母牛胴体重达418千克,屠宰率66.3%。

母牛泌乳量较高,一个泌乳期可产奶2000千克,乳脂率为4.0~4.7%,但该牛纯种繁殖时难产率较高。

暖舍育肥若在永久式牛舍或塑料膜暖棚牛舍中育肥,舍饲前要搞好牛舍维修,四周墙壁孔、洞、疑隙及窗户要堵严。

塑料暖棚牛舍要选用透明塑料薄膜。

水泥或砖地面要铺以垫草并经常更换,使棚舍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

4月后天气渐暖,要逐渐增大开棚面积,不可一次性将塑料全部揭掉,以免牛患感冒。

防病驱虫1、对刚买来的牛要全面检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苗、布氏杆菌病疫苗、魏氏梭菌病疫苗等方可入舍混养,并在进入舍饲育肥前进行一次全面驱虫。

每100千克体重口服虫克星胶囊4粒(含有效成份20毫克),或按每100千克体重皮下注射2毫升。

也可按每千克体重投服抗蠕敏5~7毫克,或左旋咪唑6~8毫克,以驱除体内多种寄生虫。

在有肝片吸虫的地方,可用硝氯酚等药物进行驱虫。

2、对体外寄生虫可用0.3%的过氧乙酸逐头对牛体喷洒后,再用0.25%的螨净乳剂进行一次普遍擦拭。

驱虫3天后用人工盐或其它健胃药健胃。

另外,刚入舍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易产生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0.5%食盐和1%红塘,连饮一周,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两天后喂少量麸皮,逐步过渡到饲喂催肥料。

在催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群的采食、排泄及精神状况。

精心管理秦川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

著名兼用牛品种简介

著名兼用牛品种简介

脂率 4 . 1 2 %, 乳蛋 白率 3 . 2 8 %。平均 每 分钟 排乳 速 度 2 . 2 7 ~ 2 . 6 0千克 。西 门塔 尔 牛 的产奶 性能 仅次 于荷 斯 坦 牛 。因此 , 我 国很 多奶 牛牧 场除 了大批 量饲 养荷 斯 坦 牛外 , 通 常 还混饲 一定 量 的西 门塔尔 牛 。
3 . 6 4 %一 4 . 1 3 %。 4胎 以上平 均产 乳量 为 5 2 7 4千克 , 乳
白率高而著称 ,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分布。 体格大 , 体躯深 、 长, 胸宽 , 背腰平直。背长 、 腰 宽, 民宽平 , 四肢结 实 。乳 房 大 、 发 育匀 称 。常见 有背
线稍 凹 , 后 躯 隆起 的个体 。全 身肌 肉发 育 中等 。皮肤 薄、 有 弹性 。毛 色为 红色 及深 红 色 。鼻 镜为 瓦灰 色至 深褐 色 。 乳房 发达 而匀 称 , 乳头 长 。 成 年牛体 重 , 公牛
为 1 0 0 0 ~ l 3 0 0千 克 , 母牛为 6 5 0千 克 。体 高 相应 为 1 4 8 厘 米和 1 3 2 厘米。 犊 牛平 均初 生重 为 4 O千克 。 l 2 月 龄 牛体重 , 公 牛为 4 5 0千 克 , 母牛为 2 5 0千 克 。2 4
月 龄体重 相应 为 7 2 0千克 和 4 2 5千 克左 右 。 1 9 8 9 ~ 1 9 9 0年 , 在 丹麦 的平 均 产 乳量 为 6 7 1 2千
克, 乳脂率 4 . 3 1 %, 乳蛋 白率 3 . 4 9 %。 2 0 0 0 年在美 国的 平均产乳量为 7 3 l 6千 克 , 乳脂率 4 . 1 6 %, 乳 蛋 白率
3 . 5 7 %。 最 高终生 产乳 量 1 0 0 0 0 0千克 以上 。 产 肉性能

秦川肉牛的特点

秦川肉牛的特点

秦川肉牛的特点秦川肉牛为中国地方良种,是中国体格高大的役肉兼用牛品种。

秦川肉牛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因“八百里豪川”而得名,以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威阳、兴平、乾县、礼泉、泾阳、三原、高陵、武功、扶风、岐山等15个县、市为主产区,还分布于渭北高原地区。

选种遵循农谚:“一长(躯干长)、二方(口方、尻方)、三宽(额宽、胸竞、后躯宽)、四紧(四蹄叉紧)、五短(颈短、四肢短)”的要求:在毛色上非紫红色不作种用,这些对现代秦川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6年在对秦川牛进行普查的基础上,于1958年相继成立了乾县和渭南两个良种选育辅导站,五个省属和县属牛场,1965年制定秦川牛种畜企业标准,19T3年推广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1974年成立秦川牛选育协作组,制定选育方案,开展良种登记,建立育种档案。

1986年国家标准局批准秦川牛国家标准。

20世纪80年代叉引入短角牛和丹麦红牛改良秦川牛,开展良种登记,建立育种档案。

1986年国家标准局批准秦川牛国家标准。

l。

外貌特征:体格较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

头部方正,肩长而斜。

胸部宽深,肋长而开张。

背腰平直宽长,长短适中,结合良好。

荐骨部稍隆起,后躯发育稍差。

四肢粗壮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蹄叉紧。

公牛头较大,颈短粗,垂皮发达,甲高而宽:母牛头清秀,颈厚薄适中,甲低而窄。

角短而钝,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弯。

公牛角长14.8厘米,母牛角长10厘米。

毛色为紫红、红、黄色三种。

鼻镜肉红色约占63.8%,亦有黑色、灰色和黑斑点的,约古36.2%。

角呈肉色,蹄壳分红、黑和红黑相间三种颜色。

2.生产性能:经肥育18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为58.3%,净肉率为50.5%。

肉质细嫩多汁,大理石花纹明显。

泌乳期为了个月,泌乳量715.8±261.0公斤。

鲜乳成分为:乳脂率 4.70±1.18%,乳蛋白质率4.00±0.78%,乳糖率6.55%,干物质率16.05±2.58%。

乳肉兼用牛营养和管理

乳肉兼用牛营养和管理

乳肉兼用牛营养和管理王雅晶老师从我国的乳肉兼用牛常见品种及特点,舍饲分群饲养管理原则,哺乳犊牛期营养和饲喂管理,乳用母牛各生理阶段营养、饲喂与管理,肉用公牛、阉牛、母牛的分阶段饲养五部分进行了分享。

一、我国的乳肉兼用牛常见品种及特点我国目前有5个自主培育的兼用牛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2002年),三河牛(1986年),新疆褐牛(1983年),草原红牛(1985年),蜀宣花牛(2011年)。

中国西门塔尔牛、三河牛、新疆褐牛是国家级新品种,草原红牛和蜀宣花牛是地区级新品种。

1.三河牛三河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建国前1954-1986),耐高寒。

乳用性能:单产平均超过6000kg,乳脂率4.0%-4.2%,乳蛋白率3.4%-3.6%,体细胞低。

肉用性能:成年母牛体重570-600kg,成年公牛体重950-1085kg,公牛屠宰率55.6%。

2.新疆褐牛新疆褐牛是新中国成立后育成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1983),耐寒、耐粗饲和抗逆性强,可放牧、可舍饲。

王雅晶,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养牛组教师,讲授《养牛生产学》、《动物福利与行为学》等课程。

研究领域包括:“荷斯坦青年牛能量代谢”、“乳肉兼用牛的营养与管理”、“母牛高效繁殖营养管理技术”等。

美国和加拿大动物科学学会会员;动物营养学报、Canad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等杂志审稿人。

熟悉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规模化牧场的奶、肉牛养殖模式,擅长各阶段的奶牛、肉牛、乳肉兼用牛的饲料调配,有丰富的现场技术管理经验。

我国的乳肉兼用牛常见品种乳用性能:全舍饲条件下,单产达到6000kg,乳脂率4.2%,乳蛋白率3.5%;半舍饲半放牧条件下,平均泌乳天数为231天,全期奶量2813kg。

肉用性能:成年母牛体重500-600kg,成年公牛体重900-1000kg。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

产乳性能
新疆褐牛在伊犁、塔城牧区草原全年放牧饲养,产乳量受天然草场水草条件的影响,挤乳期多集中在 5~9 月青草季节。挤乳期的长短也与产犊月份有关,牧区一般按挤乳 150 d计算产乳量,城郊奶牛场以 305 d计算产 乳量。牧区育种场在常年补饲的情况下,最高日产乳量有高达 30 kg的,如母牛第3胎 305 d产乳 5 162kg。在 城郊育种场全年舍饲情况下,母牛第1胎 268 d产乳 5 212 kg。
种群规模与分布
新疆褐牛中心产区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及塔额盆地。主要分布于伊犁州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新源县、 尼勒克县和伊宁县,以及塔城地区裕民县、塔城市、额敏县;在阿勒泰、昌吉、哈密、巴州等其它地区也有少量 分布。现有种群规模为 120多万头,其中符合品种标准的新疆褐牛约占 30%,其它为新疆褐牛的改良牛。
后备母牛
在新疆褐牛生长发育到 7~8月龄时开始选择后备母牛,要选择那些体格健壮,个体相对较大,腹围大而圆, 无遗传疾病,母性良好的母牛留为种用。在饲喂时要控制好后备母牛的体况,不可饲喂过肥,可以每天饲喂 2kg 全价料, 4~5kg的青干草,一般饲养 23月龄时即可参与配种。
妊娠母牛
这一阶段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疆褐牛的妊娠期为9个月左右,前 6个月为妊娠前期,这 一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较慢,提供的营养仅维持母牛自身所需即可,保持中等偏上的膘情;妊娠后期为最后的3个 月,这一阶段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所需要的营养较多,并且母牛泌乳也需要在这一阶段储备营养,这一 需求对于初产母牛来说更高,饲喂以保证母牛在产前体重增加45~70kg为标准。在放牧饲养方式下,要选择地势 平坦,牧草丰富的地方放牧,如果是枯草季节则要做好补饲工作,以保证妊娠期的营养需求。对于舍饲饲养,则 要选择优质的饲料,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搭配饲喂精饲料,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和饮用冰水。另外, 在产前15天就要将妊娠母牛转入产房,并做好产前的检查工作,包括母牛和胎儿的健康情况。要保持产房内的环 境卫生,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防止分娩时感染病菌而患生殖系统疾病。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

养管理,提供额外的营养和护理。此外,要保证牛的运动量,促进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
04
乳用牛与乳肉兼用牛的繁殖技术
繁殖特点与规律
繁殖周期
乳用牛和乳肉兼用牛的繁 殖周期一般较长,通常为 10-12个月。
繁殖季节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 和秋季,此时气候适宜, 饲料丰富,有利于母牛的 繁殖。
繁殖率
乳用牛和乳肉兼用牛的繁 殖率较高,一般每头母牛 每年可以产一头小牛。
瑞士褐牛原产于瑞士,现在世界上许 多国家都有分布,在我国也有引进。
02
乳肉兼用牛品种介绍
夏洛莱牛
产地
外貌特征
生长性能
乳肉性能
原产于法国夏洛莱地区
体型高大,肌肉发达, 毛色为白色或草白色
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 率高,适应性强
产奶量高,牛奶质量好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利木赞牛
01
02
03
04
产地
原产于法国利木赞地区
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肌肉丰满,毛色为 红色或暗红色
生长性能
适应性强,耐粗饲,易育肥
乳肉性能
产奶量较高,牛奶质量较好; 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适中
皮埃蒙特牛
产地
原产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
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肌肉发达,毛色为 红色或暗红色
生长性能
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
乳肉性能
产奶量较高,牛奶质量较与乳肉兼用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点
饲养环境
保持牛舍干燥、通风、清洁,定期消 毒,为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饲料管理
根据牛的品种、年龄、体重和生产性 能,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牛获 得足够的营养。
饮水管理

推荐两个役肉兼用的地方良种牛

推荐两个役肉兼用的地方良种牛

种牛2023-11-06contents •品种介绍•品种选择•品种优势与劣势•饲养与管理•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实例分析与应用场景目录01品种介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方式。

适应性强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役肉兼用牛的生长速度较快。

生长速度快役肉兼用牛的肉质通常较好,适合用于食品加工。

肉质优良在拉车、耕地等劳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耐力和持久力。

役力强役肉兼用牛的品种特点湘西黄牛适合山区、丘陵地带耕作,役力强,肉质好。

鲁西牛适合平原、农耕区使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适合役肉兼用的地方良种牛02品种选择选择标准和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生长速度快遗传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肉质和口感,肉色鲜红,脂肪含量适中,适合制作各种牛肉食品。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体重和体型,缩短饲养周期。

能够保持优良性状的遗传性能,确保后代品质优良。

湘西黄牛产地:湖南省湘西地区特征:体型较大,毛色黄色或棕黄色,角粗壮,蹄质坚实,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多汁,味道鲜美。

晋南牛产地:山西省晋南地区特征:体型中等,毛色灰褐色或黄色,蹄质坚实,耐力好,肉质细嫩,香味浓郁。

两个推荐的地方良种牛03品种优势与劣势品种优势能够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条件,抗病能力强。

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口感好,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偏好。

肉质优良具有强大的役力,能够承受繁重的劳动,且耐力持久。

役用性能好繁殖率高,且具有优秀的遗传性能,能够为种群提供优秀的后代。

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较慢与一些专门化的肉牛品种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出栏时间较长。

劳动效率较低在役用方面的劳动效率不如一些专门化的役用牛品种。

品种劣势04饲养与管理饲养要点饲料配制根据牛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参数,合理配制饲料,确保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定时定量每天定时定量喂养,保持牛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饮水清洁提供清洁的饮水,保持牛的生活环境和饮水的清洁。

饲料储存合理储存饲料,防止饲料变质和污染,确保牛的健康。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

评价与展望

西门塔尔牛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参与我国三河牛的形成。 建国以来,我国从五十年代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牛, 经40多年的繁育对比,尤其在乳、肉生产性能和役用 性能方面,发现西门塔尔牛在较大范围内有良好效果。 西门塔尔牛的产乳潜力很大,目前尚未得到正常的发 挥,如果扩大纯种繁育,对巩固乳品基地有极大好处。 在东北、西北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及内地某些山区 将可发展成纯种繁育体系。在农区,对乳肉、乳役兼 用牛的培育已在山西、浙江等省取得明显效果,一代 杂种在农区利用作物秸秆的情况下,一天可挤乳 3.15kg。在饲草条件不够充足的地区,杂交代数不宜 过高,杂交体系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生活习性 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 适合放牧。三河牛对各地黄牛的改良 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河牛与蒙古 杂种牛的体高比当地蒙古牛提高了 11.2%,体长增长了7.6%,胸围增 长了 5.4%,管围增长了6.7%。在西 藏林芝海拔2000米高处,三河牛不 仅能适应,而且被改良的杂种牛的体 重比当地黄牛增加了 29%-97%,产 奶量也提高了一倍。
中国荷斯坦牛



良种简介: 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牛,1992年农业部定名 为“中国荷斯坦牛”。 (一)外貌特征 中国荷斯坦牛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 相间,花片分明,在额部、肩、腰部多有白斑,腹下 部、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部呈白色。角型向前向内弯 曲,角尖黑色。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 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二)生产性能 全国成母牛平均产奶量为4774千克,平均乳脂率在3.4 %以上,北方地区产奶量较高,平均5000~6000千克。
草原红牛
草原红牛
草原红牛是以乳肉兼用的短角公牛与蒙古母牛长 期杂交育成的,主要产于吉林白城地区、内蒙昭 呼达盟、锡林郭勒盟及河北张家口地区。1985年 经国家验收,正式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目前约 有草原红牛总头数达14万头。适应性强,耐粗饲。 夏季完全依靠草原放牧饲养,冬季不补饲,仅依靠采 食枯草即可维持生活。对严寒酷热气候的耐力很 强,抗病力强,发病率低,当地以放牧为主。其肉质 鲜美细嫩,为烹制佳肴的上乘原料。皮可制革, 毛可织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西门塔尔牛(SIMMENTAL)
◆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的 肉用、乳用性能均佳。平均产 乳量4000kg以上,乳脂率4%。 初生至1周岁平均日增重可达 1.32kg,12-14月龄活重可达 540kg以上。较好条件下屠宰 率为55-60%,肥育后屠宰率 可达65%。耐粗饲、适应性强。 四肢坚实,寿命长,繁殖力强。 ◆改良我国黄牛效果 与我国北方黄牛杂交,所生后代体格增大,生长 加快,受到群众欢迎。西杂牛产奶量2871kg,乳脂率4.08%。
三、 兼用型牛品种
-指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经济用途的牛,或兼具两种或两种 以上主要生产性能的牛。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广,生产性能最好,在 我国饲养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现代兼用型牛是西门塔尔牛。
1
西门塔尔牛
2 丹麦红牛牛 2 3 4
蒙贝利亚牛
中国乳肉兼用牛
饲养兼用型牛的优势
乳用兼用型
乳肉兼用型
公牛
母牛
◆适应性及改良效果 1984年我国首次,分别 饲养在吉林省畜牧兽医研究 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 平均产奶量为5400kg,高 产个体达7 000kg以上,乳 脂率4.21%。用于改良秦 川牛,杂种一代平均初生重 30~32kg,母牛头胎平均 产奶量1750kg,高产个体 可达2 415kg,其乳脂率为 5%。
中国乳肉兼用品种
(一) 中国草原红牛
◆原产地及分布 1985年8月20日,经农牧渔业部 授权吉林省畜牧厅,在内蒙古赤峰市 对该品种进行了验收,正式命名为中 国草原红牛,并制定了国家标准。 ◆生产性能 泌乳期220d,平均产奶量1 662kg,乳脂率为4.02%,产肉性 能亦好,肉质良好,纤维细嫩,肌肉 呈大理石状。中国草原红牛耐粗饲, 适应性强。 ◆外貌特征 毛色多为深红色,少数牛腹下、乳房部分有白斑,尾帚有白毛。全身肌 肉丰满,结构匀称。乳房发育较好。
2
丹麦红牛
◆原产地及分布 丹麦红牛原产于丹麦。 ◆外貌特征 被毛为红或深红色,公牛毛色通常较母牛深。鼻镜 浅灰至深褐色,蹄壳黑色,部分牛只乳房或腹部有白斑毛。皮薄而 有弹性。体型大,体躯深、长,胸宽,背腰平直,四肢粗壮结实。 角短且致密。乳房大,发育匀称。
2
丹麦红牛
◆生产性能 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乳用性能。高产牛群的平均产奶量9 533kg,乳脂率4.53%;最高单产12 669kg,乳脂率5%。也具有 良好产肉性能。12~16月龄小公牛,在良好的肥育条件下,平均日增 重可达1.0lkg,屠宰率57%,胴体瘦肉率65%~72%。
3
蒙贝利亚牛
◆原产地及分布
蒙贝利亚牛原产于法国东部。我国部分省份有饲养,用于改 良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
◆外貌特征
被毛具有明显的“胭脂红色花斑”,有色毛主
要分布在颈部、尾根与坐骨端,其余部位多为白色。体型高 大。
◆生产性能
乳房结构好,排乳速度快,适于机械化挤奶。
2001年,法国374 869头蒙贝利亚牛平均产奶量6 110kg,乳脂 率3.88%,乳蛋白3.24%蒙贝利亚牛生长速度快。
公犊
母犊MENTAL)
◆原产地: 瑞士 ◆分布: 全世界许多国家 ◆类型:大型乳肉兼用品种 ◆外貌特征: -体躯长,前后躯发育均好, 四肢结实。 -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 ◆被毛:黄白花或红白花,头、 胸、腹下和尾帚多为白毛。 ◆体重:成年公牛 800~1200 千克; 成年母牛 600~750 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